公租房信息采集是什么意思?

11月19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消息称,已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签订《关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违规信息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首次将违规家庭信息纳入到金融体系征信平台。

《备忘录》规定,公租房只能用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自住,对于存在转租转借、空置等违规使用的家庭,房屋行政管理部门除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外,还将其处罚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据悉,该系统的个人信用报告被称为个人的“信用身份证”,能够较为全面、客观记录个人的信用活动,如偿还贷款本息、信用卡透支情况等。不论公租房承租人及其家庭共同申请人将来贷款买房、买车,还是申请信用卡,金融机构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个人信用报告,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

根据市住建委发布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违规租赁行为包括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改变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用途的;破坏或者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拒不恢复原状的;在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的;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公共租赁住房的。

“此前,北京不断完善公租房使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严格监管公租房转租、转借等违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违规行为,但也并未起到根治的效果。此次将违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报告,将会有效控制公租房违规行为的发生。”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国仕英指出。

近年来,随着公租房等保障性政策普及,监管措施也配套落地。2018年12月,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区房管部门在收到公租房产权单位报送的违规家庭材料后调查核实,取消该家庭各类保障房资格,停发租金补贴,记入不良信息档案,五年内不允许该家庭申请公租房及等。

与此同时,北京市住建委还在其保障住房页面设置“曝光台”以公示全市公共租赁房违规转租、转借行为处理情况,市民还可通过“12345”非紧急救助热线对发现的公租房转租、转借行为进行举报。目前,据该页面显示的12条信息来看,被公示违规住户分布于东城区、大兴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及朝阳区等地。

政策层面外,各产权单位还借用“技防”信息手段应用“严防死守”,规避违规转租、转借等行为。比如,据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消息称,今年7月以来,全市59个投入运营的公租房项目陆续启用人脸识别系统。至10月底,59个公租房小区将全部实现“刷脸”进出。

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时芝兵介绍,启用的人脸识别系统分为三种类型:独立管理的公租房小区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防止尾随进入社区;非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则在单元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对讲门禁系统集成,确保公租房住户可以便捷地出入;同一单元内不能独立管理的房源,会采用指纹锁设备进行管理。

想要规避公租房转租、转借等违规操作,除了常规的实名认证、人脸打卡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不定时抽查等方式,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承租人起到警示作用,严禁类似的违规行为发生。

赶快来查查你的个人征信如何?

微信搜索公众号 墙根网,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征信】即可获取个人征信查询入口、查询步骤以及北京个人征信报告打印网点。

  预计到今年10月底,北京市保障房中心59个公租房项目的人脸识别系统将全部开通使用。图片来源:北京市保障房中心

  北京公租房住户今后可以“刷脸”进门了,这将有助于防止陌生人尾随,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

  记者17日从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市保障房中心”)获悉,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和建设,到7月19日,北京保障房中心公租房里的人脸识别系统陆续启动运行,保障房中心持有的13个项目的公租房居民实现“刷脸”回家。预计到今年10月底,保障房中心59个公租房项目的人脸识别系统将全部开通使用。

  采集13万余条面部信息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纳入本市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应全面采用“人脸识别”和智能门锁等技术,以实现非承租家庭成员不得随意进入楼栋单元门。

  此次人脸识别系统上线后,将在防止陌生人尾随、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以及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善用中发挥作用。

  目前,在人脸识别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里,包括69000余条承租人信息以及64000余条同住人信息,已经采集租户面部信息及同住人面部信息13万余条。在保障房中心59个公租房项目中,包括申请人和同住人的面部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少量未完成的同住人以及发生变化的同住人信息,将在后续补充采集。

  为方便公租房住户的日常生活,针对快递和外卖人员,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将予以采集和记录。北京保障房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单振宇表示,目前信息系统中已经有2000余条该类人员信息。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陆续启用,该类信息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单振宇说,发生变化的该类信息将会相应更新。

  人脸识别系统上线后,将有助于防止陌生人尾随。图片来源:北京市保障房中心

  房地产经纪人不见了

  在启用该系统的社区,陌生面孔将会被拒之门外。

  “启用人脸识别的社区,闲散人员大为减少。”北京保障房中心公租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时芝兵表示,人脸识别系统启用后,原来频繁光顾小区的房地产经纪人也不再到小区来了。人脸识别系统在为租户提供安全便利的同时,希望租户能够尽量配合,以更好地发挥人脸识别系统的作用。

  另据单振宇介绍,此次启用的人脸识别系统是主动识别和授权的系统,需通过人脸数据库的对比和验证才能开启门禁系统。这样,通过小区大门和单元楼门的结合,实现出入人员的有迹可循。

  按照是否为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分为三种类型:独立管理的公租房小区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身份证验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防止尾随进入社区;非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则在单元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对讲门禁系统集成,确保公租房住户可以便捷地出入;此外,对于在同一单元内不能独立管理的房源,会采用指纹锁设备进行管理。

  除了识别面部信息,人脸识别系统还将融入一些其他设置,比如关注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老人久未出现的提醒以及陌生人的预警等,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可以帮助公租房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比如确保独居老年人的起居安全等。(完)

房间安装的智能家居,方便人员管理的,智能摄像头,人员识别,身份管控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租房入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