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因为强行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人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修复环路重塑神经功能》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脑内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经元重构的神经环路,发现移植干细胞来源的神经细胞可以特异性修复成年脑内受损的黑质-纹状体环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行为学障碍。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跃军指导,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张素春研究组合作完成。 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单元,脑内有上千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而精确的网络连接(神经环路),是感知世界,思考和行为的基础。较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脑外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均导致脑内神经元的丢失和神经连接的破坏,进而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运动迟缓、肌肉僵直和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长生不老”是人们永恒的梦想,炼丹的古人数不胜数,“青春永驻”也在传奇小说里经常出现,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抗衰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抗衰老研究都是十分热门的领域, 最近,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Maria Konovalenko 致信 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与哺乳动物不同,斑马鱼拥有超强的神经元再生功能,因此在大脑受到损伤后能够快速激发脑组织再生过程。然而,它们的基因与人以及小鼠却无太大差异”。该研究的作者,来自Waseda大学分子神经学系的教授Toshio Ohshima说道:“此前有研究表明斑马鱼的神经元再生功能能够应用于小鼠,因此或许人类也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研制的仿生眼原型,该组织30日称,他们已经成功植入“世界首个”仿生眼原型  外科医生彭妮·艾伦博士(右)正给戴安·亚施沃斯(左)做检查,后者是第一个植入这种仿生眼的人  仿生眼利用特殊眼镜把数据发送给大脑里的一个植入物。该装置已经成功植入患者体内  北京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且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统计所有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1%,占恶性脑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每年发病率为5/100 000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年;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

  2017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生物体的大部分遗传性状是由特定的基因所决定的。如今CUNY医学院的John H. Martin等人做出的一项研究发现基因还能够影响神经性的运动技能的掌握。这一发现将会为修复运动能力障碍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John H. Mar

国外费时费钱,国内轻松吸金美国公司OSIRIS在连续亏损18年,做了12年临床试验后,终于申请到了第一款上市的干细胞药物;相比之下,中国众多干细胞公司则省略了这个烧钱又费时的过程,直接将干细胞作为自己的吸金机器。OSIRIS公司在过去的20年内都不算太成功:连续亏损了18年,负债2亿美元,股价从20

早前,一项超 200 万人的临床研究表明:单身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风险分别是这样的: 相比已婚人士,未婚人士死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分别提高了 43% 和 55%,离婚的人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提高 35%,丧偶的人罹患脑卒中的风险提高 16%。 有些同志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想法怕是稳不住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对许多人来说,新年是一个“摩拳擦掌”养成新习惯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列出了来年的饮食或健身计划,或是一张“网红”美食单?  除了吃或不吃,你有没有想过其他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十分健康。间歇性禁食已成为过去20年来最受欢迎的健康饮食方式之一。有人认为其可以帮助减肥、增强精力和延长寿命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意大利、以色列及英国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学技术在小鼠体内成功制造出了成熟的功能性骨骼肌,科学家们利用培养皿中工程化的细胞在特殊支架上生长来促进骨骼肌的生长,随后将支架植入正常具有收缩功能的骨骼肌

  2014年10月,Nature Methods杂志在十周年之际推出了纪念特刊,点评了在过去十年中对生物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十大技术,其中就包括光遗传学技 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遗传学技术给神经学带来了一场革命。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迅速成为了许多实验室里的标准工具。尽管光遗传学还不是一个家喻户晓

  编者按:药物靶点永远是新药研发人员关注的重点,它们代表了全新疗法的可能。今日,我们为大家整理了7月份值得关注的一些靶点新闻。它们有些已经令人耳熟能详,有些则少有人知。尽管它们仍处于研发的极早期,但在10年,20年后,也许就有一款新药基于这些靶点获批上市。我们相信,对于关心未来的您来说,这份清单值

  不用创建一个胚胎,而将成体细胞还原为胚胎状态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科学家们现已能重置一个成熟体细胞中的DNA,使该细胞能成长为人体内的任何细胞类型,如心脏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膀胱细胞等。   一个病人到医院诊断病情,医生告知其诊断结果不太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于是,医生从病人的头上拔出一根

  有数据显示,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高达20%-45%。在我国,2011年慢性疼痛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竟有约80%未接受合适的镇痛治疗,许多人由于自身观念、经济状况等原因,遇到疼痛往往选择忍,甚至把能忍痛视作英雄和勇敢的表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改变,人们渐渐认识到,慢性疼

  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大脑细胞会出现逐级改变直至衰老,包括基因表达出现差异,细胞膜开始退化,年轻细胞内的分子开始分化、散乱。这些成熟、衰老的过程有哪些机制呢?脑细胞的衰老与衰退型神经疾病有哪些关联呢?生物医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解开谜题。  近期,美国萨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将普通皮肤细胞

  近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药物靶点,可成功修复来自Rett综合征(一种严重形式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神经细胞中的功能性缺陷。这项研究是由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陈功(Gong Chen)带领完成的,可能为Rett综合征和其他形式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带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信息公示,本月共计16款药品拟纳入优先审评,其中9款已经纳入优先审评名单。在这些药品中,不仅有重磅创新药新适应症的申请,如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也有一批仿制药的上市申请,这与国内当前正在进行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密切相关;此外

  对于神经系统科学家们来说,在实验室培育迷你大脑的工作似乎有点不尽如人意。现在有一群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一种人造神经细胞,功能完全与真正的神经细胞相同。令人惊叹的是,这种人造的神经细胞成功获得了神经细胞基本的信号传输功能,而且能够与真正的人体细胞进行交流,而这一切都是在人体外进行的。   与这种人造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细胞攻击神经纤维周围的髓磷脂绝缘物。  髓鞘(myelin)再生是MS患者恢复的必要前提。然而,身体再生髓磷脂的能力只能随年龄增长日渐低下。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

自2002年卫生部文件建议“废除Duke法检测出血时间、玻片法检测凝血时间,建议应用PT、APTT替代作为术前出血筛查”以来,凝血试验检测在国内发展迅速,使用凝血仪器的档次在国际上也处于很高的水平,但在临床应用上距离国际水平还相差太远。我们现在所说的凝血检测在绝大部分医院中指的仅仅是凝血四项,或再

  无论男女,都惧怕老来“糊涂”的那一天。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发现年老后大脑神经元再生能力衰退的秘密,将来也许能让“80岁老人的大脑像婴儿一般年轻”。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神经环路形成和再生实验室掌杰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1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科学》杂志还专门为这篇论文配发了一篇“展

        美国4月2日正式公布脑科研计划,以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并最终开发出针对大脑不治之症的疗法。业内专家认为,这项计划的意义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   这项计划全称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细菌真菌,在生理或者分子机理作用方面都存在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但是要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容易,首先需要跨越模型系统,昼夜节律研究包含了核心生物钟蛋白和其调控因子之间的详细分子相互作用,维持多变环境中,一段持续时间内稳定的系统整体水平分析,还有对于不

  美国媒体2月18日报道说,奥巴马政府即将出台一项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将耗时1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  这一名为“脑活动绘图”的计划预计最早于3月份公布,参与者包括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联邦机构

   学生上课打瞌睡通常是老师和同学眼中“不爱学习”的主要标志之一,真是这样吗?近年来,各项科学研究开始给这些学生“平反”。问题不在学生本身,而在于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违背了青少年睡眠的生理规律。  2017年起,美国西雅图学区将初高中学校上课时间延后55分钟,上学时间从7点50分调整至8点45分。与

   还记得电影《终结者》中那个可任意变形伪装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吗?近日,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有关液态金属新物性的发现将有望打破科幻与现实之间的藩篱,让液态金属机器人走入现实生活。  这项出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小组的研究首次发现,电场控制下的液态金属与水的复合体,可在各种形态及运动模式之间

丛玉隆 李祖兰自2002年卫生部文件建议“废除Duke法检测出血时间、玻片法检测凝血时间,建议应用PT、APTT替代作为术前出血筛查”以来,凝血试验检测在国内发展迅速,使用凝血仪器的档次在国际上也处于很高的水平,但在临床应用上距离国际水平还相差太远。我们现在所说的凝血检测在绝大部分医院中指的仅仅是凝

  近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细胞纤维如何帮助神经干细胞清除受损和结块的蛋白质,并最终促进新神经元的产生。这助理教授Darcie Moore和她的研究生Christopher Morrow一起领导了这项工作。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

  轴突主要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到机体的其他部分,以实现运动、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至关重要的机能。而车祸、化疗副作用、青光眼和多发性硬化症都会影响神经,破坏神经的轴突。   日前,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阐述了机体主动去除受损轴突的方式,鉴定了新的药物作用靶点,这项研究有望帮助人们防止轴突损失,维

  3.人生气时,面部发白,心跳变快,呼吸不均匀是由于哪种神经兴奋?而又是哪种神经相对受抑制的结果?

七、问答题(每题10分)
  1.从右肘正中静脉注射药液治疗右眼球疾患,述药液所经过的途径?
  2.试用解剖学知识阐明右侧内囊完全性损伤可出现哪些体征?并述其产生原因? 

六、简答题(1,2题为3分,3题为4分).
  2.面动脉体表最易触摸到的部位和依据?
  3.精神紧张就会引起心跳加剧,呼吸不均匀等,是由哪种神经兴奋造成?何神经相对受抑制的结果?

七、问答题(每题10分)
  1.从右肘正中静脉注射治疗肝病的药液,述药液到达肝脏所经过的途径?(可用箭头表示)
  2.试用解剖学知识阐明脊髓(胸段)半侧(右侧)横贯损伤时可出现哪些体征?并述其产生原因?

A、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B、上颌第二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C、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D、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E、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1、内囊:大脑皮质新区的投射纤维在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高度集中,称之为内囊,在水平切面上,一侧内囊呈横卧的“V”字形的白质板,分前脚(或前肢)、
膝和后脚(或后肢)三部。
    2、心包:为一圆锥形的纤维浆膜囊,包在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外面,心包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浆膜性心包又分壁层和脏层, 脏层贴于心脏表面,形成心外膜,并在大血管根部转折移行为壁层,壁层紧密衬贴于纤维性心包内面。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
    3、腹股沟管:由腹前壁肌和筋膜所形成的一条潜在性的管道。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约2.5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于成年人,管长约4-5cm。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4、白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有髓鞘色白故称白质。
    5、大脑动脉环:围绕着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A,颈内A、后交通A、和大脑后A互相通连组成。它在调整脑的血供和建立脑的侧副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1、纵隔指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结构的总称,境界:前为胸骨、肋软骨及肋间隙前端、后为脊柱胸部、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纵隔常用四种方法分区(也有用三方法)以胸骨间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为界,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
    纵隔内容:容纳胸腔内除胸膜囊和肺以外的所有器官组织,包括心、心包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干等。

    1、肝外胆道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和毗邻。
分段:(1)十二指肠上段: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其右缘内行走,左邻肝固有A、左后邻门V,后有网膜孔。
     (2)十二指肠后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向下内行于下腔V的前方,左后邻门V,左邻胃十二指肠A。
     (3)胰腺段:此段上部多由胰头后方经过,下部多被薄层胰腺组织覆盖,位于胆总管沟中。
     (4)十二指肠壁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内后侧壁,并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2、(1)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使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是后根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四肢运动器的深部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在后角的内侧进入后索,来自下肢和躯干下部的纤维组成薄束,来自躯干上部,上肢和颈部的纤维组成楔束。薄束和楔束的纤维上行进入延髓。此外,后根纤维进入背髓后还发出侧支联系前角运动细胞构成脊髓反射的反射弧。第二级神经元是延髓的薄、楔束核。它们分别中继薄束、楔束上传的神经冲动,由核发出的纤维走向腹内侧构成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延髓锥体束的背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至脑桥与横行的斜方体纤维互相穿插,入中脑居红核的背外侧,至间脑止于丘脑外侧核的腹后核(或腹后外侧核),即第三级神经元。由此核发出的纤维通过内囊后脚(或后肢)
加入丘脑中央辐射(或丘脑上辐射),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时后半及中央前回的一部分。
    这条传导路除了传导本体感觉,还传导浅感觉中的精细触觉。
    (2)头面部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一般认为通过三叉神经中脑核上行,最后达大
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下部。

    1、腹股沟管为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斜形裂隙,成年人长约45cm。内有精索(男),子宫圆韧带(女)通过。分四壁两口。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起始部。
    后壁:为腹横筋膜,内侧有腹股沟镰。上壁:有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即腹环位于腹股韧带中点上方腹横筋膜形成或漏斗状裂孔。外口:即皮下环,即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上方一个三角形裂隙。
    2、桡神经由臂丛后束分出在腋动脉后方伴肱深动脉向后走行在桡神经沟内,至肘窝外侧分浅深二支。浅支伴桡动脉下行分布于手背,手指背桡侧,深支至前臂背侧浅深二层肌之间下行。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及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及桡侧二个半指背皮肤。肌支分布于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的全部肌。  

  1.临床常选用经阴道什么部位对女性患者行腹膜腔穿刺?为什么?
  2.内囊的位置、形态结构如何?一侧内囊损伤产生什么症状和体征?

  2.口服一种药后从尿中排出,试述其运行途径?

六、简答题,每题四分.
  1.分布于上肢的神经有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桡神经, 它们都是臂
  2.房水产生:睫状体.循环途径: 睫状体→眼球后房→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
  3.躯干骨包括有椎骨,肋和胸骨:其中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12对,胸骨1块
  4.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开口于口腔前庭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
    颊粘膜处,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七、综合题.每题5或10分
  1.临床上区别内,外痔是以齿状线(或梳状线)为分界: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锯
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此线内(上)外(下)的血管,神经来源、血液流注不同,粘膜下的静脉丛分为内(上)外(下)两组,所以此线以内(上)发生的静脉曲张为内痔;此线以外(下)发生的静脉曲张为外痔.
  2.女性乳房主要由皮肤,乳腺和脂肪组织构成,在乳房内有很多结缔组织纤维束牵
拉于胸筋膜与皮肤之间,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当乳腺癌时,可受侵犯而缩短,牵拉表面皮肤产生凹陷,呈"桔皮"样表现,此为乳腺癌的征兆.

  1.左主支气管管径较细,长约45厘米,走行较横行;右主支气管则管径较粗,长约2 
3厘米,走行较垂直.因此,临床气管异物常坠入右主支气管内,引起支气管阻塞.
  2.男性尿道全程有三个狭窄处:即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男性尿道有二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前弯为暂时性.
  3.输卵管由外向内可分四部:(1)输卵管漏斗部,末端形成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 
(2)输卵管壶腹部,一般为受精部位.(3)输卵管峡部为临床常用结扎术部位,(4)子宫
  4.体循环又称大循环,当左心室收缩时,将动脉血射入主动脉, 沿各级分支到达全
身各处毛细血管.在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代谢产物回收, 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汇入小静脉经各级静脉流入右心房,这一过程称体循环.静脉血再入右心室开始肺循
  5.腹腔干动脉分支很复杂,先分三大支:(1) 胃左动脉再分支供食管下段和胃的血
液;(2)肝总动脉再分二支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供肝,胆囊,胃,胰,十二指
肠,大网膜的血液.(3)脾动脉再分支供胰,脾,胃,大网膜的血液.
七、综合题.每题5或10分.
  1.临床上常选经阴道后穹行女性腹膜腔试穿(刺). 阴道穹即为阴道上端包绕子宫
颈阴道部的环状腔隙,分为前穹,后穹和两侧穹.其中后穹最深,此部与直肠子宫陷凹
之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和腹膜,临床上常选此部穿刺,以协助诊断或引流.
  2.在大脑髓质内,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投射纤维在此集中成较厚的白质板称内囊. 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呈〉〈状。通常把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前肢;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后肢;前,后肢之间的结合部称内囊膝,当一侧内囊受损时,就会出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丧失;对侧半身痉挛性瘫痪;对侧视野偏盲,称"三偏症".

  1.腹直肌鞘:是腹前外侧群三块阔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的腱膜鞘.
  2.韧带:连于相邻两骨或器官之间的致密纤维组织束或膜性结构称韧带.
  3.麦氏点:阑尾根部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的投影点称之.
  4.肛窦:肛瓣与相邻两个肛柱下份之间形成的小隐窝,称肛窦.
  6.小网膜:是连于肝门和胃小弯及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
  7.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肺周围所形成的密闭的腔隙.
  8.神经节: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一起位于周围神经内称之.
  9.精索:是一对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柔软圆索状结构,三层被膜包裹着输
   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及输精管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和鞘韧带等结构.
 10.子宫峡:子宫体和子宫颈连接部较狭细称子宫峡.

六、简答题(共10分)
  1.小网膜分哪几部分?若某部内有重要结构行经,请答出来.(2.5分)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男性尿道的分部及其各部有哪些开口,弯曲和狭窄.
  2.试述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途径(要求说明感受器的部位,三级神经元胞体的所在.交叉部位,重要走行及其位置和投射区).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共同围成的结构,称咽淋巴环.(2分)
  2.是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2分)
  3.是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扁圆形小体(1分),为化学感受器(1分)
  4.为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向前微凸的角(1分),其两侧接第2肋,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
  5.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绕所形成的结构, 称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分部:男性尿道可分为前列腺部(1),有前列腺排泄管和射精管(2)的开口;膜部(3); 和海绵体部(4),该部有尿道球腺的开口(5)
  弯曲:耻骨下弯,凹向上,包括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的起始段, 此弯曲恒定无
变化(9);耻骨前弯,凹向下,在阴茎根与体之间,此弯可变直(10)(每点1分,共10分)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膝关节由哪些骨组成?有哪些辅助结构?该关节可作哪些运动?
  2.给患阑尾炎的病人注射某药物,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注入,经哪些结构方能达到患处?   (可用箭头表示,10分)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2.是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1)由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 蔓状静脉丛和淋巴管神经丛等形成的圆索状结构.(每点1分,共2分)
  3.是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4.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2分)
  5.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的团块状结构,称神经核.(中枢神经系和神经元胞体缺一不可.)

  1.膝关节由股骨,胫骨的内外侧髁和髌骨组成(1).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囊外有位于前壁的髌韧带(2),和位于两侧的胫侧副韧带(3)和腓侧副韧带(4), 囊内有前交叉韧带(5)和后交叉韧带(6),可分别限制胫骨向前和向后移动(7)在股骨和胫骨的关节面之间分别有内侧半月板(8)和外侧半月板(9), 半月板既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固性,又可在运动时起缓冲作用(10)膝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并可在半屈位时作旋转运动(11).(第7点,第10点, 每点0.5分,其余每点1分,共1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0)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三大唾液腺各开口于何处?各受哪对脑神经支配?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正常未孕子宫的位置(毗邻)如何?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人体解剖学试卷(10)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
  1.子宫位于小骨盆腔中央(1),前有膀胱(2),后有直肠(3),下端突入阴道(4),两侧连有输卵管(5),子宫底位于小骨盆上口平面以下(6) 子宫颈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上方(7),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位(8).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子宫圆韧带(9),主要维持子宫前倾(10),子宫主韧带(11),中防止子宫下垂(12),子宫阔韧带(13),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14),骶子宫韧带(15),可牵拉子宫向后上,与子宫圆韧带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16).(25点和916点,每点0.5分,其余每点1分,共1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1)

七、问答题(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
  2.门静脉与上、下腔静 脉吻合在何处?门静脉高压时侧支循环途径如何?
人体解剖学试卷(11)

人体解剖学试卷(12)

七、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王××服用磺胺类药物.药物吸收作用后从尿液中排出.试问药物从口服至排出体外的详细途径?(用箭头表示)
  2.详述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人体解剖学试卷(12)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为胸骨柄、体相连处向前的突起(1分),它是确定第二肋的重要标志(1分)
  2.是从腹股沟管深环延至睾丸上端的柔软的圆索状结构(1分).它主要由三层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和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组成.(1分)
  3.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之间,由桡动脉的掌浅支和尺动脉的末端吻合成.
  4.是颞骨岩部内的一个不规则含气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内有听小骨.
  5.是大脑半球髓质内四个灰质团的总称.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和屏状核.
六、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1.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前脂肪和壁腹膜.
  2.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上部,略呈八字形排列.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二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三腰椎上缘.肾门约与第一腰椎平齐.
  3.胃小弯附近的胃壁的血供来自腹腔干的分支胃左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的分支胃右动脉;胃大弯附近胃壁的血供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胃网膜右动脉和脾动脉的分支胃网膜左动脉.胃底的血供主要来自脾动脉的分支胃短动脉.
  4.躯体运动核有舌下神经核,副神经核,疑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内脏运动核有: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内脏感觉核:孤束核;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人体解剖学试卷(13)

七、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
  2.试述左侧内囊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针刺该患者左侧大腿前面皮肤是否产生感觉?如产生感觉详述其传导途径?

人体解剖学试卷(13)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2.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1分)呈半环形,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1分)
  3.为右心室内室间隔至前乳头肌根部的圆形肌束,内含心传导系统的右束支.
  4.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的集结.
  5.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1分)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椎内静脉丛通过,腔内略呈负压.(1分)

六、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2.前壁是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的前二层(0.5分);后壁是大网膜的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和覆于胰、左肾、左肾上腺表面的腹膜(0.5分);上壁是肝尾状叶与膈下面的腹膜(0.5分);下壁是大网膜二、三层愈着部(0.5分);左壁是胃脾韧带、脾和脾肾韧带;右侧为网膜孔.
  3.结构特点:肝门静脉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血液可发生逆流(0.5分);肝门静脉系血管起始与终止均为毛细血管(0.5分)
  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1.5分)
  4.股神经为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和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外侧.(1分)其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1分0;皮支布于股前皮肤,尚有隐神经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皮肤.(0.5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4)

六、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2.胆汁从肝细胞分泌出后排入消化道的途径?
  3.试述心的左,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4.试述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七、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
  1.肝硬化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肝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可通过哪些途径流入上,下腔静脉?由此可产生哪些临床症状?
  2.战士王某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中背部,造成第6胸髓左半部横断性损伤,试问临床可能出现哪些症状?针刺患者左大腿内侧皮肤是否有感觉?如产生感觉,详述其传导途径?

人体解剖学试卷(14)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2.肾门向肾内深入形成的一个较大的腔隙(1分),内容纳肾大、小盏、肾盂、肾血管及脂肪组织等(1分).
  3.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成的夹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4.为眼房内的无色透明液体,由睫状体产生,经后房,瞳孔到前房,再经虹膜角的虹膜角膜角隙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流入眼静脉.有维持眼内压和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功能.
  5.为投射纤维出入大脑半球时,经过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在此集中成的一个厚的白质板.
六、简答题:9每题2.5分,共10分)
  1.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驰,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
  3.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有后室间支,分布范围为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及左室后壁一部分,还发出分支到窦房结,房室结.左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有前室间支和旋支,分布范围左心房左心室,室间隔前2/3及右心室前壁一部分.
  4.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肌支分布于各咀嚼肌,其感觉支有:
  (2)下牙槽神经布于下颌牙齿,牙龈,终支颏神经布于颏部及下唇皮肤和粘膜.

人体解剖学试卷(15)

七、问答题:(共20分)
  1.试述结肠的分部,分布于各部的动脉及其来源(10分)
  2.针刺小指引起疼痛,写出痛觉传导路经过的神经,神经节,神经核,传导束的名称和中枢的部位,名称?(1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6)

七、问答题(共20分)
  1.肝门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处有哪些?
  2.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其通过的重要投射纤维?

人体解剖学试卷(17)

  C.腹前壁下部皮肤感染首先引起上群淋巴结的炎性肿大
  D.小趾感染首先引起下群淋巴结炎性肿大

六、简答题(共10分)
  3.营养心肌的动脉名称及其主要分支有哪些?
  4.右侧内囊膝处皮质脑干束受损会出现什么临床症状?

七、问答题(共20分)
  1.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物及两口,四壁的构成?
  2.从头静脉注入药物到达心脏冠状动脉的途径怎样?

人体解剖学试卷(15)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1),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静脉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1)
  3.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协脉弓下缘之间的一结缔组织索(1)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1)
  4.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部一环形小管(1)是房水流出的通道(1)
  5.出入大脑半球的投射纤维(1)在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高度集中区.(1)

七、问答题(共20分)
  1.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甩四部分.分布于升结肠的右结肠动脉和分布于横结肠的中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布于降结肠的左结肠动脉和分布于乙状结肠的乙状结肠动为自于肠系膜下动脉(每词1分)
  2.经尺神经,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到中央后回中部的躯体感觉中枢.(每词1.25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6)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连接相邻椎弓板间的膜状弹力纤维(1分),又称弓间韧带(1分)
  2.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1分)留有的半环形间隙,是胸膜腔最低部位(1分).
  5.中枢神经内(1分)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一起聚集成神经核.(1分)

七、问答题(共20分)
  1.组成: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主要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附脐静脉,吻合处有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脐周静脉网.(每词1分,共10分)
  2.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膝部有皮质脑干束通过;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通过.(每词1分,共1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7)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由腹壁3层阔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的腱膜鞘(1分),鞘的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1分).
  2.膀胱底粘膜面上,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1分),无粘膜下层,粘膜平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好发部位.(1分)
  3.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1分),由一条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而成.(1分)
  4.在视神经盘颞侧3.5mm处的黄色小区(1分),其中央凹陷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1分)
  5.在脑底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1分)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前后左右互相吻合而成.(1分)

六、简答题(每词0.6分,共10分)
  3.左冠状动脉分支有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分支有后室间支
  4.左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口角歪向右侧;左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七、问答题(共20分)
  1.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内口腹股沟管深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由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出口,外口:腹股沟管浅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是腹外斜肌腱膜上一个三角形裂口.前壁:腹外斜肌腱膜,下壁:腹股沟韧带;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下缘,后壁:腹横筋膜,腹股沟镰(联合腱).(每词0.75分)

  2.药物经 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根部→心冠状动脉.(每词0.75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8)

七、问答题(两道题,(共20分)
  1.阑尾炎时,药物从头静脉滴注,发挥治疗作用.药物是沿什么途径到达阑尾的?(用"→"表示,10分)
  2.某病人右侧内囊膝和后脚受损,此病人可能损伤了哪些结构?会出现哪些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18)

  1.翼点:颞窝内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四骨相交成的H形区域,此处骨质最薄,内有脑膜中动、静脉通过.
  2.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为半环形的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也是胸膜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的好发部位.
  3.靶器官:一种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该器官就称为此激素的靶器官.
  4.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之间,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5.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2.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膀胱子宫陷凹.
  9.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系统解剖学试卷(19)

  1.正中面是由垂直轴与冠状相交确定,并且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切面.
  2.肘关节属于复关节,可作三轴的复杂运动.
  3.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胸腔容积缩小.
  4.下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襞.
  6.肾脏被膜由外向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7.成年女性乳房上下在第3肋至第6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前线.
  8.咽鼓管是连通鼻咽与鼓室的管道,其外侧2/3为骨部.
  9.胸导管由肠干与左,右腰干汇集而成,注入左静脉角.
 10.小脑传出纤维主要发自齿状核,组成小脑上脚.

七、问答题(10分×2)
  1.某药物经大隐静脉注入体内,至肝脏解毒,其间经过哪些结构?(以箭头依次表示)  
  2.试述迷走神经相关的核团与成分,主干走行及其在腹部的分支.

人体解剖学试卷(19)

  1.红骨髓:是重要的造血组织,呈红色.人体内的红细胞及大部分白细胞由此产生.在成人,主要分布于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松质内.
  2.小网膜:是连于肝门和胃小弯及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可区分为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3.黄斑:视网膜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呈黄色的小区,其中央凹陷处称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4.心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所组成,位于心壁内,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维持心正常节律性搏动的功能.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Purkinje纤维.
  5.Willis环:由脑底的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前后左右互相吻合而成.是一个潜在的侧支循环结构.

  2.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向内下方经胸锁关节后方至第2胸肋关节水平,两侧靠拢,并沿中线垂直下行,右侧直至第6胸肋关节处;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处沿第4肋软骨转向外侧,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为下界.双肺下界于锁骨中线平第6肋,腋中线平第8肋,肩胛线平第10肋,后正中线附近平第10胸椎棘突.
  3.尿液自乳头管经乳头孔,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至输尿管.
  4.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1.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左,右,上,下四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叶.
  2.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由起自迷走神经背核的内脏运动纤维和终于孤束核的内脏感觉纤维,以及起自疑核的躯体运动纤维和终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躯体感觉纤维组成.
  迷走神经于延髓橄榄后沟中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在此处,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下神经节.进入颈部后,在颈鞘内行于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左侧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降至主动脉弓前方,左肺根后方,在食管前分支形成食管前丛,于食管下端合成迷走前干.右侧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静脉之间,沿气管右侧下降,在右肺根后方,再至食管后方形成食管后丛及迷走后干.迷走前,后干随食管经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
  在腹部,迷走前干分支有胃前支和肝支;迷走后干分支有胃后支及腹腔支.

人体解剖学试卷(20)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2.旋转运动是指关节在冠状轴与矢状轴上连续运动的组合.
  3.前臂旋前时,桡尺骨近端沿垂直轴旋转远端沿矢状轴旋转.
  5.运动环甲关节的喉肌,主要作用是调节声门裂大小.
  6.输尿管进入盆腔后,绕过子宫动脉后上方,斜向前入膀胱.
  7.骶子宫韧带,拉宫颈向后上,维持子宫前屈位.
  8.正常时声波经前庭窗、蜗窗向内耳传递,引起内外淋巴振动.
  9.胃,食管,十二指肠,肝,其中任一器官的癌肿,均可发生互相转移.
 10.一患者右侧同向偏盲,可能损伤在左侧视束.

七、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从前臂浅V注入糖精水,至舌尝到甜味,循环途径如何?

系统解剖学试卷(20)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10分)
  1.相邻两骨借CT相连,内有腔隙,在肌牵动下产生运动.
  2.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与腹后壁之间的扁窄间隙.
  3.虹膜角膜角与巩膜静脉窦间网状小梁组织的裂隙.
  4.右心室腔,流出道左上角,室上嵴至肺动脉口之间的光滑区域形似倒置漏斗形.
  5.大脑半球髓质内四个灰质团的总称.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

  1.肛管长约4.5cm;上段粘膜形成约11条纵行皱襞称肛柱;相邻各柱下端半月状皱襞相连,称肛瓣;肛瓣与相邻肛柱下份之间形成小隐窝称肛窦;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肛瓣与肛柱下端形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下方宽约1cm光滑隆起环状带称肛梳或痔环;肛梳下缘一条环状白线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
  2.胸膜分脏壁两层,脏层紧贴肺表面,深入肺裂,壁胸膜分四部分:(1)膈胸膜贴膈上面(2)肋胸膜贴胸壁内面(3)纵隔胸膜贴纵隔两侧(4)胸膜顶包于肺尖上方,突出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3.在两输尿管口之间的粘膜,形成一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在膀胱镜检时,此襞呈一苍白带,可作为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4.来自腹膜,分脏,壁两层.壁层贴精索内筋膜内面,在睾丸后缘处移行为脏层,脏层包于睾丸和附睾的表面.壁脏两层间为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形成睾丸鞘膜积液.

人体解剖学试卷(21)

六、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肾冠状切面上的肉眼可见结构.
 2.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锥体系投射纤维.
七、简答题(每题10分)
 1.某患者右手拇指感染,口服抗菌素治疗.试述药经小肠吸收入血并到达右手拇指的途径(从小肠毛细血管开始,淋巴回流途径不写).
 2.试述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能通路.

人体解剖学试卷(21)

人体解剖学试卷(22)

七、问答题(每题10分)
  1.试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说明各部的血液供应.
  2.有一患者右手拇指感染,医生将药物从右肘正中静脉输注,试述药物到达右手拇指的途径(写出药物所经过的各个部位名称,各名称之间以箭头相连).

人体解剖学试卷(22)

人体解剖学试卷(23)

六、简答题(每题2.5分)
  1.在活体上能触摸到下肢各骨哪些重要骨性标志?
  3.十二指肠可为几部分?其降部有何重要结构?

七、问答题(每题10分)
  1.应用解剖学知识阐明:口服水溶片呋喃旦丁(该药含黄色素)后约1小时,排出尿液呈黄色,请问尿液中的黄色素是如何到达尿道并排除体外的.
  2.一患者左侧内囊损可出现哪些体征?为什么?

人体解剖学试卷(23)

人体解剖学试卷(24)

人体解剖学试卷(24)

人体解剖学试卷(25)

人体解剖学试卷(25)

系统解剖学试卷(26)

  1.试比较肩关节与髋关节结构与功能的主要异同点.(5分)
  1.何谓肝门静脉系?(2分)其结构特点有哪些?(2分)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主要有哪些?(3分)这些吻合有何临床意义?(3分)
  2.试述锥体系的具体传导径路(可用箭头表示)

人体解剖学试卷(26)

人体解剖学试卷(27)

六、简答题(共13分)
  3.下列器官的供血动脉是什么?(6分)(胃、直肠、甲状腺)

七、叙述题(共25分)
  2.从贵要静脉注射药物治疗阑尾炎,试述药物经过的途径.

人体解剖学试卷(28)

七、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
  1.说明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途径.

人体解剖学试卷(28)

  1.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裂隙称斜角肌间隙.
  2.两侧腭舌弓、腭垂(或腭帆后缘及两对腭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
  3.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移行处的隐窝
  4.是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的椭圆形小体属化学感受器.
  5.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位于中枢部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部的称神经节.
  6.在中枢部,起止、行程和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走在一起,称纤维束;在周围部神经纤维则聚合为粗细不等的神经.
  7.输卵管漏斗部,输卵管壶腹部,输卵管峡部,子宫部
  1.胃可分为四部:即喷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后者又分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2.子宫阔韧带防止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位;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和防止子宫向下脱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3.胸导管长约3040cm,它起始于第1腰椎体前面呈囊状膨大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初行于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继在食管后方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转向左侧,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呈弓状斜向外侧,注入左静脉角.收集除右半头颈部,右上肢和右半胸部以外的身体绝大部分的淋巴.
  4.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群、拇收肌、骨间肌肌群及第3、4蚓状肌.
  (1)胃左静脉的食管支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食管静脉在食管壁内互相吻合,形成食管静脉丛(门静脉系与上腔静脉系吻合).
  (2)肠系膜下静脉的直肠上静脉与髂内静脉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在直肠壁内互相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门静脉系与下腔静脉系吻合).
  (3)附脐静脉与脐以上的腹前壁浅、深静脉和脐以下的腹前壁浅、深静脉在脐周围互相吻合,形成脐周静脉网(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同时也是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
  2.胆汁是肝细胞分泌的,经肝内的胆小管到肝左、右管,出肝后合成肝总管,然后进入胆总管,最后经十二指肠乳头排入十二指肠.也可经胆总管,胆囊管入胆囊储存备用.
  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布于肌、腱、关节等处深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内侧部入脊髓的后索直接上行,其中来自第5胸节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纤维形成楔束。两束分别终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内.此二核发出的第二级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在中线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延髓中线两侧、锥体束的背方折向上行,称为内侧丘系.至脑桥纵穿横行的斜方体纤维,入中脑居红核的外侧,再向上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它发出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或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人体解剖学试卷(29)

人体解剖学试卷(29)

  1.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之间的三角区称为腹股沟三角.
  2.竖脊肌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形成的夹角处.
  3.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与腹后壁之间的前后扁窄的腹膜间隙.
  4.在肺动脉干分叉处偏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
  5.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层.
  9.三叉丘系,孤束核的味觉纤维,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
  1.肝下面有一"H"形沟,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左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右纵沟后部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下面被“H”形沟分为四个叶,即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2.右心房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右心室有:右房室口、口周缘有三尖瓣;肺动脉口,口周缘有肺动脉瓣。
    左心室:有左房室口,口周缘有二尖瓣;主动脉口,口周缘有主动脉瓣。
  3.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脸肌;内脏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精子产生于睾丸。其排出途径如下:精子由睾丸产生→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体外
  1.肺呈半个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尖经胸部上口向上伸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肺底与膈邻贴,肋面与胸壁内面贴近;内侧面与纵膈毗邻,又称纵膈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称肺门,为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统称为肺根。
    肺的前缘薄而锐,左肺前缘的下部有一明显的凹陷,称心切迹。肺的后缘厚而圆钝、贴于脊柱两侧。
    肺被肺裂分为数叶。左肺被由后上斜向前下的一条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条近于水平方向的水平裂,它们把右肺分成上、中、下三叶。
  2.胃左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分布于胃小弯左半和食管腹段。
    胃右动脉,为肝固有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胃小弯的右半。
    胃网膜右动脉,为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胃大弯和大网膜的右半部。    胃网膜左动脉,为脾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胃大弯和大网膜的左半,胃短动脉,为脾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胃底。
  3.此路径又称浅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外侧部进入脊髓的背外侧束,上升12节后,止于脊髓灰质。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在脊髓灰质的第Ⅰ、Ⅳ和Ⅴ层中,这些神经元发出第二级纤维经白质前连合向颅侧斜越一个节段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束上行,组成脊髓丘脑束,此束向上经过延髓下橄榄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由此核发出的第三级神经纤维,经内囊后脚(或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人体解剖学试卷(30)

七、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及其临床意义如何?
  2.一侧视束损伤时,病人出现那些临床症状,为什么?

人体解剖学试卷(31)

七、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患长期慢性便血病人需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治,试问:
  (2)根据直肠的外形特点,插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2.腋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易在何处损伤,损伤后可能产生什么症状?

人体解剖学试卷(30)

   正常情况下,食管和直肠静脉丛及脐周静脉网的静脉细小,血流量很小,当门静脉回流受阻(如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时,则通过上述侧支循环流入上、下腔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使吻合部位的静脉变得粗大弯曲,于是在食管、直肠及脐周围等处出现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引起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
    一侧视束损伤时引起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即患侧鼻侧视野,对侧颞侧视野偏盲。
    视交叉为不完全交叉,即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而来自颞侧纤维不交叉,故经视交叉后同侧眼球颞侧纤维和对侧眼球鼻侧纤维组成视束,所以,一侧视束损伤后病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人体解剖学试卷(31)

人体解剖学试卷(32)

五、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4.视交叉矢状位损伤,可出现什么症状?

人体解剖学试卷(33)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人体解剖学试卷(33)

  1.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2.壁胸膜按部位可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3.出入心脏的血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肺静脉(4条)、肺动脉干、主动脉
  4.光线→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臀肌→臀上、下V→髂内V→髂总V→下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A于及分支→肺毛细血管→肺V及属支→左心房→左心室→升主A→主A弓→降主A→肠系膜上A→回结肠A→阑尾A→阑尾。
  2.第Ⅰ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半。第Ⅰ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半。听觉中枢颞横回。视觉中枢楔叶及舌回(或距状沟两侧皮质)。

人体解剖学试卷(34)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脊髓横断面上灰、白质的主要配布情况?
  2.从左手背静脉注入抗生素,经何途径治疗右侧足底内侧部的感染?

人体解剖学试卷(34)

[答题指南:将每题下面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答卷上相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由全部椎骨、骶骨及尾骨构成  B.成人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向前 突出 C.胸曲的运动幅度最大 D.脊柱内有椎孔连成的椎管 E.脊柱只能作屈伸运动

人体解剖学试卷(35)

人体解剖学试卷(36)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简述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内容的排列关系.

七、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心腔各瓣膜的位置?血液在心内是怎样定向流动的?
  2.脊髓第6胸节左半横断性损伤,受损平面以下将出现哪些机能障碍,为什么?
人体解剖学试卷(36)

人体解剖学试卷(37)

人体解剖学试卷(37)

第三章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 康复医学评定概述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三节 肌力评定 第四节 步态分析 第五节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第六节 神经电生理学评定 第七节 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 第八节 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 第九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十节 个体活动能力评定 第十一节 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第一节第一节 康复医学评定概述康复医学评定概述 康复医学评定简称康复评定,又称康复评估、 康复评价等,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 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 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 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评定的目的:康复评定的目的: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 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动态地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 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多次评定,通常 是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评定至少 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 制定、修改治疗计划。 初期评定 中期评定 后期评定 第二节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 一、概述 二、方法及标准 三、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意义 一、概述一、概述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又称关 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度检查可分为被动检查被动检查和主动检查主动检查两种。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受限及其原因;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确定治疗目标; 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进行疗效评估。 二、方法及标准二、方法及标准 (一)评定方法 1.通用量角器检查法: 通用量角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 便、读数直接的优点优点。缺点缺点是 量角器中心及两臂放置位置不 易精确定位,不易固定,因而 易产生误差。有时因被测者太 胖或骨性标志不很清楚,测量 误差会增大。 2.方盘量角器检查法 (二)评定标准(二)评定标准 采用目前国际通 用的中立位作为 0度的测量方法。 以关节中立位为 0度测量各方向 的活动度。 三、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三、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及方法,使患者充分理解和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位,测量时固定部分不 得移动,以免代偿性活动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练掌握测量技术,严格 按照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操作规范进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关节活动度检查可有3-5度的误差,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最好由专人 负责。 避免在运动或按摩后立即进行检查。 临床上应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并将主动及被动关 节活动度分别记录,但通常以测量和记录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 关节活动度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因此应测健侧(对侧)相应关节的活 动度并比较。若双侧同时存在病变,则以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作参考。亦 应测量患部上下关节的活动范围。 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的关节活动度值有差异,不宜互相比较。 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常见原因有: 关节内外软组织损伤后疼痛所致的肌肉痉挛肌肉痉挛, 制动、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 缩短与挛缩缩短与挛缩,关节内组织损伤引起的积液水肿水肿,关 节周围软组织瘢痕与粘连瘢痕与粘连,关节内骨与软骨等碎裂 后形成的游离体的存在,关节结构异常,神经与肌 肉疾病引起的肌肉瘫痪或无力等。 第三节第三节 肌力评定肌力评定 一、概述 二、评定标准与方法 三、肌力评定的意义 四、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一、概述一、概述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 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 以此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肌力评定对肌肉骨骼系 统病损、神经系统病损,尤其对周围神经病损的功 能评定十分重要。 肌力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各种原因引起的肌 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二、评定标准与方法二、评定标准与方法 肌力评定的方法有多种,如徒手肌力检查、器械 检查等。 (一)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 ) 徒手肌力检查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 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评定的方法,此种方法简 便、易行,临床应用最广。 徒手肌力检查的结果分为0、1、2、3、4、5级共六 级。每级的指标是依据受试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肉 活动、带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 而判定。 器械检查: 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等速测力器 三、肌力评定的意义三、肌力评定的意义 肌力增加:运动 肌力下降:肌肉本身的病变、神经源性病变、废用 性肌萎缩, 肌力评定可发现肌力下降的部位和程度,为制 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可评定治疗效果。 四、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四、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测试前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使受试者充分理解并积极合作, 并可做简单的示范动作;若患者主观努力程度不够,可能影响 测出值的可靠性。 严格按照测试的操作规范进行,以提高测出值的可比性。 选择适宜的时机,肌力测试不宜在受试者运动后、疲劳时、 饱餐后或易被干扰的环境内进行。 肌力检查的禁忌证 患有明显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忌用等 长肌力评定,因为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的用力 可加重心脏负担。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 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合、骨关节不稳定、关节 急性扭伤或拉伤等为肌力评定的禁忌证。 第四节第四节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 一、概述 二、步态分析方法 三、病理步态 一、概述一、概述 步态是四肢关节、肌肉及躯干共同参与的有节律 的活动,指足部运动的姿态,走或跑的方式。步态分 析可以提供患者步行时的客观资料,如步长、关节角 度、肌肉力量等,揭示有无步态异常及步态异常的性 质和程度;帮助做出决定治疗或矫正异常步态的方案; 步态分析是康复评定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 床与康复实践,成为评估患者步行能力、步行状态及 步行预后的重要手段。 (一)步态的基本测量(一)步态的基本测量 步长步长:又称步幅,指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两点之间 的距离。正常人约为50-80cm。 跨步长跨步长:又称跨距。是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点间 的距离。正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100-160cm 。 步宽步宽:是一足的纵线至另一足的纵线之间的距离,正常人约为 5-11cm 。 足角:是足的长轴和纵线形成的夹角,正常约为6.75度左右。 步频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 125 步左右。 步行速度步行速度: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称为步行速度,与跨步长和 步频有关,量方法为令患者步行10m所需时间,正常人平 均自然步速约为 65-100m/min左右。 (二)步行周期 步行周期步行周期: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侧足跟再 次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可分为两个时期:支撑期支撑期(与地面接触并负重)、摆动摆动 期期(离地腾空向前挪动)。正常人的站立期约占 整个步行周期的60-65% ,摆动期占35-40% 。 每个时期又根据经历过程细分为若干个时期。有传 统的划分法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医学中心提出的 RLA划分法,以后者为常用。传统分期和RLA 分 期及其特征如表 所示。 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足背屈肌主要是在站立相早 期参与工作,并分别起到伸髋、控制屈膝程度和控制 足平放速度的作用,避免人体向前倾斜。 腓肠肌等小腿后肌群主要在蹬离期参与工作,以 推动身体重心向上和向前。 臀中肌和臀小肌等外展肌群主要在站立相早期工 作,以稳定向对侧倾斜 的骨盆。 腘绳肌则主要在摆动期后期发挥屈膝伸髋作用以 减速,接着在足跟着地后与股四头肌协同工作使膝屈 曲程度控制在 以内范围。 补充:补充: 跳跃、跑步与步行的运动学区别跳跃、跑步与步行的运动学区别 双足跳双足跳 双足跳是双足并拢,身体前倾,由于膝、踝关节 伸展而离开地面,双足腾空再双足落地,如图所 示。两只脚的步态一样,仅有双支撑相和双摆动 相。 单足跳单足跳 单足跳的蹬地和着地是同一足,如踢毽子和跳绳 等。从步态来看,仅有一只脚的支撑相和摆动相, 而且在摆动相时双足腾空,如图所示。 跑步跑步 跑步可分解为一只脚蹬地的同时另一只脚摆动, 然后是双足腾空,最后是另一只脚着地,周而复 始,如图所示。跑步一定有双足腾空阶段,这一 点和双足跳及单足跳相似。但跑以向前为主,跳 以向上为主,且跑步时双足交替着地,而跳却是 固定脚着地,这是其间区别。 步行步行 步行是人体移动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移动中 一只脚摆动时另一只脚着地,而且一定有两只脚 同时着地的双支撑期,如图所示。 跳跃、跑步与步行的动力学区别跳跃、跑步与步行的动力学区别 静态站立时,地面支反力(地反应力)F等于体重G。 走路时人的重心在不断地上下移动,双支撑期时重心 最低,相当于以双腿为边步长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高。 而摆动中期的重心最高,相当于腿长(实际上还要加 一个常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此时的地面支反力就等于 体重再加上或减去人的质量与上下运动的加速度的乘 积。走路时地面的最大支反力相当于体重的110 125,即走路时F = 1.11.25G。中长跑时最大蹬 地力约4G,短跑是5G,跳远是6G,跳高是8G。可见 足部承受的重量是远远大于体重。 体重75公斤的运动员从事不同项目比赛时,在最后一瞬间发力时,脚上承受的重量 鞋跟高度对足部受力的影响鞋跟高度对足部受力的影响 足蹬地运动主要靠小腿三头肌收缩引起的踝跖屈, 且要与跖趾关节同时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如果鞋 子限制了踝关节或跖趾关节的运动,必然影响蹬 地效果。显然鞋跟高度限制了跖趾关节的活动, 高跟鞋势必影响蹬地效果,如图所示。 长期穿高跟鞋的三个弊端长期穿高跟鞋的三个弊端 由于高跟鞋使足尖活动的范围减小,使蹬地无力,这是从生 物力学观点来看穿高跟鞋的弊端之一。因此常常可以看到穿 高跟鞋的妇女快速行走时,靠骨盆扭曲的骨盆步来代偿失去 的蹬地动作,还有一些妇女成为永久性的尖足屈膝步态。所 以穿高跟鞋的妇女难以大步流星,只能小步行走。与平跟鞋 相比,穿高跟鞋者走两步少半步。 穿高跟鞋后由于重心前移使体重主要压在前脚掌,不同鞋跟 高度时足跟与跖骨头承受体重的不同比例。当平跟或赤足时 为57: 43;跟高2cm时为50:50;跟高4cm时为 43:57;跟高6cm时为25:75,即跖骨头的承重 比平跟增加了近1倍。加之重心提高后增加身体的不稳定性, 更加重了前脚掌的压力。久而久之将导致前脚掌下产生厚茧, 必然会疼痛。 穿高跟鞋会导致足底受额外的下滑力,由于长期受下滑和挤 压会导致足弓抬高形成高弓足,久而久之会有足弓痛和前脚 掌痛。 鞋长度对足部受力的影响鞋长度对足部受力的影响 从人体生物力学观点来看脚长度的变化对选鞋、买 鞋和避免足底痛有实际意义。比较同一人同一脚的 静态足印图和动态足印图可见,一般人动态时足印 长度增加1cm(约5),内侧纵弓长度增加7mm。 此外,从早到晚脚的长度也随着站立和行走时间的 增加而略有增长。所以选鞋买鞋时,特别是上午买 鞋,最好要大1号。 长期站立和走动会使脚变长,如果再穿小1号的鞋, 必然导致内侧纵弓前后方向长期受挤而使足弓提高, 久而久之会造成足底痛和足弓痛。所以对那些从事 长期站立和走动的职业者如护士、营业员、理发师 等,因工作特点会使足底韧带长时间受拉,以致松 弛变性引起足底痛,穿大1号的鞋就更有实际意义。 二、步态分析方法二、步态分析方法 (一)目测分析法 由受过训练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通过观察患者 行走过程,作出步态分析的结论。此方法属于定性 分析性质,不能定量,主观成分较多,难以准确比 较。但此方法不需器械仪器,简便易行,一般能鉴 别出步态正常与否,并初步确定异常性质,因此临 床应用广泛。 (二)定量分析法 此类方法借助器械或专用设备来观察步态,可得 到较好的定量分析资料。 三、病理步态三、病理步态 (一)短腿步态 患肢缩短达2.5cm以上者,该腿着地时同侧骨盆下 降,导致同侧肩倾斜下降;对侧腿摆动时,髋膝 关节屈曲与踝关节背屈加大,出现斜肩步。如缩 短超过4cm,则步态特点可改变为患肢用足尖着 地行走。 (二)关节挛缩或强直步态 髋关节屈曲挛缩患者,站立时腰椎常过伸,骨盆前 倾,行走时步幅缩短。 膝关节屈曲挛缩,如挛缩小于30度,仅在快速行走 时才出现异常步态;如超过30度,则慢速行走也不 正常,其表现与下肢缩短相同。 膝关节伸直挛缩者,由于患腿变得过长,该腿摆动 时须髋外展及同侧骨盆上提。 踝跖屈挛缩和马蹄足畸形者,行走时患腿足跟始终 不能着地,且摆动时膝髋过度屈曲,以防足趾拖地, 呈现跨越步态跨越步态。 (三)蹒跚步态或关节不稳步态 行走时左右摇摆如鸭步,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病症。 (四)减痛步态 患肢站立相时间缩短以减少患肢负重,步幅变短。 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 疼痛部位不同,表现可有差别。髋关节疼痛者,患肢 负重时同侧肩下降,躯干稍倾斜,患侧下肢外旋、屈 曲位,尽量避免足跟击地。膝关节疼痛患者膝稍屈, 以足趾着地行走。 (五)肌无力步态 胫前肌无力者,因足下垂,摆动期增加髋及膝 屈曲度以防足拖地,形成跨越步。 股四头肌无力,患者站立相不能主动维持伸膝 的稳定,故足跟着地后,臀大肌为代偿股四头肌 的功能而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被动伸直,造成 膝反张,若同时有伸髋肌无力,患者常须俯身用 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股 神经损伤等病症患者。 臀中肌无力时,无力提起、外展和旋转大腿, 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表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 时,躯干向患侧侧弯,防止髋部下沉并带动对侧下 肢提起及向前摆动。双侧臀中肌受损时,行走时左 右摇摆,称臀中肌步态或鸭步。 臀大肌无力时,伸髋障碍,躯干用力后仰,使 重力线落在髋关节后方,以维持髋关节被动伸展, 站立中期时膝关节绷直,形成仰胸凸腹的臀大肌步 态。 (六)偏瘫步态 指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因各种疾病造成 瘫痪所形成的步态。其典型特征为:患侧小腿三头 肌痉挛、踝关节跖屈,足尖先着地后全足底着地形 成足下垂内翻,为了将瘫痪侧下肢向前迈进,摆动 期患侧代偿性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外旋,使患 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而将患侧下肢回旋向 前迈出,故又称划圈步态。 (七)共济失调步态 小脑功能障碍时,患者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呈 曲线或Z形前进,两上肢外展以保持平衡。因步行摇 晃不稳,状如醉汉,故又称酩酊或醉汉步态。 (八)剪刀步态 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摆动相下肢向 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互相碰撞,下肢呈交叉状 态步行,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是痉挛性脑性瘫痪 的典型步态。 (九)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或其他基底核病变时,是一种极为刻板的 步态,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步态短而快, 有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立停或转向,手臂摆动缩 小或停止。 (十)截瘫步态 脊髓损伤的患者,因损伤节段不同、治疗是否及时、 方法是否得当、其步行能力有很大差别,步行时常 用腋拐,通过摆至步、摆过步或四点步行走。 第五节第五节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一、概述 二、平衡功能评定 三、协调功能评定 一、平衡与平衡反应 人体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身体重心 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 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 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为 两足及两足之间的面积。 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 感觉输入:人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 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 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 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运动控制 :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 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 平衡 感觉输入感觉输入 视觉系统: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 时,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部保持向上直立位 和保持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 从而获得新的平衡。 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 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 感觉输入感觉输入 躯体感觉:平衡的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 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与支撑面 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的 分布情况和身体质心的位置;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等 处的本体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集随支撑面变 化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正常人站立在固 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 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 消失时,人体失去感受支撑面情况的能力,姿势的稳定性 立刻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闭目站立时身体倾斜、摇晃, 甚至摔倒。 感觉输入感觉输入 前庭系统:包括三个半规管。感知人体角加速度运动和 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的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 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经第四对脑神经 进脑干。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 为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 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在 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 质心位置上的作用很小。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输入均不 存在(被阻断)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突时,前庭系统的 感觉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面就变得非常重要。 中枢整合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 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 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判断人体质心的准确 位置和支撑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将三种感觉信 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 有用的,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 从中选择出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 错误的感觉输入。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 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 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 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 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 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节机制。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撑面上,受 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 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保持 身体的稳定性。 髋调节机制:正常人站立在较小的支撑面上(小于双足面积), 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 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身体质心重新回到双足范围内, 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跨步调节机制: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质 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启 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来重 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 面,避免摔倒。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衡 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 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 建立新平衡的时间。 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能保持 稳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自主反应,受大脑皮层 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根据 需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或改善平衡能力, 例如体操、技巧等项目运动员、舞蹈、杂技演员的 平衡能力就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当某种原因导致人 体平衡能力受损时,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平衡训练, 可以使平衡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 特殊平衡反应特殊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 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 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 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 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 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 免受到伤害。 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 平衡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 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8个月形成仰卧位 和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 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 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的方向弯曲,同时肢 体向外伸展。 第二种方式 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 倾斜或质心移位时,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 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肢体保护性伸展。 第三种方式 体位同上,从前向后推受试者,先后 出现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平抬, 最后头、肩向前倾斜。 第四种方式 体位同上,从后向前推受试者,先后 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 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 平衡评定的目的平衡评定的目的 通过评定了解评定对象是否有平衡障碍,确定平 衡障碍的程度、类型,分析引起平衡障碍的原因, 依据评定结果协助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对平 衡障碍治疗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以及帮助研制平 衡障碍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 平衡功能分级平衡功能分级 I级:能正确地完成活动; II级:能完成活动,仅需要较小的帮助来维持平 衡; III级: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大的帮助来维持平 衡; IV级:不能完成活动 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可将平衡功能分为4级 适应证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 耳鼻喉科疾患 各种眩晕症。 骨关节疾患与损伤 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 换、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运 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受试者等。 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运动员、飞行员及 宇航员和平衡功能自然下降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平衡功 能的评定。 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 衡功能的评定。 常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有下列疾病。 评定内容评定内容 静止状态 在不同体位时均能保持平衡,睁、闭眼时 能维持姿势稳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必 要的姿势调整反应。 运动状态 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完成不同速度的 运动(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运动后能回到初始位 置,或保持新的体位平衡。如在不同体位下伸手取物。 动态支撑面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 姿势反射 当身体处在不同体位时,由于受到外力 (推力或拉力)作用而发生移动,人体建立新平衡的 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评定指标评定指标 稳定性 指维持身体姿势在最小的摆动范围,摆动 范围越小,稳定性越好。 对称性 指身体的质量平均分布,在站立位,身体 质量平均分布在两下肢,坐位下平均分布在两臀。 动态稳定性 指维持身体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平衡种类平衡种类 静态平衡 又称一级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 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 站位时平衡。 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 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 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 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 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 行驶的汽车中行走。 二、二、 平衡种类与评定方法平衡种类与评定方法 平衡评定方法平衡评定方法 观察法 量表法 平衡仪测试法 观察法观察法 (1)跪位平衡反应)跪位平衡反应: 受检者跪位,检查者将受检者上肢向一侧牵拉,使 之倾斜。 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 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 2)阴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 被牵拉一侧和另一侧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仅身体 的某一部分出现阳性反应。 (2)坐位平衡反应:)坐位平衡反应:受检者坐在椅子上,检查者 将受检者上肢向一侧牵拉。 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 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伸 展并外展; 2)阴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 被牵拉一侧和另一侧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 仅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阳性反应。 (3)站立位平衡反应: 1)Romberg 征:双足并拢直立,观察在睁、闭眼 时身体摇摆的情况,又称为“闭目直立检查 法”; 2)单腿直立检查法:受检者单腿直立,观察其睁、 闭眼情况下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最长维持时间 为30 秒; 3)强化Romberg 检查法:受检者两足一前一后、 足尖接足跟直立,观察其睁、闭眼时身体的摇摆, 最长维持时间为60 秒。 (4)跨步反应:)跨步反应:受检者站立位,检查者向左、右、 前、后方向推动受检者身体。 1)阳性反应:脚快速向侧方、前方、后方跨出一步, 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 2)阴性反应:不能为维持平衡而快速跨出一步,头 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 (5)活动:)活动:评定在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 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 包括脚跟碰脚趾,足跟行走,足尖行走,走直线, 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等等。 4分能完成活动, 3分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少的身体接触才能保 持平衡, 2分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大量的身体 接触, 1分不能完成活动。 观察法由于较粗略和主观,且缺乏量化,因而 对平衡功能的反应性差。但由于其应用简便,可以 对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粗略的筛选,因此 目前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量表法量表法 属于主观评定后的记录方法。优点是不需要专门 的设备,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信度 和效度较好的量表有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Berg平衡量表测试、 MAS平衡测试和Semans平衡障碍分级等。 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平衡反应测试 瑞典医生Fugl-Meyer等人在Brunnstrom评定 基础下发展而来,常用于测试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的偏瘫受试者。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平衡反应测试 由瑞典学者Birgitta Lindmark在 Fugl-Meyer方 法上修订而成,1998年发表,方法更为适用。 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BBS) 由Katherine 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包括站起、 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一 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测 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 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平衡量表评定指南 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 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或测试1次不成功 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 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持一定时 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或需要监护,或 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 相应的分数。受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 持平衡。 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1块、直尺或带有 5、12、25cm刻度的测量尺1把。测试所需的椅子要 高度适中。在进行第12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台阶或 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 MAS平衡功能评测平衡功能评测 由澳大利亚学者Carr和Shepherd提出的运动检测 方法,总评分48分。其中有关平衡功能测定有12 分,常与其它运动功能的评定一起进行。 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平衡障碍分级法 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和小儿脑瘫受试者 日本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评定日本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评定 脊髓损伤受试者的平衡测试脊髓损伤受试者的平衡测试 平衡仪测试法平衡仪测试法 平衡测试系统是近来发展起来的定量评定平衡能 力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类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压力 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整个系统由受力平台、 显示器、电子计算机、专用软件构成。通过系统 控制和分离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来评定躯体感 受、视觉、前庭系统对于平衡及姿势控制的作用 与影响,其结果以数据及图的形式显示。 静态平衡功能:静态平衡功能: 方法:重心移动,摆动测定。方法:重心移动,摆动测定。 评定内容:评定内容: 站立位:站立位:双足站(双足站(6060秒);单腿站(秒);单腿站(1010秒);足尖对足跟站(秒);足尖对足跟站(6060秒)秒) 坐位坐位 参数:参数: 重心移动类型:球心型、前后型、左右型、弥重心移动类型:球心型、前后型、左右型、弥 漫型、多中心型漫型、多中心型 重心移动轨迹:总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重心移动轨迹:总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 重心摆动的范围:可以判定平衡障碍的程度重心摆动的范围:可以判定平衡障碍的程度 移动中心点的偏移距离:反映移动中心点的偏移距离:反映COGCOG偏移方向及偏移方向及 程度程度 RombergRomberg率:视觉障碍、迷路障碍及脊髓后索率:视觉障碍、迷路障碍及脊髓后索 障碍时,障碍时,RombergRomberg率显著增加。率显著增加。 注意事项 测试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说话或提示测试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说话或提示 下肢骨折未愈合,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进行下肢骨折未愈合,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进行 平衡测试平衡测试 受试者不能完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要注意受试者不能完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要注意 予以保护以免摔倒,必要时给予帮助予以保护以免摔倒,必要时给予帮助 静态平衡测试 SMS: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BPM) ERBE:Balance 国产国产 Basic Balance Master 静态平衡测试静态平衡测试 动态平衡功能:动态平衡功能: 反映人体的随意运动控制功能。反映人体的随意运动控制功能。 评定内容:身体向各方向主动转移的能力、评定内容:身体向各方向主动转移的能力、 支持面不稳定时身体通过调节重新获得平支持面不稳定时身体通过调节重新获得平 衡控制的能力。衡控制的能力。 参数:参数: 稳定极限:包括身体倾斜的方向、身体到达规稳定极限:包括身体倾斜的方向、身体到达规 定目标的时间、速度、路线长度或倾斜角度,定目标的时间、速度、路线长度或倾斜角度, 反映身体的主动转移能力,可在站立位和坐位反映身体的主动转移能力,可在站立位和坐位 进行。进行。 调整反应调整反应 动态平衡测试系统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 感觉整合测试感觉整合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SOT)(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SOT) Biodex:Balance Balance Master Equitest 感觉整合测试SOT 平衡调节依靠视觉、躯体感觉 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 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 主要依靠视觉调节平衡 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 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 运动功能控制测试MCT 主要评定自发运动系统在身体主要评定自发运动系统在身体 受到未预料的外界干扰时快速受到未预料的外界干扰时快速 恢复平衡的能力,由踏板在前恢复平衡的能力,由踏板在前 后方向上做出各种幅度的有序后方向上做出各种幅度的有序 运动而引出身体的自发姿态控运动而引出身体的自发姿态控 制反应制反应。 有限稳定性分析LOS 定量一个人在有意识的情定量一个人在有意识的情 况下可以移动身体重心的况下可以移动身体重心的 最大距离,即在不失去平最大距离,即在不失去平 衡、不移动、没有任何辅衡、不移动、没有任何辅 助物品的情况下,按照给助物品的情况下,按照给 出的方向倾斜身体出的方向倾斜身体 应变能力测试ADT 踏板按照向上和踏板按照向上和/ /或向下的方向的旋转引出病人的自发运动反应或向下的方向的旋转引出病人的自发运动反应 评定病人在支撑表面发生不规律的或是未预料的改变时将身体的摇摆控制在评定病人在支撑表面发生不规律的或是未预料的改变时将身体的摇摆控制在 最小的能力最小的能力 足趾向上足趾向上/ /向下向下 高低步行分析Step Up/Over (SUO) 高低步行分析定量就好象一个人走上路缘高低步行分析定量就好象一个人走上路缘 石,先抬起一只脚,然后提高身体越过一石,先抬起一只脚,然后提高身体越过一 个直立的障碍物,然后摆动另外一只脚直个直立的障碍物,然后摆动另外一只脚直 接越过障碍物,最后将身体降低接越过障碍物,最后将身体降低 步行分析 Walk Across (WA)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病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病 人在步行穿过测试板的时人在步行穿过测试板的时 候步态的特性候步态的特性 坐姿-立姿变换分析Sit to Stand (STS) 测试病人由坐姿转化为立姿的测试病人由坐姿转化为立姿的 能力。主要的参数有将身体重能力。主要的参数有将身体重 心由座位上提升至足部的能力,心由座位上提升至足部的能力, 扩展开来还有身体在直立姿态扩展开来还有身体在直立姿态 时保持重心的能力时保持重心的能力。 加速分析Forward Lunge (FL) 本测试定义病人在用一条腿本测试定义病人在用一条腿 跃进或是行走时的特性。测跃进或是行走时的特性。测 试主要得出得参数有距离、试主要得出得参数有距离、 时间、冲击力等时间、冲击力等。 三、协调功能评定三、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是完成平稳、准确和良好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有 的学者也称协调为共济,它要求患者能按照一定的节 奏和方向,在一定的时间内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完成 稳定的动作,达到准确的目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协 调控制的结构有三个,即小脑、基底核、脊髓后索。 (一)常采用的协调评定 指鼻试验指鼻试验 让患者肩外展 90度,伸直位,然后用示指 指尖指鼻尖。 指指-指试验指试验 患者与检查者面对面,检查者将示指举在 患者面前,让患者用自己的示指指尖触检查者的示指 指尖。检查者可以变换其示指的位置,以评估距离、 方向改变时患者的应变能力。 拇指对指试验拇指对指试验 让患者先双肩外展90度,伸肘,再向 中线靠拢,双手拇指相对。 示指对指试验示指对指试验 让患者先双肩外展90度,伸肘,再向 中线靠拢,双手示指相对。 对指试验对指试验 让患者将拇指依次与其他各指尖相对,并 逐渐加快。 握拳试验握拳试验 交替地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张各指,并逐渐 加快。 旋转试验旋转试验 上臂紧靠躯干,屈肘 90度,掌心交替向 上和向下,并逐渐加快。 拍手试验拍手试验 屈肘,前臂旋前,在膝上拍手。 拍地试验拍地试验 患者坐位,足触地,用脚尖拍地。膝不能 抬起,足跟不离地。 指指-趾试验趾试验 患者仰卧,让其用趾触检查者的手指, 检查者可改变方向和距离。 跟跟-膝膝-胫试验胫试验 患者仰卧,让其用一侧的足跟在另一 侧下肢的膝及胫骨前方上下滑动。 画圆试验画圆试验 患者用上肢或下肢在空气中画出想像中的 圆。 轮替试验轮替试验 患者屈肘90度,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 手向下,交替变换,并逐渐加快。 (二)评分标准 5分正常。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 常稍差。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但协调缺陷明显,动作 慢,不稳定。 2分重度障碍,只能开始动作而不能完成。 1分不能开始动作。 各试验分别评分并记录。有异常,提示协调功能障碍。 第六节第六节 神经电生理学评定神经电生理学评定 一、概述 二、电诊断学诊断仪器 三、周围神经传导检查周围神经传导检查 四、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 五、诱发电位检查诱发电位检查 第七节第七节 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 一、概述 二、失语症评定 三、构音障碍评定 第八节第八节 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 一、概述 二、认知功能评定 三、失认症评定 四、失用症评定 五、心理测验分类 六、心理测验方法 第九节第九节 心肺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 一、心功能评定 二、肺功能与运动气体代谢测定 心功能评定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包括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 觉分级(如心脏功能分级、自觉用力程度分级)、 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如心电运动试验、 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 试验)等。心脏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心电运动 试验。 一、心功能分级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学会) 临 床 情 况 持续-间歇活 动的能量消 耗(千卡/分) 最大代谢当量(METs) 功 能 分 级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 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4.06.06.5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一般 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3.04.04.5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较一 般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2.03.03.0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时也有心功能 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1.02.01.5 治 疗 分 级 A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应受任何限制 B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不应受限,但应避免重度或竞赛性用力 C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中度受限,较为费力的活动应予中止 D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严格受到限制 E患有心脏疾病,必须完全休息,限于卧床或坐椅子 二、心电运动试验 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和脂肪在细胞线粒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所产 生的ATP所提供。在一些高强度、短时屏气和使用爆发力的情况下, 因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求,此时主要靠无氧 代谢(糖酵解)来提供,其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最终仍需有氧氧化来消 除。有氧代谢所需的氧首先要通过肺来摄取,通过肺的呼吸运动使外 界的氧进入肺泡(通气),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 间进行气体交换(换气),弥散入血液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化血 红蛋白;靠心脏泵的作用使血液流动到达有氧运动的肌肉等部位;最 后参与肌肉的有氧代谢过程。由此可见,有氧运动涉及肺的通气功能、 换气功能、呼吸储备能力;心脏的心输出量、心脏储备能力、心肌耗 氧量;血液携氧能力(血红蛋白含量)及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等。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ing) 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 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 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负 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 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通过了解受试者可耐受的运 动负荷,可判断其心功能,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强度, 并制定运动处方,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以往运动试验曾是冠心病早期诊断 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3.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运动中发生心肌 缺血的运动负荷越低、心肌耗氧水平越低(即心率、血压 越低)、ST段下移的程度越大,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就越重, 预后也越差。 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4.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律失常 :如运动诱发或加剧 的心律失常则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该避免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如 运动使心律失常减轻、甚至消失多提示为良性心律失常,日常生活活 动和运动不必限制。 5. 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低水平运动试验中诱发心肌缺血、心绞 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症状等,均提示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 大。 6. 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重复进行运动试验,可根据其对运 动耐受程度的变化,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7. 其它:根据运动试验的反应,选择手术适应症,判断窦房结功能等。 (二)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1.按所用设备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Treadmill)试验又称跑台试验,其是 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的活动平 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的提高进行走-跑的运 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 (2)踏车试验:坐位和卧位踏车试验(Bicycle Ergometer)等为下肢 用力的试验,用于下肢运动障碍者的手摇功率计(臂功率计)试验为 上肢试验 (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 (4)台阶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1)极量运动试验(maximal exercise testing):极量运 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 做为终止试验的标准。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的青年人,以 测定个体最大作功能力、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 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85或达到参照 值(195 年龄)时结束试验。此试验可用于测定非心脏 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 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 改变等)为止。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用 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 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 提供依据。 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 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极度疲劳、下肢痉挛、 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 部有痛苦表情、面色苍白、紫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征; 运动负荷 增加时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低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 lOmmHg);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 (22025OmmHg);运动负荷增加时舒张压上升,超过14.7 16.OkPa(l1012OmmHg);或舒张压上升,超过安静时 2.002.67kPa(l52O mmHg);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 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超过10次/分;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 l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异位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或成对出 现的早搏、R-ON-T、房颤、房扑、室扑、室颤、度以上房室传导 阻滞或窦房阻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4)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 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 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 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OmmHg,或与安静时比增加 204O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 标准。此法目的在于检测从事轻度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 耐受能力。低水平运动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急 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术后早期康复病例,以及其它病情较 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 参考。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3.3.按试验方案分类 (1)单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强度 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试验,如台阶试验。 (2)多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强 度逐渐增加的运动试验,如活动平板试验、踏车 试验又称为分级运动试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graded exercise testing,GXT)。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4)严重动脉新狭窄;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四)运动试验方案 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及试验目的不同,选择不 同的方案。运动试验的起始负荷必须低于受试者 的最大承受能力,方案难易适度,每级运动负荷 最好持续23分钟,运动试验总时间在812分 钟为宜。 运动试验方案 1.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根据运动负荷量的递增方式(变速变斜率、恒速 变斜率、恒斜率变速等)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试验 方案,如Bruce方案、Naughton方案、Balke方 案等。国内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 (1)Bruce方案 优点:易于达到预定心率;最高级别负荷量最 大, 一般人均不会超过其最大级别。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 大 (45METs),运动增量较大,老年人和体力 差者往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荷或负荷增量,难以 完成试验;每级之间运动负荷增量较大,不易精 确确定缺血阈值;此外,在走-跑速度临界时,受 44.26..5 55.08..3 65.58..4 76.09..8 (2)Balke方案 系恒速变斜率方案,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仅依 靠增加坡度来增加运动负荷。因为运动负荷递增 较均匀、缓慢,受试者比较容易适应。其速度固 定在3.2mph(5.47km/h)。本方案适用于心肌 73.217. (3) Naughton方案 主要特点是运动的起始负荷低,每级运动时间为 2min,耗氧能增加lMETs。它的总做功量较小, 对健康人或可疑冠心病患者显得运动量较轻,需 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心率。但重患者较易耐受, 也能较精确的判定缺血阈值。 运动试验方案 2.踏车运动试验方案 最常用的是WHO推荐方案参见下表。每级3分钟, 蹬车的速度一般选择5060周/分。 WHO推荐方案 分级 运动负荷(kgm/min) 运动时间 (min) 男女 03 0014003 运动试验方案 3. 手摇功率计试验方案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变的手摇速度,一般可选择 40-70转/分。运动起始负荷一般为12.5W,每级 负荷增量为12.5W,每级持续时间为2分钟,直至 疲劳至极。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运动试验前应禁食和禁烟3小时,12小时内需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损伤肌力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