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锅mocarose的炖菜会不会粘锅?炖肉烂吗?

炒锅千千万万种,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所以你还是要了解你自己的需求。

下面先从题主的第二个问题回答起,了解各有什么优缺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对于不同的人,应该买哪些比较好。

答案很长,7647个字,所以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相信看完这个答案,以后对于选炒锅这个事情,你可以非常明白,也可以对烹饪理解有一定帮助,以及了解一些锅具养护的知识,所以如果有时间,还是建议从头到尾看完。

如果你不想看长篇大论的论证过程,可以看最后一节的结论。


在开始讲所有锅具之前,有必要先总体聊一聊材料的特性。

因为材料的性能非常重要,不同材料不同的热传导性与储热性,还有延展性,都是下面要讲的各种不同材料的锅具,之所以特别适用于某种烹饪方式的根本原因!

锅的用材有很多种,但是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是不一样的,储热性能(比热容)也不一样,查了一些相关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容,这里把这里可能涉及到的材料都梳理成表:

首先,纯金属导热系数而言,铜 > 铝 > 铁

而纯度对金属的导热性影响非常大,例如导热性良好的铜混合其他金属成了青铜后,导热系数直接降了一个数量级。

而铝合金在150-230之间,铸铁约40,而不锈钢为15。

其次,比热容方面,金属纯度对储热性能影响不大,金属方面铝 > 铁 > 铜。

那这些对锅会造成什么影响?

就拿铜来说,这几种金属之间,铜是导热最快的,导热性能极佳,所以铜锅可以做到“秒热”。并且由于储热性最低,所以基本上锅一离开火源,就不会因为锅体本身巨大的储热还在不断释放热量,导致锅内温度还在持续上升,所以使用铜锅在对食材温度的把控上会更加得心应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式后厨一般都会备多把不同大小的铜锅。尤其是对于温度敏感的食材,例如法餐里面调制酱汁,或者融个巧克力什么的,用铜锅可以非常精准的把握火候,所以铜锅深受米其林厨师的热爱。

很多电影或电视剧里面也会看到,一些法国菜后厨也会看到用这种锅在熬酱汁,例如《燃情主厨》里面主角调料酱汁的锅,看成色就是一口铜锅。

还有《朱莉与朱莉娅》,满墙都是铜锅。

国内电视剧《好先生》,后厨顶上挂的也都是铜锅。

全新的铜锅非常漂亮,有兴趣的土豪可以买一把回家供着。

但另一方面!铜锅由于非常容易锈蚀,所以保养比其他锅难得多,例如它需要用专用的清洗剂:

而也正是因为铜锅容易锈蚀,所以一般表面都有镀锡或其他金属,这就决定了它不太能用于酸性物质的烹饪,也经不起敲打折腾,否则涂层破坏了很麻烦(毕竟铜属于重金属)。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般家庭比较少使用铜锅。

同理,其他金属的不同属性,也决定了不同锅的特性,下面我们一一细讲。


炒锅千万种,但不都是中式炒锅

作为最重要的厨具,炒锅品种繁复多样,单一材质的锅就分生铁锅(铸铁锅)、熟铁锅、不锈钢锅等等,如果考虑多层或涂层的锅,那就多到数不过来了。

而炒锅的价格也价格天差地别。

淘宝几十块一把随处可见,也有贫穷限制想象系列:380万一把的。据说往年双十一有优惠,优惠力度非常大,直减10万,只要370万就可以买到了!

这价格跟一套房子差不多了,看来这锅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那这么多的炒锅,是不是都是中式炒锅?并不是。

中式爆炒烹饪方式,对火候把握及温度有非常高要求,要求锅具可以迅速传递热量,可以迅速达到高温状态,也需要对火力调节作用可以迅速传导到锅内,例如关火后锅内温度可以迅速停止加热,从而使司厨之人可以精准把控火候。

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需要以下几个特点:

这几点之间其实也会相互影响,例如越轻薄的锅,储热性越低(为什么?回去复看下“比热容”的单位)。

看过上面一节,你应该第一反应就是铜锅。

但前面也讲了,铜锅保养非常难,所以一般不推荐作为日常家庭的中式炒锅使用。而且再说了,即使确实有铜炒锅,但西式的炒跟中式的爆炒完全不是一码事,铜锅可是敲不得的,怎么敢拿来爆炒?

排除铜之后,我们下面就其他几种金属锅分别讲一讲。

单论炒菜技能,熟铁锅应该是最优秀类型,没有之一。

所以,如果你家厨房可以容纳多几口锅,且你又偏爱中式爆炒,或者你想迅速提高菜品质量,那么我建议你还是买一口专用的熟铁炒锅。

熟铁,又称精铁或纯铁,含碳量非常低。且由于延展性好,所以可以做得非常轻薄,储热性低,而且导热比不锈钢和铸铁更好,这些都是跟铸铁锅与不锈钢锅几乎相反的属性。

因此熟铁锅可以做到开火迅速升温,而且对火力的调节可以迅速传导到锅内,让你最大程度的准确把握火候

因此,熟铁锅一般都是饭店、大排档掌勺之人必备的锅。

路边大排档经常看到师傅颠勺爆炒甚至锅里都冒火了,出锅时还会「哗」一声自带锅气加持的,就是熟铁锅。

而且轻薄更容易颠勺,不然你颠个六七斤的铸铁锅试试?

除了很好炒锅特性外,熟铁锅还非常便宜(毕竟用材少),基本上一口几十块的熟铁锅就可以非常好用了。

那么怎么买呢?个人推荐(知乎也很多人推荐过),来自香港的神锅——陈枝记

陈枝记其实在香港的主业是卖刀的。

但在国内火起来居然是因为副业的熟铁锅。

我自己也买了一把,淘宝入手,用了几年了。不过链接已经失效了,很多人问推荐去哪买,我其实也不知道……评论有人说旗舰店也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我也真的不知道去哪买了。

这口锅有33cm口径,但是却只有两斤半的重量!

跟周围人推荐过好几次,第一反应就是:丑。

我个人其实并没有很深刻的感觉,相反,我倒是觉得这是一口非常实用的锅,没有胡里花俏的外表,甚至连个锅盖都没有,因为它的设计就没考虑过让你有用盖的时候。

而且无涂层,便宜又耐用,大铁勺随便敲随便刮,完全不担心,在以秒计时的爆炒过程中,这样一口锅才能让你放开手操作,才能保证最后出品的质量。换个金贵的不粘锅,可能拿个塑料铲我都不敢用力了。

但现在据说网上卖的陈枝记都是假的,去香港买回来也基本不可能,所以可以考虑一些国内产的替代品。

目前性价比比较高的是京造这一款,用的是日本进口铁,窒化铁(就是不会那么容易生锈)工艺,但只需要一百多块钱,要知道日本品牌差不多品质的基本是八九百的价格,而且造型也挺好看的。

熟铁锅一般底比较小,所以如果厨房不算太小的话,建议买32cm的:

不差钱的,也可以买老牌日本的品牌,比如珍珠生活,但性价比不如京造。

网上也有人说珍珠生活质量参差不齐,如果考虑此风险,可以考虑以下的锅。

日本还有另外一款,叫“极”的,也是风评也不错的锅,但是购入渠道没那么方便,可能需要日本转运过来:

那要不要买更好的熟铁炒锅呢?

个人觉得必要性不大,这个价位的锅,已经够普通家庭用了。再说,高级中式酒店的后厨用的炒锅,也就是像陈枝记这种几十块的熟铁锅而已,更贵的熟铁炒锅,除了品牌溢价外,对于厨艺的加持微乎其微。

对于欧美品牌出的中式炒锅我就不介绍了,貌似没见过熟铁材质的,而且我一直有个疑惑,老外们平时也会用中式炒锅?

总的来说,原则就是只要是熟铁材质其实都是ok的,但太便宜的可能会有重金属风险。

下面也简单说下熟铁锅的开锅与养护要点:

开锅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决定了你的熟铁锅的很多性能,尤其是不沾性。由于我的是老锅,多年前的开锅过程没有保留图片,只能文字描述了。

第一步,准备一块猪油(不洗),同时将锅清洗干净。如果是陈枝记可能买回来一开始表面有防锈剂,要用洗洁精洗哦!不放心的多洗几遍。

第二步,将亮灰色的锅加热,大火烧到锅开始加深变色成蓝色。一般都是锅底开始变蓝,周围的话需要靠转动锅加热,才能烧得均匀。

第三步,烧到通体均匀成灰蓝色后关火,用筷子夹猪油,迅速擦拭表面涂上猪油。

第四步:清水洗净后重新烧热,再涂上猪油。此步骤重复2~3次。

最后:清水洗净,最后一次热锅,关火后用植物油擦拭即可。

开锅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锅表面可以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就可以达到不沾的目的了。

演示下煎蛋,看看什么叫秒杀不粘锅:

这里顺便说下,用熟铁锅炒菜颠勺真的不是耍帅!因为熟铁锅的热传递很快,基本集中在底部,因此炒的过程中如果要让食物受热均匀,就需要不停翻炒,而比翻炒效率更高的方式,就是颠勺了。所以真!的!不!是!耍!帅!

开锅很麻烦?印象中有些淘宝卖家是有开锅服务的,你也可以让他开好再给你寄过来,可以咨询下店家。

  • 少做勾芡类菜式,尤其开锅不久时。
  • 一锅一用,这就是一口只用来炒、炸、煎的锅。不建议长时间炖煮(爆炒后焖一下是可以的),尤其是炖煮酸性物质,例如番茄,醋溜之类的。
  • 日常清水清洗即可,不需要使用洗洁精。
  • 清洗之后务必上锅烘干再收起,否则极易生锈!
  • 长期不用,需要烘干后表面涂油保养。
  • 平时没事拿来炸炸东西有益无害。

例如,炸个榴莲酥...

另外,锅越用会越黑,但也会越来越好用,当然,前提就是开锅和养护要到位。(我的锅其实养护并不好,平时都不是我做菜,而家里请的阿姨完全没按我说的来养护。这也是我最近改用不粘锅的原因了)

总的来说,熟铁锅就是为炒而生,也可以偶尔兼顾油炸以及一些轻量级的煎的任务,例如煎个鱼头:

什么是重量级的煎?例如牛排,在煎锅那节细讲。

虽然熟铁锅的一锅一用造成了诸多限制,使得家里免不了还得备炖锅与煎锅,但从提升菜品质量的角度而言,熟铁炒锅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如果你想迅速提高炒菜水平,不妨一试

那熟铁炒锅有没有什么缺点?也是有的:

  • 比较耗油一些。毕竟它的不沾是靠油膜的,所以油的多寡会或多或少影响它的不沾性能,没办法做到像不粘锅一样,一点油都不下也不沾。
  • 油烟稍大。由于锅热的很快,锅的温度很高,火力集中,油容易挥发,所以油烟相对比不粘锅要大。请配个好一点的油烟机。
  • 需要磨合。刚才说了,熟铁锅能准确把握火候,但在此之前需要掌勺的人对锅的脾性有一定了解,否则用习惯了厚的锅,很容易上手这个锅的时候,火开太大烧锅或把菜炒焦炒过头了,所以这种锅对小白也不算很友好,不过问题不大,磨合一段时间就好了。
  • 需小分量炒菜。由于家庭灶台跟商业灶台火力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用熟铁锅来炒菜,储热不足又火力不够,大分量菜丢下去那就不是炒菜而叫煮菜了,所以要爆炒效果,必须保证小分量地炒才行,分量多了,必须分开炒,否则效果会强差人意。

由于铸铁延展性比较差,所以基本上铸铁锅都自带“厚重”光环。这就决定了它作为炒锅有很明显的不足:

铸铁导热性差,加上还厚重,一般这种锅,开火之后热锅的时间,都够你打一盘王者荣耀了。

当然,这对于熟手来说并不是难事,就是浪费时间一点而已。

但对于小白来说,用这种锅,判断初始锅温,就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就拿炒菜心来说,如果温度还不够就开始下锅炒,与其说炒熟的,不如说是煮熟的,出品一般都是软踏踏的,炒的菜始终炒不出菜馆那种外脆内软的感觉。

第二点不足,储热性太好。

由于锅厚,储热性能良好,铸铁锅转小火或关火之后,锅内温度还是在蹭蹭蹭地涨,所以对于小白把握火候来说,会更加困难。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对啊,以前很多人都是用铸铁锅的。没错,对于以前烧柴火饭的年代,锅是不会随便拿起来的,都是跟灶台相对固定的,用太轻薄的熟铁锅反而不合适,且由于火力远不如现在的专业商业灶,需要储热足够的锅才能炒出爆炒的效果,否则火力不够锅又储热不足,菜一下锅,锅就凉了,所以那时是铸铁锅的天下。

但对于现代厨房来说,火力够的情况下,更灵活的把握火候与轻薄可颠锅反而更重要,因此铸铁锅逐渐淡出。

那是不是一无是处,当然也不是。铸铁锅是一口可以一锅多用的均衡性锅。

一般铸铁炒锅是可以兼顾炖菜焖菜的,这也是为什么铸铁炒锅还是随处可见的原因,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备好几口锅的。

此外,如果你家灶台火力小,又想一次炒出大分量的中式炒菜,铸铁锅反而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储热够,所以锅可以烧得非常烫才炒菜,这样锅不会凉,菜也有锅气。

而在购买选择上,像不锈钢、铸铁、精铁这种比较标准材质的锅具,个人观点,不需要太考虑品牌因素,因为真正决定锅性能的,是材质(多层合金锅与不粘锅除外!)。

所以只要不是太杂的牌子都可以入手,太杂的牌子万一有重金属问题呢。

后面讲到的其他锅具选择上,也是这一观点。后面不再赘述。

这种材质的炒锅,30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非常不错的铸铁锅了,颜值也很耐打,满满日式风格:

在不沾性能方面:铸铁锅相比其他钢材,质地并不坚硬,延展性一般,表面容易坑洼,即使一开始表面打磨光滑,敲敲打打一段时间,也会变得坑洼起来,所以会比较容易粘锅。当然,如果开锅养护得好,可以有一定的不沾效果。

在防锈蚀性能方面:铸铁锅也是非常容易生锈的,日常也需要养护,例如要烘干,要涂油。

个人而言,其实是不太推荐用任何有表面涂层的不粘锅。

目前不粘锅主流分两类,一类是水性不沾氟碳材料,以PTFE(聚四氟乙烯)提供不沾性能,也就大名鼎鼎的铁氟龙,传说致癌,但目前也尚未有定论,所以国内很多低价不粘锅仍在使用。这种材质的不沾性极佳,但质地偏软,硬度不高,容易磨损。

另一类则是以陶瓷、陶晶为代表的不粘锅。得益于大家对特氟龙的顾忌,陶晶不粘锅应运而生,这种锅硬度比铁氟龙高,耐磨一些,但长效不沾性比较差,用几个月后就开始有点粘锅了。

而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耐磨与长效不沾性,厂商在不粘锅上也是下了很多功夫,如表面用钛金等材料来提供耐磨性。

而在解决长效不沾性上,有些厂商则通过增加锅表面细纹来减少食材与锅的接触面积,延长不沾性。

但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不粘锅,仍然很难做到坚固耐用,而且再耐磨,也不可能像熟铁锅那样随便敲打。

也就是说,不粘锅,大多都是易耗品。

但不粘锅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很多烹饪小白来说,不粘锅确实是一把可以快速上手的锅,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兼顾多种烹饪方式的。最近我也随便买了一把,用它做了很多菜。

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是基本不怎么做过菜,但又想尝试下做饭的,可以考虑下买一口300元左右的不粘锅,但也不要太便宜,万一含有毒物质那就得不偿失了。

京造的这一款不粘锅是不锈钢材质打底,蜂窝设计,不容易划破不粘涂层,整体耐用度要比一般的不粘锅要好,性价比很高。

如果想更兼顾煎的功能,那么可以考虑同系列的煎炒锅:

如果想买好一点的,则可以考虑Tefal,不粘锅的鼻祖级品牌,但好一点的得300+了:

另外,买不粘锅就不要对锅的寿命抱太大期望,一般用个两三年差不多了,差不多就扔了不用太心疼。等你有一定厨龄了,想炒出一盘好菜,就是时候换一口熟铁炒锅试试了。

目前为了保护我的熟铁锅,我也买了一口不粘锅给保姆阿姨用。

日常如果我的炒锅已经刷好油收起来了,嫌麻烦时我也会用不粘锅,图个方便嘛,火候把握好,炒菜也不是太难,例如炒个芥蓝牛肉什么的,但出品和熟铁锅炒的相比,差距还是有的。

恩,所以其实一锅多用,对于这种不粘锅还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一种叫“麦饭石”的炒锅,其实跟麦饭石一点关系都没有,只不过是铁氟龙涂层做成麦饭石花纹而已,也属于不粘锅的范畴,而且含有铁氟龙材质,虽然致癌性尚无定论,但保险起见,不建议购买。

4.铝锅、不锈钢锅,到多层金属锅

一般铝制炒锅,都是铝合金的,纯铝的比较少。

铝有很好的金属特性,初中化学应该大家都学过,氧化铝形成的膜可以很好的保护铝锅,所以铝没有什么锈蚀问题。

而且上面的导热性系数也看到了,铝导热性能仅次于铜,而且还非常轻,所以也是做成锅具的理想材料。

但为什么铝制炒锅很少呢?

因为高温炒制过程中,铝锅是会有溶出物质的,而人体摄入过多的铝,是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损害的,你应该也听说过含铝的油条吃多了容易老年痴呆吧?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般铝锅,都是会做成有涂层的,就是为了防止过多的铝溶出。

当然,只要是涂层,就会有上面说的那个问题——涂层脱落。所以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而相反,不锈钢就完全不会有这个风险,耐腐蚀,溶出物质少,易打理又耐敲打,但致命的缺点是导热太慢。

那怎么办呢?我想你已经想到了,合体咯!

例如Allclad这个牌子,就是多层锅的代表。外面是不锈钢锅,内里是铝,两者优点相结合,既能做到导热快,表面又能防锈蚀易打理,还没有有害金属析出的风险。

然后还有五层的,铁包铝,铝包铜:

但这个锅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

另外由于多层金属,所以要做到像熟铁锅一样的轻薄也不太可能,看了下参数,这锅也有接近7斤重,而陈枝记熟铁锅只有2斤半。

对于不差钱,又有品牌信仰的可以考虑下。

而我,一般都是看到价格就已经把页面默默关掉的那种...

其实也有,现在的很多不锈钢锅其实也都是夹铝的三层锅,国内外品牌的都有,应该也算是走进百姓家的价位了,像双立人的中式不锈钢多层炒锅,也就500上下,国内锅具品牌炊大皇、爱仕达的多层不锈钢锅,可以做到200出头的价位。

如果你平时没什么颠锅的需求,只求平时易打理的,这锅可以考虑下,但由于多层里面夹层的厚薄与用料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各品牌的性能应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需要结合评价考虑下。

另外,不锈钢表面是比较难以形成油膜的,所以在不沾这一项上没什么优势,之前去朋友家用过,确实粘的有点厉害。

那如果表面加不粘涂层呢?那就结合上一节不粘锅的优缺点再一起综合考虑下吧。


讲了这么多种炒锅,每种锅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到底怎么选?

1.初入厨房的小白,不粘锅是你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小白来说,建立烹饪的自信与找到做饭的乐趣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买个贵到天上去的不锈钢夹层锅或者号称神锅的陈枝记,但你发现你火候不会把握,不管炒肉还是煎鱼,总是粘锅或者炒焦,没两三下你就不想做饭了,从此各种神锅开始吃灰,意义何在?

不粘锅可以说对小白是最友好的,先学会简单炒几样菜,找找下厨房的乐趣,打怪升级后以后想换啥别的锅再说。

2.不怎么做饭的上班族,请在不粘锅和不锈钢锅之间选择。

如果你一个月就做一两次饭,那么你是没什么时间去打理熟铁锅或者铸铁锅的,建议还是选择不粘锅或者不锈钢锅,这种用完直接挂起晾干,不需要开锅养锅的比较好,易于打理。

如果你上班族又是小白,参考上一条。

3.有一定厨艺,又可以收纳两三口锅以上,那么炒锅请选熟铁锅。

当然,前提是你热爱中式爆炒,否则也不需要买熟铁锅的。熟铁锅在中式爆炒这一项上技能是点满的,所以如果你能够驾驭它,且又有地方可以收纳别的炖锅煎锅之类的,那么还是买一口专用的熟铁锅吧,不会后悔的。其他炖锅跟煎锅就需要另外买了,熟铁锅不具备这些功能。

4.家庭灶台火力不足又想一次炒大分量菜,或者收纳空间不足需要一锅多用,选铸铁炒锅。

铸铁锅由于储热性好,所以家庭灶台开大火锅烧热后,是可以用来一次性炒大分量的菜的,这个是熟铁锅在家庭灶台上所做不到的,如果你有这种需求,那么铸铁锅就非常适合你。

另外,如果你本身收纳空间不够,没办法买炒锅、煎锅、炖锅N口锅组合,但平时又各种煎炒炖都需要,那么也可以考虑铸铁锅,它甚至可以用来煎牛排这种大块头的肉,这是熟铁锅绝对做不到的。不粘锅煎牛排也不太行,因为高温煎容易对不沾层造成不可逆伤害,寿命会变短,所以铸铁锅反而在一锅多用上展现了它的优势。

最后,锅是一种消耗品,也只是一个工具,不用指望一口锅用上一辈子,也不要幻想靠买一口锅就大幅度提升厨艺,这些都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因此在买锅这件事上,不必要投入太多的金钱买什么高大上几千块的锅,也不必太过于纠结于一步到位,选现阶段你最合适的那种就可以了,这样过个一两年再换一口不会心疼。

至于其他煎锅、炖锅的选择,请看之前另一个答案(炒锅部分略有重复,可以跳过不看)


其他往期长文硬核回答:

雪平锅一般都是铝制的,在日本的深夜食堂节目里经常看见,除了热奶,还可以煮粥、煮面,还是很方便的。

由于是铝制的,所以加热很快,俗称“快手锅”。可能会有人担心铝制品不健康,但如果究其原理,铝制品接触空气后会形成一层坚硬的氧化铝,使铝与空气隔离,所以用来煮东西是不会直接接触到铝的,除非用来煮酸性食物,氧化铝会溶解,所以只要不接触酸,铝制的雪平锅是安全的。但近来也出现了不锈钢材质的雪平锅,用的是食用级的443不锈钢。

但个人觉得不锈钢的雪平锅就和奶锅差不多了,除了雪平锅上的一些小凹点,其他并无差别。而不锈钢的则更耐腐蚀,不易生锈,然后一般奶锅都会搭配一个小锅盖,雪平锅就没有。其实奶锅用处还是很多的,除了热奶,烫青菜,一个人的时候煮泡面,煮饺子会很方便。但要记得不锈钢锅可以用在电磁炉上,但铝制的雪平锅是不可以用在电磁炉上的哦。

还可以来看看我写的一篇厨房锅具盘点:

1.3胆或4胆隔水炖,同时煮饭煲汤

大学毕业后,与人合租。公共厨房,有一个炒锅。日常不怎么用。

自己买了一个隔水炖的锅。

其中1盅蒸饭,饭可以是白米饭,也可以加料。比如蘑菇,南瓜,芋头,花蛤,各种干货,花生等,做芋头饭或者排骨饭。就是单纯加料,熟了后拌一拌,就能吃了。

还有1盅小的,可以煲汤或煲粥。也是直接加料,冬瓜汤,紫菜鸡蛋汤,都可以。不过我一般一盅排骨饭或香菇芋头饭就解决了。那种外卖里的什么排骨上排,香菇上排,还不是这样搞。

有兴致的话,炒锅炒一下菜,或者鸡胸肉,配白饭。也可以凑活一顿。

1个大盅,周末可以炖排骨汤。超市买一斤,然后什么红枣,香菇,花生,干货全扔进去,加点油,水,调好时间,炖好了就可以吃。也很方便。

当时买的小熊的,用着很方便,清洗注意不要摔了内胆。摔了也没事,自己超市买一个,能放到锅体就行。

2.电饭煲,可煮可炒可蒸,上下层同时开火。

搬家后自己住了,没有公共炒锅,自己随便买了个平底锅和电磁炉。

不过因为我自己不太会炒菜,怎么炒都炒不出色香味,几乎都是水煮式原汁原味炒。

然后观察了下旁边的人家。发现了一样神器。

那种街边卖茶叶蛋,煮玉米,煮肉粽的,几乎都用了同一种电饭煲。

就是这种看起来一点都不高贵大气上档次的锅。

炒的话,倒油,把加热档用纸堵住,防止弹。然后煎炒。

煮的话,直接就是一锅炖。

放上蒸笼,可以下面煮面条或者煮饭,上面蒸鱼。蒸鱼可以垫上一片大白菜。

注意一个人吃,但容量不要买太小。因为太小,水开了后会溅出来,实际使用其实加水量可能就是一半或多一点。2.5L-3L容量是一个可增可减的容量。

便宜,耐用。街边的小摊可以作证。

但是这个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饭开了,锅盖会被顶起来,要人工去处理。其实也可以在上面放本书压一下,如果水不多的话。

后来,去朋友家吃饭,发现用了下面这个。小米家的。

长得方方正正,好收拾。一股高档货的样子,所以贵了一些。

煮饭很方便,同样是一锅炖。朋友给我煮了腊肉饭,吃起来还不错。也是加料,熟了拌一下就能吃。

我选择上面那款电饭煲,是因为便宜耐用,搬家的时候不介意扔了。而她选择下面这款,是想之后一直使用,方便携带。

3.重口味神器之一:空气炸锅

上面三种,其实都还算小清新。煮饭,炖汤。都是日常菜式。

但是,我还想吃炸鸡炸鸡肉,串串烧,烤番薯啊。

而且我自己炒菜不香,闻到隔壁或楼下的饭香,嘴里的饭都变寡淡了。

然后寻找一些平常大家注意不到的厨具。

买了鸡腿,抹上油,稍微切开,方便快熟。然后包上锡纸,直接扔进去炸。什么油,盐都不用。

调好时间,如果感觉焦了可以直接停止;火候不够还可以继续在炸一次。

能炸出红黄色的色泽,非常好看。

试过虾,螃蟹,鸡腿,鸡翅,丸子,薯条(冷冻的),紫薯,地瓜,板栗,锥栗,各种冷藏馒头,各种冷冻品,比如饺子,串烧,南瓜饼,肉饼等。

小结一下,大功率电器,耗电。容易上火。

厚的食材,比如鸡腿,要么加长时间,要么中途翻身。比较不好熟。

锡纸一定要包好,鸡腿鸡翅这类能炸出油,小心漏油到锅里,清洗要及时。

烤焦了会有些麻烦,会有黑色的东西粘锅。但自己清洗还是可以清洗的。注意及时清洗。

板栗和锥栗,建议提前开个小口,这样到时不会炸得太大声,比较均匀。每次下锅,建议选择体型差不多的。锥栗比较好熟,板栗不好把握。容易炸得很脆,然后没肉吃。

注意保存包装,因为大概率搬家是会被闲鱼出手。

不过使用的时候确实方便,万物皆可炸,不费力气。稍微注意清洁,包好锡纸,锡纸可反复利用,炸完鸡肉炸紫薯。别漏油,基本很舒服。

4.重口味神器之二:华夫饼机,变身帕尼尼——万物皆可烤

这个东西,绝对是被低估了。普通做法,是买华夫饼的配料,然后调制,淋浇到华夫饼的烤盘上,合上机器,然后等饼熟。

但我自己试了下,成功率不高。或者说,做出来的华夫饼,不如期望的好吃。可能是我配料买得不好。另外,每次吃一次,都要调配原料,感觉有些麻烦。

做过几次,我就放弃了。

用空气炸锅觉得大材小用的食材,都可以用华夫饼机。

比如串烧,馒头,烤肉饼,南瓜饼等,那些不那么厚的,都可以拿去烤。到旁边的超市,或者专门的冷藏冷冻超市,扫荡一番。

搁华夫饼机里,用不用锡纸都可以,合上盖。用锡纸可以减少清洗的麻烦。基本上不能完全盖上,但也够了。

华夫饼机比空气炸锅速度快,小范围大火加热。换上那种比较平的烤盘。只要能放上去的食材,都能拿去烤。

我每天夜宵就是靠这个解决。相当重口,重油。炒菜没试过。因为明显烤肉饼更好吃啊。

考得外面的壳黄黄脆脆,吃起来很爽,里面的肉香香的,烤的时候炸了油出来,方便下一锅烤丸子。

5.只要技术好,炒锅就很好

事实上,炒锅本身就能满足以上功能。只是要费些心思,而且对厨艺有要求。

一般还要配套买个电磁炉。

专门写了篇文章,你看看吧。

我放弃炒锅了,我手残。

6.知乎电子书,看看下面的小火锅料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ca2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