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多号做国内有偿的问卷调查违法吗?

现如今,扫码点餐系统似乎已经成了餐馆的标配,消费者进门后,服务员往往会指引消费者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点餐,纸质菜单反而成了“稀缺品”。

一些商家出于精准营销、节省人力等考虑,甚至会强迫消费者扫码点餐,南都记者日前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曾被强制扫码点餐的网友占比高达86.8%,其中更有52.9%网友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有消费者反映,真正让人厌烦的不是扫码点餐这个形式,而是扫码点餐时不得不交出个人信息,让人感觉麻烦的同时也担心隐私泄露。值得注意的是,66.3%的网友遇到过必须给出个人信息才能点餐的情况,84%的网友后续收到了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

对于部分商家要求消费必须扫码点餐的现象,多位专家认为这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必须给出个人信息才能点餐则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商家应该给消费者提供多个备选方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

商家“软硬兼施” 超八成网友曾被强制扫码点餐

在扫码点餐系统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为了了解消费者使用的感受,南都此前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53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网友中,有86.8%的网友曾被强制要求扫码点餐,其中更有52.9%的网友表示经常遇到此类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提供人工点餐,但会用多种“软性”措施使消费者不得不扫码点餐。

年近五十岁的消费者王女士说,她曾在一家餐厅询问是否能人工点餐,服务员回应当下人手不足,人工点餐要等待一段时间。但在等待了十多分钟后,仍然没有服务员前来,王女士不得不拿起手机尝试扫码点餐,“等到不耐烦就没办法。”

较年轻的消费者李女士也感受过这种软性的倡导给人带来的不适。某次就餐时,她曾因网络问题无法打开扫码点餐界面,便多次要求人工点餐。但服务员还是在引导她使用扫码点餐系统后离开。在反复请求并展示自己的手机界面后,服务员才终于答应李女士人工点餐。

南都记者前往北京多家餐厅实测,也感受到似乎扫码点餐才是“默认”的点餐方式,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往往需要提出额外的理由,才能让服务员人工点餐。

在实测中,不少餐厅的服务员都会在记者落座后引导扫描桌上的二维码。

在一家餐厅,记者在多次刷新后才打开扫码点餐小程序,但系统要求获取记者的微信“公开信息(昵称、头像等)”。餐厅墙上张贴的说明中提到,上述公开信息授权“为腾讯官方授权不会泄露您的隐私”。

记者选择拒绝,系统随即自动跳转到了“外送服务”“打包带走”的服务界面。餐厅服务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授权点餐小程序获取“公开信息”,就无法在“堂食”界面点餐。

为了顺利点餐,记者点击同意给出授权,点餐小程序却又提示“需要获取你的地理位置”。服务员解释说,这是为了限制点餐的范围,只有消费者在餐厅附近才可以下单。

消费者最反感信息过度收集 三成网友被后续营销困扰

多位消费者表示,最让他们反感的是扫码点餐系统过度索取与点餐无关的个人信息,比如要求消费者注册会员,填写微信号、手机号、生日等等。“本来点餐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扫码点餐浪费时间不说,还要进行这么多操作,感觉单纯是在奉献个人信息。”有受访者留言说。

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消费者遇到最多的情况是必须点击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占比达到78%。66.3%的消费者遇到过授权商家或者第三方获取地理位置、账号信息等个人信息后才能点餐。遇到过注册会员才能点餐的消费者占比则达到33.7%。


扫码点餐系统向消费者索要的个人信息会流向何处,又会被如何利用?

在有些场景下,扫码点餐系统收集个人信息,确实是为了满足点餐的功能需求。

南都记者以商家身份试用了一款点餐类应用,这款应用需要消费者授权登录微信后才能点餐,但商家在后台只能看到不同桌号的点餐记录和菜品销售记录等,并不能看到消费者的微信账号等个人信息。客服解释说,要求消费者授权登录微信只是为了多人同时点餐的时候加以区分,应用后台不存储用户信息。

然而,不少商家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往往是为了后续的营销。

一位连锁火锅店的老板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消费者需要先关注公众号才可以继续点餐,餐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该店的其他宣传渠道已基本停用,省下了不少宣传费用。

餐饮服务商客如云的一位销售则提到,要求消费者填写生日信息可以方便商家进行“生日关怀”,比如在消费者生日的时候发放优惠券。

问卷调查显示,在注册会员、关注公众号等操作后,有84%的网友后续收到了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其中还有33%的网友选择了“经常收到,被迫接受垃圾信息打扰”的选项。显然,商家频繁的推送给这部分消费者造成了打扰。


有商家要求获取身份证号码 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还被共享

去年12月,国家网信办公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这一文件涉及地图导航、网络支付等38类App,旨在进一步推动行业落实个人信息收集的“最小必要”原则。

然而,作为新兴事物,扫码点餐的“最小必要”边界似乎还未明确。一些商家没有充分解释其信息收集的必要性,难免让人疑惑。

例如,南都记者在一家餐厅使用微信扫描桌上二维码点餐,在点击“选好了”按钮后,系统弹出了“XXX会员卡邀您入会”的弹窗,同时出现的还有“微信快速登录并入会”以及“确认即表示同意《用户授权协议》”等按钮。


页面最底端有一行小字写着“确认即表示同意《用户授权协议》”。

而用户授权协议中写到,“您通过授权支付宝会员号/支付宝账号的方式成为我们的会员,您在页面点击同意即表示您同意我们获得您在支付宝/口碑留存的昵称、身份证号、姓名、电话等身份信息”。

这也就是说,一旦消费者点击了同意,就等于授权餐厅可以获取支付宝中留存的身份证号、姓名、电话等信息。

获取身份证号,是否属于过度收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蒋洁认为,在餐饮这一场景下,商家收集消费者的身份证号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即便是商家有为实名制会员提供优惠,或者限制消费者就餐次数等需要,也可以通过收集电话号码等方式登记、验证消费者的身份,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身份证号是比手机号更关键、重要的个人信息,因此收集消费者的身份证号并不符合“最小必要”原则。

而且在前述案例中,商家是索要消费者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平台应在审查后才决定是否为商家提供。“如果不经过审查,只要对方申请就提供接口,那就是不合理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消费者在一家餐厅留下的手机号还可能被共享给其他餐厅。

在调查过程中,南都记者注意到了一款名为“二维火”的扫码点餐系统,便以商家身份申请了试用。客服展示的后台截图显示,商家可以在“消费者管理”界面中“查看消费者列表”,其中有消费者的昵称和手机号码。

据客服介绍,如果一位消费者在使用二维火系统的餐厅A扫码并绑定了手机号码,那么当这位消费者在同样使用二维火系统的餐厅B扫码后,餐厅B就能自动获取到消费者的手机号。

而在获取了消费者的手机号等信息之后,商家如果购买了“会员营销高级版”,就可以根据不同门店中消费者的消费金额、次数、距今未消费天数等条件筛选目标群体,向其发送优惠券和短信。

近年来,“个人信息控制权”的概念在全球日渐普及。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也要求,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法违规或违反双方约定时,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然而在现实中,这恰恰是引起消费者不满的另一个焦点:给出个人信息后,这些信息就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网友莉莉周向南都记者反映,她曾在一家餐厅扫码点餐的过程中填写手机号,餐厅没有说明手机号的用途。过了一段时间,莉莉周却突然收到了商家的微信好友申请,对方正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了她。对方表示,只能看到她的手机和消费记录,“是想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用餐体验做出改进所以会抽取一部分问询”。

商家的举动让莉莉周感到了隐私泄露的烦躁,她修改了微信设置,取消了通过搜索手机号添加好友的权限。 “感觉真的太差劲了,本来觉得挺好吃,但下次也不想去吃了。”

专家建议:商家应为消费者提供多种点餐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种点餐方式都有其优劣,不少网友也认为扫码点餐确实带来了便利,自己可以随时加单,不需要等待服务员,也可以减少和服务员不必要的交流。



消费者所反感的,是必须给出个人信息才能点餐的系统。南都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在遇到这类情况只是“无奈同意”,事后就会取消,还有部分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换一家餐厅。超过七成的网友表达了希望商家提供多种点餐方式供消费者选择。



多位专家表示,部分商家强制用户给出个人信息扫码点餐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如果商家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点餐,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且扫码点餐也不应该授权才能使用,“强迫人家必须提供个人信息才能点菜,获得信息以后强制给人推送广告,这是强人所难了,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是不应当的,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也不应当。”他说,商家应该给消费者提供多个备选方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熊定中也认同这样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这就意味着我如果想在这里吃饭,只能授权。”举例来说,就App而言,不能说因为用户不同意一个子功能就不提供服务,而扫码点餐并不是任何一个餐馆的主要服务。

扫码点餐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官方关注。此前,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发布消息称:“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点餐”似乎已经成了餐厅吃饭的三步骤,看似简化了程序,实际为消费者带来了困扰。南京市消协回应,消费者可以拒绝扫码点餐,餐厅要方便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曾在例行发布会上提到,商务部已经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开展工作,督促零售、餐饮、商场等场所保留面对面人工服务,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鼓励引导上述场所针对老年人特点,提供简便易行的智能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对餐饮等便民消费场所进行排查,对不合规行为协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同时,研究完善餐饮业服务标准,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此外,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选择》的文章。文中有专家提到,“在点餐方式上,消费者享有充分的选择权,既有权选择通过服务员点餐,也有权选择扫码点餐。商家不能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尤其不能忽视一部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潘颖欣 马嘉璐 冯群星

(应受访者要求,王女士、李女士、莉莉周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110浏览问题模块: 开放讨论问题

微信公众号应该推一个类似问卷星的功能,现在只有投票,现在大部分人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来做活动,但有时候一些统计还得依赖问卷星,能否出一个问卷调查类的功能,比如填空题,多项填空这种,填了直接可以在公众号显示,就像一个论坛一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卷调查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