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编制?

在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本人很有发言权!

本人现为某街道办事处一事业编制科员,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很有感慨。

一、编制意味着你不会一夜暴富,但也绝不会中途失业!2020魔幻元年,疫情、洪水、中美贸易战......接二连三的巨变纷至沓来,无形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曾经看到这么一个段子:疫情期间,公司先是通知在家待命、后来是休假、最后是“很抱歉公司倒闭了”!尤其是主打外贸类的企业今年行情遇冷,不知多少社畜悲催的“被失业”!反之事业单位中虽然需要加班加点防疫,但是工资照样发,一分不少,在其他人在重新投递简历时,自己却可以毫无后顾之忧。

二、编制意味着福利待遇超级棒!以我们单位为例,只有周一至周五的午饭2元钱,其他时间一律免费。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恭喜你:你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啦!因为房租、饭钱几乎都省了,你只需要应付必要的人情往来即可,一个月的支出绝对在1000元以下,这样大部分工资都可以攒起来。

三、编制意味着你比其他无编制同事享受更好的发展渠道!在纪工委等好部门是要求必须有编制的,如果没有那么很抱歉,在晋升时人家根本不会考虑你,即便你工作能力再强!同时无编制人员一年一签合同,指不定啥时候就被解聘了,安全感极低,还有很多的福利待遇都无法享受,为他们默哀半分钟......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说: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我们经常说某某某考上了哪个单位,以后就是“吃皇粮”的人,他这一辈子吃喝都不用愁了,因为他有一个“铁饭碗”,何为“铁饭碗”?编制就是“铁饭碗”。在我国公职人员队伍当中,可以说编制意味着一切,编制是你工作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的保障。下面我们谈下有编制人员和无编制人员的差别:

一、地位不同。 有编制的人员是国家正式人员,只要你不违法乱纪,谁也无权开除你,你就是工作完不成任务,领导最多说你工作能力不行,领导也无权开除你。但是如果你没有编制,你是临时工或者合同工,你就是工作干的再拼命、工作质量再高,单位不想用你的话,随时能解聘你。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具体例子:

这几年随着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可能会好一点,以前没少出现临时工被歧视、被辱骂的现象,哪一点工作没干好,出一点差错,临时工就会被骂。因为在编人员会这样想:“反正你不在编,随时都能解聘你,你干的不好我就批你,你又不能怎么着我,而且不在编的人员你也不会有多么厉害的背景关系,得罪你就得罪你了,对我自己也没啥影响。” 记得我刚实习那会儿,那个单位有一个奇葩员工,30多岁了,谁都用不动他,有一次副局长让他打印文件,他直接说他不会排版,没法打印,副局长一听有点生气,非要让他排版打印,第二天开会文件都发下去了才发现,文件页码都错了,还有空白页,这明显都是故意的,可把副局长气坏了,还没开始批他,他直接都说我说了我不会是你非要让我打印的,副局长拿他没一点办法,就是开全体会通报批评他一下,也没怎么着他,人家也没想着晋升,所以也不用怎么巴结领导,他又没违纪违法,是在编人员,更没法辞退,这就是编制的好处。

前几年我跟几个领导下去检查工作,约好的上午八点半在单位门口集合一起乘车,结果我们都到了,司机还没到,司机迟到了五分钟,司机见了我们连忙道歉说遇到堵车了对不起,我们都知道早高峰郑州确实很堵,所以谁也没太在意,但是他们领导不愿意了,说话特别难听:一个破临时工,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你怎么工作的呀,回去我就把你辞退。。。。。。司机很年轻也就20岁左右,他领导把他骂的眼里禽泪,我们几个都看不下去了,虽然人家是临时工但是也不能侮辱人家。这种情况现在应该几乎没有了,现在人的素质都提高了。这也变相说出了某些临时工的现状。

二、待遇不同。 有编制的人员工资是财政发放的,五险一金每月雷打不动准时发放,可以说只要财政局不倒闭,你的工资绝对不会少一分钱,你就是有事请假了,只要不是长期请假,工资照发;你想请长期病假,只要医院开具证明,最多扣除你的绩效工资,其他工资还是照发,五险一金一分钱不少你的;而且每年还有体检、过年过节福利费。

如果你没有编制,你是跟单位签订的合同或者是劳务派遣人员,拖欠工资是经常的事儿,尤其是每年1月至4月份人代会没开之前,各单位的预算都没有拨下来,这类人员是没法给你发工资的,而且这类人员的工资比着正式在编人员工资低的不是一星半点,工资不但低,最多给你交五险(五险的基数也比正式在编人员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你交住房公积金的;而且一般签订合同的时候,用人单位要求这类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否则就会扣发工资或者予以辞退,比如迟到一次扣50元钱、一项工作没完成扣200元钱等等。

三、晋升不同。 在编人员只要你努力工作,得到领导的赏识,晋升还是很快的,特别是你工作几年以后有经验了,你单位还有岗位空缺的时候,一般都能晋升,你的级别上去了你手中的权利也就会越大,你的工资福利待遇也就会提高。

不在编人员基本没多大晋升空间,你就是工作干的再好,最多给你增加几百块钱的工资,但是你的工资是绝对不可能超过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的。

四、权利不同。 在编人员能行使的权利都是国家赋予的,特别是执法权,只有正式在编人员才能行使。国家规定了合同工、临时工“只能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说白了,不在编人员只是干活儿的,手中没一点权利。

五、进单位的方式不同。正式在编人员一般都是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人专业进入的,条件还是比较严格的,必须考试通过、面试通过、体检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在编人员。

临时工和合同工没有那么多限制,只要你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跟单位签订合同或者跟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就行了,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即使有些协管或者某些临时工岗位需要考试,也是非常简单的,比着事业单位考试简单多了。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在事业单位编制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很多,有些是体制外的人还不理解的,主要的是:

一、有了编制,你才是这个单位的正式员工

在体制内,任何机构都有“三定”方案,也就是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其中的定编制就是这个机构需要多少个人,就会定多少个编制;需要多少个领导,就定多少个领导职数。有了空编,这个机构才能进人,财政才能给你拨付工资、福利、工作经费。因此,使用单位的编制招进来的人,就是单位的正式职工。实名制编制是可以办理调动手续的,只要别的单位有空编,愿意接受你,你就可以按程序调过去,使用新单位的编制,成为新单位的正式员工。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没有编制,那就是编外人员、聘用人员,就不是正式员工,也不能办理使用编制的调动手续。

二、有了编制,你才能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工资福利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福利是有政策规定的,给多少,怎么给都有文件规定,这些工资福利相对来说是高一点的,一般在当地是处于中上水平的,而且是法定的,是由财政保障的,不会拖欠。不需要你去找领导说,要增加工资。领导也不能给你增加工资、增加津贴。你在什么岗位,你担任什么职务,你工龄有多长,就拿什么工资,就领什么津贴,这是国家有文件规定的,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单位的编外人员则不同,他们的工资一般要比在编人员少,少一半也正常。其工资的多少,一般由单位自行决定,由单位自行保障,遇到单位经费困难,保障不上也是有可能的。

三、有了编制,你才有在体制内提拔当领导的机会

单位要提拨领导干部,首先是要有编制,事业编制的干部只能在事业单位提拨。没有编制,在事业单位,要想提拔,要想当领导,那是不可能的。有了编制,才会有提拔的机会。在提拔干部时,编外人员肯定是靠边站的,没有份的。

但是,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没有办理调任或选任手续,是不能到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去参公单位任职也不行,只能在事业单位间提拨任职。

四、有了编制,你才算端上了“铁饭碗”,劳动法对你是没有作用的

有了编制,意味着你就是单位的正式员工,你与单位建立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你与事业单位之间的纠纷不是用劳动法来解决的。而是要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来解决。如果你在单位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单位是不能开除你的。哪怕你是在单位“混日子”,单位也不会开除你。因此,在事业单位有了编制,一般不会失业,工作是很稳定的,是端上了“铁饭碗”。

五、有了编制,你才能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之前,有个资格确认的程序。有了编制,编办就会在资格确认表上盖章,社保部门也就会帮你办理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手续。编外人员、聘用人员,编办是不会帮你盖章的,也就不能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了。

六、事业编制想到行政机关去,那是很难的

事业单位的编制,只能在事业单位工作,不能到行政单位工作。如果要到行政机关去工作,必须通过调任、选任,办理使用行政编制的手续,但调任、选任都有严格的条件,如调任一般要任副科职以上,或者是副高职称以上,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看上你、推荐你。没有办理调任、选任等手续,即使有人借调你到行政单位上班,你也是领事业单位的工资、津贴,行政单位的工资、津贴你是享受不到的。

总之,有了事业单位编制,就意味着你端上了“铁饭碗”,但这是比拥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稍差一点的“”铁饭碗“。应当要珍惜它!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很多人都在考编制,但是,编制是什么意思,编制工作有什么好?编内和编外工作有什么区别?编制内在编的工作有哪些?编制外的工作有哪些?如何才能在编制内工作?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以下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编制内、在编是指: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注册的工作人员。

2、编外、非在编人员是指:非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于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通常又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

1、编内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当地财政部门发放,编外用工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由事业单位本单位发放,编内与编外工资和待遇相差较大。

2、编内人员的人事关系由当地人事局管理,编外用工的人事关系由事业单位本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1、编内用工如果工作人员不犯太大错误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较稳定

2、 至于编外用工事业单位会根据单位实际效益决定工资待遇和是否解聘

现在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编的还是编外的都是采用聘用制,有编制相对有保障一些

1、在编人员属于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都是按事业单位标准进行的,工资比编外人员高

2、而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所区别,工资普遍较低

1、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申请升职,有机会晋升更高一级的职位

2、而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岗位不变的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们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因企业招聘而被选拔通过进企业的,这种途径进入岗位的被称为普通招聘,还有很少部分的人员是通过而进入企业的,人才引进听起来是比较高级的,那么人才引进是属于什么编制呢?人才引进和普通招聘的区别是什么?

人才引进,指因工作需要,当地的单位录用一个外省、市的在职的,且就业至少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学历高于当地人才引进的要求的人才来当地就业!

每个城市人才引进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上海的申请条件是在沪工作稳定,专业(业绩)与岗位相符,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受聘相应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本市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应属单位紧缺急需的业务骨干,且具有两年以上(截至申报之日)相应工作经历。

7、本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本市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在工作一线从事技能类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是指国家级或省部级技能类人才表彰、国家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或省部级技能竞赛金奖或一等奖。技能类职业、工种范围另行发布。

9、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0、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投资所在地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中担任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创业人才。

11、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既然人才引进的都是高级人才,在薪资上面肯定是高于普通人才的,那么人才引进属于什么编制?其实这一点主要看单位,有些单位引进人是给事业编制的,而有些只是合同制,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普通的事业考试招聘是一样的,二者都可以获取编制,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不用参加笔试。

而人才引进与普通招聘大的区别也就是人才引进的没有笔试,其次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单位的,薪资水平普遍是比较高的,并会对这类人提供住房、补贴,以及家属岗位等等,总之人才引进与普通招聘不管是从招聘途径还是待遇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人才引进是非常不错的方式,但前提是你必须足够优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是事业编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