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月饼哪家够正统?

“椒盐月饼。往年总是琢磨椒盐麻饼。麻饼有着特殊的制作工艺或用具。想尽办法,折腾了几年,总不能复制出那正统的麻饼来。今年,懒得为之大费周章。索性转过头来折腾椒盐月饼。
其实,这月饼曾经以麻饼的形式出现过一次。——那年,盗用了这椒盐月饼的馅料,给它换上麻饼的外衣。今年,就让它做它自己——广式椒盐月饼。
总是猜想,这椒盐馅或许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川味椒盐馅,它的味道跟早年对于椒盐月饼的记忆多少有些不同。
配方中用到的腐乳,也不知道是什么腐乳,一块有多大。就着手里的老北京玫瑰红腐乳,调出略带着些红色的椒盐馅。这个样子,显然跟记忆中的大不一样。不过,花椒却是地地道道的川椒,麻劲儿十足。。。。”

    广式椒盐月饼的做法步骤

  • 将坚果烤熟切碎,果脯切碎备用

  • 将所有果料,糖,盐,花椒面,味精,熟面粉,糕粉,冰肉,一起倒入碗中

  • 加入豆腐乳和麦芽糖,拌匀

  • 将皮分割成10克/个,馅分成30克/个

  • 放入面粉中滚一圈,粘裹上一层薄薄的粉

  • 放入烤箱,上火230度,下火180度,烤约5分钟

  • 表面定型后取出,刷蛋液,再放入烤箱,烤约10-15分钟

  • 饼皮制作请参看此前菜谱。
    制馅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与水的用量,不可一次加完,以免馅料过于湿软。
    烘烤时间和火力需根据烤箱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2.将坚果烤熟切碎,果脯切碎备用

3.将所有果料,糖,盐,花椒面,味精,熟面粉,糕粉,冰肉,一起倒入碗中

5.加入豆腐乳和麦芽糖,拌匀

10.将皮分割成10克/个,馅分成30克/个

16.放入面粉中滚一圈,粘裹上一层薄薄的粉

21.摆入烤盘,表面喷水

22.放入烤箱,上火230度,下火180度,烤约5分钟

23.表面定型后取出,刷蛋液,再放入烤箱,烤约10-15分钟

饼皮制作请参看此前菜谱。
制馅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与水的用量,不可一次加完,以免馅料过于湿软。
烘烤时间和火力需根据烤箱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中秋假期在闰六月的助攻下,

又一次与国庆假期完美融合了。

人们总会想起天空中那一轮共寄相思的明月,

及已经被各地小伙伴玩坏的月饼君。

月饼君作为中秋美食的大佬

不如跟着风物君一起去看看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苏东坡就曾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如今月饼君作为中秋美食的大佬,早已拥有属于自己的江湖。

在中秋这一天,月饼界的主流门派与非主流门派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正面交锋。

主流门派底蕴深厚,实力不凡;非主流门派虽资历尚浅,却拥簇者众多,亦不容小觑。

主流与非主流之争一触即发,一场充满血雨腥风的江湖之战,正在上演。


五大门派中名气最大的还是广式月饼。广式月饼,薄皮、馅多、外形正统,从外表一看,就是武林正派人士。

这广式月饼的饼皮一般是以小麦粉、转化糖浆、植物油、碱水等制作的糖浆皮,所以不仅薄而且松软易成形,而这馅料也相当丰富,常见的莲蓉、蛋黄、杏仁、橄榄,甚至连叉烧、冬菇、烧鹅、鲍鱼、鱼翅都有入馅的。

它的起源可是要追溯到1889年光绪年间,城西的一家叫“莲香楼”的糕酥馆。这家用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后来广州由“莲香楼”开始,又渐渐形成“大三元“、“大三元“等月饼名牌,广式月饼这才逐渐闻名海外。

如今,广式月饼的版图已经扩大到广东、广西、江苏、香港、浙江、上海等地了。在征服月饼江湖的过程上,它悄然成了广州的一张美食名片,但它更是广州孩子不变的乡愁。

潮式月饼像个小家碧玉,薄衣层层素裹的小姑娘。虽然外表看起来柔弱可人,但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潮味月饼比较像日常点心,没有广府月饼的仪式感。

它通常用食用猪油掺面粉做皮儿,以绿豆、乌豆、水晶、紫芋、蛋黄或海鲜等做馅儿。外皮酥脆,内陷细腻,没有了广式月饼的甜腻,多了些酥软可口的清新滋味。

在广东潮汕,这种门派的月饼又叫朥饼,是广东潮汕相当有名的小吃。如今相当知名的老婆饼、蛋黄酥追根溯源也是潮式月饼门派的一员哦。

离开家乡,不管走得多远,那一口朥饼的滋味都会让潮汕孩子梦回故土。

苏式月饼,原名酥式月饼,它饼如其名,酥脆的外皮中包裹着丰富的内馅。就像个外表清秀柔美,内心充实丰盈的玉面小生,成功俘获了江浙人民的心。

苏式月饼的门派其实源于唐,但是一直到清朝稻香村的出现,才使这个门派被广泛的知晓和传播。

苏式月饼的酥皮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猪油调制而成。层层酥皮将鲜肉包裹起来,一口咬下去酥皮和肉馅在口中完美融合,肥而不腻,实为是人间美味。

故土的滋味便这样被这方寸之物容纳其间,望一眼明月,品一口月饼,纵使未能团圆,这乡愁的苦思也可被瞬间化解。

实在而专一——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像个皮糙肉厚却十分专一的粗犷汉子。

滇式月饼亦称云腿月饼,它的饼皮稍硬,所以也有“硬壳月饼”的别称。

云贵地区的人们用云南特产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猪油、白糖等做成馅心,再用昆明呈贡的紫麦面粉烘烤做成面皮。

如此,这硬壳下的月饼便既有香味扑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带咸的诱人蜜汁,品尝一次,便难以忘怀。

滇式月饼一派,同与自然抗争的云贵人民一样,骨子中透着执拗与不屈。它苦练一项独门绝技,如此才成就了那独一无二的美味。

京式月饼像个身材圆润饱满,性格豪爽大气的北方爷们。

京式月饼一派“四大高手”

京式月饼是老北京有名的小吃。它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晚清诗人李静山在《增补都门杂咏月饼》中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词里说的“红白翻毛”,便是老北京的三种月饼,红指自来红,白指自来白,翻毛指翻毛月饼。但京派月饼“四大高手”其实还缺一位:提浆月饼。

翻毛月饼,因为外皮层次细密,只要稍一用力就会小片小片的剥落,像雪花般一片片飘落

其中关于自来红和自来白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神话传说。据传古时候某年北京闹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广寒宫中嫦娥仙子命玉兔下凡,救治疾苦百姓。玉兔用红白两种药,便治好了全城百姓。后来这两色药便演化成自来白月饼、自来红月饼。它俩虽然重量大小一样,但是外观与味道却大不相同。

那么自来红和自来白到底哪个更好吃?

自来红是用烫面制成的,所以皮酥松却不艮,掰开自来红,碧绿的青丝和鲜艳的红丝镶嵌其中,咬上一口,馅爽口而不黏,只觉得唇齿间疏松绵润。

而自来白则是用冷水面团制作。所以它吃起来口感比自来红更绵软,味道也更浓厚,馅儿也要比自来红随意得多。

混迹在皇城根脚下的京式月饼一派,似乎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傲气。它们用自己圆润饱满的身材、甜软爽口的滋味,承载了太多老北京人的中秋记忆。

但近些年,除了主流门派光彩不减外,一些非主流门派也在渐渐兴起。它们如月饼界的“泥石流”一般,掀起了月饼江湖的血雨腥风。它们的画风“清新脱俗”,创意与脑洞齐飞。

我们不妨一起静下心来,慢慢感受——

有些门派外表新潮,内心保守。

青铜人面像月饼,据说是莲蓉馅的,没有“青铜味”……

小猪月饼,所以“呆萌眼神杀”是这个门派的独门绝技吗?

但更多新兴门派还是选择在内涵上下功夫,各种奇葩口味一一袭来……

主流与非主流之争,你觉得谁会赢?你更愿意臣服于哪一门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式茶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