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嘉兴跨海大桥货车为何不能通行?

2021年2月5日在嘉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努力建设以“五彩嘉兴”为主要内涵的“最精彩板块”,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在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5%、增速列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总量列全省第三,5个县(市)全部超百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8.8亿元、进入全国所有城市20强,嘉兴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团结奋进,赢得了统筹两战“高分卷”。第一时间进入疫情一级响应,众志成城、全民行动,全省最早对高速口、火车站、汽车站等卡口实行“测温登记”管控,9.2万多名城市楼道长、农村微网格长投入防控,最快速度保障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组织5批10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第一时间实施“精密智控”,运用大数据管控重点人员,创造性落实“一图一码一指数”等措施,守护境外入浙“北大门”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表扬。第一时间启动复工复产,全省率先汇编税收优惠政策,率先出台“稳经济31条”“惠企业21条”等系列政策,率先100%兑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两直”资金,举办全国首个网络招聘节,包车包列包机接返22.5万名企业员工,推出税务管理员、驻企指导员、金融服务员“三员”机制,率先在全省实现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全面复工。

  过去一年,我们稳中求进,筑牢了经济发展“基本盘”。经济运行低开稳走向上向好,实现二季红、半年正、三季进、全年赢。推进“百年百项”等重大项目,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508个,省市县长工程落地率、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开展精准服务外贸企业行动,组织企业参加260个省级重点展会,引进培育11家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出口增长7.9%。举办“嘉品汇”云购物节等活动,发放消费券4.1亿元,消费市场稳定恢复。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5834家,腾退低效用地2.4万亩。启动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时尚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22.6%、47.2%、19.3%和57.1%,均为全省第一。

  过去一年,我们勇猛精进,展开了首位战略“大会战”。实施品质嘉兴、枢纽嘉兴、创新嘉兴、开放嘉兴“四大会战”,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九水连心”景观工程全面启动,建成子城遗址公园,西南湖空中廊道成为网红打卡地,火车站改造提升加速推进,高铁新城“站城一体”设计完成国际竞标。“四个不带入”提前兑现,全市整治老旧小区140个,南湖甪里未来社区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军民合用机场可研评审取得突破,苏台高速二期开工建设,市区有轨电车一期全线铺轨,快速路环线初现形象。实施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打造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载体,落户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省级引才计划建议入选数、省海外工程师引进数列全省第一,省领军型团队入选数列全省第二,集聚了40多位院士领衔的一批顶尖科研团队。举全市之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出台实施意见和20条支持政策,嘉善片区“一城一谷三区”拉出框架,主要经济指标领跑示范区。

  过去一年,我们协调并进,跑出了城乡融合“嘉速度”。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二,7个县(市、区)全部列入“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编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湖片区实施方案,启动秀洲区先行先试,排定推进总投资430多亿元的45个城乡融合项目,秀水新区列入嘉湖片区重大平台。深化农村“全域秀美”创建,实施19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8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形成“广陈模式”,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保持全省首位。

  过去一年,我们与时俱进,提升了营商环境“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信用监测排名进入全国地级市前10强。抓好205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推出52项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全省首创无前台政务服务“未来大厅”。组建铁投、国投和长三角创投集团,与上海城建、上海建工、华润集团等行业龙头合作,重组形成长三角城建集团、上嘉集团、润嘉集团等10家上市公司苗子群体。新增上市公司11家,登陆科创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签约总投资超百亿产业项目17个,引进超亿美元项目59个、列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增长14.4%,总量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二。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网络零售出口额增长74.4%。

  过去一年,我们破难而进,打赢了生态建设“翻身仗”。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荣誉。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整改生态环境问题5.1万个,通过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无废城市”创建等工作,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04.8公里,南排扩大工程全面建成,地表水国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PM2.5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实现历史性突破,空气质量优良率91.7%,成为全省首个垃圾“全焚烧”“零填埋”“零增长”地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新增城市绿地50公顷、省级美丽河湖9条,海盐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

  过去一年,我们携手共进,实现了全面小康“高水平”。将全部财力的78.2%用于改善民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3.5%和6.4%,市本级高速环线免费通行、南湖景区免费开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10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实施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行动,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2.3%,改造化解城镇危旧房411幢、农村危旧房386户,对口扶贫结对县全部摘帽。平稳落实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嘉兴学院迎来首位“院士校长”,南湖学院成功转设为本科高校,引进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浙江大学长三角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形成县域医共体“一县一品”格局,“医养护”智慧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歌剧《红船》成功试演,市图书馆二期竣工投用,建成85个“运动家”社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县级矛调中心调解成功率达到94.8%,建成智安小区2447个、实现全域覆盖,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列入省级试点,成功抵御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梅汛。

  过去一年,我们砥砺前进,推动了自身建设“再加强”。弘扬“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深化“两强三提高”行动,推进忠诚型、学习型、研究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六型”组织建设,建立争先创优专班运作机制,2个案例入选全省最佳实践,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自觉加班加点的多了。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确定地方性法规、规章立法项目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4件、政协提案311件。落实清廉嘉兴建设任务,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2020年的成绩是“十三五”发展的生动缩影。回首这五年,我们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五年来,嘉兴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全市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5500亿和1万亿,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1%和5.9%,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6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9个“双破万亿”的地级市。

  五年来,嘉兴的城市能级越来越高。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城市的国际化、现代化态势日趋明显,融沪、连杭、接苏、通甬的格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高,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县(市、区)也谋划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城市平台,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开通至北京等四个方向始发高铁,嘉兴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进入全球100强,一座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国际化城市正在崛起。

  五年来,嘉兴的产业基础越来越实。工业转型升级和“双创”工作2次获国务院表彰,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7%,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5.2%、38%、64.8%和19.5%,工业应用指数、5G基站覆盖率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3%,农业经济开发区县(市、区)全覆盖。

  五年来,嘉兴的科创动能越来越足。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3%,列入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G60科创走廊嘉兴段架构初步显现,搭建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和5个高层次专家“百人会”,建成8家省级以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414家和6064家,引育院士等顶尖人才151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07名。

  五年来,嘉兴的城乡发展越来越匀。全域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全省率先实现100%村经常性收入超过100万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域建成“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城乡全覆盖,平原水乡美丽乡村实践成为全省典型。

  五年来,嘉兴的生态底色越来越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市控断面三类水占比从7.5%上升到91.8%,PM2.5浓度下降47.2%,建成固废处置项目46个、新增处置能力587万吨/年,绿化造林5.8万亩。

  五年来,嘉兴的营商环境越来越优。获评央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强,成为省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75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新增市场主体24.5万户,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78家、投资项目突破130个。

  五年来,嘉兴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10320元,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学校219所,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82.5岁、列全省第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等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荣获“长安杯”和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倾力支持,在于全市人民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嘉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当前全球疫情还在持续,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问题,主要是:嘉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还不够清晰,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足,城市的国际化品质还有待提升,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软实力还缺乏有效手段,公共服务离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还有差距,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能力水平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应对和解决。

“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是嘉兴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嘉兴的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和孕育,厚积薄发、积厚成势,又面临建党百年、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大历史性机遇,到了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阶段。根据《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制定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步入“十四五”,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打造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新的增长极、绿色低碳循环城市、“互联网+”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党建高地“七张名片”的要求,深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推动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让“五彩嘉兴”交相辉映,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努力以市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全省现代化探路。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9000亿、力争破万亿,人均GDP15万元以上,实现经济发展质效、科技创新水平、改革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绿色发展水平、市域治理现代化、民生福祉“七个新跨越”,基本建成“三城一地”,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一是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高能级打造全省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顺应城市群经济发展趋势,以城市品质国际化为引领,突出融沪、连杭、接苏、通甬,“东西南北中”全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大力整合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到2025年建成一批重大战略平台,市域国际化、现代化和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规格打造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和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以院地合作、科创湖区等为模式,吸引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载体和顶尖人才团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氛围,到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75%,成为长三角核心区创新高地。

  三是实施开放带动发展战略。高水平打造联通“双循环”黄金链接点,立足新发展格局,以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保障,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亿美元,省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高品质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对标欧美发达国家城乡融合水平,以城乡形态品质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推动秀洲试点形成经验并向全市面上推开,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成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五是实施数字赋能发展战略。高起点打造“数字嘉兴”,坚持数字赋能现代化先行,以数字化改革为撬动,发挥永久性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基础优势,系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各项工作,到2025年形成一批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城市。

  六是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重点,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到2025年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成为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园区集群。

  各位代表,谋划蓝图,是为了开创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不断拼搏、不懈奋斗,“五彩嘉兴”就一定能够展现出最精彩的现实模样!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全力打造“七张名片”,深入开展全面创新年、团队建设年“两年”活动,持续打好“四大会战”,组织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议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做好疫情防控是当前头等大事。我们将慎终如始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防线,坚持“人、物、环境”共防,落实冷链、物流等环节和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强化上海口岸入境人员来浙转接隔离闭环管控,做好群众“留嘉过年”服务保障,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社区传播和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切实抓好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开创首位战略新局面

  更加凸显“桥头堡”和“门户”作用,全力打造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嘉善片区要出“显示度”。组织实施高水平生态绿色示范区建设专项行动,以“五十年不落后”标准建设一批交通、能源、生态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江南水乡客厅等标志性工程,抓紧打造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祥符荡科创绿谷等重点平台,在嘉善高铁站区域谋划建设吸引上海青年的创业新城,尽快形成与青浦、吴江片区的对等态势。深化“6+2”改革试点,争取省级综合授权改革。放大“举全市之力”优势,更大力度支持嘉善片区建设,形成市级引领、嘉善担当、县(市、区)共推的工作格局。

  区域融合要打“整体战”。加速推进沪嘉同城化,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深化杭嘉一体化,对标钱江新城启动建设钱塘国际新城。聚焦园区经济、先进制造、高端外资加强与苏州合作,共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形成苏嘉一体化态势。推动甬嘉一体化协同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湾北新区,构筑杭州湾北岸黄金海岸经济带。推进嘉湖等区域一体化,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等工作。

  交通建设要有“大格局”。组织实施全市域现代交通一体化专项行动。建设轨道上的嘉兴,建成杭海城际,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争取开建沪平城际、沪嘉城际(嘉兴段),加快沪乍杭铁路、嘉湖铁路前期。加快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推进航空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完善“三纵三横七连”高速路网,加快苏台高速(嘉兴段)建设,建成钱江通道北接线。推进浙北集装箱通道建设,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示范区。加快构建连接中心城区与各县(市)的“一环十一射”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水上巴士系统,市区快速路一二期建成通车,有轨电车示范段通车运营。

  (二)着力开足创新驱动新引擎

  组织实施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建设创新强市、人才强市,积极推动创新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化。

  以湖区模式布局平台。依托湖荡河海水系丰富的资源优势,探索一条以EOD为支撑的“世界级科创湖区”发展之路。鼓励支持每个县(市、区)谋划布局高水平湖区科创平台,打造嘉善祥符荡、南湖湘家荡、秀洲天鹅湖、海宁鹃湖、海盐南北湖、桐乡凤凰湖等一批科创湖区。推动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争先创优,建好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乌镇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等园区,拓展科创湖区发展的腹地纵深。

  以院地合作集聚载体。深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擦亮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端载体招牌。加强与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名校合作,建好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长城汽车长三角研究院等重点项目。紧密对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12家“国家队”,抓紧建设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和清华航空发动机研究分院,加快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展现嘉兴作为。

  以倍增计划培育主体。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高标准建好20家创新企业研究院,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40家以上。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5%、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5%,200个授权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技术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

  以优质生态吸引人才。巩固中高端人才“净流入”态势,引进高层次人才6000名以上。提升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能级,增强“百人会”“海纳孵化器”等载体聚才功能,多形式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55名、国家级高端人才170名。发挥长三角人才联盟等平台作用,推进硕博倍增、“550”引才计划,新引进大学生12万人左右,打造充满活力的“青创之城”。

  (三)着力开辟城市能级新高度

  围绕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城市要求,持续推进商务、花园、智慧、文旅、健康、宜居“六个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一体化水平。深化市域一体化改革,加强规划管理、要素配置等领域统筹,构建主副中心城市组团发展格局。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以南湖为核心的文化中心、高铁新城为核心的创新商务中心建设,推动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市域一体的现代化大嘉兴。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坚持以总规划师制度引领规划国际化,以优秀设计师引领建设国际化,以一流开发商引领运营国际化,推动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品质之城。组织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专项行动,确保“九水连心”12项重点工程精彩呈现,高铁新城板块建设全面启动,争取开工建设站城一体、超级购物中心等标志性工程,九水板块抓紧建设“18园36景”,“重走一大路”板块完成火车站、宣公弄、狮子汇渡口、鸳湖旅馆重建改建,南湖湖滨板块建成投用南湖天地,革命纪念馆轴线板块推进南湖未来广场等项目,慢享古城板块推进子城遗址公园全面开放等工作。推动各县(市)构建各美其美的城市形态,全市域提升国际化水平。

  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让城市更聪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推进智安街道建设。全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5500个,打造一批秩序井然、环境整洁的示范街区。

  (四)着力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

  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推动嘉兴经济行稳致远。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组织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结构性指标增速高于面上投资。联动推进44个省市县长工程和298个“六个千亿”工程,开展10亿元以上项目“领跑者”评选,“百年百项”完工率超过80%。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城市有机更新、城乡融合发展、“三改一拆”等推进力度,盘活存量住宅商业用地3000亩、工业用地5000亩,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3万亩以上。

  发挥出口拉动作用。确保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占全国份额不降低。持续引进国际贸易龙头企业,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500家。加快建设桐乡复合材料、平湖箱包、海宁纺织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出口名牌企业达到120家。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打造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交易中心。

  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增强循环畅通能力,多渠道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落实消费新政,推动旅游、商贸、餐饮等重点领域释放消费活力,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计划,大力发展云购物、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网络零售额增长10%。抓好南湖、嘉善、桐乡3个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培育1-2个省级智慧商圈,争取把少年路打造成国家级的高品质步行街。

  发挥服务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政策支持,争取全年为企业减负250亿元以上。健全服务企业“三员”机制,开展“融资畅通、金融赋能”活动,新增贷款2000亿元以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专注实业、深耕主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着力开建先进制造新体系

  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稳定供应链、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让传统产业成为生力军。组织实施传统产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坚持“退”与“进”两手抓,善待和鼓励更多的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行业龙头。推进“两高一低”企业整治,规下工业以亩均税收3万元为标准,规上工业按照亩均税收5万元、10万元等批次递进,分行业分阶段淘汰、改造、提升,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3000家以上,腾退低效用地2万亩以上。推进制造业标准质量提升,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合作,从全市前十大传统行业和列入省级转型升级试点五大行业着手,按照建立一套行业标准体系、一家行业研究院、一个行业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三位一体”模式逐行逐业进行提升,主导、参与制定省级以上标准累计达到1500项,新创建省级品牌企业50家,建成行业研究院10家,加快走出一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嘉兴路径”。培育发展“六型企业”,新增百亿企业1家、“单项冠军”2家、“隐形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

  让新兴产业成为新引擎。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形成2条标志性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5.5%、39%和65.5%。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数字化改造工业企业600家,形成5个数字经济百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互联网+”高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2%。组织实施“上市100”专项行动,建立覆盖企业上市全过程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与中国基金业协会合作,引进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硬科技”企业,新增上市企业12家、争取到2023年提前两年突破100家。

  让产业平台成为主战场。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升级版”,按照规划、设施、产业、配套、环境、队伍“六个一流”要求,加快建设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每个园区深耕1-2个重点产业,集聚一批产业链高端环节企业,争取主导产业集聚度超过50%。开展各类产业园区整合提升,力争新列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家。推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新建成小微企业园20家、入驻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

  (六)着力开跑改革开放新赛道

  顺应“双循环”背景下的合作竞争态势,推出更多有利于激发发展活力的改革开放新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高起点深化改革。把数字赋能和数字化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全面数字化转型。实施56项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长三角区域通办”。支持海康威视开展物联数据示范应用,建设一批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项目,带动各领域智能化发展、现代化治理。加快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做好国有资产特定问题调查反馈事项整改,推动10家上市公司苗子群体逐步上市。

  高质量利用外资。打造省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组织开展“十四五”元年大招商,实际利用外资确保28亿美元、力争30亿美元,巩固“全省第二”地位。提升发展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建立“一个县(市、区)包一国”机制,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和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70个以上。

  高水平扩大开放。抢抓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订机遇,全方位扩大国际合作。深化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推广“期货保税交割”等创新政策10项以上,推进嘉兴综保区争先晋位。加快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确保网络零售出口额增长30%以上,争取列入国家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深化与霍尼韦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引进一批研发、销售、结算等区域性总部、服务型机构,打造世界500强企业集聚地。

  (七)着力开展城乡融合新探索

  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模式,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初现秀洲试点精彩篇章。高标准推进秀洲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先试,深化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集镇村庄、农村经济、乡村治理等12个领域改革实践。围绕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具有中国特色”城乡融合新城,形成秀水新区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与一流城市运营商合作,打造城市客厅、未来社区等标志性示范案例。深化湖荡区概念设计,建成最美农村公路示范段,加快形成“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小桥流水”融合共生的水乡格局。

  呈现美丽镇村建设成果。实施“百镇样板、千村美丽”工程,推行“一个优秀设计师团队和一个有集镇开发经验运营商,联手包干一个集镇”建设模式,导入城市现代商业和文化生活元素,新建成10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推进“千万工程”,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标杆县1个、示范镇7个、精品村56个、3A级景区村16个。开展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深化“两进两回”,实施新一轮富民强村计划,争取80%以上的村经常性收入达到15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

  涌现现代农业发展亮点。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积极推广“广陈模式”,按照“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定位提升农业经济开发区能级,新引入亿元以上涉农项目10个以上,核心区亩均效益达到面上农业3倍以上。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进粮食稳产提质、生猪增产保供,壮大本土种业企业,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扩大嘉田四季、嘉兴大米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八)着力开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更大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擦亮秀水泱泱的生态底色。

  打好生态创建攻坚战。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高质量完成各级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环境污染发现预警、快速处置机制,加强跨区域污染联防共管。大力度实施碧水绕城、绕镇、绕村工程,推进南湖等重点水域“碧水河道”建设,加快市域北部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新增改造绿化面积9000亩。

  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全市域推行“污水管网一体化智慧管理”,加快建设南湖、秀洲、嘉善3个工业污水处理厂,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扩面提质,建成市域外配水工程,确保市控断面三类以上水质比例85%以上、出入境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实施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确保市区PM2.5浓度低于32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3%以上。全域创建省级“无废城市”,力争实现市县全覆盖。

  打好节能降碳主动战。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严控高耗能项目投资,推进高耗能产业腾退转型,腾出40万吨标煤空间。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新增绿色工厂25家、节水型企业20家、清洁生产企业100家。完善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能源管理大数据平台。

  (九)着力开启民生幸福新征程

  组织实施“惠民生、优服务”三年计划,把更多资源和力量用于增进民生福祉。

  建设更高水准的健康嘉兴。实施“健康嘉兴”专项行动,动员和组织更多市民走出家门参与健身锻炼,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促进“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探索和实践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建“运动家”社区200个,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加快市第二医院迁建、中医院改扩建、第一医院二期新建等工程,建设提升规范化发热门诊30家,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嘉心在线”服务平台,推进“全民健心”。实施“名医到嘉”工程,柔性引进100名国内一流医疗专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实现更为优质的教育供给。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眼现代化、着眼长三角一体化、着眼国际化,引育发展一批名师、名校、名学科,让嘉兴的孩子享受一流教育。下决心降低学生近视率,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新增20所省二级以上幼儿园、20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清华附中、世外高中招生办学。提升教师队伍育德育人能力,培育新一轮市级教育领军人才10名、教坛新秀100名、中小学名校长20名。办好嘉兴南湖学院,力争嘉兴大学创建成功,加快独立学院转设,支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业技术大学。

  提供更有质量的社会保障。倾情倾力兜牢民生底线,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作用,关怀帮助每一个弱势群体,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加快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长护险制度。促进低收入居民增收,完善最低工资动态增长机制。健全大救助体系,推进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强化保障型租赁房建设,住房保障覆盖率超过25%。

  打响更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组织实施禾城文化复兴专项行动,把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出来,打造更多具有嘉兴特色、时代气息的文化标识。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部”文艺精品,打响世界政党交流基地、红船干部学院、红船精神研究院等品牌,争取“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纳入南湖景区5A级范围。启动建设子城博物馆、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恢复展现通越门等历史古迹。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投用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二期。积极共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再现濮院、盐官等千年古镇历史风貌,推进月河历史街区形态提档、业态升级,呈现“走不尽的运河、赏不完的古镇”。

  营造更加平安的社会环境。强化“嘉兴无小事、事事连政治”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带动全社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做强做优县镇两级矛调中心,迭代升级“三治融合”等模式。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活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气象、档案、海防和反走私等工作。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我们经过10多轮研究论证,向大会提交了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对大会确定的项目,我们一定认认真真扎实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市政府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让解放思想成为常态。嘉兴的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必定伴随思想解放、理念提升。我们将持续推进思想大解放活动,把先进城市的理念做法融入具体实践,对新事物不轻易说“不”,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善于解放思想、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推陈出新,改变“稳有余、闯不足”的思想状态,形成求新求变求发展、敢闯敢冒敢担当的工作局面。

  让唯实惟先成为氛围。弘扬“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深化“六型”组织建设,保持奔跑的状态、奋斗的姿态,以“踏实、务实、扎实”的好作风抓落实,以“苦干、快干、大干”的精气神干事业,以“攀高、比强、赛优”的进取心创一流,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以实效论英雄。

  让民生福祉成为追求。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目标,把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作为我们抓好工作的重点,从补齐民生短板抓起,把更多财力投入到民生事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化“三服务”,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再压减10%。

  让依法行政成为遵循。坚持政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完善群众、企业家参与的“开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让清正廉洁成为自觉。按照打造党建高地要求,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压实各级政府和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全面落实清廉嘉兴建设任务,把老百姓的评价作为一面“镜子”,更大力度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今天的嘉兴,正展现出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嘉兴发展的最好时期到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为把嘉兴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而努力奋斗!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县函署,民国24年(1935)为镇。
1981年3月,撤销社、镇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西塘镇人民政府。
1983年,建成具有水乡庭院风格的西塘电影院,文化部原副部长司徒慧敏题写院名匾额。
1984年1月,政社分设,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西塘乡人民政府。
1984年7月,杭州大学乡镇建设专修科18名师生来镇考察,次年7月编写出《西塘镇1986~2000年总体规划》,这是西塘镇*部城镇规划书。
1984年10月,玻璃钢总厂试制DG200毫米大口径玻璃钢球阀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1985年6月,撤销西塘乡,并入西塘镇。
1986年9月,西塘镇经上级批准为上海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卫星城镇。
1987年,西汾公路全线竣工,途径下甸庙、陶庄至汾玉,全长13.1公里。
1991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和国家防汛总指挥田纪云等中央领导到镇沈道村视察过灾情。
1992年,建成镇东、镇西、沈道、镇南四大圩区。
1994年12月,《西塘镇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镇水产村村民委员会撤销行政建制,成立西塘镇水产养殖场。
1997年,镇人民政府大楼搬迁,落址南苑路。
西塘古镇自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接待游客的数量平均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1年西塘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定的,*批*历史文化名镇。
2011年西塘千年古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首批历史文化名镇,*AAAA级旅游风景区,*水乡魅力影视基地。2017年2月16日,国家旅游局公布新一批5A级旅游景区,西塘位列其中。[1]

朝南棣社区、翠南村、大舜村、荻沼村、地甸村、东汇村、邗上村、荷池村、红菱村、华联村、金明村、礼庙村、茜墩村、沈道村、塘东社区、西街社区、西园社区、下甸庙村、新胜村、星建村、鸦鹊村、钟葫村。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塘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嘉善位于上海西南方向与上海零距离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嘉兴港乍浦港区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交通极其方便,,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线,320国道,都穿境而过,乘坐汽车,高铁,火车均能到达。
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古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为国内外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所瞩目。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
古镇西塘,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古镇区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西塘在唐、 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倘若还能在如诗如画的水墨意境里听到丝竹细细,流水依依,还能在斑驳与繁华里轻舞流年岁月,那么,这个地方,便是西塘了。

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在春秋战国时代,曾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现有居民一千多户,因而被称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临近西塘时,已是午后,冬日的阳光暖暖的滑过眼眸,斜斜地抚过心坎,远望处,山影如岚,很自然的溶入澄澈如洗的碧空。古镇的长街曲巷,黛瓦粉墙,飞檐漏窗,在一堤如烟的绿意里若隐若现。浆声四起的流水,一拱如月的石桥,笼在宛转的旧梦里,以低调微吟的缱绻,在透明的时间里和屋前屋后的苍苔绿藤作着切切的私语。

绿波轻漾,临水映人,轻舟柔橹,如梦如幻。西塘沿河而居的人家,用一根根圆木柱子撑起黑色的瓦棚,缓缓倾斜的姿式长达千余米,如一曲悠长的曲子,时而高扬层叠时而低回绵延,如此蜿蜒起伏而又和谐统一的廊棚在今天的江南古镇中尤显特色。长长的廊棚,古朴的木质建筑重重叠叠,鳞次的墙檐泛射着暗涩的光,有阳光透过,恍在时空的隧道里行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心跳和那怀旧的情结在隐隐轻蹑。目光停留在雕栏的木格子上,轻抚着朱颜犹存的斑驳痕迹,思绪如缕缕烟花,缠缠绵绵弥散在那些似水的流年里,依稀之中仿佛看见了柳亚子先生和南社的文朋诗友们在乐园客栈的廊棚下饮酒作赋,击节而歌。想象着那些倚栏笑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欢愉,一时间,恍若隔世。

清风徐徐,绕廊而过,如一圈一圈的年轮,辗过漂浮的空寂,以湿泽的静影,沉浸在水中。透过廊顶的间隙,细数着光与影的流落,青砖黑瓦的色泽在悠然中渐渐老去。

许烟雨中的长廊应是另外一种情调吧,试想一个人漫步在这充满古意廊棚下,聆听着棚上被雨点轻轻敲打的声音,看着那一串串晶莹的雨珠从廊檐垂滴而下,平日娴静的河面上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在舒展,一层层水雾在恣意弥漫,任自己的心情被感染,任自己的灵魂被涤荡,任生活中的凡尘俗事随波远去,那份心情,也许正是无法言喻的怡然与惬意了。

一直都认为弄堂是可以与人交流的,走在已不知记录了多少代人足迹的青石板上,轻蹑的足音回响在深长深长的弄堂,仿佛一曲古老的歌谣荡进缄默的城堡,是谁在与历史对话?又是谁在聆听一面面残垣诉说?宽窄各异的弄口如一双双大小不同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烟雨红尘里的俗事纷纷,看着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江南的和风细雨中缠绵悱恻。

穿过长长的弄堂,尘嚣变的悠然,凡俗变的清淡,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幻化为宁静怡然;生生死死,幕起幕落,情感似乎经过了水的漂洗,多了些许沉静。爱情或者其他,成了纷繁往复的轮回,静静地、细细地,铺在了弄堂的每一个角落,铺在石板的每一个间隙,回过头望去。墙角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正悄悄地开放。

水是西塘的梦,是西塘的魂,而让人魂绕梦萦的,则是西塘的桥。那104座石桥,默默地倾听着千年流水轻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旧事新人、繁华沉淀;以苍桑的姿式,在水的怀抱里,影动波摇,翩若惊鸿。

西塘的一座座石桥如一部部古书,浸在潜移默化的变迁里,带着温情的渴望,波动在河水的涟漪里,桥的造型各异,或如卧龙临波,或如彩虹飞架。每座桥都有故事和传说:宋代福源宫道人立桥望仙而得名的望仙桥,明代建桥时有鸟飞来呈祥瑞之兆而得名的来凤桥以及列入平川十景有环秀断虹美誉的环秀桥等,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如此的美景,使人恍入画境。

站在桥上远眺,西塘的水、路、棚廊以及模糊的黛瓦粉墙在斜阳的晕染下,如淡彩的宣纸画;古镇弯弯曲曲的弄堂,平平仄仄的石板,瘦瘦清清的小河,高高低低的石桥,如泛黄的照片在记忆里层层清晰。这样远远近近的望着,目光沾染了水的痕迹,醉成湿漉漉的痴情。夕阳斜下,桥下嫣红的水面随橹的摇晃洒下一串串晶莹剔透般的珍珠,小船儿荡荡悠悠地划着,桥的影子在细细碎碎的水声中被一波一波的涟漪轻柔地化开,亦真亦幻而又忽明忽暗,仿佛岁月的印痕在自然的画面中流动,树影、船影、桥影,晃动着,渐渐隐去。

西塘的建筑,古朴而不张扬,站在任何一座宅院门口,都看不出丝毫的辉宏之气,这大概与西塘人平静谦和的心境与性情有关。

身前多种福,后代必能得善报,这便是“种福堂”名称的由来了。据介绍,这原是宋代御营司都统王渊后代的宅院。西塘的建筑强调“以暗为安”,正如现代人所说的“银不露白,暗可藏财”,种福堂亦是如此。宅内用以采光的天井极小,光线昏暗。宅子的*间低矮而不起眼,甚至显得有些委屈。往里,是一座高大的门墙,一面刻着“维和集福”,一面刻着“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取自《易经》,象征着事物的一个发展过程,元即开始,开始时充满希望,枝繁叶茂后,又要想到秋天的落叶凋零。不能不说这八个字的意义颇是耐人寻味。

据传,王氏先人祖训强调“家和万事兴”及“以和为贵”的平和之心。这种心境,在宅院的构架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在砖的排列上,极有规律,上五下十,寓意做人要一五一十,实实在在。门楼的面也是凹凸成型,喻示着做人要胸怀宽广,要能屈能伸。二楼木质结构的楼板上用糯米汁和石灰铺就了一层四方的砖,这样,楼上的人走动就不会惊扰了楼下。楼下尽可高谈阔论,楼上亦可独听风雨。

西塘的古宅颇多,有的已经很破旧了,还有的只是一个狭小而昏暗的小院,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有一些枯败的小草,伏在地上,静静地将岁月守望成一段段旧事。那些无处不在的古朴与宁静的气息,被轻风轻轻拂过,曾经的经历与过往,随着风轻轻远去,远去,人便恍忽了起来,感觉好象历史在这里已经和倒塌的院落、倾斜的房梁一起倾塌了,而西塘又将这一切完好的凝固了,蓦然回首,古宅的院门紧闭,一把生了锈的铁锁令人触目惊心,便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走进了古宅,走进了那一页页尘封的旧事中。

古镇西塘原有“平川十景”,明代先贤周鼎(桐村)先生曾有诗吟咏。最有名的要数那首《西塘晓市》。“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硅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竞烹鲜。”廖廖数语间,繁华热闹的景象跃于眼前。现今,商家店铺依然云集,荷叶粉蒸肉的香气依然四溢,八珍糕的名气依然响亮,东街上的茶楼依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只是,往来的大多不再是四乡八村的乡邻,而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以或欣赏或寻梦或好奇的心境探访这个千年的镇落。

坐在雕花木栅前抽着水烟的老人,闲话家常的老太太,以新鲜而又习以为常的目光打量着三三两两的游人,时不时流露出善意和友好的微笑,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记忆里,一定还会有西塘的旧事吧,那些旧事是否也如他们一样,坐在自家门前任阳光暖暖地晾晒呢?

西塘是有着颇多可引为自豪的物件的,如细腻精美的木雕,技艺精湛的漆艺,寓意广博的瓦当。这些旧时用于江南居居建筑的物品,在现在人眼里,是美轮美奂的而又令人回味不已的。

瓦当这个词是*次听到的,看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就是一正一反两两相扣的瓦片,屋檐口的瓦当,一为花边,一为滴水。花边是在盖瓦上所加的扇形瓦片,加上波浪形装饰。滴水是底瓦加上各式花样的滴水檐,可以把雨水抛得远些,不致于湿了门楼。西塘的瓦当看似古拙,实则造型丰富,极其精致,据说,从瓦当上就可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喜好。瓦当多为吉祥图案,想来家家户户在选配瓦当时也是融入了不少的心愿和祝福吧。

西塘人的生活是精细典雅的。不说那些豪门宅第,就是普普通通的居家宅院,也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房梁、窗格、门柱,都刻满了花草鱼鸟等,秀美而又多姿多彩,一些大户人家的梁上,甚至刻了古典名著或戏文传奇等,以凝练的刀法,清丽的风格,体现了丰富的层次感,这些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艺术瑰宝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风霜的侵蚀,好多曾经鲜亮的彩漆已经斑驳剥落了,显得残痕累累。旧时的花团锦簇现在已演绎成繁华旧梦,满梁的花卉被岁月的风片片吹落,只有透过那一缕缕刻痕,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花繁叶茂和富庶盛景。

西塘古镇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几乎每一座桥的背后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等。西塘古桥的建造也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随着商业繁荣,商旅云集,石桥也就越造越多,日前,小小的西塘镇竟有各式各样的桥近百座之多。
桥在古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水陆交汇的一种纽带水行船,陆上行走,过河怎么办呢?就要靠桥,桥是联系陆地与陆地之间,跨越河流的一种重要的纽带,同时建造桥的位置是根据居住生活的需要,和根据交通的需要而建的。因此它的位置选得非常重要,因此这是桥的本身,由于我们江南地区,河里要走船,走船桥要拱起来,要有空间,要拱桥,拱背桥,和直桥。因此这个桥的地位比较高,所以往往桥也是人们休息和观景的地方。
建于明代的“五福桥”,连通烧香港的南北两岸,是单孔石阶桥。五福指的是福、德、寿、禄、善终。是民间对人生的五大追求,更是造桥人对过桥人的祝福,希望这座桥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方便,更多的是吉利和希望。
“送子来凤桥”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是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正好有一只鸟飞来,“送子来凤桥”这个吉祥名字由此得来。桥顶的棚,和方砖铺就的长条凳,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
而“送子来凤桥”最通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虑到当时女子有缠小脚的陋习,迈步子小,台阶不方便行走,于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专用。
远远看去桥的顶棚上红檐黑瓦,桥正中的花墙隔断,把桥点缀得古朴新颖。

版本一: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版本二: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湖泊之一。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 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
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岂不更好? 坡。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沪杭铁路(嘉善站),前往西塘的游客可乘坐K210路公交车在西塘汽车站下车。
沪杭高速铁路(嘉善南站),前往西塘的游客可在南站乘坐K222路公交车直达西塘,历程40分钟左右;
也可坐K702路公交车到嘉善客运中心或嘉善城区转乘K215或K216路公交车在西塘汽车站下车。
沪杭高速公路(嘉善大云出口),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塘出口),320国道
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三大机场

至2011,西塘镇户籍人口5.76万人,外来人口3.4万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塘镇)

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政总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2.2%。完成合同利用外资702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403万美元,实到县外内资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金1.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0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98.6%,实现利税3.5亿元,同比增长245.3%,其中实现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旅游票房收入5100万元,同比增长26.3%。 

2008年建成占地46亩的黄花梨基地。在邗上村投资35.93万元,建立42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建立水稻良种基地,进行田内工程建设,机泵改造,农机具配套,基本实现了农业设施标准化、生产设施机械化、农业技术科学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2010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西塘镇2010年的合同利用外资数、实际到位外资数*值均名列嘉兴市*,在全市十强乡镇排名中,一跃成为全市之冠。
2010年西塘镇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可完成7800万美元,超额完成县目标任务。1至9月份,西塘镇实际到位数达到6440万美元,同比增长406.1%,完成县目标任务的126.27%。
西塘是全国钮扣之乡,全镇共有钮扣生产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名,2008年纽扣生产总值达35亿人民币,占西塘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年产钮扣400多亿颗,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

2008年西塘旅游产业共接待游客161.3万人次,实现旅游相关行业销售收入1.91亿元。 
西塘古镇2013年旅游门票收入达10090.66万元,同比增长33.65%,票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08年城镇建设投入110万元,拓宽延伸了邮电路,新建南苑路等镇区4条主要道路;投入12万元,清理里仁港市河;投入51万元,建造望仙桥、戊寅桥、来凤桥、胥塘桥等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桥梁;投入10万元建造停车场;投入360万元,新建了占地42亩的西塘镇文化广场。南棚下步行街、朝南埭沿岸长廊的开发建设,加速了西塘镇建设步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
古镇区里,有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
西塘古镇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其中西塘旅游公司开发的景点有11个, 从逆时针方向走:由古镇中部的叶家弄进入,入西街右转,经“根雕馆、瓦当馆、薛宅钮扣馆”;到双桥处,直走过安境桥右转,在烧香港,游“倪居、圣庙、木雕馆”;延西塘港东边古街北上,过狮子桥,可见“黄酒馆”;沿细长的烟雨长廊,经送子来凤桥,一直往西,来到“醉园[2]、七老爷庙”;返回环秀桥,右转进“种福堂”;沿西街往东,最终游览“西园”。

倪宅位于烧香港南,倪氏家族为镇上书香门第,倪宅前后共五进,前有廊棚,后有花园,正厅名为“承庆堂”。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倪天增(1937年――1992年)是上海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的好市长。倪宅原为五进,现只开通了前二进,正厅为承庆堂,为倪氏祖居的堂名,前厅和两旁分别设有厨房、膳房、帐房、琴房等,楼上则设有闺房、卧室等为明清时期西塘殷实家庭的真实写照。经过整合充实廉政教育资料,重新修葺一新的“倪天增祖居” 与杭州于谦祠、宁波清风园、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10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了党员干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普通游客陶冶情操的一个场所。

西园西塘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

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

入园处小桥流水,石狮门厅,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桥、假山、凉亭、人工瀑布。有好几家建在该景点旁边的客栈也以此而命名,如:西园雅居、西园客栈、西园驿站等等。

廊棚古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为国内外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所瞩目。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水乡特有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

西塘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近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俗称“一落水”。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沿途还有别致的小贩卖各种物品,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皮弄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长长的弄,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处。在西塘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166块石铺成,弄面平整,下为下水道。石皮弄左右两壁梯级状山墙有6-10米高。

种福堂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

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

环秀桥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相传昔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1997年重建石级拱桥。这里有幅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写了过桥的两种方式。乘船是从碧玉环中过,步行则是人步彩虹带上行了。这副对联是脱胎于河北赵州桥上的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

特产:嘉善黄酒、粉蒸肉、八珍糕、芡实糕、“六月红”河蟹、麦芽塌饼、薰青豆、大头菜、馄饨老鸭煲。
小吃:芡实糕、麦芽糖、绿豆汤、豆腐花、大,小馄饨、熏青豆、扎肉、一口粽、桔红糕、臭豆腐、鲜肉烧卖、霉干菜烧肉、椒盐南瓜、馄饨老鸭煲、肉末野开花、白斩鸡、马兰头、白水鱼、蝉衣包圆、西塘天下*面。
是西塘千年风俗之特色时令点心。

麦芽塌饼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并配以中草药佛耳草、麦芽为原料,采用传统手艺精制而成。口感柔软、不粘不糊,佛耳草香气浓郁,诱人食欲,并能够消食降脂、延年益寿,是赠友敬老之佳品。

芡实:属水生睡莲科植物既有健脾胃的功效 、把芡实粉碎加糯米粉做成糕就是西塘芡实糕的特色,西塘平安堂糕店把芡实糕做成多种口味,且口味独特,有加核桃、芝麻、薄荷、跟人家不一样的是在芡实糕中加入花粉和蜂蜜使芡实糕口感更软更糯,桂花口味和花粉蜂蜜口味的是最糯最*吃。西塘芡实糕大都可以先品尝后购买,芡实糕具有健脾胃固肾功效,药食同源、老少皆宜。
桔红糕把桔子汁和糯米粉做成一粒一粒小小的像小汤圆一样中间有一点点橘。
古镇的传统名菜,五味调百味香。采用适宜的五花肋肉、五香炒米 粉、豆腐衣和新鲜荷叶,配上丁香、八角、酱油、甜面酱等调料精制而成,此菜风味独特,肉质酥糯,清香不腻,既可下酒,又可作点心,且充分发挥荷叶解暑清热,散淤止血的药理作用。
面条是作为一种平时换口味的点心,所以做面条都特别讲究辅料的搭配,常常会加入很多东西,如肚片、鳝丝、牛肉等,做好的面料多、鲜味足、营养丰富。西塘人做面条更是出了名的讲究。做面条要用两口锅同时烹制,一口锅用来煮面,一口锅用来炒制辅料,西塘人常用的辅料是肚片、鳝丝、自制的爆鱼等。煮好的面放入另一口锅和肚片、鳝丝等加水再一起煮 2-3分钟。出锅后的面条,汤汁鲜浓可口,面条筋斗。
西塘人历来爱喝点黄酒,因此,在西塘历史上有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黄酒作坊。如今全国*单个黄酒生产企业----嘉善酒厂就坐落在西塘镇的北部,该厂严把质量关,生产的花雕、善酿、黄酒等汾湖系列二十多个品种酒性温和、酒味醇润、口感独特。
八珍糕选用山药、茯苓、芡实、米仁、麦牙、扁豆、莲肉、山楂等八味草药以优质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此糕青黑发脆,初以能消小儿疳积而走俏,后由于选料考究、加工精细、口感香甜,且益脾胃,成为江南名点。
六月红是指农历六月的夏天所产的河蟹。“六月红”的蟹身只有鸡蛋那么大,蟹肉鲜嫩、蟹肪滴油、壳薄,放入清水一蒸就变绯红,故此得名。在杭嘉湖一带还流传“穷再穷,不忘六月红”的俗语,那是对“六月红”河蟹的赞美。
馄饨老鸭煲是一道西塘的土菜,据说是这裹的烧窑工发明的,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于是窑工们就地解决,在窑裹炖起了老鸭,但光光是鸭肉,又吃不饱,便有窑工在煲里加入馄饨,既可以充饥,又补充了营养,一举两得,馄饨老鸭煲便在窑工中间传开来,后来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这道菜。
“鱼米之乡”西塘水产资源特别丰富,阡陌之间鱼塘星罗棋布,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有汾湖。生养其中的白丝鱼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西塘美食谱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建筑文化也带到太湖流域,带有封火墙的建筑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同的是,当地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古时候民间防火意识相当强,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俗话说“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据说最早的美人靠是吴王为了讨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状象不象“鹅项”?西塘方言中“鹅项靠”与“吴王靠”是谐音,有人称之为 “吴王靠”,后来此样式在江南一带的临河建筑中广为运用,现在的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个人都能靠!

河埠不但是人们停泊船只、交易商品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取水、洗涤物品的所在。主妇们在这里浣衣洗米,在这里张长李短。即便是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依然有镇民们尤其是年长者,喜欢并习惯使用河水。比如洗床单,用木槌重重地捶上一阵后,投在河里大力甩动漂洗,又快又节省。以前买东西极为便利,只要听到河道中货船上的叫卖声,走下河埠,上船讨价还价,成交后提着东西回屋去。还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妇在小楼上用绳系着个篮筐,把钱放在里面吊下去,成交后再把菜果和油盐酱醋吊上来。这种足不出户的采购方式,只有水乡临河的人家才有。

河埠与船只的关系密不可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发现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系船缆绳的孔眼石,用于固定船只。这就像绳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样,所以孔眼石就被称作:“船鼻子”。最初船鼻子只讲究实用,久而久之也开始讲究美观,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纹样,极富传统文化情趣。

系缆石状似石莲花,埋入土中,形似莲花桩,这是供过路舟船停泊系缆,一个缆石上可同时拴几根缆绳,这也是古代镇上为数不多的几种公用设施之一。

花墙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组搭而成的。一般位于天井或院子的围墙墙体的上部,用来通风,既美观又实用。

明清时期的大户人家特别临河的人家讲究财不外露,有“小小蟹洞里能摸出个大螃蟹来”所比喻的建筑特点。但如果稍加留意,人们往往在大门口就能观察到主人身分或身价的特征。在明代,建筑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于“青石”的“青”与“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镇内有的人家门前阶沿有一尺多高,就是因为明代时的门前用青石铺地到清代再用整条毛石盖上去形成的。

西塘全镇几乎***屋顶上张扬的飞檐翘角,处处显示出平民文化元素。大多房屋的顶都是最简单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顶。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税,纳税的标准是正梁,几根正梁交几份税。要是想扩大面积又不交税就只有想办法,西塘人很聪明,建房就用硬山顶,只需一根正梁,然后东西厢房一般是单屋面落水,没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边墙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与屋顶。把这部分高出的墙顶端做成漂亮的圆弧状,犹如观音像兜的头巾,很具风韵,人称观音兜

花窗的结构有多种,常见的为各种格子图案,也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样或吉祥图案的。这是当地人思想上保守与开放的矛盾体现,在人们刚开始用玻璃的时候,总觉得家里的东西和全家的生活全部暴露在别人面前不妥当,但又非常想赶时髦,所以出现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饰。

西塘风景秀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历史上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明代以来,有志书记载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杨茂 、张成
西塘两位元代工艺美术大师,雕漆巨匠。他们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红技法达到了顶峰,代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水平,且对后世漆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与当时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不仅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 江南市镇的经济发展。杨茂的作品《观瀑团圆盒》至今被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着,该作品还被印制成邮票;张成《剔红紫萼圆盘》被日本大津市圣众来营寺珍藏。

陈舜俞吴镇并称“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聪明、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学士渊博,官居沐阳典史。后来有一年庄稼欠收,他为百姓请求赈灾,触犯了当局者的利益,引起了当事人的不满,于是罢官回家,从此不再涉及官场。他曾旅居苏州,卖文为生,吴中墓志、谱牒多出其手。周鼎为文严整警敏,援笔立就,尤工诗,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来切磋者,与吴越知名人士吴宽、沈周等都有结交。西塘养育了周鼎,周鼎又将其赤子之心回赠给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诗》中描绘了西塘许多的景致,如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环秀断虹、雁塔湾头等,揭示了古镇西塘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著名剧作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越剧院院长。他从小爱好古诗词,解放初参加西塘镇宣传队,边演戏边写演唱材料。1954年,他创作了越剧《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剧团演出,夏衍看了戏后,非常赞赏,特在《人民日报》撰写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顾锡东一生致力于越剧的创作,写下了大量剧本,其中以《五女拜寿》《汉宫怨》*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顾锡东不仅为*越剧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为我国的戏剧文学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尤其是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对嘉善田歌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不少的支持。

赵宪初*当代著名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一直在南洋模范中学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在教学中,他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以分数为*标准,在数学教学中,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被誉为“赵三角”,他是上海市*批特级教师,为教育界公认的“一代名师”。

除了以上介绍的西塘名人外,小小的西塘镇还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外交家韩古农、韩诗农,女作家汤雪华,清华大学教授范崇武,南社社员余十眉郁佐梅沈禹钟等,西塘的流水养育了代代英才,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

西塘开发旅游之后,吴邦国彭佩云谢铁骊苏舒阳汪恕诚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来视察西塘考察。奥斯卡巨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丽尔.斯特利普汤姆.克鲁斯、大侠金庸、国内著名演员孙道临斯琴高娃、港台影星齐秦李嘉欣袁咏仪等也来西塘旅游或拍片。

1998年至今,西塘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旅游文化节。文化节融旅游、文化、购物、庙会、经贸洽谈和商品展销为一体,充分展现了西塘古镇的魅力。有古镇建筑与人居论坛、嘉善民间文艺会串、平川灯会、西塘风情摄影展、顾锡东戏剧作品展、平川书画社书画作品展、文化庙会活动等。使广大来宾和游客真正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体验西塘古镇原汁原味的水乡文化和精神品位。

到西塘百姓家过*年活动,春节期间西塘针对外宾市场推出了“到西塘百姓家过*年”,并且安排了一系列传统过年活动,游客们可以直接参与,体验江南水乡不一样的过年方式。如祭灶、学女红、写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烧头香、接路头、逛庙会等传统的习俗迎接新年、欢度佳节。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民间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活动。祭灶,是一项民间影响很大极为流传的活动,我国的春节也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中最露脸的一尊,人们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求他上天讲好话,如果你留心的听,还会听到奶奶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在西塘古镇的“倪天增祖居”的老宅,您可以体验并参与“祭灶”仪式。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闹愉快的时候,也是*人最讲究团圆的时候。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初一至初四,是*人的狂欢节,在西街、塘东街等一些老街,调龙舞狮、扭秧歌、打莲香等一些民间的庆祝活动再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小吃,像过年必吃的烧卖、馄饨、年糕以及各种各样有趣的玩意,如年画、捏泥人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西塘古镇区家家户户贴了门神、春联,老宅子里里外外布置的喜气洋洋。您还可以在西塘的*私人花园――西园,尽情地泼墨挥毫,自己写春联。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之前,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在西街、廊棚等地方舞狮调龙、打莲香等各种民间庆祝巡回表演。

2001年7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3年11月,被建设部确认为“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3年12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2006年12月15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2007年,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古镇西塘获得“*水乡魅力影视基地”;2007年,在首届*旅游论坛上获得“*十佳古镇”的荣誉称号。2010年获“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称号、“浙江服务名牌”称号、“西塘国际旅游文化节”获“十大品牌节庆”称号,2011年获得“*旅游合作联盟十佳合作伙伴”等等称号。

721日,我们离开普陀山以后,赶往古镇西塘,途径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绵延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十分壮观

行驶在这座大桥上,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着色彩的桥栏杆,不禁想到为这项浩大工程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们,心中油然产生了一股敬意

由于天下小雨,加上桥上不能停车,没有拍到效果好的照片从网上搜索下载了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




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湾海域的,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与的还长11公里,成为继的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51日试运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40亿,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辆。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2001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本项目商请、、、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已签订贷款协议。

大桥本身的经济效益是吸引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基础。据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经测算,大桥财务内部收益率将达8.0310.1%,投资回收期14.2年,投资回报率15.10%(不含建设期)、12.58%(含建设期)。

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大桥的护栏有7种色彩,为彩虹7色。

杭州湾大桥关键技术创新: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大桥钢管桩基础具有桩长、大直径、数量巨大的特点。桩长达89米,桩径为1.5米和1.6米,总计5474根。通过近一年多钢管桩基础施工,进度快,质量好,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其创新点是:超长整桩预制;内外螺旋焊接;三层熔融环氧粉未涂装;埋弧自动焊工艺;大直径不等壁厚焊接;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3、大吨位7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结构分析;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研制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桥面施工振动桥设备;首次采用了早期张拉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设计制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吨液压悬挂轮轨式70米箱梁纵移台车。

  4、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结合施工方案对大吨位整孔箱梁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海工耐久性混凝土性能研究与实践;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试验与实践;箱梁梁上运梁和架桥机架设的综合技术。

  5、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其创新点是:建立可靠的钢筋腐蚀电学参数和输出光功率变化判据;研制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动态预报软件;制定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期原体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并配合工程进度实施。这项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

  6、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跨海大桥投影坐标系建立的相应标准,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跨海高程贯通测量,创造出一种快速海中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7、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20028月,通过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实体模型中涌潮的模拟方法和试验技术以及分布式浑水生潮系统和沙量随潮变化的加沙系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主要创新点是:确定车辆安全行驶风速标准;面向所有灾害天气类型进行研究;提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间成果,其中报告推荐的风障方案即将付诸实施。

  9、跨海长桥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整体桥梁部位进行的结构分解,形成22949个结构构件,并将采集数据的625张表与其相关联,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化检索方式;集成统一工程通讯及网络的组建,极大降低了基础网络建设成本;实现长距离的多点无线视频图像传输及回送。

  系统已完成软件开发并投入运行一年多,在工程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舟山跨海大桥货车限行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