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的酿造工艺详解?

白酒有许多香型,相信大家都知道。酱香白酒是主要的香型白酒之一,所以这种香型的白酒有很多种。但大家知道吗?即使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省也有所不同。其实啊!酱香白酒有四种生产工艺,分别是坤沙工艺、碎沙工艺、翻沙工艺和窜沙工艺。那酱香白酒的四种工艺你都了解吗?

坤沙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称为坤沙酒,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是正宗的酱香白酒。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因为需精选的优质高粱原料,且不能粉碎,出酒率自然不高,所以要经过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然后储存三年以上的时间。这种工艺下酿造出来的酱香白酒酱香风味更加醇厚、酒体更加丰满、酒质更加浓郁。这种工艺出酒率低,酿造工艺复杂,酿造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比较高,茅台酒就是典型的坤沙酒。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沙是指沙子,其实不然,这里的沙是指高粱和它的辅料。碎沙工艺中的高粱需要全部粉碎,出酒率自然提高了,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也要经过二次投料、但不需要七次取酒这么麻烦,只需取两三次就足够了。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与正宗的酱香白酒相比要单薄一些,但也比较好入口,所以初次接触酱香白酒的人较容易接受这种口感一些,许多中档的酱香白酒都是这种工艺。

所谓翻砂酒就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中加入一些新的原料和药曲酿造出来的白酒,这种酒出酒率高,所以生产周期短,品质相对也较差一些。许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就属于这种工艺。

窜沙工艺也称为窜香工艺,这种工艺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以后再丢弃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得,这种酒成本低、质量差,不符合酱香酒的标准,所以被淘汰了。

以上就是酱香白酒四种工艺的介绍,这四种工艺有所不同,坤沙工艺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也高,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选择翻沙工艺的白酒也是不错的!看了以上四种工艺的介绍相信大家也了解一些了吧!同时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贵州怀庄(集团)龙台国酒业有限公司(微信小程序)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尊享更多优惠!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酱香型-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教材] 茅台镇白酒发酵工艺及成本价位 茅台酒原始、古老、传统的酿造技术是世界上蒸馏酒中绝无尽有的独特工艺,其精华主要体现于季节性生产、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蒸馏接酒、长期陈酿、精心勾兑这六个极其重要的生产环节。 ——季节性生产。国内一般白酒酿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产,只需经过一两次,至多四、五次发酵蒸馏取酒,便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而茅台酒酿造,则是顺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历经八次摊凉及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复杂生产过程。 ——长期陈酿。新酒烤出后,按照七个轮次、三种典型体、不同年份分类装坛入库,长期陈酿。从新酒入库到勾兑,至少要陈酿3年以上,比其他白酒陈酿时间要长,还要用贮存时间更长的老酒勾调。 茅台酒一律使用传统的陶瓷坛装酒入库,长期陈酿,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在有效保存许多有益香味物质的同时,进一步排除酒体中有害健康的低沸点物质,祛除新酒不愉快气味,减少辛辣味,酒体变得更加柔和、绵软,芳香更加突出。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蒸馏接酒是“高温酿造”工艺的精髓,是一个最富有科技创新内涵的典型范例。 ——高温制曲。茅台酒制曲温度高达62?,需经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这是顺应自然的古老科学方法。为茅台酒带来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质和香味前躯物质,这在世界蒸馏酒中是独一无二的。 ——高温堆积。这是茅台人针对高温制曲而设计的堆积工艺,且堆积温度要达到50?左右。高温堆积为入池发酵网罗、筛选、繁殖了大量微生物,并带来了大量的香味香气物质及其前躯物质,这在世界蒸馏酒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高温蒸馏接酒。茅台酒的接酒温度在40?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15?。高温蒸馏接酒,能有效排除挥发性强的硫化物和其他剌激性的低沸点物质,更多地保留不易挥发的高沸点香味物质。 ——精心勾兑。新酒陈酿三年后,先小型勾兑,再大型勾兑。 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 统一投料水分、蒸粮时间和各轮次入窖水分,确保水分合理,确保了茅台酒质量; 统一细 化工艺操作,控制拌曲用量、上堆温度,确保了堆积发酵的质量; 统一堆积发酵,控制下窖温度,确保了偏老不偏嫩的工艺要求; 统一辅料用量,控制谷壳用量,确保了降低半成品酒的邪杂味; 统一入窖尾酒质量,控制入窖尾酒浓度和用量,确保了“以酒养酒”工艺的内在要求; 统一上甑气压,控制上甑和吊水时间,确保了糊化时间合理。 一、 茅台酒的工艺流程 第一轮投料发酵 第二轮投料发酵 (称下沙操作) (称糙沙) 80,整粒高梁 70,整粒高梁 ? 30,粉碎高梁 20,高梁?粉碎?? ? ? 加热水润料 加热水润料 ————————?? ? ? 蒸酒、蒸料??酒 5,,7,第八轮出窖酒醅?拌和 ? ? ? ? ? 出甑酒醅加水 ? 蒸粮 ? ? ? ? ? 冷却? ?? 出甑加水 ? ? ? ? ???高温大曲 高温大曲?冷却?加尾酒 ? 堆积 ? ? ? 堆积 ? 入窖发酵 ? ? ? 入窖发酵?出窖酒醅—— 出窖蒸酒 ? 酒 第三至八轮 上一轮蒸酒后酒醅 ? 出甑加水 ? 冷却 ? 尾酒???高温大曲 堆积 ? 入窖发酵 ? 出窖酒醅分层蒸酒 ? ? ? 中层酒 下层酒 上层酒 二、茅台酒的工艺操作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较为特殊,原料高梁称之为“沙”。用曲量大,曲料比为1:0.9。一个生产酒班1个条石或碎石发酵窖,窖底及封窖用泥土。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占总量的50,,称为下沙。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第二次投入其余50,的粮,称为糙沙。原料仅少部分粉碎。发酵一个月后出窖蒸酒,以后每发酵一个月蒸酒一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共发酵7次,历时8个月完成一个酿酒发酵周期。 (1)下沙操作 取占总投粮量50,的高梁。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发粮水)润粮4,5h,加水量为粮 食的42,,48,。继而加入去年最后1轮发酵出窖而未蒸酒的母糟5,,7,拌匀,装甑蒸粮1h至七成熟,带有三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在晾场上再加入为原粮10,,12,量的90?热水,拌匀后摊开冷散至30,35?。洒入尾酒及加对投粮量10,,12,的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温度约30?,堆积4,5天。待堆顶温度达到45,50?,堆中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时,即可入窖发酵。下窖前先用尾酒喷洒窖壁四周及底部,并在窖底撒些大曲粉。酒醅入窖时同时浇洒尾酒,其总用量约30,,入窖温度为35?左右,水分42,,43,,酸度0.9,淀粉浓度为32,,33,,酒精含量1.6,,1.7,,用泥封窖发酵30天。 (2)糙沙操作 取总投粮量的其余50,高梁,其中70,高梁整粒,30,经粉碎。润料同上述下沙一样。然后加入等

七次取酒是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酿造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样的工艺可以使发酵的粮食里面香味物质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复合香,这种复合香带有舒服的酱味。浓香、窖泥味会减轻很多。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就是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根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窖坑3—4米深,能装15—20甑的酒糟。与浓香酒不同,酱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争取更多微生物。

再过一个月左右的发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时间到了12——1月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完后,时间已经到第二年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

新酒生产出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各家酒厂的核心机密。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

镇的坤沙酱香酒由于用料特殊,一般采用茅台镇小红梁——红缨子糯高粱,所以能经得起九次蒸煮,七次取酒。正宗坤沙酱香酒酒体酱香突出,酒体幽雅醇厚,空杯留香持久与这些工艺是离不开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酱香酒的配料工艺详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