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丝脂肪沉积针炙有用吗?

本文作者:刘亚斌【马尾神经损伤】

想要清楚这个问题的话,我们首先需要搞明白什么是终丝,它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终丝脂肪变性,它又是什么样的指征?终丝和马尾神经的关系是什么?为何有可能导致马尾神经损伤?

终丝是链接脊髓圆锥末端与尾椎椎体背侧的一条非神经组织的脊软膜细丝。在硬膜囊内向后延伸,位于该囊的后端合并于脊硬膜丝。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脊髓圆锥位于第1腰椎下缘椎管内,此水平线以下是没有脊髓的,下面延伸的主要是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这些脊神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呈垂直下行,尤其其形态相似于“马的尾巴”从而被称为马尾神经。终丝的位置刚好是众多马尾神经根正中央的位置。

简单理解的话,终丝就是脊髓圆锥向下方延伸出去的一根细丝。它不包含神经组织,自第二腰椎水平以下为硬膜囊包裹,延伸止于尾骨的背面,主要起到稳定和固定脊髓下端的作用。

那么终丝脂肪变性应该如何理解呢,其实也很简单,终丝按照正常的人体解剖来说它本应该是一条细丝状的形态。而它因为种种因素导致本应该纤细的形状变得“臃肿”,表现为终丝增粗、紧张和变短。那这种情况属于变态反应,是异常现象,对于正常的终丝形态来说属于变性的一种性质。

如果再简易理解的话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小蛇,然后吃了很长一节东西,那么这条小蛇不仅身体变粗了,整条长度也会有所缩减,再加上由于体内饱满的食物会让身体有一种撑着的感觉,那么这种可以理解为皮肉拉伸紧张的一种表现。虽然比喻的可能不是很恰当,但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大家理解终丝脂肪变性的一种变化表象。

因为终丝属于脊髓圆锥的延伸部分,关于终丝和马尾神经的关系,文章前面有说到终丝的位置在马尾神经根的中心。那么如果终丝出现任何问题,马尾神经都很难避免,两者的关系好比根株牵连。由于终丝和马尾神经挨着,所以当终丝发生了异常情况出现增粗或者其它情况,那么马尾神经也会受到其增粗后带来的压迫感,造成神经受压产生马尾神经所负责的支配功能障碍或异常。

如果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那么在解决这种终丝异常或者解除马尾神经异常过程中,所采用的的手术方式都有极大的概率造成马尾神经的再次损伤,而这种损伤是无法避免的,那么马尾神经受损后带来的神经根性放射疼痛、感知异常、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步态异常、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足部畸形、足下垂等情况就有几率发生。当然这种严重后果是需要根据病人实际受损的情况来定的。

当然终丝如果发生问题还可能会由于体积变化过大,导致圆锥有下移甚至是表面脂肪沉积,脊柱裂,脊髓栓系等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不过并不是MRI检查出终丝脂肪变性就一定会怎么样。

这个情况是要根据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如果检查出有终丝脂肪变性,但身体体征并没有什么症状,是不需要特别治疗的,不用过于紧张。在特定情况下注意饮食和腰椎的问题,预防护理好自己是不会造成并发症发生的,如果不发展的话也是可以不用治疗的。但如果有了症状,一定要根据其症状严重程度来辨证治疗,对症调治,不要等疾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再去治疗,不仅折腾自己,还会造成后续更多的困扰难题发生。

  • 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和棘上韧带,向棘突两侧剥离并牵开椎旁肌。显露并做L4、L5或S1的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如有潜毛窦,先予以游离,追索至椎板裂及至硬脊膜,然后再切除。将病变区之瘢痕、软骨、异常骨质、嵌入之肌肉、增厚的黄韧带和粘连带切除,解除对硬脊膜囊与脊髓的压迫。

    10.3 3.显露外终丝并予切断

    椎板切除常须达到骶下段,以便显露外终丝。终丝常变粗,纤维性变,或有脂肪沉积,甚至形成脂肪瘤,或有纤维瘤。游离之后,予以电凝,切断终丝,将合并之脂肪瘤或纤维瘤予以切除(图12.29.8-1)。

    不是每一例都需要切开硬脊膜探查。发现瘢痕、粘连带引向脊膜内或疑有合并肿瘤者,则必须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与神经根。手术宜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开硬脊膜时,注意其下的神经组织。对脊髓、神经之间及与硬脊膜之紧密粘连,用锐刀或显微手术剪切开,不做钝性分离,以免挫伤神经组织。将所见到的粘连一一予以切开,达到使神经组织充分游离。内终丝如有牵张,亦予切断(图12.29.8-2)。

    10.5 5.间断或连续缝合硬脊膜

    用丝线严密缝合硬脊膜。硬脊膜缺损可用自体阔筋膜或同种异体硬脑膜修补,并用人血浆纤维素或其他组织固定,防止产生假性脊膜膨出。

    完善止血,逐层缝合关闭切口。伤口较大者,硬脊膜外置引流。伤口加压包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终丝脂肪浸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