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什么蜜雪冰城?

{曹曹曹阿瞒,专注运营只做干货}

本文为曹曹曹阿瞒2020年第5篇原创文章

转载联系阿瞒微信:cccam45

(蜜雪冰城门店形象图,图片来源蜜雪冰城官网)
一年卖出65亿,全球门店突破10000家,首个门店过万的茶饮品牌!
你知道这话说的是谁吗?我相信有人不仅知道且还会经常喝!没错,那就是被人称作奶茶界——拼多多;一个茶饮都在10元以下;冰激凌2元的知名茶饮品牌蜜雪冰城。
近年来作为最成功的知名茶饮品牌之一,蜜雪冰城常因为夸张的店铺增长数,漂亮的销售成绩,较低的关店率,让不少人好奇并从多方面来探寻其成功的商业秘密。
当然本文与其他人从专业的供应链,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同的是,阿瞒准备从门店形象的作用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本文系作者: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历经质量拷问后的蜜雪冰城,再次出圈!对其他品牌有什么启发?

一直处于一线“精英”人群视野边缘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正在经历一场网络狂欢。

身处国贸CBD、西溪园区或者的你,可能从来没有买过蜜雪冰城的一杯饮料,但B站、抖音上无所不在蜜雪冰城相关视频,正在提醒着你:这家起源于河南郑州、画风略显土味的品牌,已经是茶饮圈第一顶流。

在抖音,网红纷纷打卡当地的蜜雪冰城,在店门口唱起了洗脑神曲,有的还来了一段尬舞,和美食博主们在蜜雪冰城的探店视频遥相呼应。

在B站,Up主们热衷于把蜜雪冰城的那段洗脑神曲,用各种外国语言、地方方言,甚至戏剧剧种进行改编。一位名叫“叶赫那拉倒”的Up主,连续用豫剧、评剧、京剧、河北梆子等传统唱腔,翻唱了几十遍《蜜雪冰城甜蜜蜜》。

创业二十多年都难以打入精英人群的蜜雪冰城,突然以一种“魔幻”的方式走红,实现了破圈层、跨人群的洗脑式传播,其自身也成为了网络流行梗。

而就在前不久的2021年5月,蜜雪冰城刚经历了一次产品质量问题风波,被曝出修改保质期等违规行为。

在蜜雪冰城的发源地河南,一座县城检查了20家蜜雪冰城门店后发现,没有查出问题的店只有6家,不合格率高达70%。

狂欢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蜜雪冰城刚刚过去的“黑历史”。

在刚刚经历质量问题的拷问后,蜜雪冰城为何再次火出圈?

“给我们一人一个冰淇淋就原谅你。”

“我最爱喝柠檬水,求求你洗一洗。”

蜜雪冰城的产品质量危机发酵后,很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没有对蜜雪冰城“横眉以对”,反而颇为宽容,甚至有些“卑微”。

品牌危机时有用户撑腰,与品牌在传播时不断被二创,都代表着蜜雪冰城的“路人缘”相当好。

在蜜雪冰城甜蜜蜜刷屏视频平台的过程中,有蹭热度的用户,但也绝对不乏“真爱粉”。

蜜雪冰城能如此广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定价远低于同类产品。

由价格从高到低,安信证券在2021年的一份研报给茶饮产品分成了四档,其中,蜜雪冰城被排在最后一档,均价只有个位数。

相比喜茶、乐乐茶等高端茶饮,蜜雪冰城的价格相当友好。即使在一线城市的部分地区,蜜雪冰城也因为价格优势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观察北京东三环附近的一家蜜雪冰城店发现,不少白领“打工人”在夏日午间排起了队。相比北京其他茶饮店动辄25元以上的价格,几乎只用一瓶超市饮料钱,就能买到一杯奶茶,味道尚可的蜜雪冰城诱惑十足。

低定价的背后,则是蜜雪冰城对供应链的成本控制。

虽然蜜雪冰城大部分门店都是非直营的加盟店,但有着标准化的统一原料供应,蜜雪冰城自建工厂完成原料的生产,门店大部分核心茶饮原料都实现了自产;在原料运输上,蜜雪冰城还在全国各地铺开分布式仓储,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蜜雪冰城的这次“出圈”,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企业营销的接地气。

不论是部分门店开展“唱歌换奶茶”活动,还是官方在B站上主动提供中英文版本的“蜜雪冰城甜蜜蜜”视频,都能看出蜜雪冰城的营销侧在有意引导用户,主动制造话题点。

肯德基和原神的“社死”联动

在2021年,“社死”型营销玩法层出不穷。肯德基和手游原神喊出“异世相遇,尽享美味”可以兑换奖品的跨界联动破圈不久,也给了蜜雪冰城们以启示:能和用户产生互动、有可能从中“造梗”的营销,可以实现低成本“破圈”。

而在B站上主动上传中英文双语版视频,引导用户以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二创的意味则非常明显。

蜜雪冰城,又一次找对了借势的机会。

从用户层面上看,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用户,和互联网上最有声量、最有传播力的用户恰恰是一批人。

这也是蜜雪冰城能快速破圈的一个基本面。

90后+女性构成了新茶饮主力人群、77%的新茶饮消费者都是“宅”属性网络一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本地生活(饿了么)共同发布的《2020新茶饮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以佐证,蜜雪冰城正是击中了广大年轻人的茶饮需要,才获得了良好的互联网传播声量。

从内容角度来看,蜜雪冰城出圈还在于音乐本身的高度洗脑。

这也是互联网广告传播的通行做法。

品牌如何玩转声音营销?

有研究数据显示,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听觉信息占20%,触觉信息占15%,味觉信息占3%,嗅觉信息占2%。

就此推论,声音是仅次于眼睛的、能吸引人注意的最大刺激点。当各种风格的设计、图案越来越趋同化时,消费者审美开始逐渐疲劳,用声音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成为最有效的营销方式。

不久之前,喜茶推出了生打椰椰产品,其中“好椰好椰好椰”的魔性洗脑视频一经推出立刻刷屏,成功爬上了B站播放热度榜前三。

那么对于品牌而言,如何做好声音营销?

1、利用“声音记忆”,做足吸引力

一种声音就是一种记忆,当这种强烈的符号足够打动人时,吸引力就产生了。

2019年的夏天,马蜂窝进行了一场耗时3个月的旅行实验:邀请不同职业的旅游爱好者,在世界各地的网红打卡圣地,记录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听到的景点声音。

其中有100段声音被精选出来,在电梯里随机播放给上班族。试想这个场景——写字楼电梯里,冰岛坚冰融化的流水声、欧洲古老教堂的钟声、蒙古广袤草原的风声、摩洛哥沙漠中的驼铃声、美国街头酒吧艺人的即兴演奏……是不是立刻想安排假期去打卡?这就是声音带来的感官刺激。

2、叫卖内容,要有很强的趣味性

古时走街串巷吆喝的小贩们,对产品的描述有的比喻生动、有的声调动人。如今传唱度极高的土味叫卖“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令人记忆深刻。可以发现,令人念念不忘的叫卖,都有很强的趣味性。

很擅长叫卖的新时沏,就会在声音里加很多修饰语:除了语言,还有装扮,新时沏的叫卖员还有专门的装扮,集体半上小丑道具:气球、单页、试饮品等。听到、记住、进门,挖空心思引起消费者注意力,才能完成被吸引的整个流程。

蜜雪冰城的广告歌之所以在B站发布,或许也正是看中了这里二次元文化和浓厚的二次创作氛围。很大程度上来说,“蜜雪冰城甜蜜蜜”之所以能扩大传播,离不开各种版本的衍生所带来的的反差与幽默。

无疑,营销的本质,就是把握人性,而声音,打动的就是生理刺激和心理适应的双重依赖。

发展到现在,品牌广告也陷入内卷之中,如何从海量广告中脱颖而出、形成影响成为难点,暴力的洗脑模式成为了一些品牌主偏爱的经济化最优解,但其中的风险和弊端也是极为明显。

蜜雪冰城此番的意外走红或许能为各位带来点灵感,在传播特性的研究中发掘出一些秘诀来,继而攻破广告难题。

蜜雪冰城对于这首洗脑广告曲主要是在自家地盘使用,并没有像一些品牌一样在大、小屏上进行投放,不存在避无可避的情况,因而大家的被侵入感并不会那么重,产生反感情绪的可能性较低。

如果看过蜜雪冰城的这个MV,会发现它的整体风格是以可爱为主的。白乎乎、圆滚滚的品牌卡通形象——雪王,童趣、明亮的背景,其改编前的原曲则来自美国作曲家史蒂芬·于1847年所写的经典乡村民谣《Oh!Susanna》,曲调轻松愉快,蜜雪冰城改编后更加类似于儿歌。

而对于雪王这个卡通形象,一些网友也表现出了喜爱,会在与官方的互动中亲切的称其为“雪宝”“宝”,还有人将其形象结成表情包使用。

这些可爱的加成都有助于降低人们对洗脑广告内容的厌恶之感,并且MV本身不具有一些洗脑广告踩雷的恶俗点,比如世界杯中插广告中,对求职者们过于群情激愤形象的塑造。因而,网友们并没有讨厌它,甚至快乐的加入到其中。

在当下的茶饮市场中,蜜雪冰城的价格当属亲民的那一卦,这也是它的一项市场优势。这个简陋的广告曲恰恰符合它的亲民定价,也就是说在传播中不至于带来降级的突兀感,反而加深了它亲民的品牌特征。

总之,蜜雪冰城主题曲这次在互联网上所产生的宣传效果还是很成功的。其他品牌也可以借鉴这类趣味性的宣传信息,收获受众的喜爱,并在受众的互动中帮助品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看了又看 ·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蜜雪冰城营销策划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