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一个不通车了的火车站站台上掉下会死吗?

<article>
<section>
auto;"&gt;很久没有乘绿皮火车长途旅行了,记得小时候每年从齐齐哈尔市到南京探亲,没有齐齐哈尔直达南京的火车,都是到北京或者哈尔滨转乘。好像也是快车要三天三夜也不觉得时间很长。但是为了节省费用都是坐硬坐,晚上漫长也就坐着睡觉度过了。现在想想那时小小年纪,毅力多么坚强。&lt;/h3&gt;
auto;"&gt;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一等站,是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站前临玄武湖,后枕小红山,是中国唯一临湖依山的火车站,被誉为“中国最美火车站”。&lt;/span&gt;&lt;/h3&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我记得好像是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建成的,1968年前火车通过江北的浦口火车站(南京北站)坐轮渡过江,在中山码头不远处上岸就是南京站(现在下关火车站,又叫南京西站)。&lt;/h3&gt;&lt;h3&gt;&lt;span
&lt;h3&gt;这陌生的火车候车室,非常不适应,似乎看不到一点儿时的记忆。虽然南京站离我家居住的地方也就10公里,但是毕竟不经常去,又经过2005年和2017年的两次大规模升级改造,比较高铁南京南站的设施有天壤之别。&lt;/h3&gt;
&lt;h3&gt;这就是杭州开往齐齐哈尔的K48次列车。看到通知牌是17日晚上21点48分开车。&lt;/h3&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终于看到绿皮车,一种亲情油然而生,站台上的售货小车也是儿时记忆。当地的特产在销售,但听不到过去熟悉的叫卖声。&lt;/h3&gt;
&lt;h3&gt;今天是18日凌晨4点44分,这是枣庄站。由于睡过了,没有等到徐州站,听乘务员讲,我们这趟列车每一个大的路段(路局)要换一次车头。我听了很新鲜。现在都是电气的了,还要这么麻烦?&lt;/h3&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记得儿时乘火车是内燃机,烧煤碳的也不像现在这么麻烦,也许过去也要换机头,只是我不知道吧。&lt;/h3&gt;
&lt;h3&gt;静海站。一座年代久远的火车站。&lt;/h3&gt; &lt;h3&gt;12点57分到达天津站,它依然保存原有的风格。天津站要停靠十分钟,估计也要换机头,下车透透气,感觉还是热浪扑面而来,买个狗不理包子,味道不咋地。&lt;/h3&gt; &lt;h3&gt;唐山站。1977年大地震后重新建设的城市。&lt;/h3&gt;
&lt;h3&gt;7月19日早上6点06分到达大庆西站。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精神鼓舞我们这一代人。&lt;/h3&gt; &lt;h3&gt;可能是要换机头的原因。停站33分钟。这是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lt;/h3&gt; &lt;h3&gt;这是和我相伴30多个小时的卧铺车厢。&lt;/h3&gt;
auto;"&gt;目前这座老火车站建筑已经在鹤城大地上矗立了80余个春秋。它既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成为每个齐齐哈尔人不可磨灭的记忆。&lt;/h3&gt; &lt;h3&gt;熟悉又陌生的城市。&lt;/h3&gt;
&lt;h3&gt;这是我东北发小在宾馆迎接我的到来。&lt;/h3&gt;&lt;h3&gt;从左依次是从沈阳回来的赵桂荣、林晓燕、从桂林回来的王艳梅、王丽敏、梁振华五位美女同学。&lt;/h3&gt; &lt;h3&gt;这是从哈尔滨回来的张桂华、从南京回来的夏群、白宗宝,从河南省南阳市来的贾国玲同学。&lt;/h3&gt; &lt;p style="font-family:
&lt;h3&gt;从左依次是:夏群、段君、林晓燕、王艳梅、梁振华、王丽敏,张桂华、贾国玲、李艳秋(从广州回来)、赵桂荣、白宗宝、张仁礼(群主,从青岛回来)。还有张仁礼夫人田静波,夏群夫人宫雅萍,她们这次负责聚会拍照。&lt;/h3&gt;
auto;"&gt;夏群晚上好,这次绿皮车意义匪浅,逢站有记忆和回忆,给期待五十年的心愿做了见证,不仅注重了同学聚会,路途和旅程也见证了对故乡的遥望和思念。感受深刻,是那么精彩,总有一份情谊萦绕,令人难忘。&lt;/span&gt;&lt;/h3&gt; &lt;h3&gt;张桂华同学留言:&lt;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auto;"&gt;我2001年和2007年坐过这趟K50次齐齐哈尔始发站至杭州终点站,我到上海下车,一次中铺一次下铺,二夜一白天,大姐女儿上复旦大学),结婚我去了。后来我再去就是从哈尔滨走24小时就到价钱一样,再后来坐高铁12小时,一千元……&lt;/span&gt;&lt;/h3&gt;&lt;h3&gt;&lt;span style="font-family:
</section>
</article>

芒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近年来芒市始终把交通运输工作作为发展重中之重抓紧抓实集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以航空为先导铁路为骨架公路成网络水运作补充通信管道等呈立体构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芒市跨越式发展的承载力集散力辐射力显著增强

公路基础设施不断提速升级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1.28亿元芒梁高速公路芒市段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芒市段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目前芒梁高速公路已完成永久性土地征收1882.25兑付资金2639.3万元完成临时土地征用552.46兑付资金1200万元计划2022年底建成通车瑞孟高速芒市段一期进场道路土地征收395.159兑付资金2068.2万元省道S236线芒市老木场垭口至芒里公路建成通车省道S339线芒市遮放至芒海段公路改造工程快速推进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共投入10.58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公里解决了全市80个建制村989个自然村公路通畅问题全市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比例100%,建制村公路通畅率100%,自然村公路通畅率97.47%。截至2019全市纳入统计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97.68公里

航空通道对外开放作用不断突显芒市机场升级为口岸机场芒市T2航站楼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开通芒市至仰光曼德勒在内的26条国内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由2015年底132万人次上升到2019200万人次目前达到212万人次5年来年均增长20%以上芒市机场在滇西南地区干线机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铁路运输建设不断加快大瑞铁路芒市段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目前完成永久性征地5253.96协调租用临时用地1560.26拆迁房屋面积21.75万平方米完成20处项目部驻地7处拌和站4处炸药仓库28处国道开口的协调工作兑付征地拆迁补偿资金6.2亿元圆满按照州要求按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为大瑞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施工环境同时芒市政府正在积极配合州级相关部门做好芒市至腾冲至猴桥芒市至临沧铁路前期工作

运输保障有序推进城乡客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加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市政府于2018213日出台了芒市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方案》。按照公交企业实际投入运营车辆数给予每辆公交车2000/年补助连续补助三年2018年至2020)。为有效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补助的问题2018126日市政府出台了芒市老年人和残疾人公交车乘坐补贴实施方案》,20182020共办理老年人残疾人公交卡10992按照以持卡人实际刷卡消费金额为补助原则预计市财政应补贴金额为85万元二是补齐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实施路网建设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加快打通断头路和T型路不断完善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智能交通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019投资418.30万元建设19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完成盛世家园和南蚌小区两个公交首末站建设近年来新增城区至机场大湾公租房至天龙街环岛4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114台绿色环保纯电动公交车共建设充电桩42基本实现城区公交线路全覆盖芒市道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环境有效改善三是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布局为有效改善芒市城市综合交通的现状指导芒市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芒市打造成为联系国内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芒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82035)》芒市城乡公共交通规划20182035)》两项规划目前以上两规划已完成修定工作正准备进入二次修改阶段四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建立公交服务咨询和服务质量投诉制度提高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现为9.16标台/万人提高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现覆盖率为72%。保障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进场率现为100%。普及推广应用IC推进公交车辆GPS车载终端安装提高公交司机综合素质提升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现为88%。建立公共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城市公交企业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公交企业运营安全意识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五是为改善农村客运运营环境近年来共投资134.6019万元对芒海镇五岔路乡完成客运站改造项目

目前芒市共有城市公交企业5全部为私营企业城市公交车辆195其中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14占比58%;开通了市区干线师专专线孔雀谷旅游专线机场专线等运营线路26线网总长416公里有公交站台304其中中心城市港湾式公交站台54),临时公交首末站场2占地1800平方米地区地面公交日均客流量约2.2万人次每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9.16标台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4%,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72%,主城区公交优先专用道占机动车道比例为零芒市现有农村客运公司5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6农村客运车辆108累计建成等级客运站12招呼站77

探索管养新模式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局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坚决做到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养护好运营好一是全面推行路长制工作20191028日市政府出台芒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芒政办发〔201998),建立覆盖市村的路长组织体系实现农村公路建运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行政区域与公路行政等级设立市村三级路长实行各级路长对总路长负责下级路长对上级路长负责和部门分工负责的路长责任分工制度市级总路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辖区内乡镇路长村路长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的负责人督促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目前我市共确定338条路长制道路12名路长369名分路长推广市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市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保护路产路权落实日常养护经费和人员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建立专业化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模式推行县道专业化养护乡村道路以村或路线划分养护责任段养护段负责人实行招聘制切实增强养护人员责任提高养护成效二是坚持建养并重切实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根据德办发﹝201977德宏州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意见2020年市人民政府将市级配套资金比例县道从2019年的3500/公里.年提高至4165/公里.乡道从1750/公里.年提高至2082.50/公里.村道从2019500/公里.年提高至595/公里.并将市级配套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并积极引导各村组根据各自实际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将公路养护承包给组村党小组民兵等组织探索义务与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积极抓好日常养护及小修管理根据县道县管乡村道乡管的原则层层签订养护管理责任书》,做到有路必养养必有责”。2016年以来共投入小修保养养护资金资金5578.45万元清理路肩668.3万平方米清理排水沟5432.2千米清理边坡783.5万平方米清理桥涵7250座/次填补路面坑塘  11867.5平方米稳步推进养护大中修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行车安全环境2016年以来实施大中修项目17计划完成投资2405.58万元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9公里计划完成投资7843.48万元危桥改造21完成投资3302.68万元目前全部项目均已完工

近年来芒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产业规模小支柱产业少财政自给率低基础设施尤其是综合交通发展缓慢与国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尤其是与习近平总书记访缅确定的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亟需优化公路基础设施质量水平不高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占比较低截至2019年底芒市高等级公路占比仅为8.83%,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12.8%。路网布局不完善尚未有铁路线路和铁路站投入使用芒市至盈江梁河尚未有快速通道连接芒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对两县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二是综合运输效率偏低道路运输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均等化水平仍待提高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推进困难农村客运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等发展水平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三是建管养资金缺口大交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交通建设资金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建设养护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项目资金的缺口严重制约了芒市交通运输的持续发展

综合交通建设是芒市未来3实现跨越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和突破口

2025年特别是未来3芒市交通运输主要目标是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高速公路连通所有县市形成州内1小时交通圈铁路对外快速通道形成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同步开行动车机场客货服务能力增强芒市机场能满足游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3.03万吨水运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新改建260公里以上形成以沿边乡镇为节点的美丽公路环线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农村公路100%纳入养护管理建成芒市综合客运枢纽站场届时中缅国际运输大通道更加顺畅基本建成内公管多种方式协调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滇西南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抓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加快G320芒市国境段改移工程芒市至腾冲铁路及芒市机场T2航站楼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20年提前开工一批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

持续改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强势推进芒市谢里自然村通畅工程一期芒海至中山乡升级改造乘车巡逻路项目)、芒别—芒广旅游公路建设G320线K3576+870K3577+926段改建工程建设二是确保大瑞铁路芒市至梁河高速公路项目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全力开展好地方服务保障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三是继续推进大瑞铁路芒市段征地拆迁地方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力争芒市至腾冲猴桥铁路早日开工建设继续配合州级开展好芒市至临沧铁路建设工作五是继续配合州级开展好机场T2航站楼相关工作

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按照建好是基础管好是保障护好是关键运营好是目的的思路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是研究制定芒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打造四好农村路品牌工程重点打造华五线华侨糖厂至五岔路作为芒市四好农村路的示范路二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做好美丽公路建设各项工作三是完善体制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确保路长制管理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四是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养护管理质量五是优化农村客运线路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抓好运输市场监管一是积极引导客运车辆装备优化升级城市公交出租车中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二是围绕平安交通建设目标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三是继续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发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运输企业推广应用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四是强化道路运输市场整治在巩固道路运输市场驾驶培训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切实净化道路运输市场

芒市至梁河高速公路芒市段情况简介

芒市至梁河高速公路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主线全长62.39公里支线长6.148公里全线设置桥梁75其中龙江特大桥707),隧道7其中芒市隧道长6185葫芦丝隧道长5225),占地6736

芒梁高速公路芒市段起点为风平镇户育途经三台山乡轩岗乡五岔路乡江东乡终点为龙江特大桥全长23.76公里风平镇3.26公里三台山乡1.6公里轩岗乡4.9公里五岔路乡14公里含江东乡)。设置户育芒究轩岗3处互通式立交其中户育为枢纽立交连接龙瑞高速和瑞孟高速芒究立交连接芒瑞大道轩岗立交连接芒那二级公路帕当坝附近设有一个服务区轩岗服务区)。共涉及三个控制性工程即芒市河跨河大桥芒市隧道龙江特大桥涉及永久征地面积2599.3其中风平镇852.35三台山乡433.23轩岗乡433.44五岔路乡含江东乡852.35辖区共涉及四个项目分部项目计划总投资110.15亿元

芒梁高速公路项目芒市段征地拆迁工作自2019227日正式开始前期主要完成了芒市河大桥芒市隧道龙江特大桥等控制性工程及变电站35千伏线路)、局部主线的永久性征地工作以及项目驻地拌和站钢筋场部分弃土场施工便道的临时用地征地工作202086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芒梁高速芒市段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会项目主线征地工作全面启动各相关乡镇征地拆迁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永久性土地征收面积1882.25其中风平镇完成430.18完成比例50%;三台山乡完成201.99主线征地已完成),完成比例46.6%;轩岗乡完成433.44主线征地已完成),完成比例100%;五岔路乡完成693.24完成比例79%;江东乡完成123.4主线征地已完成),完成比例100%。永久性征地拆迁资金到位4400万元已兑付2639.3万元完成临时土地征用552.46水田186.97旱地258.59林地106.9),完成资金兑付1200万元

项目严格按照德宏州2020年重大项目挂图作战任务清单落实每月进度预计2022年交工

芒梁高速公路工程情况简介

云南芒梁高速公路工程位于云南省德宏州境内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冶交通芒梁高速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负责承建K2+840K10+000施工段落内土建工程工程地处行政区划位于德宏州芒市轩岗乡三台山乡及风平镇项目主要工程数量一是路基工程挖方设计475m3填方120m3涵洞24二是隧道工程南赛隧道左幅740右幅705三是桥梁工程控制性工程芒市河大桥全长1240.5左右幅合计),中小型桥梁11共设置芒究立交互通1户育枢纽互通1清单概算投资8.8亿元人民币

芒梁高速公路一合同段三分部自2019228日正式开工项目自开工累计完成产值1.7亿元占概算投资的19.3%。目前芒梁高速公路三分部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如下总计征收土地1164.34其中永久征用土地899.77临时征用264.57已兑付征地拆迁资金329.8万元

截至目前已完成主线路基挖方63.23m3填方39.97m3完成占比14.4%。完成涵洞建设156.13横延米/2完成占比25%。桥梁工程累计完成桩基105/2637承台8完成空心薄壁墩532完成占比60%。已完成建设南赛隧道临时建设拌和站钢筋加工场民工驻地

芒杏至回贤垭口公路情况简介

芒杏至田头公路系属乡道起芒杏村民小组止田头村民小组全长7.958公里路面宽4.52015929日列入十二五规划实施沥青路面铺垫建设2016228日完工总投资694万元受益村组5个村小组农户5662642

农村公路管护开展情况

公路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提升芒市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服务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制定芒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路长制实施细则》、《路长制检查考核办法》,成立农村公路管养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开展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有人管积极推动法约治理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到各村的村规民约中让群众参与公路管护

结合脱贫攻坚“、”爱国卫生八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等工作加强宣传乡村道路管养工作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充分形成人民公路人民管人民公路人民养的氛围采取专群结合的方式开展养护工作采用沿线村组群众及专聘养护员共同养护聘请公路沿线群众为专职道路养护员根据公路状况由村组随时发动沿线群众进行集中养护有效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实行不间断巡查经常性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病害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报告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处理修复解决今年共拆除乡村道路沿线非道路交通标志广告牌268清理乡村道路建筑垃圾120清理坍方350方量18000

芒市火车站片区主要道路建设项目情况简介

芒市火车站片区主要道路建设项目芒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德宏州芒市中心城区的西北方向项目内容涵盖火车站片区新建7条道路包括1号路(长807.824m.红线宽40m)2号路(长807.129m.红线宽32m)3号路(长m红线宽32m)4号路(合并段长145m,宽42m;二分段,北侧长672.268m.南侧长672.138m.红线宽均为25m)5号路(长m其中32m段长1503.75m; 25m段长782.542m)6号路(长807.129m.红线宽32m)7号路(长m.红线宽40m)勐焕路延长线站前线芒掌线芒赛路拉院路站前大道道路总长约12km占地面积约项目总投资86594.77万元

项目主要道路建设于20205月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5号路第一标段7号路第二标段的场地岩土勘测土方开挖场地平整及碎石料的换填已完成土方开挖10.7m3碎石换填压实3.3m3和道路路灯绿化初步设计

德宏华侨城生态田园康养小镇项目情况简介

德宏华侨城生态田园康养小镇项目由德宏美好生活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片区核心规划面积为3275其中净建设用地约1951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站前广场片区旅游度假区生态田园康养区和文化旅游乐享区项目集商品贸易康养度假文化创新及民族风情体验等功能为一体充分挖掘地方民族特色秉持康养理念联动周边景点立足云南市场 辐射国内外打造产业文化旅游康养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项目计划总投资153亿元

项目首期文旅板块芒GO时光乐园含华荟府项目已按照三同步政策于2020630日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乐园体验中心清表及桩基施工,现已完成投资约2.8亿元

德宏芒市空港物流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

德宏芒市空港物流产业园项目依托德宏芒市国际口岸机场充分发挥边境地区航空物流的独特优势按照芒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围绕机场周边规划占地约1349亩的空港物流产业园项目主要规划建设国际进出口货物仓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区分拣分拨配送查验场检验检测装卸设备集装箱堆场等建设德宏区域总部邮政快递分拨转运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区域电子商务直播中心5G智能运用研发中心快运转运中心智慧仓配等为一体的电商综合产业集聚区

本项目框算总投资60亿元计划分两期实施建设期5实施主体暂定芒市交通运输局一期工程机场货运查验通道及1#规划道路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保税仓库等计划于2020年底启动建设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设施和商业运营项目待可研及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分步实施

目前已经有中通物流快递公司京东物流快递公司中国邮政德宏分公司云南能投物流公司云南交投集团等一批企业准备进入园区布局项目建设

作者与父母、二姐在医院大楼前

从童年到少年期间,我曾多次去过我爸妈在贵州山间支内的地方。那是一座在山间的医院,从属于061基地。我只知道它距离遵义大约半小时的车程。以前从上海去那里的时候,是坐火车到遵义以后的一个叫“李家湾”的小车站,然后医院会派一辆解放牌卡车来接,到医院大约要半小时,但我从不知道医院的确切位置。

在上学前我去过贵州几次?记不确切了。大约是两次,一次大概是爸妈带我去的,我已不记得任何细节。我爸是1969年就从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即今上海市肺科医院)去的贵州,那时我还只有3岁。我妈在1971年,也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被调去贵州了。去的时候因为医院还是草创,生活条件很差,并没有带我去,我和两个姐姐一起留在上海,随祖父母生活。我爸说后来我妈看到上海寄去的照片,上面的我长得很瘦弱,眼睛下面都是黑眼圈,都快哭出来了,所以决定还是让我去贵州。那一次住了有多久,不记得了。

还有一次是我二姐带我去的,我却有一些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大约6岁,我二姐大我8岁,应该是14岁,也就是一个初中生。我爸妈没有和我们同行,是托几个同事带了我们一块去的。

那时湘黔铁路还没有通,火车从上海经浙江、江西、湖南,然后要去广西柳州绕个弯,再进入贵州。全程要三天四夜,是坐铺过去的。因为上海站是这趟上海到重庆的火车的首发站,而当时只有在首发站才能买到对号入座的票子,所以还能有个座位,算是好的。从半当中上来的,不管是多远的路程,在有人下车腾出座位之前都只能是站着、蹲着,或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刚上车的时候未免还挺兴奋。即便是坐火车,当时也是少有而昂贵的经验。我的多数小伙伴们都没有坐过火车,也没有出过上海,更不用说去两千公里以外的遥远的贵州了。尤其是听人说火车在经过钱塘江大桥时,可以看到蔡永祥的铜像——那可是我们都在小人书上读到过的英雄人物啊!他在火车飞驰而来的时刻,发现有一块大木头横在铁轨上,他奋力把它掀出了轨道,自己却倒在了车轮下。

那个时候车速慢,火车从上海开到杭州也要六个小时。当火车终于在我们的引领期盼下驶过钱塘江大桥时,我却并没有看到蔡永祥的塑像——也许是我坐在了看不到塑像的那一侧,也许是塑像其实并不在铁道边。

过了杭州,兴奋感慢慢减弱,车上的人却越来越多——因为下去的人,总比上来的人少。上来的人,有的还是挑着担子的。有的是挑着行李,有的则是挑着当地的出产。我就看到过有人挑着大概有几十斤重的巨大西瓜上车。

等车厢的走廊里都挤满了人和行李以后,列车员也就停止了扫地、拖地、倒开水等一切服务,卖食品的小推车也不再过来——事实上也无法过来。

我很快就学会了坐着睡觉。能趴在面对面的两排三人座位当中的那张小桌子上睡觉简直是个奢侈,但这张小桌子很短,只有坐在靠窗位置的人能够享受,上面还常常放满了各人的水杯和其他杂物。

这真是种叫人精疲力竭的旅行。

半夜里在迷迷糊糊中醒来,吃惊地发现脚底下杵着两条裸露的脏污小腿。低下头一看,座位底下居然躺着一个人在呼呼大睡!

后来在车厢里走动时,看到像这样睡在座位底下的人还不少。而他们周围的地面上,则满是各种垃圾。当时的人颇喜欢在车上吃东西,即便是列车员刚扫过,很快瓜子壳、水果皮等又扔了一地。睡在地上的人,等于就是睡在垃圾里。

车更挤的时候,就连座位的靠背上,也会坐上一两个人。他们脏兮兮的脚,就垂在你的边上。

火车到李家湾站是在半夜,只停两分钟。而且因为是在基地附近,为了“保密”或“安全”起见,车站还不许亮灯。因此大家都很焦虑,怕错过了站,怕到了站来不及把行李搬下车。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传染给了我。

傍晚时,疲惫不堪的我躺在姐姐的膝盖上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大哭,而且是属于上海人叫“发魇”的那种,也就是小孩子毫无理由地在睡觉中大哭大闹。可怜的二姐,看着我束手无策。她那时也是个孩子啊,却要照顾我这个小小孩。

等我清醒过来以后,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慢慢平静下来了。后来到站后,人和行李也都下了车,没发生什么事故。现在想想,两分钟并没有那么短,只是在那种特殊情形下,大家都特别紧张罢了。

作者与父母和大姐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第二次去贵州后,一直住到要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父母觉得上海的学校教育质量好一些,所以我又回到上海的祖父母家。

回程可比去程还要糟糕多了。因为李家湾站并非起点站,买不到坐票。

在那里上车如同打仗。一个人走,许多人去送。原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火车到站后,先把人和行李“塞”上车再说。

我用“塞”这个字完全贴切,因为火车从重庆开到李家湾,已经很挤了。要再加进更多的人和行李,只能靠“塞”,而且停车时间又短,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把人和行李弄上车,不管是从车厢门还是从窗口都可以。

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先从车厢门挤上车,然后打开窗口,在两边座位上的乘客的抗议声中,把行李接进去,有的时候,还要把人也接进去。像我这样的小孩,从车门口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挤上去的,就靠别人把我举起来从窗口递进去。

因为怕我们在车上没法睡觉,我爸妈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让我们和几个出差的同事同行。因为当时只有出差的人凭单位介绍信可以买卧铺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他们白天不睡觉的时候,去他们那里睡一会。

于是有一次,我在卧铺车厢睡完觉,在往坐铺车厢走的路上,被查逃票的乘警拦住了。票子在大人那里,我身上没有票,于是就和一批盲流模样的人,被带到乘警办公室,一个个地处理。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在坐铺车厢有座,只是去卧铺车厢睡了一觉。也许是小孩子嗫嗫嚅嚅地说不清楚,我发现乘警并没有在听,只是说,“那就要补一张票啰。”小孩子身边没有钱,怎么补票啊?!正在这时,我爸妈的一个同事拿着水杯去锅炉间加热水,看到我了,跟乘警说明了情况,就把我带走了。

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要是我爸妈的那个同事没看到我,会怎样呢?被赶下车,送去收容所,在当时,都不是没可能的事。

读小学以后还是会去贵州,但仅限于在暑假,和姐姐们一起去探亲。不过1977年那年暑假去了以后不想回沪,在那里待了半年多,直到过完寒假才又回沪。在这半年里爸妈会教我一点,我自己会做完教材上的习题。那时“文革”刚结束,教育还未完全走上正轨,我回到上海的小学后也没人问我要成绩单,顺利地升了级。

1973年以后,湘黔铁路通车,上海到李家湾的路程缩短了,但也要三天三夜。因为大一些了,开始注意到沿线地貌,甚至是民居风格的变化,还带了本小本子记录了一些,画了一些稚拙的画,当然这本子现在早就没了。

火车离开上海,进入浙江境内以后,慢慢开始有山。进入江西,开始看到红土,有的地方是黄红色,有的地方是深铁锈色。进入湖南以后,会有广袤的平原,和大片大片的稻田。过了长沙以后,山就多了起来。邵阳与怀化之间,有许许多多高峻的大山。火车要钻好多山洞,有时过一个山洞要好几分钟。进入贵州以后,则连绵不断的都是山了。

以前走黔桂线进入贵州的时候,知道柳州是一个大的中转站,现在走湘黔线,株洲又是一个大的中转站。在这两个站,平行与交叉的铁轨特别多,火车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特别长。

到停得久的站,就可以下车走走,尤其是车站上设水龙头的,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把脸,擦下身,因为在火车上,总是发车后不久水就没了。在有的火车站,还能买到棒冰,比上海当时那种4分钱一根的白糖棒冰要宽、要大,有黄、红等不同颜色(现在想来都是各种色素)。能吃上一根这种棒冰,对我们小孩也是难得的享受。

火车在株洲站会加水和补充其他各种东西,有时还会换个火车头。行驶在东部省份的时候,火车用的多是没烟囱的烧柴油的火车头,也就是当时报刊上反复宣传的“国产内燃机车”。但到了内陆,就会换上燃煤的、有个冒烟的烟囱的那种蒸汽机车,今天也许只能在电影里看到,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那种去霍格沃茨的火车头。看上去虽然浪漫,但在这种火车头喷出的有时是黑色有时是白色的煤烟里,其实包含着大量煤灰。

我是怎样发现这一点的呢?有一年去贵州,坐的车厢离火车头比较近。一开始还挺高兴,因为火车在转弯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火车头和它的三对巨大的动轮在“吭哧吭哧”地运转,这让年幼的我着迷。

但随后就发现,这种时候火车头的烟也会飘到我的脸上,被吸入鼻孔。在火车过山洞时,憋在洞里的烟会灌入车厢,整个车厢里烟雾弥漫。到李家湾下车时,整个人都已被这煤烟熏得灰头土脸。接下来好几天,都能从鼻子里抠出来黑黑的煤灰。

今天的高铁的轨道是无缝连接,当时的铁轨则不是。为给热胀冷缩留下余地,每段铁轨之间都留一个空隙,火车车轮驶过,便不断发出“吭噔吭噔”的声音,车厢也不断在微微晃动。刚上车的时候,觉得这声音特别吵,时间久了,反而觉得它有一种催眠作用。下车之后几天,躺在床上或身处室内,都有床或房间在微微晃动,同时“吭噔”作响的幻觉。

最讨厌的是车厢里的广播。有时睡得正熟,就被早6点就开始播音的喇叭吵醒,而且音量很大,然后聒噪一个白天。有一次我坐在这喇叭附近,发现有一个开关可以把它关掉,我就关了。结果马上有人生气地过来把它打开。这些人习惯了噪音的陪伴。

去贵州之前都是打电报通知爸妈到达日期、时间和车次,打到一个神秘的、地图上不存在的叫“凯山”的地方,爸妈知道了就会跟医院说,派一辆解放牌卡车,也就是平时派出去拉煤的那种。到了把行李搬上车斗以后,人也爬上去,站在敞开的车斗里被拉回医院。当时感觉还很兴奋,因为坐卡车的机会也是难得的。客车或吉普车似乎是稀奇东西,很少看见。

回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出差的人带,上车了就要去问有座位的人,到哪个车站下车?小孩子还腼腆,有的时候还不大好意思开口去问。碰到下车比较早的,就去守在他旁边,等他下车了赶紧坐下去。

夏天去贵州的话,路上的主要痛苦是炎热。火车要经过的杭州、南昌、长沙,都是酷热之地。当时空调还是闻所未闻的东西,解暑全靠车厢走廊上方的一台台小电扇。

冬天去贵州的话,则因为怕冷,大家都关着窗,一晚上下来,车厢里的劣质烟味、人的汗臭味、厕所里散出的屎尿味混杂在一起,气味真是可怕。

不管是什么季节,火车的厕所总是特别的脏,常常是屎尿横流,要进去简直是无法下脚。因为车一挤以后,用水的人多,车上很快就没了水,就无法冲洗厕所了。但即便是这样污秽的厕所,有的时候还上不了,因为在车最挤的时候,里面也睡了人。

最受煎熬的一次,是在火车上坐了六天六夜。火车已经到了贵州境内,最后却又被拉回了上海。

因为湘黔线沿线多高山、峡谷、河流、山洞,刚通车那几年,常听说发生塌方和桥梁被泥石流冲垮等事故。没想到自己后来还碰到一次。

我不确切地记得是哪一年了,大概是七十年代末吧,我那时候已经进了初中,也是和我二姐一起去爸妈那里度暑假。玉屏是湘黔线进入贵州境内以后的第一个车站。我们坐的那趟车到了玉屏站后,就停下不走了。这时那哇啦哇啦的广播也不作任何正式的解释和通报,只是听大家纷纷传说,有说前面发生了塌方的,也有说洪水冲走了桥梁的,所以火车无法前行。没人确切地知道到底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那还是前手机时代。不要说手机了,连电话也很少。玉屏当时也是个简陋之极的小站,只有几个脏兮兮的小孩在站台上跑来跑去,也不提供电话给乘客打。所以我们既无法通知前方的父母,也无法通知上海的家人。

就这样坐在车上苦熬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来了消息:列车原路驶回上海。

这时我们已经在火车上坐了三天半了。再坐两天半返回上海?这前景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但也没办法,只能苦熬。

现在有时回想,如果那时候我们再大一点,应变能力又更强一点,也许可以有别的办法?比如说虽然火车要开走,但我们可以下了车留在玉屏站不走,等铁路修通以后坐后面的火车去李家湾。但又一想也不行:一是当时我姐和我身边没什么钱;二是即便有钱,也无法住宾馆或招待所,那时候这些地方都是要介绍信才能住的;三是也没有确切的消息,可以知道前方的铁路什么时候能修通。再说即便到了李家湾,也无法通知父母,我们不知道路径,也无法找到有半小时车程、无任何公交工具可达的父母的医院。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我深深地感觉到,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这2020年,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现在的年轻人要理解那时候的许多事情,要发挥些想象力才行吧?

后来听我爸妈说,他们在李家湾火车站等得心急如焚,等了一天,怎么还不来?第二天又去等,还是不来。一直等了三天。不知道他们后来是何时得到的消息,说是有大桥被洪水冲垮,所以列车过不来了。

我和二姐精疲力竭地回到上海,迎接我们的是7月的灼热骄阳。因为当时是期待着到贵州有人来接的,所以我们带的是不便搬运的纸板箱。那时上海火车站还有少量的三轮出租车,但一般人根本叫不上,结果我们只得扛着两个纸板箱挤公交车。两个憔悴肮脏、在火车上有一个礼拜没洗澡的小孩,在公交车上也是被人侧目的。

公交车到站了离家还要走一段路。两个箱子越扛越重,到后来再也扛不动了,是放在地上踢着回家的。

到家了,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堂哥来开门的。事后他说,“那天我一开门,大吃一惊:怎么来了两个瘪三!”(注:瘪三,沪语“穷鬼”“流浪汉”的意思。)

2018年夏,我重访父母支内时在贵州工作的3417医院的旧址。当年艰难的三天三夜的旅程,如今乘坐高铁,8小时多一点即到遵义。现在想来,幸好那年发心去了。不然,在冠状病毒疫情下,要能作这样的旅行,还要过些时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车怎么找站台和车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