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注意饮食营养?

原标题:膳食纤维为何能预防肠癌?结肠癌的饮食注意事项

结肠癌是肠道一种很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年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12万,并以年均4.2%增幅不断攀升,中国已成为结肠癌的高发地区。专家表示,可以多吃膳食纤维预防结肠癌。

膳食纤维为什么能预防肠癌?

1970年以前,营养学上还没有膳食纤维这个词,那时只有粗纤维的概念,而且被认为是不起营养作用的没用东西。20世纪70年代,专家提出膳食纤维假说,并提出人类许多现代“文明病”和膳食纤维吃的太少有关,粗粮和含有很多的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预防不少常见疾病如肠癌、高脂血症、心脏病、便秘、肥胖症和糖尿病等,这以后,膳食纤维才造成专家的重视并开始研究,粗纤维也改名为膳食纤维,并成为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营养成份。

据了解,膳食纤维分为两大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包括聚葡萄糖、低脂果胶、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高脂果胶等,在大麦、燕麦、亚麻、柑橘、豆类、胡萝卜、燕麦糠等食物中最为常见,它可延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则是人们常见的植物细胞壁成份,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食物中的小麦糠、玉米糠、芹菜、金针菇、果皮和根茎蔬菜最多,它可以帮助大便成型,刺激肠道蠕动,加强排便,预防便秘。

专家表示,之所以认为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是因为,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出,这样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的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结肠癌的危险。

专家提醒:膳食纤维摄取不是越多越好!

既然膳食纤维这么有用,那是否吃的越多越好呢?专家表示,过多的膳食纤维不但会影响胃动力、妨碍食物消化,更会引起营养素难以被吸收,引起出现营养不良症状。除此以外,假若摄取过量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反而可能造成大便体积增大、形状僵硬,难以排出体外,甚至加重便秘,反而成为大肠癌的隐患。

依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中等能量摄取(2400kcal/d)的人群天天膳食纤维摄取最好保持在25-30克。膳食纤维摄取结构,依照日本营养学家的推荐,人们天天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应当在2:1左右。

结肠癌患者的饮食注意主要有以下三点:

结肠癌患者应注意多吃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这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如果发现结肠癌肿向肠腔内凸起,而使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质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维生素A能使人体鳞状细胞癌及其他细胞癌消退,并刺激人体抗肿瘤的免疫系统,维生素C能抑制内源性亚硝胺的合成,并抑制致癌化合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影响,钙能改变结肠粘膜的增殖,降低结肠癌的发生。

但是,牛奶中所含的脂肪却具有致癌作用,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为脱脂牛奶的4倍,故常喝脱脂牛奶可降低患口腔、结肠、膀胱、肺、乳腺、宫颈癌的危险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因此,结肠癌患者更适于饮用脱脂牛奶。但对于正常人,适当饮用全脂牛奶对身体并无明显不良影响。

结肠肿瘤患者,不要吃过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此外,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

(责编:盛月、聂丛笑)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了身心、心理的完好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健康的人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体状态良好,没有疾病,身体强健,精力充沛;二是心理状态良好,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三是社会适应状态良好,应变能力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保持相对的平衡和良好的状态,才能算得上是完全的健康。
    7
、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霉变、质变食品 ,不吃得过饱。
    3
、每次运动争取达到轻微出汗,脉搏达到每分钟120140次。运动选择有:散步、太极拳、广播操、快步走、跳绳、登楼梯、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登山、下棋。
    8
、要注意大环境的空气污染,也要注意室内的环境污染。如电磁辐射、氡气、煤气、尘埃等污染,搞卫生时要打开门窗。
    
亚健康概念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于80年代提出的。通过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作是第一种状态,患病称为第二种状态,因此上把这种非患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对亚健康状态的定义是“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健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症状。
    
浑身乏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感;郁闷不快;肩颈僵硬;早晨起床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手足麻木;容易晕车。
    
调整社会大环境,调整心态,适应社会竞争,提倡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提倡符合中国人特点的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避免过度应激状态的发生。
    
社会、心理因素在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注意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心胸豁达,坦荡乐观,千万不要为一时或一事的成败而不能自拔。美国卡内基学会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是所有精力充沛、事业有成者的标志。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① 减压 减压并不是单指减轻外界施加的压力,也不是单指减轻个体的压力感。
    
② 抗压 所谓抗压功能不是指简单的抵抗压力的能力,而是在临压状态下的弹性响应(不是被动反应)能力。
    
③ 解压 所谓解压能力,是指一种自觉而及时化解压力仓库内积淀的恶性元素的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紧张、疲劳、忧虑、伤感、嫉妒、多疑、狂欢、恐惧情绪等,都可能使人体生物钟发生紊乱,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生物钟养生,就是要求人们顺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正,拨正“钟点”,使第三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化,最终消灭第三状态。
    
体育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疲劳能力最根本的措施。长期不懈地锻炼,可使疲劳生理过程缩短,疲劳发生时间延缓,生理贮备增加,抗疲劳能力提高。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可运动强度过大,否则会加剧疲劳。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容易出现疲劳。营养合理,科学饮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不仅能使身体健康,也有益于防止疲劳的过早产生。
    
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平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与生物节律同步,最好在最佳睡眠时间22点~6点就寝,保证8小时睡眠。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营养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合理营养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类(也有将水作为第六类营养素)。
    
一种为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与腿部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滞缓、头发变色、变脆和易脱落、易感染其它疾病等。一种为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患儿消瘦无力,因易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

    牲畜死后解体者为死畜肉。死畜肉因未经放血或放血不全外观呈暗红色,肌肉间毛细血管淤血,切开后按压可见暗紫色淤血溢出,切面呈豆腐状,含水分较多。死畜肉可来自病死(包括人畜共患疾病)、中毒和外伤等急性死亡。对死畜肉必须在确定死亡原因后才考虑采取何种处理方法。如确定死亡原因为一般性疾病或外伤且肉未腐败变质,弃内脏,肉尸经高温处理后可食用;如确定死亡原因为中毒,则应根据毒物的种类、性质、中毒症状及毒物在体内分布情况决定处理原则;确定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死畜肉不能食用;死因不明的死畜肉一律不准食用。
    
奶中的致病菌主要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当乳畜患有结核、布氏杆菌病及乳腺炎时,其致病菌通过乳腺使奶受到污染,食用这种未经卫生处理的奶可使人感染患病。因此,对各种病畜乳必须分别给以卫生处理。
    1
、结核病畜奶的处理 结核病是牧场牲畜易患的疾病。有明显结核症状的病畜奶禁止食用,应就地消毒销毁,病畜应予处理。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无临床症状的乳畜奶,经巴氏消毒(62℃维持30min)或煮沸5分钟后可制成奶制品。
    2
、布氏杆菌病畜奶的处理 羊布氏杆菌对人易感性强、威胁大,凡有症状的奶羊,禁止挤奶并应予以淘汰。患布氏杆菌病乳牛的奶,经煮沸5分钟后方可利用。对凝集反应阳性但无明显症状的奶牛,其奶经巴氏消毒后允许作食品工业用,但不得制奶酪。
如发现个别患口蹄疫的病畜应不挤奶,急宰并按有关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尽早消灭传染源。如已蔓延成群应在严格控制下对病畜奶分别处理:凡乳房外出现口蹄疫病变(如水泡)的病畜奶,禁止食用并就地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废弃;体温正常的病畜乳在严格防止污染情况下,其奶煮沸5min或经巴氏消毒后允许喂饲牛犊或其它禽畜。
    4
、乳房炎病畜奶的处理 乳畜乳房局部患有炎症或者乳畜全身疾病在乳房局部有症状表现,其奶均应消毒废弃不得利用。
    5
、其它病畜奶的处理 乳畜患炭疽病、牛瘟、传染性黄疽、恶性水肿、沙门菌病等,其奶均严禁食用和工业用,应予消毒后废弃。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的第一功能),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食品的第二功能)。
    
1)保健(功能)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
    
2)保健(功能)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含量较低,在人体内无法达到调节机能的浓度,不能实现功效作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或是添加了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的第三功能。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功能)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从科学角度讲,注意平时营养均衡的饮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时适量的运动、保持开朗的性格,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证。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能够引起食物中毒的有毒有害物质称之为病原体或致病因素。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性质,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相比,食物中毒有其独特的表现,这些表现一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得到证实,主要有:
    1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
、同种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其他症状可能有发热、头晕、痉挛、昏迷等。
    3
、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依致病因素的种类和中毒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5
、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如粪便、呕吐物、洗胃液、血液)中,能检出与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
    
中毒食品是指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
、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蘑菇。
    4
、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如河豚鱼。
    5
、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如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粮食等。
    1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⑵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
    2
、为查明发病原因和正确抢救病人,防止和控制中毒的扩散,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注意保留导致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病人呕吐物,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处理。
    3
、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新鲜是指食品要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没有发生腐败变质和其他感官性状的异常变化。其中定型包装食品应在其保质期内。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许多生的食品如家禽、肉类以及未经消毒的牛奶常被病原体污染,彻底加热可杀灭病原体。要牢记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C以上。如炖鸡时,如果靠近鸡骨的部分还生的话,要放回炉上完全炖熟。
    
烹调过的食品冷却至室温时,微生物已开始繁殖。放置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品出锅后应立即吃掉,夏秋季节在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4小时。
    
当必须提前做好食品或需要保留剩余食品时,必须牢记应把这些食品贮存在60℃以上或lO℃以下的条件下。尤其是在贮存4个小时以上时必须采用此种方法贮存,婴幼儿食品要现吃现做,不要贮存。
    
这是消除致病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因为微生物在食品的贮存过程中也许已经生长繁殖(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但并不能杀灭它们),食用前必须进行回锅加热处理,回锅加热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C以上。
    
经过安全加工的熟食品一旦接触生食品就可能被污染。这种交叉污染可能是直接的,即当生的畜禽肉接触熟食时即可发生。交叉污染还可能是更隐蔽的,例如,如果先处理生鸡,然后再用未经清洗消毒的案板和刀具切熟食品,就产生了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要把生的和熟的食物分开存放,生食品用具与熟食品用具分开使用。
    
厨房应当有相应的通风、冷藏、洗涤、消毒、污水排放等设施,且布局合理,防止加工过程交叉污染。厨房应当保持清洁。由于任何食品的残渣、碎屑或残余物都可能变成一个潜在的细菌库,所以用来制备食品的所有用具的表面都必须保持干净。接触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在下次使用之前彻底清洗,必要时煮沸消毒。千万注意,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进行食品加工的人员加工制作食品时应当讲究个人卫生,在加工和进食时要注意反复和经常洗手。例如,当开始食品加工前和每次间歇之后,必须把手洗净,尤其是去厕所后。当收拾生鱼、生肉、生禽之后,必须再次洗手,然后方能开始处理其他食品。假如手受伤感染了,最好不要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要参加则必须包上绷带或带上手套。
    
总之,每个人都应学会一些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刻牢记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⑴食用农药拌种剩下的谷物、喷洒农药不久的蔬菜和水果等。
    
⑵误用盛装化学毒物或被污染的容器,盛装食品或饮料。
    
⑶误将化学毒物作调味剂或食品添加剂,如将亚硝酸盐作食盐,碳酸钡作发酵粉。
    2
、有毒化学物间接污染食品,如食用已吸收有毒化学物质的动物或植物。
    3
、无毒或毒性小的化学物在体内转化为有毒或毒性强的化学物质,如硝酸盐在肠道有关细菌的作用下,变为毒性较强的亚硝酸盐。
    
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件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确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应立即停止食用和封存可疑含毒食品。
    
当中毒人数多、涉及面广时,应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所涉及的专科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成立抢救组,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确保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加强对较轻病人及未出现症状者的治疗、观察,特别要注意毒物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对中毒原因不明者,应尽快查明病因。可通过病人的临床表现、现场调查及剩余物、呕吐物或血、尿等毒物检测确定病因。
    
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应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过滤、血液灌流、换血、利尿等手段排出已进入体内的毒物;对有机磷农药、铅、砷、亚硝酸盐、钡盐、氟乙酰胺等中毒,可采用特效解毒药治疗。另外,还应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机体,使机体产生对针对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包括主动免疫预防制剂如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如抗毒素、免疫球蛋白等。三、什么是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在这些免疫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缺乏主动补充的来源,而且易被清除,故维持时间短暂,约2-3周。
    
疫苗接种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没有经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持续的时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不断下降,不能完全抵抗病菌的侵袭,通过加强免疫可再次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且维持较长时间。
    
凡患有急慢性感染、各种严重疾病、神经系统疾患、发热、免疫缺陷以及有过敏史和其它身体不适的儿童,家长应在接种前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接种或暂缓接种;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随后会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接种百白破等疫苗,少数儿童接种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即可消退。在接种百白破、乙脑疫苗第三或第四针时,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发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的机会增加,若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或向防保科医生咨询;接种疫苗后,应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接种地点。有过敏史者尤其应该注意;服脊灰糖丸后,在服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以免影响免疫效果;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多数人避免发病,但效果并非100%。极少数人接种若干年后仍可发病,但一般症状轻、病程短。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共有五种疫苗被列入计划免疫,包括卡介苗----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吸附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为: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针;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2月龄口服第一次糖丸;3月龄口服第二次糖丸及注射百白破第一针;4月龄口服第三次糖丸及注射百白破第二针;5月龄接种百白破第三针;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三针;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52岁加强接种百白破、糖丸;4岁加强接种糖丸;5岁加强接种麻疹疫苗;7岁接种百白破疫苗。
    
辽宁省将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灭活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流脑疫苗于6月龄、1.52岁、5周岁各接种一次;乙脑疫苗于8月龄接种两次,间隔710天,1.52岁、6周岁各再接种一次。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一般在流行季节来临前完成接种,流脑疫苗每年1112月份接种,乙脑疫苗在每年45月份接种。
    
家长持儿童出生医院开具的卡介苗、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卡(单)到户口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地段(点)办理预防接种卡,领取预防接种证,接种医生会将各疫苗的接种预约时间登记在接种证上,城市要求1个月内、农村要求2个月内办完手续,儿童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接种证。以后儿童入托、入园、入学都将查验预防接种证。

    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过去曾习惯把细菌菌体本身制备的称为菌苗;把病毒或立克氏体制备的称为疫苗;把用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备的称类毒素。近年来又应用提纯抗原和人工合成有效抗原的方法制造免疫预防制剂。为避免名词和概念上的混乱,现对各种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安全、经济的预防手段。
    
按性质分为灭活疫苗、活疫苗;按剂型分为液体疫苗、冻干疫苗;按成分分为全菌体(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按品种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按含吸附剂划分为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划分为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
    
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繁殖、去除致病能力,或应用提纯抗原和人工合成有效抗原的方法制成的疫苗。它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相对比较安全、稳定。但常须多次注射,如百白破三联疫苗等。
    
活疫苗是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经繁殖后制成的疫苗,也称减毒活疫苗。接种人体后类似一次轻型的感染过程,但不会发病,往往只需接种一次。如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等。
    
灭活疫苗必须在开启后1小时内用完,活疫苗在半小时内用完。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活疫苗一般都是皮下注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注射疫苗,注射后用干棉球按压注射部位,绝不能使用含消毒剂的湿棉球,以免将活疫苗杀死降低免疫效果。
    
疫苗接种的部位有:皮内(如卡介苗)、皮下(如麻疹疫苗)、肌肉(如乙肝疫苗)、口服(糖丸)。
    
为了保障接种的安全性,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率,必须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
    3
、发热、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可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大多为蛋白质,而且有的疫苗是活的微生物。一般都怕热、怕光,有的怕冻,因为热或光可使蛋白变性、多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影响其免疫效果,尤其是反复冻融不仅严重影响疫苗效力,而且增加了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率。为保证疫苗从出厂到使用的整个贮存、运输过程都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必须对疫苗实行冷链管理,冷链设备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藏箱、冰箱、冷藏包等。
    
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风疹;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23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肺炎、脑膜炎;伤寒Vi多糖疫苗预防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病;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儿腹泻等;A+C群脑膜炎疫苗预防由A群、C群血清型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还有联合疫苗,接种一针可同时预防多种传染病,如麻腮疫苗可预防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麻风腮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流腮。
    
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为1岁~12周岁用单一剂量,13周岁及以上的人群用2个剂量,间隔610周,皮下注射。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能引起小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最常见的是肺炎,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发的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1/3,占化脓性脑膜炎的1/2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适宜于6周龄以上婴幼儿,6周龄~6个月,接种三剂,612月龄接种二剂,15岁儿童可接种一剂,肌肉注射。
    
轮状病毒是全球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中国轮状病毒腹泻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2%,5岁以内的儿童几乎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全年均可发生,秋冬为流行高峰。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为2个月~5岁的儿童,2个月~3岁儿童每年口服一次,35岁年龄段的儿童口服一次即可。
    
肺炎球菌可引起肺炎、中耳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80%的大叶性肺炎、70%支气管肺炎为肺炎球菌所致。肺炎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大量出现使治疗愈加困难。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2岁以上人群肺炎球菌感染,尤其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生。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居住在群居环境者),免疫功能正常的体弱者,经常住院者(糖尿病、慢性气管炎、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心衰、烟草/酒精依赖者),免疫缺陷者(脾切除者、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症患者、肾病综合症者)以及脑髓渗漏者,皮下或肌肉注射。
    
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凡被狂犬或不清楚是否带毒的动物咬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孕妇被咬伤,也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无禁忌症。
    
如果被疯动物(如狗、猫、狼等)咬伤或不能确定该动物是否为健康动物时,首先应及时处理伤口,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洗和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然后用2%~5%碘酒和75%酒精涂擦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然后尽快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对重度咬伤者,还应在伤口周围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同时再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咬伤后,伤口处理越早、注射疫苗越早效果越好。
    
在双阳性孕妇怀孕789月时各注射200IU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尽快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在1月龄、6月龄再接种乙肝疫苗,就能保障约90%的儿童不被母亲携带的乙肝病毒感染。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20世纪初期,肺结核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19
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基德首先发明了减弱了毒力的细菌预防某些疾病的方法。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从中受到启发,他们密切合作,共同进行试验,希望能制造出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来。但是,结核病是那样的顽固和可恶。应用杀死了的结核菌做疫苗,接种在人身上后并不能产生有效的抵抗力,而应用活的结核菌疫苗却会使接种人患上可怕的结核病。1907年,卡默德和介兰开始培养一株从患结核病牛的乳汁内分离出来的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他们将该菌培养于含有牛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中,每隔3周移种一次,在培养移种过程中,用动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整整耗费了13年的光阴,卡默德和介兰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们制成了灭毒的活结核菌。
    1921
年,灭毒的活结核菌苗首次被应用于人类。它不仅不会使人引起可怕的结核病反而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抵抗力。为了纪念这两位为疫苗付出了艰苦的科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人们把这种疫苗叫做“卡介苗”。直到今天,卡介苗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依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没有发病的危险,从而产生抵抗结核病的能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有结核病发病较高的地区,接种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补种卡介苗。
    
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因此当新生儿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急性严重的结核病,例如急性粟粒型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多脏器结核等,病死率极高。给新生儿提供一个接触小剂量,无毒性的活结核菌的机会,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但却不会使新生儿发生结核病,从而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除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及出生时有严重肝、肾、心脏及免疫缺陷病以外,凡是足月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待婴儿3个月时还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菌素试验,以明确是否接种有效。
    
从接种卡介苗到人体产生抵抗结核病的免疫力约需2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小儿基本上还不具有抗结核病的免疫力。另外,对大量、反复、毒性较强的结核菌感染,卡介苗产生的免疫力就不一定能抵御。因此,我们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预防,如讲究卫生,不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等。
    
目前我国接种卡介苗用直接皮内法。皮内法菌苗0.1ml接种后局部有与自然感染同样的病理变化,如充血、浆液渗出和细胞浸润,以后发生坏死和液化。监床表现:接种后三周左右局部可见红肿硬结,逐渐软化形成小浓泡,自行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痂,约于接种后两个月愈合,结痂脱落后留下斑痕。接种后35周时接种部位的同侧腋窝淋巴结稍肿大,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逐渐消退,不必处理。

    农药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包括提高药物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农药的种类繁多,按其主要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以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
    
根据国家规定,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不得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所以严格地讲,没有批准登记的农药都是禁止使用的,但禁止使用的农药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没有生产厂家生产,因而没有人申请登记,而不一定是农药本身有什么问题。另一种是由于试验或使用中有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不能被批准登记。这里主要是说后一种情况。主要有敌枯双、二溴氯丙烷(DBCP)、普特丹、培福朗、18%蝇毒磷乳粉、六六六和滴滴涕、二溴乙烷(EDB)、杀虫脒、氟乙酰胺、艾氏剂和狄氏剂、汞制剂、毒鼠强、甘氟等。
    
过去我国生产的有机磷农药绝大多数为杀虫剂,如常用的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及敌敌畏等,近几年来已先后合成杀菌剂、杀鼠剂等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但以呼吸道吸入中毒发病最为迅速,在短时间内便可致死。所以,抢救必须迅速、及时、准确。
    
常见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有生产过程中毒、应用杀虫剂过程中毒、误服农药、服毒自杀。职业性农药中毒主要由皮肤污染引起。吸收的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分布于各器官,其中以肝脏含量最大,脑内含量则取决于农药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病情加重时出现全身紧束感,言语不清,胸部、上肢、面颈部以至全身肌束震颤,胸部压迫感,心跳频数,血压升高,严重时呼吸麻痹。
  3、中枢神经症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重症病例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迟发性神经病:一般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8天~14天,出现感觉障碍,继而发生下肢无力,直至下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上肢,多为双侧。
    
为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关部门对有机磷农药应健全管理制度,并向群众讲解其用法、用途及毒性;被药物污染的用具和包装品必须彻底清洗后才能移作他用,最好废弃不用;喷洒药物的人员务必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用药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尽可能不参加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作;已接触者,哺乳前应脱换衣帽,做好清洗工作,再接触婴儿。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瓜果须经过规定时间后方可采食;禁食被有机磷农药毒死的禽、畜、水产品;室内有小婴儿居住者,在用敌敌畏消灭室内蚊、蝇时,须将小儿及其食具移离。决不能将有机磷农药涂洒于小儿头皮、衣服、被褥以消灭虱、蚤;勿用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土填充“土包裤”及尿垫;教育小儿勿至正在喷洒或喷洒过农药不久的田间玩耍;要向群众说明有机磷农药的早期中毒症状,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免致延误治疗。
    1
、应尽量选择比较凉爽的天气喷洒农药,或选择在早晚进行,不要在中午和刮大风时喷药。喷洒农药的时间也不要超过3小时,中间还应适当休息。  2、配制农药不得随意提高药液的浓度,并选用中、低毒性的农药。不要随意混配农药,以免增加毒性。配制农药时,不可直接用手搅拌,而应用棍类的东西搅拌,避免农药通过人的皮肤造成危害。
  3、要加强个人防护,不得赤膊、赤脚作业,应戴上防毒口罩、防护眼镜,穿上长衣裤和长筒雨靴。在喷药过程中,注意不吸烟、不饮水、不吃东西、不用手擦嘴揉眼。喷洒农药时,应站在上风向,有次序地倒退喷药,尽量避免农药溅入眼内或吸入口鼻。作业完毕,要用肥皂水或碱水洗净手和脸,用清水漱口,并及时洗澡换衣。  4、在喷洒过农药的田间地头,应插上醒目的警示标记,57天内禁止牲畜、家禽入内,以防人畜中毒。喷洒过农药的农作物最少在5天内不上市。
  5、如果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喷药,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并用清水漱口,洗净手、脸等暴露部分。若不见好转,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是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脱水而死。人体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人体中最多的成分。同时也是消化食物,传送养分至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
    1
、农村自来水:它是一种村、屯为主供水的深井,将水送到各家各房,井深30米以下。
    2
、农村分散供水:(1)小口井、压把井、大口井。井深1030米。2)小口井、大口井放入潜水泵。3)山泉水、池塘水等。
    
在我市西部地区如台安县、海城市的温香镇、新台子镇、西四等镇,饮用水发黄并有一种铁腥味。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水中铁含量过高所致,因为地下水中的铁元素是二价铁,但是水到了地面后,与空气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三价铁(因二价铁不显色,三价铁显黄色),所以水打上来过一会就会发黄,这都是三价铁存在的原故。
    
水中铁含量过高导致水发黄,它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感官性状不好、口感不好、洗白色衣服洗不出色。
    1
、发黄的水加入适量的白矾(食用的),白矾碾成粉状放入存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放置30分钟至1小时后,形成絮状物沉到容器底内,上面的水就会变清。
    2
、夜晚将水打到存水的容器内,放置一夜后,水也可变清,其原因三价铁可沉淀到容器底部。
    1
、取漂白精片一片,放入碗中碾碎,放入少许的水调成糊状,再放入100市斤的水中静放30分钟后,即可以饮用。
    2
、取一小编织袋,放入2公斤的漂白粉,用绳子系好,放入小口井或大口井内,每天早上用手拉动绳子上下抖动一下,30分钟后即可以饮用,此方法可连续用710天更换一次漂白粉即可。

    白天在教室学习,除靠室内灯光照明外,主要的还是依靠室外的自然光来照明,对于单侧采光(单侧窗)的教室来说,如何选择采光方向,也就是指从窗口射入的自然光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左侧采光)还是右侧(右侧采光)射入才是正确的呢?答案是应选择左侧采光。因为我们都是右手写字,如果光线从右侧射入,右手就会遮挡光线,这样在书本上就会留下一块阴影,影响采光效果,所以选择左侧采光才符合卫生要求;而对于双侧采光(双侧窗)的教室,也应将主要采光窗设在左侧。另外为了减少眩光,教室设置黑板的前墙不应有窗。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教室桌椅的摆放及黑板的设置方向了。不要再出现右侧采光的现象了。
    
当阴天下雨、多云多雾的天气时,教室仅靠自然光照明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室内的人工照明了。每个教室均应安装人工照明灯。那么选择哪种照明灯好呢?通过对日光灯与白炽灯二者比较发现,日光灯具有亮度大、节能、寿命长等优点,所以应选用白色荧光灯。
    
那么灯具功率多少及悬挂方向如何才能达到卫生要求呢?根据一般标准教室的面积,每个教室应设置总功率为360瓦(40瓦×9盏)以上的日光灯或1600瓦(100瓦×16盏)以上的白炽灯;此外黑板还应设置二盏40瓦的黑板灯。教室所有的灯要有灯罩,目的是防止对后面学生形成眩光。同时还要注意日光灯的排列应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而不是平行,目前仍有许多学校采用错误的灯管平行黑板排列方向。
    
另外灯管悬挂的高度多少合适呢?过高保证不了充足的照度,而过低又可以产生眩光,二者都不符合卫生要求,标准的高度是灯具距课桌面为1.71.9米。
    
灯具只有按照卫生标准设置,才能使课桌面照度达到150lx,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照明充足、灯光柔和的舒适学习环境。
    
通俗地说,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它是由眼的屈光不正引起的一种眼病;也就是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不是在视网膜上,这就叫近视眼。但并不是眼睛看不清东西就都是近视眼,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都可造成视力不好(视力低下),所以不要将近视眼与视力低下相混淆。但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近视所占的比例很高。
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呢?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2
、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三个一”和“二个不”,“三个一”就是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缘一拳远;“二个不”就是不在光线过强过弱的地方读写,不躺在床上和走路或在摇晃的车内看书。此外在看书、看电视及玩电子游戏等视近活动时每隔1小时应休息10分钟。
    5
、改善学习环境,教室采光、照明应充足,墙壁要定期粉刷,黑板定期刷黑,课桌椅应按学生身高配置,定期轮换座位。
    7
、应宣传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使学生读写姿势端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龋齿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它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对儿童少年来说还影响生长发育,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因细菌侵入而患上其它口腔疾病,如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甚至引发全身疾患。
    
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口腔清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特别要做到晚间睡前一定要刷牙,它比早上刷牙更为重要,刷牙要采取正确的竖刷法,不要采用横刷法。其次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龋齿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是饮食应注意合理营养,应多吃豆类、乳类、蛋类、芝麻、鱼虾和含有大量纤维素的蔬菜;适量喝茶或用茶水漱口;少吃糖,尤其不宜多吃粘食、奶糖等;此外要加强体育锻炼,接受足够的日光,增强抗龋能力。此外还可用药物来预防龋齿,药物主要指的是氟化物,在低氟地区可用0.2%氟化钠溶液漱口,还可用牙面涂氟、氟离子透入,而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要记住在高氟地区可不能采用药物防龋。其它的预防龋齿的方法还有窝沟封闭,化学制剂防龋,酶防龋,激光防龋等。
    
俗语说:“病从口入”,蛔虫病就是吞入成熟的蛔虫卵而得的。然而虫卵怎样会到口里呢?由于蛔虫繁殖力很强,一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万个左右。而且蛔虫卵的抵抗力也很强,用人粪做肥料和小孩随地大便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庄稼施肥和家畜、家禽和苍蝇的携带,虫卵会散布开来,所以我们周围环境中就存在蛔虫卵,如果人们不注意个人卫生,手沾上蛔虫卵,就容易将蛔虫卵吞入,蛔虫卵很小,肉眼根本看不见,蛔虫卵经口进入人体的肠道后,就在肠子里发育生长,约经过6075天就可以发育为成熟的蛔虫,而成熟的雌蛔虫每天产卵,并随着人体的大便排出体外。蛔虫在人体内产生的症状轻微,一般仅有轻度消化不良及神经症状,如食欲不振、瘦弱、易受刺激、夜眠不安、磨牙、夜惊等。多数人仅有轻微腹痛;但蛔虫所致的并发症却很严重,较常见的有胆道蛔虫病、肠梗阻、阑尾炎及肠穿孔等,甚至危及生命。
    1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劳动、运动后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生吃瓜果和蔬菜时,必须用清水洗净,不要把手指放在口里,教育儿童不要随地大小便等。
    
体内有蛔虫又该如何治疗呢?服药驱蛔是治疗蛔虫病的方法。在学生蛔虫感染率达40%以上的地区可采取集体服用驱虫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蛔虫感染率在40%以下的地区,则必须先做粪便化验,阳性者可服用驱虫药,而阴性者不用服药。现在一般选用的驱虫药有阿苯哒唑、甲苯哒唑(甲苯咪唑)等。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浓度表示。
    
三、疫点的随时消毒中的“三分开”与“六消毒”分别指什么?
    
“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
    1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用紫外线消毒;
    2
、紫外线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3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
、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分钟,使大肠菌群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5
、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
    2
、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对于家中过氧乙酸消毒剂储存量较大的家庭,如果没有其他用途,建议送交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对于非消毒剂类过氧乙酸(如无消毒产品批准文号的工业用过氧乙酸)建议送交由销售单位退还生产部门用作它用。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有效期一般较短,长期库存徒劳无益。
    
二、对于家中过氧乙酸消毒剂储存量较小的家庭,如果需要自行处理,可以按1份消毒剂加50份水稀释后在阳台放置1星期,再倒入下水道。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最好分别稀释。稀释过氧乙酸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戴乳胶手套。
    
三、家中的过氧乙酸消毒剂也可以在保证安全和有效的情况下继续用于某些物品的消毒,如1000mg/L的过氧乙酸稀释液可用于非金属餐饮具或冷食瓜果蔬菜的浸泡消毒。拟继续使用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应为二元包装的产品,一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不稳定,容易失效。继续在家储存的过氧乙酸消毒剂应严格按说明书存放,特别要注意放在阴凉、通风、小孩不易接触的地方。
    
四、过氧乙酸属于危险品,不要带上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发生意外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其腐蚀性强,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以避免腐蚀管道;也不可将过氧乙酸直接作为垃圾交运,以避免对环卫工人的健康造成损害,也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五、如人体和衣物不慎粘染过氧乙酸消毒剂,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否则会烧灼皮肤,损害衣物。
    
六、如对过氧乙酸的处理方法仍然不太了解,应及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寻找妥善的处理方法。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缺少微量元素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缺碘不仅造成任何年龄人的甲状腺肿大,其后代可患克汀病(呆小症),外在表现为聋、哑、矮、傻;缺碘还可造成妇女不孕、孕妇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更严重的是缺碘潜在地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造成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障碍。在中小学生中,缺碘地区的儿童比不缺碘地区的儿童智商平均低10%,记忆力、注意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明显低下,学习成绩较差。长大后也难以掌握复杂的劳动技能和科技知识。我国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的。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食用加碘盐有如下几个优点:
    1
、安全、有效。我国规定的食盐含碘的标准,在加工厂出厂时碘浓度为每千克碘盐35±15毫克/千克。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既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反应。防治实践证明,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是安全有效的,许多发达国家使用碘盐已经消除了碘缺乏病。
    2
、生活化、长期化。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
、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优点决定了碘盐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办法。
    
三、碘盐普及后,为什么孕妇和婴幼儿还存在碘缺乏状态?
1
倍,却不能完全通过使用碘盐来满足。因为食盐量多,易引起孕期水肿和孕高症;而哺乳期女性,特别是孩子出生1个月内,食盐量很少很少。婴幼儿很少吃或不吃盐,极容易处于碘缺乏状态。其他,如怀孕反应等,也使各种营养素摄入受到影响,包括碘。
    
大多数陆地植物的碘含量都较低,海产品中的碘是陆地植物的几倍,有的高达几十倍。海带、紫菜和海鱼是日常生活中补碘的较好食品。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同时摄入其它种类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所以,只有海产品是自然界中含碘较高的食品,它是天然的最佳补碘产品。
    
从胎儿到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每日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而此时婴幼儿尚未填加辅食,碘摄入如果仅靠代乳品将远远跟不上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脑发育需要。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养的方法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的生理需要。有资料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尿碘水平高出其它方式喂养的1倍以上。这个时期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就不会发生碘缺乏,对哺乳期妇女每天至少要供给200微克碘,才能保证母婴两人的碘需要量,有效地预防碘缺乏对母婴的危害。
    
人类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一生中补碘的最有效时期。缺碘对绝大部分人是造成智力发育未达到最佳水平,智商(IQ)处于正常范围的边缘、中下、或中等。世界上大范围调查显示,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未补碘的儿童,可明显改善儿童的智力发育,即是说智力发育达到了应该有的正常水平。但是认为补碘可以无限制地提高儿童智力水平,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们强调补碘可以提高儿童智力水平,指的是在胎儿和婴幼儿期补充足够的碘使他们的智力发育得以正常进行。如果错过这个时期补碘,再想提高他们的智商可能性很小。所以,不是什么时候补碘都能提高智力。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尽量到大的超市、大商场去购买。不要图便宜,购买散装食盐。
    2
、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
    2
、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是危害人体的一种常见病,而汽车司机又是胃病的高发人群。司机为啥胃病多?这与司机的职业特点有很大关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司机容易患胃病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一看吧。

  司机为何易患胃病?

  1、开车时精神高度紧张

  司机开车时精神高度紧张,如果这种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极易造成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大家知道,胃的正常工作状态,要有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才能够顺利完成。

  当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紊乱时,就会出现胃酸分泌过盛、十二指肠液反流减少等不正常现象,削弱了对胃酸的中和及胃粘膜的保护。神经紧张还易造成胃、十二指肠壁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促成胃病的发生。

  2、吃饭时间无规律

  吃饭时间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分泌节律。有的司机同志为了赶时间,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仔细咀嚼就把食物咽进肚里,而粗糙的食物不易被胃消化,可使胃粘膜发生物理损伤。

  3、饮食习惯不科学

  过量饮酒和喝过多的含大量气体的饮料,能直接损伤胃粘膜,而过酸或辛辣的食物则可使胃受到化学性损伤。

  4、司机进食不洁食物的机会多

  司机因工作关系在外面吃饭是常事,特别是一些出租车司机,为了不耽误拉客,经常随便在街头上摊上买个盒饭凑合一顿。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一旦吃了不洁食物,将有害病菌吃入胃内,轻则胃不舒服,重则食物中毒或引发其他,这些对胃的损害都是严重的,甚至可能是终身的。

  司机坐的时间长,运动量小,使食物在胃内存留时间长。胃排空慢,加重了胃肠负担,对胃粘膜的有害刺激强烈。

  清楚了司机胃病多的原因,从而在工作生活中有针对的改善条件,适当休息,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注意科学饮食,增加体育运动,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胃病发生。而一旦得了胃病,应及时去检查治疗,防止胃的继续病变。

  日常如何保护肠胃?

  1、早餐最好吃热食

  要使胃健康,就要吃好早餐,而早餐应以暖胃为关键。早餐不宜太油,特别是油炸食品,否则会给胃肠增加太重的负担,并使脂肪摄入过量。

  在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尤其是保护胃黏膜,能够助其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局部病变区域的自我修复。

  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4、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也不吃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狗肉和羊肉是属于温热性的食物,对于胃寒者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大蒜也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对于胃部炎症具有极佳功效。因而、红枣、枸杞都可以用来补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饮食对我们很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