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含税销售额为10万(含税),建筑行业开13个点的专票给客户。请问要交多少税费?

一、销售收入方面(销项税额)

(一)发出商品,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记销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货款为实现销售的依据。其表现为: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会计不记帐。

(二)原材料转让、磨帐不记"其它业务收入",而是记"营业外收入",或者直接磨掉"应付帐款",不计提"销项税额"。

(三)以"预收帐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帐,造成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

(四)制造大型设备的工业企业则把质保金长期挂帐不转记销售收入。

(五)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

(六)三包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产品"三包"收入是指厂家除向定点维修点支付费用外,还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商家"三包费用"(含配件),保修点及商家挂帐不记收入,配件相当一部分都记入"代保管商品"。

(七)废品、边角料收入不记帐。主要是工业企业的金属边角料、铁肖、铜肖、铝肖、残次品、已利用过的包装物、液体等。这些收入多为现金收入,是个体经营者收购。纳税人将这些收入存入私人帐户,少数应用在职工福利上,如:食堂补助,极个别用于上缴管理费,多数用在吃喝玩乐和送礼上。

(八)返利销售。市场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多变,返利销售是厂家为占领市场,对商家经营本厂产品低于市场价格的利益补偿,是新产品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商家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产品,并按时付完货款,厂家按一定比例返还现金

二是返还实物、产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这些现金、实物后,现金不入帐也不作价外收入,更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形成帐外经营。

(九)折让收入。折让即折让与折扣,相似于返利销售,所不同的是:折让是发生在销售实现的时候,在发票上注明或另开一张红票反映的销售方式。按照税法规定,在发票上注明折让数额的,按实际收款记收入。另外开具红票的,不允许冲减收入。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往往是用红票冲减收入,将冲减的收入以现金方式给购货员,购货方不记价外收入,造成少缴税款。

(十)包装物押金逾期(满一年)不转记销售收入。

(十一)从事生产经营和应税劳务的混合销售,纳税人记帐选择有利于己的方法记帐和申报纳税。

(十二)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包括应缴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等,不符合免税规定的,也不按4%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而是直接记营业外收入。

(十三)为调节本企业的收入及利润计划,人为调整收入,将已实现的收入延期记帐。

(十四)视同销售不记收入。企业用原材料、产成品等长期投资,产品(商品)送礼或作样品进行展销,不视同销售记收入,不记提销项税额。

(十五)母公司,下挂*多家子公司,涉及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部分的业务全部在母公司核算,其它任由子公司,子公司每年向母公司上缴一定的管理费。

(十六)小规模纳税人为了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在认定后,达不到标准将要年检时,采取多家一般纳税人互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也互相支付,但就是一点,几家开具发票,互相之间的业务都不增值,这些就是一些企业税负偏低的一种原因。

(十七)已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丢失,又开具普通发票,不记收入。

(十八)商业企业按工业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和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不按付款凭证而按原材料入库单。

(十九)购进货物时,工业没有验收人库,或者利用发料单代替入库单,申报抵扣。商业没有付完款,自审抵扣,或者先虚开一张大额现金收据,先增加"现金"后,以坐支现金的方式让对方开一张现金收据回来办理抵扣,这些业务没有大量的外调取证很难查清楚。

(二十)用背书的汇票作预付帐款,利用现代技术涂改多次复印充当付款凭证,用来骗取抵扣。

(二十一)应税劳务没有付款申报抵扣(委托加工、水、电、运费)。

(二十二)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或者用作本单位的福利等非应税项目,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二十三)取得进项专用发票,开票方、收款方不一致,票货、票款异地申报抵扣。

(二十四)商业企业磨帐不报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抵扣税款。

(二十五)用预付款凭证(大额支票)多次复印,多次充作付款凭证,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六)运输发票开具不全,票货不符,或者取得假发票进行抵扣。

(二十七)为达抵扣目的,没有运输业务,去运管办、货运中心、地税局等单位代开发票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八)铁路客运发票(行李票)当作运输发票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九)最为典型的是个别企业将拉运垃圾的发票当作运输货物发票申报抵扣。

(三十)进项发票丢失,仍然抵扣进项税额。

(三十一)代扣代缴税金长期挂帐不缴。

(三十二)稽核评税、税务稽查查补的增值税、所得税补缴后,不作帐务调整,该作进项转出的不转出,该调增所得额的不调整帐务,造成明征暗退。有的把补缴的增值税再记入进项税额。

(三十三)福利企业外购原材料转让或者直接销售,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委托加工就地销售、也按自产产品申报骗取退税。

(三十四)福利企业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取得,自认为反正是退税,造成税负偏高,退税也多。

(三十五)福利企业购进货物使用白条,骗取高税负退税。

(三十六)中央与地方企业所得税划分模糊,纳税人为方便,只在地税办理税务登记。特别是2002年实行各50%企业所得税以来,由于国地税信息不共享,致使在2002年新办证的纳税人没有全部到国税办理税务登记。

(三十七)企业收取的承包费不记人所得额,长期投资、联营分回的盈亏不在帐上反映,始终在往来帐上反复。

(三十八)购买股票、债券取得的收入不按时转记投资收益。

(三十九)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提取上缴管理费。

(四十)发生大宗装修、装潢费用以及待摊费用不报税务机关批准就摊销。

(四十一)多计提应付工资,年终将结余部分上缴主管部门。

(四十二)不上缴统筹金的单位,计提统筹金长期挂帐不缴。

(四十三)购买土地,准备扩建,将土地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四十四)盘盈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作损益处理。

(四十五)白条支付水电费。

(四十六)购买假发票人帐。

(四十七)应有个人承担的个人所得税进入管理费-其它。

(四十八)主管部门向下级分摊费用,下级只有记帐支付凭证,没有原始凭证。

(四十九)邮政、电信行业收取的邮资、话费没有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用盖邮戳的白条、托收承付票据给客户。

(五十)报销不属于自己单位的发票、税票。

(五十一)记帐凭证报销多,原始凭证数额少。

(五十二)购入固定资产列入费用,或者将固定资产分解开票记入费用。

(五十三)在建工程的贷款利息记入管理费用或者财务费用。

(五十四)财产损失不经税务机关批准,直接在税前扣除。

(五十五)流动资产损失在地税批复后,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涉及增值税部分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五十六)补贴收入不并入计税所得额,直接记入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五十七)业务费、广告费超支后放在其它科目列支,如:手续费、差旅费、会议费、有害补助等。

(五十八),未经税务机关批准,在税前列支三新费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

(五十九)校办企业、福利企业的证书没有年检,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

(六十)税务稽查审增的所得额,属于时间性差异部分,只补税不调帐,造成明征暗退。

税务机关实行纳税评估,企业应该按税务机关的评税方法自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应对准备。下面以增值税为例说明。

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税负率:将税负率与预警值对比。

增加值税负率:用(工资+利润+折旧+税金)*增值税税率,将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对比,以发现是否少缴增值税。

进项控制额:企业进项最大抵扣额=(销售成本+存货本年增加+应付本年减少)*主要进货的税率+运费*7%,如果企业抵扣大于上述值,暗示可能进项有问题。

投入产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额,测算处可以生产的成品,对算出企业收入,并与报表对比。

企业运用以上指标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分析原因。

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

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

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

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hide]

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

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

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

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投进的原料一部分损耗了,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里,正常损耗的进项可以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进项不能抵扣,要转出。因此,正常划分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对企业纳税非常重要。

一家,因为天气炎热,原料挥发了一部分,盘点造成损失。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一宗冤案。天气炎热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对税务规定不熟悉的人又会付出代价。  

税务法规有一般的规定,也有针对特殊情况,各个行业的特殊规定。如果对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不了解,企业也会蒙受损失。

一家报社,卖报纸缴增值税,收广告费缴营业税。因此印刷报纸获取的进项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23条规定:按收入百分比划分。可怜的报社,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因此,进项基本不能抵扣。其实税务有规定:类似的情况按报纸的文章内容与广告各自占用的版面分摊,应该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不懂就会吃亏啊!

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使用13%税率。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销售图书,也是一般纳税人,税务人员要求该公司按17%纳税。税务机关有什么依据?税务人员解释:该公司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如果该公司适用13%的税率,那不成了缴13%抵扣17%?那税务上怎么平衡?

使用税率只与产品有关,与进项无关。对于税务人员的解释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就会听得糊涂,纳税也糊涂。

(八)预收帐款也要缴税?

听了太多预收款被税务机关要求征税的故事。

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预收款在发出货物才产生纳税义务。

财税【2003】16号也再次强调;除了销售不动产,其他服务性业务的预收款不需要先缴纳营业税,在确认收入时再缴纳营业税。

有些企业预收款缴税是因为对方要求开具发票。其实,收到预收款,向对方开具预收款凭证就可以了。预收款凭证不属于发票,所以税务机关不监制预收款凭证。

外资生产企业"两免三减...

更多“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相关的问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2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万元。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有关生产经营...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另外,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费收入5.65万元。 

(2)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额28.25万元。 

(3)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30万元,该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4)销售2014年10月购进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每辆0.4万元。 

(5)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80万元、进项税额10.4万元;另外,支付的购货运输费用6万元(不含税价),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6)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4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万元(不含税价),均取得相关的合法凭证。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7)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票价共3.6万元、燃油附加费共0.76万元、机场建设费0.5万元;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票面金额共2.18万元。 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请按下列顺序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2)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3)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4)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5)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6)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7)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8)该企业当月合计应缴纳的增值税。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3月份同时生产免税甲产品和应税乙产品,本期外购燃料柴油50吨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已知该批柴油外购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7 300元,税额为14 841元,当月实现产品不含税销售收入总额为250 000元,其中甲产品收入100 000元,已知乙产品适用13%税率,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12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万元。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增值税税率,某年5月有关业务如下:

(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专票)销售额800 000元;另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 500元。

(2)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收入292 500元。

(3)销售3年前购入并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取得收入40 000元。

(4)购进货物取得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0 000元,税款102 000元,另支付购货的运费60 000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5)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款300 000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0 000元,取得相应合法凭证。

(注: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要求:请分步计算该企业5月份应纳增值税。(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简答题】(二)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发生...

【简答题】(二)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发生如下几笔购销业务: (1)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价款为50万元 (2)销售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的销售额为11.7万元 (3)销售企业生产的应税乙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 (4)企业为职工医院购进一批桌子、椅子、木床,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万元 (5)向农业生产者购进作为生产原料的农产品,买价为3万元 (6)出租房屋取得租金1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应计算当期销项税额的销售额包括( )。 A.销售甲产品的销售额 B.购入原材料的价款 C.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10万元 D.销售乙产品的销售额 2、该企业当期销项税为( )万元。 A.17 B.18.7 C.1.7 D.18.99 3、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包括( )。 A.购入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B.购入免税农产品的价款 C.购入生产所需的配件和包装物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D.为职工医院购进一批桌子、椅子、木床的价款 4、该企业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为( )万元。 A.8.5 B.9.23 C.7 D.8.89 5、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万元。 A.8.5 B.9.47 C.10.1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09年5月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5万元。

  (2)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3)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4)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每辆原值0.9万元。

  (5)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运费5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农产品验收入库。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甲公司发生了如下业务。

(1) 4月5日从乙公司购进——批原材料,数量为20吨,单价30元每吨。甲公司当天便支付了货款,并且乙公司已经收到,乙公司于当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下图所示。(此发票为票样,与实际发票有所出入,仅限于本次考试使用)

(2) ①销售了一批免税货物;

②将一批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③代销其他企业委托销售的一批应税货物;

④转让企业自己研发的一项无形资产;

⑤将一批产成品用于员工福利;

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方法的规定,根据(1)中所给业务,填列上述发票。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甲公司发生了如下业务。(本题12分)

(1)4月5日从乙公司购进一批原材料,数量为20吨,单价30元每吨。甲公司当天便支付了货款,并且乙公司已经收到,乙公司于当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下图所示。(此发票为票样,与实际发票有所出入,仅限于本次考试使用)

(2)①销售了一批免税货物;

②将一批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③代销其他企业委托销售的一批应税货物;

④转让企业自己研发的一项无形资产;

⑤将一批产成品用于员工福利;

要求: (1)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方法的规定,根据(1)中所给业务,填列上述发票。

(2)判断(2)中①至⑤业务,哪些应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哪些不应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1年1月发生以下几笔购销业务:

(l)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万元。

(2)销售企业生产的应税甲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含税销售额为11.7万元。

(3)销售企业生产的应税乙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为50万元。

(4)企业为职工幼儿园购进一批儿童桌、椅、木床,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8万元。

(5)向农业生产者购进作为生产原料的免税农产品,买价为3万元。

(6)出租房屋取得租金1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6—10小题。

6.应计算当期销项税额的销售额包括( )。

A.销售甲产品的销售额

C.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

D.销售乙产品的销售额

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么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么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有关牛账网学员提问的建筑行业增值税怎么算问题,老师已经整理出了答案,现在以文章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下面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建筑行业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其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建筑行业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其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其中,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不包括其增值税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即含税价)方法的,应计算出对应销售额,再进行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建筑行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其中,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的税率为9%。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的,其征收率为3%。其中,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的,其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情形如下:

  1、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2、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3、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牛师一对一解答,老会计手把手教学,只要你不会,只要你求问,我们一定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它就属于你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票金额10万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