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上写明基本工资只占总工资的21.5%,其他是津贴,有何不妥?

2018年夏天突然想去河南旅游,主要出于两点原因,

一是:说来惭愧,早年曾有过两次跨专业自学,考考古学研究生的经历,但是无奈天生记忆力不好,加之没有系统和侧重点学习,仅仅凭借兴趣两年都没考上。但是在自学的过程中,早就留下了中原遍都是古遗址的印象,从新时期时代到汉唐,中原文明几乎都是核心区。自然想去亲眼见证下遍地都是古迹的中原。

二是:本人穷。河南食宿和交通相对比较便宜。

河南省旅游景点分布图,看着好激动!

网络上对河南旅游的攻略比较少,对个别县市的的景点介绍较多,线路规划不完整,于是我就从图书馆借阅了《走遍中国河南》一本旅游书,关注了微博若干个河南美食推荐账号,规划了一个8天游的线路。同行的人之中,还有位退休人士,所以现在我就把这条老少咸宜的攻略献上。

本攻略主要由游玩线路、美食花絮、注意事项三个部分组成。

D1:杭州萧山机场到洛阳北郊机场-洛阳古墓博物馆-宾馆入驻放置行李-龙门石窟、香山寺-丽景门

龙门石窟、香山寺:微信购票100元

清早4点起床赶飞机,9点前我们就顺利抵达洛阳北郊机场。北郊机场特别小,厕所里都能听到蛐蛐叫,行李履带只有2条,可以想象有多小了吧。出了机场,我和朋友赶紧打辆出租(因为带着行李)前往开车过去只有几分钟路程的洛阳古墓博物馆(又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古墓博物馆,又叫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一进门我们就发现了一棵很像橘子的植物,一查才知道,这个就是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枳,说明我们的真的来到北方啦。

洛阳流传有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洛阳北郊的邙山自古以来就被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名流文士选中,作为身后之所,而且在洛阳,邙山就是墓地的说法。

我们选择这个博物馆的理由就是,它地下有22座西汉到北宋的各种类型古墓,一砖一瓦都是从洛阳周边的原墓址迁移过来重新搭建的。整个排布呈“回”字型,我们就一个一个古墓的走进去看,了解他们的形制,建造工艺,还有陪葬的陶俑、唐三彩之类的器具,有些墓里会带有壁画。走出地下墓区,后面还有一个壁画修复馆,里面详细介绍了古墓内壁画的复原过程、工具,还有前后对比图。

真实的古墓,进去以后就问你怕不怕

户外有个大土包,那是北魏世宗宣武帝的景陵,参观时顺着坡道走进地下墓室,能大致知道北魏陵寝的面貌。

洛阳古墓博物馆门口可以存放行李,5块钱一件。博物馆本身免费,但是里面收费的套路还是很多的,最后的注意事项中会说明。

出了古墓博物馆后,我们又赶到洛阳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办理入住手续,整顿一番,在火车站附近随便吃了碗面后。坐公交在下午2点多赶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门票微信购买100元,扫二维码入园即可。

穿过龙门就能看到石窟了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在洛阳的东南面,分布在伊水两岸,北魏孝文帝时期就开凿了。

最有名,最精美的就是唐代武则天捐献两万贯脂粉钱开凿的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两万贯哪里够,估计国库再出998万贯吧)

我搜了下唐代妇女化妆顺序,嗯,确实挺费胭脂的,2万贯估计武后也化不了几个月。马亲王写的《古董局中局》第一部里面也提到过这尊大佛是依照武则天的容貌而建,还和明堂隐龛中的玉佛对供,但可惜明堂早就不在了哦。

这几尊大佛周边的童子、天王、力士也是精美无比,震撼感扑面而来,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龙门石窟其他洞窟里的萌系大佛,甚是可爱,我都忍不住要学他们的样子。

比方说宾阳洞的“哦耶佛”,宾阳洞门口的“不要不要”力士;还有奉先寺的一座“give me five 佛”,还有忘记了什么洞的“OK佛”。但是可惜很多惟妙惟肖的遗迹逃不过自然的风化,有些暴露在外的手臂等部位都破碎,不可辨,还有一些佛像没有头,因为历史上的“灭佛”事件,近代战乱也有影响。

走出西山的佛窟,走上桥上看伊水两侧景致美不胜收,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对岸的东山也就是香山,那里的佛窟保存并不好,匆匆走过。重点是白居易的墓,以及香山寺。白园小而精致,墓园有很多凭吊白居易所后期做的纪念碑刻,也是日本韩国等白氏后裔、白学专家活动的场所。不过传说白居易仕途不顺,命后代不再做官,还亲自选择了这块“绝地”,断自家官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白居易曾经捐资重修的香山寺就在不远处,门口居然还有蒋介石宋美龄的避暑别墅。这里香火旺盛,光是许愿牌就盖住了整个殿前。

离开龙门石窟我们又坐公交回到市区,到丽景门时已经是晚上7点,正是华灯初上,逛夜市的好时间。城门很高大,在灯光的衬托下华丽无比,但里面就跟所有城市内都有的那条仿古街区一样,两边满是商铺,牌匾高悬,红灯高挂。

我们随意选择了一家不翻汤用过晚餐,便开始逛街,买了一些小吃,看了些西洋镜,顺便物色伴手礼、特产之类的小礼品,还有余下几日想拔草的洛阳美食,很早便回去歇息了。朋友说我那晚的呼噜声特别大。

D2: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丽景门

洛阳周边的景点特别分散,所以规划线路也用了很久的时间。出游时间也不是五月,所以有关牡丹花的公园一律略过,直接向古迹出发。

早起用过早餐后,便坐公交前往白马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传说是汉明帝有一天睡觉做梦,梦到几个头顶发光的金人从西方而来,他醒来将此梦告诉大臣,大臣说那是西方的佛。于是汉明帝就派人西行求经求佛法。后来西行取经人在印度遇见两位高僧,就请这两位僧人来中国传播佛法,以白马驮载佛经来到洛阳,后来造寺纪念这个事,就取名白马寺。

门口的两匹石马是宋代的,憨得可爱,佛寺古迹保存得也非常好,造像多为元明清时代,其中最古老的一个佛殿听说是翻译出《四十二章经》的地方。

寺院正在开辟的泰国佛殿区、缅甸佛殿区,不清楚搞这些意义何在。

离开了白马寺,回到市区王城公园附近,用过午饭便参观了天子驾六博物馆。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大致就是说,天子可以用六缸发动机,普通人只能用一缸发动机吧。后来礼崩乐坏大家有钱就乱来了,这个“天子六驾”才是真正周礼的体现。不过这个陪葬坑发现的时间并不远,就在2002年,当时真正的发掘场景更宏大,只是这个坑最大最高级,所以被原址保存下来。既然陪葬坑在这个位置,那么这个东周天子的主墓应该就在附近,但是周围已被大型商场包围,可能永远探明这位周天子具体是哪位了。

这个陪葬坑内,粗粗算下来应该有4个坑,除了天子六驾坑本体外,有一个是位于车马大坑前部的另外墓葬的陪葬坑,中心部位还有两个后期“打破”留下的墓。这洛阳的风水是有多好,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墓葬就层层叠叠的!

博物馆内的讲解还会和你讲,一只殉葬狗狗的悲惨经历。

在回市区的路上,我们路过了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是在隋、唐、五代和北宋都城宫城区遗址上建造的,所以——都是假的!现在建造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被称为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平时白天这里的门票要120元,但暑期傍晚6:30以后可以免费进入,但不能观看明堂和天堂内的表演,于是我们进去逛了圈,但我似乎对这种仿古建筑没有好感,一张图片也没拍。只有公交车上随手拍的一张掠影。

参观完以后,就去丽景门(没错,我们又去了丽景门)吃水席,买特产了,购买第二天爬山要吃的干粮和小零食,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老君山是我在出游前期待很高的一座山,传说是老子成为太上老君的地方,所以被唐太宗李世明赐名老君山,是道教的全真派圣地。网络上的图片仙得不得了,巍峨天际间三座金碧辉煌的云顶天宫,保证男的看了想当丘处机,女的看了想当李莫愁。

首先在这里说明,原本我们打算在旅游网站上购买一个老君山一日游的散客拼团,来解决来回路程的问题。但是前一天偷懒了,没有及时咨询,错过了周日去老君山的一个团,不然就能节约点路费了。

我们7点前在锦远汽车站坐上了去栾川县的小巴,大约3个小时到栾川,又乘坐游览车到景区大门口,这段接驳都是附近居民自己搞的小生意。我们下山后,可以免费再坐这种游览车回到马路边等候回洛阳的小巴。

老君山是伏牛山的主峰,海拔两千多米。我们自认为体力挺好,所以上山时,只坐了第一段的中灵索道,从轿厢里俯瞰风景,天色多云,群山若隐若现,远眺可以看到中原地区的一马平川,下轿厢后,我们打算多体验点爬山的乐趣,开始了漫漫攀登路。路上几乎没有树荫遮蔽,一路晒到山顶。网络上说山上有很多瀑布泉水,我反正一处都没有看到。

路途中有很多道教的道观等小景点,可以参拜祈福。因路途遥远,有些地方又陡峭,山径外就是云雾绵绵的万丈深渊,退休人士恐高,在中途就返回第一索道的终点歇息了。我们两个年轻人边拍照边游荡,路途中有一段明显感觉到走进了云层,被水汽包围,最后走到膝盖疼,才登上了三座主殿,看了下手机,我们居然相当于爬了96层楼梯。

本莫愁女,也留一张道姑照吧

假如你不想跟我们一样累成狗,那就记下作弊路径:在中天门,也就是峰林索道的起点前,可以找到直达三座金殿的捷径!

偶遇一只来着大姨妈依然坚持爬到山顶的柴柴

下山我们妥妥地坐了两段索道,那叫一个舒坦。

出大门我们很幸运地在马路边等到了回洛阳的小巴。大家都是江湖儿女,不要娇气,挤一挤吧!我自我感觉当晚的呼噜声,也不会小。

D4:洛阳博物馆-洛阳火车站-开封火车站

这天的行程安排得特别宽松,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后我们就去了我们朝思暮想的洛阳博物馆。博物馆是免费的,但是要凭身份证领票进场,大家别忘记带上。

这座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网上找找,但是当天不巧,没欣赏到陶俑馆和三彩馆。河洛文明展和珍宝馆最优秀,感觉高中历史课本都活了,一遍看下来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璧、琮、圭、璋、璜、琥,就都认识了。

还有一组来自古代的表情包请收下……

中午我们找了一家餐馆,把想拔草的面食统统拔草了。

下午便赶到火车站坐绿皮车,前往开封啦。路途中两侧景色很美,厚厚的黄土地中,仔细看还能发现几个窑洞。下午闷热,下起了一阵小雨,好担心两侧的黄土堆受不住垮塌下来,当然这都是多虑,因为这里的雨根本下不大。

到了开封,安置好行李,我们便去了旅店附近的鼓楼,还吃了又一新的开封灌汤包。等待第二天的旅途。

D5: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北宋御街-山陕甘会馆-开封火车站-郑州

终于到了北宋东京了,开封是八朝古都,还是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源头,但是清明上河园我们一点都不想去,其他各景点都相聚很近,基本都是靠走。

第一站大相国寺是北宋皇家寺院,但命途坎坷,又是火烧又是水患,现在看到的也都是清代重修的。参观途中正好遇到天王殿中有盂兰盆会前的法事,僧人居士都在念经诵佛。

要说佛寺里好看的,就要算八角琉璃殿了,周围是神态各异的罗汉,中心又供奉一座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特别精美。整个建筑的形制都没有在别处见到过。(没拍)

门口有个“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塑,但是看这手劲,我和朋友觉得是倒摸垂杨柳才对。

开封府离大相国寺也不远,走着去便到了。门口还有一个包公湖,虽然景色一般,但好在湖边微风阵阵很是凉爽。开封府开符一千多年,范仲淹、苏轼都曾在此任职,但是包拯传奇故事太多,就变成了包拯历史纪念馆,大家要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不用挑地方了,就这儿了。

在这里我才知道包拯38岁才出来做官,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其实都是杜撰的,而且他在开封府任职仅才一年多,都是影视剧的影响,让人感觉他一辈子都在断案,其实他死前已经做到了枢密副使,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副总参谋长吧。开封府里典狱文化也很有意思,古代为了防止犯人挖墙逃跑,就在双层的墙中灌注流沙,估计洞还没凿穿就被沙子淹死了。

开封府内有座高塔,在塔顶能看到开封全貌。开封真是个老城,从古到今城市中轴线都没变,历代的城市都是在上一代的位置重建,所以一眼望去那低低矮矮的房屋下,说不定就是皇宫的断壁残垣,没错,这就是北宋王城(以及若干个很多王朝王城)的今生了。

接下来,我们用过午餐,就去了包公祠,乘坐公交车到北宋御街(跟杭州一样,也叫中山路)走了几步,最后到山陕甘会馆,里面都是清代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关帝庙,果然是商人集结的场所,木雕尤其精美,眼花缭乱的,值得慢慢欣赏。

因计划只在开封停留仅一天,所以繁塔、天波杨府、延庆观都时间没去,傍晚就收拾包袱去火车站。

当时看微博的新闻说,河南部分地区遭遇到洪水(其实我们雨水都没淋到几滴,一个省内天气相差还真大)铁路旅客大批滞留,我们在开封火车站发现前面已经有好几趟列车晚点了,候车室满满当当,全部都是人,眼看着我们发车的时间快到了,我们都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掏出手机准备退票,改坐汽车前往郑州的时候,我们的列车突然进入候检状态了,可见我们运气多好。当晚顺利住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入住。

我们提前购买了少林寺一日游的散客拼团游,一大早集合后就向着登封出发了。少林寺,还用我多说吗?就是李连杰的那个少林寺啊,就是释永信那个少林寺啊!释小龙那个少林寺啊!王宝强那个少林寺啊!

还没到少林寺景区,一 路上就都是大大小小正规或不正规的武术学校了,塔沟武校的大操场里面全是武校学生,密密麻麻乌央乌央怕了怕了。

导游第一站就让我们看一个少林寺武僧表演,童子功、硬气功、十八般兵器……你想得到的招式都在了。你说这边小朋友干架起来,那得多危险。

随后进入正题。知道少林寺的来历吗?听说这座寺庙位于嵩山少室山的丛林中,所以叫少林寺。传说当年少林寺僧人帮助李世民捉拿王仁泽,便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允许僧人习武做僧兵的寺庙,但是白天是看不到一个僧人。里面一字一句一砖一瓦皆有来历,例如门口的少林寺匾额是康熙提的,立雪亭是乾隆提的,立雪亭的故事和达摩有关,方丈其实是个面积单位……导游还说了好多现代少林寺以及释永信的的轶事,真假参半,不可全信。

下午,我们又游览了少林寺高僧圆寂之后的归宿——塔林。爬嵩山三皇寨景区的活动,因为出来玩得太久,身体有些浮肿,所以我们都放弃了。

寺院的土地,以及远处的嵩山

在山下,我们看到了属于少林寺的大片农田,我和种地的伯伯聊了一会儿,他是登封人,在种白菜(天哪,下午三点,能种活吗?)一个月拿少林寺1800元的工资,我打趣说拿得太少了。

下午我们就和旅行团一期回到郑州,吃完晚餐又逛街买特产,以及第二天游玩的干粮。

D7:郑州火车站-安阳殷墟-安阳博物馆-安阳火车站-河南博物院

当天朋友们晚上要乘坐飞机回家,而我打算再玩票大的,所以我们就分开游览了。

6点多钟我就坐上了绿皮车去安阳,那里有我心心念念的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遗址,有奴隶时代的女性骄傲妇好的墓,还有甲骨文青铜器等等意想不到的惊喜。

前一天晚上我就已经订好殷墟的门票,价格70元,比现场买便宜很多。因为当天行程特别赶,而殷墟地址在安阳城北部,所以一出火车站我就拦了一辆小车(不知道为什,就是很想体验下)花费8元前往。

殷墟宗庙遗址,以及始终在天上盘旋的直升机

殷墟很赞,里面都是原汁原味的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外表看起来他们就是个大草坪,但是仔细看,上面有隆起的部位,还有一个个圆形的柱础。游览的时候,空中一直有驾直升机来回地飞,用遥感啊,红外成像啊这种技术在考古。

最精彩的要算殷墟博物馆里的藏品了。里头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仿制的,原件在国家博物馆。

但是妇好墓中的那对司母辛鼎,其中一尊就在这里。我听志愿者讲解的时候,又听说安阳博物馆里正在举办妇好墓特展,另外一尊司母辛鼎恰好也在安阳,我可不能错过。所以当天的行程里,又多了一个打卡点。

殷墟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基本上历史书封面内页出现过的甲骨文片,就是从这里出土的,古代生产力低下,不管是问天气,问办一件事顺不顺利,问老婆预产期、病什么时候好,都要占卜,例如我们经常在书上看到的这片,就是问下雨的。听说这片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其上面的甲骨文字都已破译出了。

博物馆的最北面,有个非常惨烈的人牲群坑,大概是王陵的祭祀品,每个坑里的人或坐,或躺,还有祭祀马车的,里面动物遗骸也不在少数,看到这些就能反映奴隶社会的残酷了,还是文明社会留韭菜一命。

大家妇好享殿前的三连灶台,也是妇好墓特有的

最后转悠到妇好墓,这里有好多知识点要补充。妇好其实要念成“妇子”,妇就是媳妇儿的意思,好是“子”姓女化。她是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个,估计还是原配,太宠爱她了,所以死后把她葬在王城那么近的地方,庙号为“辛”,所以司母辛也是指妇好啦。

妇好墓出土时各种陪葬品摆放的模拟

这里再撒一把武丁和妇好的狗粮:话说,妇好30多岁就死了,武丁非常伤心,那个时候人比较迷信,他就打算给妇好做个冥婚,把她嫁给先商王。武丁问:“贞,妇好有娶乎”,就是说“算命的,妇好嫁了吗?”贞人回答,十一世祖大甲娶了妇好。武丁不放心,过了一年又问“妇好有娶乎”,贞人回答,十三世祖成汤娶了。然后武丁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遍,最后妇好嫁给了六世祖祖乙,这才放心,他觉得妇好在阴间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怀了。暖不暖!感不感人!狗粮有没有吃饱!

妇好墓很华丽,陪葬品超级丰富,他能打仗,能执政,还能生孩子,辅佐丈夫,真的很全能的,所以陪葬品里武器和装饰品、实用器都很多,最搞笑的是里面还有个三连灶台,是想说明妇好厨艺也很好嘛? 妇好墓下的坑,是仿制的,周边的展品很多,值得一看,但最精美的不在这里,所以我买完纪念品,离开殷墟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安阳博物馆。

安阳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合并在一起的,当地人叫“两馆”,妇好墓特展的官方名称是“凤归大邑商”。

门口在播放妇好墓发掘者郑振香的采访视频。这位考古学家在《国家宝藏》中也出现过,就是刘涛的“妇好鴞尊”那集。

我在殷墟买的纪念品,想在这些玦里找到原型。

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保安大叔,展馆内参观的人不多,他就上前来向我搭话。可能是在文化氛围特别浓厚的地方呆久了,耳濡目染,他对各种展品的来历故事了然于胸,滔滔不绝向我介绍,还带有点耍宝的感觉。他先考我“妇好”和“司母辛”是什么关系,他还向我透露,妇好其实是难产死的,他很耐心地逐个向我介绍藏品的寓意和象征,参观要点,俨然一个讲解员,他还催促我:“这么好看,你怎么不拍啊?你快拍啊!”快笑死我了。总之我在这里收集到了“司母辛”的另一尊鼎。还有妇好墓中最重磅的几个青铜器,收获满满。

离开安阳博物馆,我饭都没顾上吃,直接到安阳高铁站,坐上最近的一班列车前往郑州。因为了河南博物院是5点30关门,4点30分停止进入,所以我一定要赶在4点30分之前赶到,为此,我还第一次尝试了上动车后补票。

可能真是运气不好吧,当年去长沙玩想去看辛追,湖南省博物馆居然搞装修提升,闭馆了好几年。这次我来河南博物院,这里又在装修,幸好珍宝馆还开放的。

这里又是历史教科书的4D再现啊!贾湖骨笛、云纹铜禁,check!

也终于看到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再等你”,啊不对,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瓷器,仔细看上面还有冰裂纹,跟哥窑有些像。

还有最可爱的妇好鴞尊(我快变成妇好的粉丝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可爱的青铜尊,哈哈,感觉它快要活过来了。

一天的奔波,晚上吃顿好的犒劳自己,明天我也要准备回家了。

D8:郑州黄河游览区-新郑飞机场

来河南那么久,我还没有看到过黄河,于是最后一天一大早我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来到了黄河游览区,这里大概是本次出行最坑的一个景点了。

游览区很大,还在建设中,进门首先就看到了我国最出名的男男CP-炎黄的大雕像。我一看时间不早,邻近中午了,下午我一定要去机场,打算看完黄河就返程,其他的一切我都不关心。

然后这里就显示我一个人的时候,什么傻事都干得出来的毛病了。周围连个可以问路的工作人员都找不到,我掏出手机,按照GPS的显示,黄河跟我的距离不到50米,于是我就拼了,直接走到了一处正在建造的景观工地上,然后七拐八拐地,走到了真正的黄河边。你说这黄河里产大鲤鱼,我是不信的,产沙悟净,我倒是信的。流动的泥沙,吞噬一切,看得人萎靡抑郁。

朋友在缆车上拍到的黄河

然后我回来问朋友怎么看到黄河的,他们说是坐缆车看黄河的。我傻眼了。这里还有项乘坐喷气船游览黄河的项目,但我预感,那肯定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好啦,河南之行各大景点都已打卡,回杭啦~


终于来到我最喜欢的篇章啦!来河南吃什么?当然是吃各种面食啦~还记得我到河南的头三天,吃的蔬菜只有三样:大蒜、大葱,还有香菜,全部是食物里用来调味增香的配料,哈哈哈。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个就是我们到洛阳后,吃的第一顿道地小吃——不翻汤,不翻就是那张面饼,汤里有酥炸丸子,鸡肉、海带之类的,河南的食物有个特点,就是胡椒味特别大,这个也不例外。
洛阳人的雪碧——海碧,有很多种口味,一定要来一瓶!
吃完晚餐,在丽景门的夜市闲逛,好看的水信玄饼也入乡随俗,叫做牡丹饼啦
石榴汁榨汁后,籽里的涩味更明显了
这个,你们猜是什么吧,捂脸~
夜晚的洛阳夜市和全国各地的夜市一样,都是大杂烩
本次游玩,迷上了炒酸奶,加好多坚果!
强烈推荐火车站旁的这家的华山路小碗驴肉汤,早起晚归的最佳选择
大清早,熬得沸腾的驴肉汤,深红的辣子
这个粉白粉白,像豆腐一样的东西,是驴血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名不虚传,真的好好吃!
西安美食也不少,肉夹馍里的辣子是新鲜辣椒,有一股辣椒特有的香味,但并不十分辣
在北方,怎么能错过羊肉汤呢~
洛阳的最有名的水席,真的是汤汤水水的,这么一桌是小份的,团购价才39元,三个人完全吃不完,北方人食量是有多大哦!
老君山山下的小卖部里买的炸豆腐,我们还厚着脸皮要了两个野猕猴桃尝尝,酸!
本想吃个开封大西瓜的,但没吃到。水果店的老板被我们薅了不少羊毛,每种我们都尝一点点,嘻嘻
洛阳酸浆面,这个在别处是吃不到的,味道呢,像老北京豆汁儿,有一股酸发酵酸味,不是所有人都吃得惯
洛阳锅贴,感觉馅料吃不惯
在开封吃的灌汤包,开封菜真的是我们杭州菜的前世,只是些许口味的差别。
杏仁茶,又是各种坚果蜜饯荟萃,爱
最河南的事——一碗胡辣汤,加一根油条,路边坐着和街坊们一起吃早点
红薯泥,糖多油大,害我拉肚子,大家慎点
开封花生米,也是开封特产哦
本次来河南,我还想解开一直以来心头的疑惑,荆芥到底是不是罗勒,但是现在依然没有解开这个疑惑!
很想知道荆芥是什么味道的,特意在大众点评找了一家烩面馆点了一碗,卤牛肉和荆芥真是太好吃啦!
离开开封之前,买了一个驴肉火烧,还没上火车,就吃完了,好吃cry!
超级好吃的三鲜蒸饺!价格便宜量又足,食材非常合我们南方人的口味,清淡的鲜美~
郑州路边的小奶茶店买的饮料,非常便宜,只要4元钱,感动!
路边三轮车上卖的小作坊自制饮料,红梨水,祛暑解渴
在河南的最后一餐,想找个网红店,但是时间不允许,就吃个汉堡吧,吃到撑!

1、有些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但会告诉你讲解器100元押金却不提使用价格,参观者归还时押金就还你80元,说20元是讲解费;幸好很多博物馆可以用微信扫码免费听讲解。

2、有些博物馆会以“保护”的名义强制你花2元钱购买一双鞋套,但是馆内的藏品都是有玻璃相隔,穿不穿鞋套都不影响。

3、乘坐交通工具就选择正规车站的正规窗口买票,门口好多黄牛会信口开河允诺价格便宜、比速度快、经过景区,都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

4、洛阳旅游饮用水要买足,因为自来水管里放出来水会有白色沉淀物,当地人都是买栾川县的矿泉水做饭饮用的。

5、洛阳出发去周边景点,并不是每天都有发车,最好提前两天查阅和咨询,提前一天预定散客拼团游。

6、在淘宝上购买景点优惠门票后,有些要第二天才生效,有的要过一小时才会生效,所以也记得提前购买。

洪武二十五年,户部清查数据(洪武二十六年整理完毕上报):大明在册人口小六千万,田850万顷。

对比下,吹上天的宋仁宗年间不过五百多万顷田、5000余万人口。

下图第一个数据是洪武一年(洪武二年上报),也就看了这个数据老朱才放开了大移民。中州河南、华夏之祖陕西(含宁夏、甘肃)人口密度堪比今天加麻大、土澳。

有人不信?金蒙拉锯河南陕西二十来年,端平入洛的时候,孟珙给临安的奏折里说,洛阳只有几百户人家。而元末红巾军、元军又在河南推了小二十年磨盘。

老朱接手的时候,淮河以北、黄河流域和四川、辽东、西北几乎都是白地。整个长江以北,除了山东局部和山西,没有多少人口。

随军的几位文人,都有到了县城州府而不住衙门驿馆却跑去寺庙借宿的记录——大元对佛教还算礼遇。

常遇春打下洛阳的时候,见诸文字的材料是:双方开战前都在洛阳盆地放牧过军马。

常遇春、徐达会玩骑兵,那是因为沃野千里的黄淮海平原特么的到处是马场。常遇春老家怀远县到邻近的宿州城,官道两侧有军马场五处。这特么可是开发了几千年的农耕区。

再看治水。别忘了,大元就是黄河泛滥搞没得。老朱治理黄淮,撑到了两百年以后的嘉陵、隆庆年间。

1.老朱让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回到汉人政权手里,让丢失了八百多年的云南变成固有领土,让丢失了五百多年的河西走廊回到中原政权的手下,老朱弥平了南北汉人两百多年分离造成的隔阂。

举个例子,老朱接手的时候,北方部分地区,都有采用“收婚制”了,哥哥继承嫂子、儿子继承继母。老朱接手后,三令五申不准这么干。

你说他高,我还说太低了。

分开一百多年渔村鸡犬不宁,分开七十年的某岛乌烟瘴气,

再看看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看看前南斯拉夫,他们就缺一个消弭分离差异的天才。这也足可见老朱的手腕如何。

2.老朱对不起大明官员这个认,但对得起大明百姓。

老朱在位任意一年的水利修建投入,都在古代社会的高位水平。洪武二十八年,户部上奏: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浚河4162处,修陂渠堤岸5048处。

这特么是暴君能干出来的事?

老朱任内,废弃了上百年的都江堰恢复生机,云贵农耕开发,黄淮治水。

另外,老朱出台了极其宽松且有针对性的移民政策,三令五申只要是大明土地,除非是在册官田,其余荒地大明在籍者皆可备案开垦。

唐宋元都规定:地主可以处置佃户,无论生死。对了,南宋还规定佃户不能起诉地主。

所谓“残暴”的老朱直接给废了,规定佃户只要不欠田租,可以合族迁徙。

比如北方的大槐树移民,沿途州府县要尽量提供食宿、医药,迁入地提供农具,前三年不纳税。只要是荒地,哪怕是挂在地主名下,移民都可以根据老朱的政策实现“谁开垦、谁拥有”。

大量填补了华北和四川及其他地方的人口不足,稳定了云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搞这么大规模移民,都需要举国之力,人家老朱一片废墟上搞定了,还不够?

被蒙古大军屠戮殆尽的河西陕甘,老朱接手的时候用这三地(省)人口不到八十万,田不过十多万顷。等到老朱交班时,镇守兰州、嘉峪关的宋晟上报:西北八万大军的军粮可支三年。

老朱末年,大明在册耕地、人口数量均超过北宋巅峰。哪怕是儿孙内战好几年,四儿子还能靠老朱留下来的家底看谁不爽就揍谁。

别忘了,老朱接盘的是一个经历几十年战乱的国家。你说他配不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合同必须约定基本工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