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明明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钟薛高能频繁登上热搜?

  摘要:“雪糕界爱马仕”钟薛高因为添加增稠剂而跌下“神坛”,也因为贵得出奇而被冠以“雪糕刺客”的名号,随着钟薛高不融化的话题持续发酵,如今消费者愈发不买它的账。

  “网红”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捧的时候,把你抬得有多高,踩的时候,就把你骂得有多惨。

  钟薛高不融化的话题持续发酵,一直把公司架在火上烤。

  尽管,钟薛高添加卡拉胶等增稠剂符合国家标准,但在普遍存在“添加剂恐惧症”的背景之下,用户认为,你卖最高的价钱,就应该给最好的产品。

  2018年,钟薛高横空出世,以颠覆者的姿态,推动整个雪糕行业的消费升级。最明显的升级,就体现在价格上。

  钟薛高每片价格都在十多元,更有限量款高达66元,就此被安上了“雪糕界爱马仕”的名号。

  对于外界对其价格的质疑,钟薛高总能以品质来回应。譬如:产品中不加一滴水、采用特级红提、纯手工研磨的日本抹茶粉等。

  虽然,后来证实,钟薛高的部分广告为虚假宣传,但这也丝毫不影响,它在短短3年间,快速成长为中国高端雪糕巨头,屡屡获得各电商平台冰品类目第一。

  在这个夏天突发的舆论危机,简直就是把钟薛高放在火上烤。

  起初,是一个网友发文,钟薛高海盐椰椰,在31℃室温下,放置近一个小时,竟没有完全融化。“钟薛高不会融化”的话题,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很快,钟薛高官方回应,这是因为这款产品固体物含量达到40%左右,完全融化也不会成为水。另外,为保持产品风味,依照国家标准,添加了少量食品乳化增稠剂,可放心食用。

  这并没有打消用户的顾虑。

  有好事者,继续对钟薛高这款产品进行各种高温试验,有用打火机烧的、有用高温喷枪烤的、直接上微波炉的、还有购买各种雪糕,进行融化比较的……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钟薛高的确很难融化。原因在于,除了钟薛高本身固体物较高之外,里面添加了一种叫做“卡拉胶”的增稠剂。

  用户的添加剂恐惧症就此被激发出来。虽然,这种添加物,只要符合标准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用户普遍认为,钟薛高作为雪糕中的贵族,卖这么贵的价格,对外宣传中,也曾出现过0添加等内容,就应该用最天然的原材料。

  如今,在钟薛高的抖音直播间,主播虽然一直保持淡定,但评论区全部是“不化、不化”、“皮鞋厂”……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写下一条经典的评论:花最多的钱,你让我吃最多的胶?

  7月短短几天之内,钟薛高频频登上热搜,公司创始人林盛在朋友圈怒斥“水军迹象极其明显”。

  作为一名营销高手,在公司面临舆论危机之时,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林盛大学时期学的是历史,毕业之后一度找不到工作,直到一家广告公司录用了他,才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广告行业,林盛如鱼得水,很快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野心。他只给别人打了6年工,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即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在此期间,不仅和几个较大的快消品公司有过合作,还亲手将东北的“马迭尔”、“中街”两个区域雪糕品牌,送往全国市场。

  也正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对这两个品牌的运作,林盛深度了解了国内雪糕市场,看到了国内高端雪糕行业的市场空白。对“马迭尔”、“中街”两个品牌的成功运作,积累了丰富的雪糕品牌运营经验。

  2018年,钟薛高横空出世。无论是品牌名、品牌定位还是外观设计等,都让用户耳目一新。当然,这都是林盛作为一个营销高手进行过精心策划的。

  与此同时,钟薛高请网红试吃、明星代言、KOL在小红书等平台种草,与国窖1573、马爹利、小仙炖等数十个品牌联名,持续推高品牌声量。

  品牌成立仅16个月,营收突破1亿元;2020年,销量达到4800万片;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176%,卖出1.52亿片;今年前5个月,就已累计出库2.2亿片。

  起初,钟薛高的渠道集中在网上,用户要想随时享用,需网购后在家里囤货。之后,公司迅速布局线下传统渠道,各大城市的便利店,甚至街边夫妻店,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钟薛高,它除了价格贵,已经逐渐被淹没在冰柜中茫茫的雪糕品牌之中。

  在这个夏天“雪糕刺客”一词突然爆红。它提醒人们,不要随便选商店冰柜里那些不认识的雪糕,否则,在你去付账的时候,它的价格可能会狠狠刺痛你。

  但是,哈根达斯等高价冰淇淋,并没有被归到“雪糕刺客”一类,因为它往往都是独自占有一个专属冰柜,将自己与普通雪糕明显区分开来。

  钟薛高就被列为雪糕刺客的典型代表,甚至,网友将雪糕涨价的气,都撒到了它身上。的确,在它的带领下,国内各雪糕品牌高价产品频出,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只要是你日常没怎么见过的品牌,不出意外,价格都在十元以上,甚至更贵,剥夺了用户的雪糕自由。

  一支小小的雪糕,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中国冷饮的均价价格上涨了30%。不仅是传统雪糕品牌推出高端产品,景区文创雪糕、跨界选手更是一个比一个价格搞。贵州茅台推出的冰淇淋更在60元上下,已超过了哈根达斯。

  有专家指出,一支高端雪糕,即便原材料全部采用纯牛乳、天然奶油以及进口水果,其生产成本也就在5元左右,钟薛高经销商的进货价为7-8元,由此可见,其溢价的部分,都用来做了营销和渠道。

  与“雪糕刺客”一起走红的还有“雪糕护卫”雪莲,13年没有涨价,到现在还是5毛钱。但是,雪莲并没有像鸿星尔克一样引发“非理性消费”,因为,它的价格太低,渠道利润太薄,一般地方根本买不到。

  本文作者:陈碧婷,来源:斑马消费,原文标题:《“雪糕刺客”钟薛高:花最多的钱,吃最多的胶?》

这个事情那么多天了,相关实验室还没给出结论,是想延迟公布,还是说没有放在心上。

雪糕高温不化,咂一听还是有点渗人的,很容易让人想起材料问题。

经过这几天的发酵,钟薛高彻底火了,不过是红火还是黑火只能的等待后续的结果。

先以刺客雪糕出道,再以董事长口出狂言:“就这么贵,爱买不买”,再发展到高温不化

这一系列的发展看着好像有人故意而为之一样,谁的嫌疑最大?谁的收益最大?无疑是雪莲了

最近的雪莲文学那是层出不穷,雪莲好像是“躺赢”。雪莲躺赢之后钟薛高就垮台了,问题不断,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事情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原创 小念 来源:带货派

随着入夏高温天气来临, 的话题便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以钟薛高为代表的“雪糕 ”更因价格昂贵而备受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高档雪糕这一定位,钟薛高在雪糕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雪糕了。早前,钟薛高频频登陆薇娅、李佳琦、 等头部主播 间,通过“中雪糕”的国潮卖点,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不仅在头部主播亮相,钟薛高还陆续登陆各大中腰部直播间,邀请美食博主带货,不断加深品牌印象。可以说钟薛高的爆火,离不开其国风的路线选择和跟上直播电商的浪潮。
只是到了今年,在消费降级的影响下,钟薛高的高价及高端路线营销引来了网友的逆反,“雪糕刺客”的名号便是由此而起,钟薛高一度被骂上热搜。
实际上,带货派注意到,钟薛高品牌一直定位在高端,价格上并无太大波动。只是伴随今年多个品牌雪糕纷纷涨价,原本打响知名度的高价位雪糕品牌代表钟薛高顺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消费者用“雪糕刺客”代指钟薛高这一类高价雪糕,平时隐藏在冰柜中深藏不露,等到结账的时候便会以昂贵的价格刺消费者一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高价雪糕都会单独设立一个冰柜,不会与平价雪糕弄混,而钟薛高一类高价雪糕,却与普通雪糕一同放在一起,消费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随手选择而不被价格吓一跳。
对于“雪糕刺客”的不满一时间被集中到了炮轰钟薛高上,不少消费者认为,是钟薛高的定价影响了一众雪糕品牌的提价,因此,讨伐钟薛高实际上是消费者对雪糕涨价的意见反馈。
在高昂的雪糕价格背后,消费者们开始深究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雪糕刺客们值不值卖这么贵?
钟薛高自然成为了被研究的首要对象。带货派注意到,钟薛高母公司被扒出此前因虚假宣传而两次遭到罚款。
一次是钟薛高宣称其某款雪糕只选用特级红提,后被查出仅是散装葡萄干,而被罚款6000元;
另一次则是钟薛高在产品页面使用“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宣传词,被查出产品确实含有饮用水惩罚,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被罚款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次虚假宣称的行政处罚让钟薛高的品牌价值遭遇重创的同时,舆论声中“被营销起来的品牌”“被高估的品牌价值”,让钟薛高成了雪糕刺客一类被打击得对象。
带货派通过第三方平台查询发现,抖音钟薛高官方旗舰店,仅46.12万粉丝,近30日直播销售额高达1222.74万,足以见其粉丝多为精准购物粉。尽管争议不休,但是网上的舆论越大,钟薛高的销量却更高了。
细究后就会发现,钟薛高所走的路子与与花西子、三顿半、完美日记等一众新消费品牌相似,都是尝到直播电商红利的一批资本宠儿。
有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占网民整体的63.1%。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4亿,占网民整体的38.0%。
在后疫情时代,直播电商成为众多品牌铺建销售渠道的标配,直播间也成就了一大批新消费品牌迅速崛起的神话。但浪潮过后,商业终要回归本色,雪糕刺客们也要拿出实力才行。

注:图文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薛高网红冰淇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