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必须编制环评报告书吗

> > 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促进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维护我国流域、区域生态安全的具体措施,是有效管理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手段。依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有关精神,我局编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
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
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建立
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
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地方生
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对保障国家生
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保护和管理的生态功能
党中央、国务院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00
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
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
的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保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
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作出了一
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
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重要生
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提高保护质量”。2003 年9 月,
曾培炎副总理在听取全国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汇报时指出:“在目前条
件下,要以生态功能保护区抢救性保护为重点”,“根据我国人口多、
自然资源短缺的国情,加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生态环境
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和重要举措”,“环保总局应抓紧有关规划和项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要求,我局组织
编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根据我国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
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有
关要求,确定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以此来指导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
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在
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
优势产业,防止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态功能的退化,
从而减轻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逐
一、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事关我国生态安全,是我国生态保护的
重要内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既存在严峻挑战,同时也面
(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恶化趋势尚未扭转
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严重,部分区域生态功能整体退
化甚至丧失,严重威胁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突出表现在:大江
大河源头区生态功能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对下游地区的生态
安全带来威胁;北方重要防风固沙区植被破坏和绿洲萎缩,沙尘暴
威胁严重;江河、湖泊湿地萎缩,生态系统退化,洪水调蓄功能下
降;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岸海域生态
系统遭到破坏,重要渔业水域生产能力衰退;部分重要物种资源集
中分布区自然生境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衰退。
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与生态
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破
坏;条块式的管理方式阻碍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整体性保护;监管
能力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
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面临重大机遇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保护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存在加快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在国际上,“综
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功能”整体性和综
合性保护的理念逐步得到社会各届的承认和支持。以建立生态功能
保护区的方式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我国
正在开展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的编制,其中限制开发区将为生态功能
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
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段,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优先保护,限制开发,
严格监管,促进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分
步实施,在明确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分期分批
开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多样化模式,建立
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格局体系。
(2)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级环保部门要将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规划编制、相关配套
政策的制定和研究、管理技术规范研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
容。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衔接,力争将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
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保护优先,限制开发
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
点状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财政、产业、
投资、人口和绩效考核等社会经济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
督,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
展,限制损害主导生态功能的产业扩张,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道路。
(4)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
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特别保护区域属于禁止开发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补充。在空间范围上,
生态功能保护区不包含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
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特别保护区域;在建设内容上,避免重
复,互相补充;在管理机制上,各类特别保护区域的隶属关系和管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明确的国家限制开发区为重点,合理布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
护区,建设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生物
多样性维护生态功能保护区,形成较完善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体
系,建立较完备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
范体系,使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生态
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完善,限制开发区有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
(一)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发展方向,调
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有益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发挥的资源环境可
承载的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导生态功能保护需要的产业发展,
1、限制损害区域生态功能的产业扩张。根据生态功能保护区的
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限制高污染、
高能耗、高物耗产业的发展。要依法淘汰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
区域生态、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产业,要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
环境和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企业。
2、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依据资源禀赋的差异,积
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在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
区,建设药材基地,推动生物资源的开发;在畜牧业为主的区域,
建立稳定、优质、高产的人工饲草基地,推行舍饲圈养;在重要防
风固沙区,合理发展沙产业;在蓄滞洪区,发展避洪经济;在海洋
生态功能保护区,发展海洋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海洋生态产业。
3、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沼气、风能、小水电、太阳能、地
热能及其他清洁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需求,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
(二)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大区
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
1、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结合已
有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加强森林、草地和湿地的管护和恢
复,严格监管矿产、水资源开发,严肃查处毁林、毁草、破坏湿地
等行为,合理开发水电,提高区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
2、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在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实施水
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营造水土保持林,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陡坡地开垦,合理开
发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3、增强防风固沙功能。在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积极实
施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工程,严禁过度放牧、樵采、开荒,合理利
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提高区域生态系统防沙固沙的能力。
4、 提高调洪蓄洪能力。在洪水调蓄生态功能保护区内,严禁
围垦湖泊、湿地,积极实施退田还湖还湿工程,禁止在蓄滞洪区建
设与行洪泄洪无关的工程设施,巩固平垸行洪、退田还湿的成果,
增强区内调洪蓄洪能力。
5、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在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功能保护
区内,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构建生态走廊,防止人为破坏,促进
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对于生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采用生物措
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恢复自然生境,建立野生动植物
救护中心和繁育基地。禁止滥捕、乱采、乱猎等行为,加强外来入
6、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在海洋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合理开
发利用海洋资源,禁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
地,防治海洋污染,开展海洋生态恢复,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避免
边建设、边破坏;通过强化监测和科研,提高区内生态环境监测、
预报、预警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区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
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强化宣传教育,
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和
1、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生态环境
监察力度,抓紧制订生态功能保护区法规,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监
管协调机制,制定不同类型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办法,发布禁止、
限制发展的产业名录。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执法能力,组织相
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2、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制
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技术规范,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
境状况评价的定期通报制度。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资
料,实现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并建立重点生态
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为生态功能保护区
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增强宣传教育能力。结合各地已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基地,
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建立生态教育警示基地,提高公众参与生态功
能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和技术培训,
提高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4、加强科研支撑能力。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理论
和应用技术研究,揭示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作用
机理及其演变规律。引导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监
测技术等应用技术的研究。
(一)加强部门协调,促进部门合作
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周期长等特点,需
要各级政府各级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各
级环保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充分沟通,推动建
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制,统
筹考虑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各级环保部门应优先将生态保护和
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并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开
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各种破坏生态环境、
(二)科学制定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规划
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具体实施规划是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
建设的重要依据。省级环保部门应积极制定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
具体实施规划,并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实施规划要在充分
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具体范围,明确
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建设任务、重点项目和投资需求。主要建设
任务应根据区内主导生态功能保护的需要,并结合现有生态建设和
保护工程进行确定,重点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产业引导以及
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积极争取将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纳
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
要探索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的投入。要将生态功能
保护区的运行费用纳入地方财政。同时,应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
法律手段,研究制定有利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投融资、税收等
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和国际资金参与生态
功能保护区建设。要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研究,在近期建
设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展生态环境补偿试点,逐步建立和完
(四)加强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依靠科技进步
搞好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要围绕影响主导生态功能发挥的自然、
社会和经济因素,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积极筛选并
推广适宜不同类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治理技术。要重视新技
术、新成果的推广,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减少资源消耗,
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恢复。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重建与
恢复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五)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社区共管机制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
支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建设目标。要充分利
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全社
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通过与农、牧户签订生态管护合
同,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多种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社区
共管机制,提高当地居民参与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当
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融为一体。

本站()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站、政报、公报、国内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发文原件和转载来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与回填、建筑材料(砂石料、水泥、白灰和砖等)的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以及施工垃圾清运和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等;二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少量SO2、NOx、CO等废气;

施工扬尘包括施工机械开挖填筑和物料堆放引起的扬尘、建筑材料(砂石料、水泥、白灰和砖等)现场装卸产生的扬尘、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散落及道路二次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根据部分水利工程各类施工活动的调查结果,物料堆场、混凝土等运输卡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是本工程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工程高峰期扬尘产生量约200~400kg/d。其中,物料堆场可以看做无组织排放源,其起尘量与物料种类、性质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运输车辆行驶扬尘与车辆行驶速度、风速、气象条件、路面积尘量和积尘湿度等诸多条件有关。扬尘产生的工种大多持续时间较长,在各个施工阶段均存在。

施工扬尘的产生量与气候条件和施工方法有关,因施工尘土的含水量较低,颗粒较小,在风速度大于3m/s时,施工过程会有扬尘产生。这部分扬尘大部分在施工场地附近沉降。根据类比分析,施工工地扬尘的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施工场地及其下风向0~50m为污染带,100~200m为轻污染带,200m以外对空气影响甚微。因此,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点周围50m内。据项目可研报告,施工场地交通系统利用现有交通道路,实现施工现场与场外人员、材料、设备的转运。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施工场地、道路运输及主要的出入口应经常洒水,运输车辆需加盖篷布、密闭运输,严禁抛洒滴漏,运输车辆驶离施工区前,必须将车辆的槽帮和车轮用高压水枪设备冲洗干净。尽量缩小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1.2、燃油机械废气及车辆尾气

施工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运作过程中将产生含SO2、NOx、CO等气体。根据相关资料,每耗1升油料,排放空气污染物NOx9g,SO23.24g,CO27g,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表2中相关限值,由于此类废气系无组织流动性排放,应选择尾气排放达标的施工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对施工燃油机械车辆定期养护以减少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尾气中污染物经稀释扩散后基本不会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据调查,项目区距离居民区较近,施工期应严格设备养护以减少燃油机械废气和车辆尾气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竣工,这些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1.3、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机械开挖填筑时的泥土扬尘,白灰、水泥、砂子等建筑材料搬运、堆放时的扬尘,建筑垃圾堆放、清理时的扬尘,运输车辆碾压道路时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少量SO2、NOx、CO等气体。为有效防治本项目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开挖、平整施工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风力大于四级的天气禁止挖方。

(2)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下列措施;施工区周边设置围挡或料场使用防尘网;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经常洒水;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运输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施工场地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3)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下列措施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

(4)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防尘措施、运输路线和时间: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5)施工工地道路积尘清理措施,可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施工过程中,应禁止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6)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a)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b)做好绿化工作;c)定时定量洒水;d)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

(7)工地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由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8)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工作。施工后期采用机械清运,此时扬尘污染最重,应采取洒水抑尘措施,设置围挡,降低扬尘污染,防止扬尘污染附近水体。

(9)施工期的临时堆场采用苫盖防护,并用编织袋装土压脚。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有施工废水漫流产生的影响。

根据车辆冲洗废水产生量少,间断且短时间排放的特点,工区设置固定的车辆冲洗处,冲洗废水排入排放进入沉淀池,静置沉淀到下一台班末,沉淀时间在6h以上,沉淀池应进行防渗处理,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自流入蓄水池,循环利用于车辆冲洗,不外排。根据废水处理效果,必要时投加絮凝剂。在沉淀池为并行两个,一用一备,沉淀池的污泥干化后拉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车辆冲洗废水及泥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4   砼拌和系统废水及泥砂处理工艺流程图

2.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防止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区洒水抑尘。

(2)租用附近民居作为施工临时生活区,生活污水通过租用民居的污水收纳系统排入污水管网,汇集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

(3)做好环保宣传工作,严禁将废水倒入绿化带,污染土壤。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3.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分析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场地平整和地基开挖阶段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各个阶段均有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具体噪声源强情况如下表。

施工点位及运输道路沿线

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施工点

场地平整、渠道等施工点

场地平整、管道等施工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选用预测模式,应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简化。

式中:LP:多个声源叠加后的声级

LPi:第i个声源的声级

本项目共30个噪声源,计算过程中以最差情况计,即所有设备同时运行。计算后本项目30个噪声源叠加后声级为:114.6dB(A)。

由于距离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噪声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式中:Lp——距声源r(m)处的A声级,dB(A)

Lw——噪声源的A声级,dB(A)

r——距声源的距离,m

K——半自由空间常数,取值8

则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5。

不同距离衰减,声级值LPAdB(A)

根据上表的预测结果可知,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约为200m,夜间影响效果显著,故应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现场踏勘表明,施工区距离最近的居民区约600m,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极小,施工时间应与附近居民做好沟通,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对高噪声设备原理居民区布局,并在居民区与施工场地之间设置防噪声围挡,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本项目在同一地点施工周期短,对周边居民的声环境质量影响持续性低,对其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3.2、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各类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尽量缩短施工期;

(2)施工单位必须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设备选型时,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并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

(3)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振动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他噪声;

(4)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设备;

(5)在靠近居民区进行施工时,需严格保护居民区声环境不受影响,需在施工区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防噪声围挡,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对居民区产生的影响。

(6)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施工机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操作高噪声和低噪声施工机械的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对高噪声机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采取配备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7)加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管理,保持道路畅通也是减缓施工期噪声影响的重要手段。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本项目填方等于挖方,无弃土产生。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建材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的废旧混凝土、砂石、石块、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项目总施工期约4个月,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8t。生活垃圾需加强管理,配置垃圾桶,定期拉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严禁任意抛洒、任意掩埋或倾倒。

4.3、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为减少弃料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期间有部分施工垃圾如废钢铁等,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2)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3)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工程产生的弃渣严禁随意堆放;

(4)严禁向渠道抛洒杂物,乱丢垃圾等,保护河道水质;

(5)在工程完工后1个月内,应当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处置干净,不得在管网两侧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人员密集区,基本产生在施工临时生活区,根据垃圾成分特点,对垃圾安排专人进行分类收集后集中外运处理。在施工区,设立固定垃圾收集点2处,计划协调富蕴县市政卫生部门,利用市政卫生清运车辆进行垃圾清运工作,承担清运和填埋处理费用,生活垃圾运至富蕴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工程施工对土壤、植被的影响

工程的建设以防风林建设及配套灌溉工程为主。在施工期影响主要为车辆对地表的扰动和占用,配套构筑物的建设、伴行道路、施工生活区等对土壤、植被的一次性破坏影响:为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施工方便,施工区域内的各项占地均要清理表层土壤和植被,并要将地表压实、夯平。工程施工建设对表层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将进一步对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产生有不利影响:土壤内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加强,将使土壤内有机质含量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和重新栽培其它植物。施工破坏和机械挖运将使土壤有机质富集过程受阻。而施工破坏了地面植被,一旦破坏很难重新恢复。而施工和挖运,干扰了土壤有机物的富集过程,严重影响植被对灰分元素的吸收与富集。“生物自肥”途径也被阻断,阻断了生物与土壤间的物质交换。

5.2、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陆生野生动物对外界环境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反应顺序为大型兽类>鸟类>小型兽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个体越大,其基本生存空间要求也越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敏感。目前,施工区内的野生动物个体少、密度小,其中只有爬行类、啮齿类动物等小型动物受工程施工建设的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其活动范围缩小,个体在施工区内较易受到运输车辆的危害等。总的来说,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区内野生动物不会产生较大的有害影响。

5.3、施工期人群健康

施工期间尤其是施工高峰季节,特别是夏季,施工区人群集中,加之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极易导致传染病(如痢疾、肝炎等)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区尤其是生活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防止垃圾、废弃物、污水随意排放,防止蚊蝇滋生,传染疾病,同时应根据需要及时建设厕所、垃圾收集站、污水纳污池等设施,并设有专人进行卫生与清运管理,以维护施工期人群健康。

5.4、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开挖边坡裸露面在降雨及地表径流作用下,易产生面蚀或细沟侵蚀,为此,取土后采取地表压实等措施以防止应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

(2)项目建设过程与农村开发规划设计相结合,尽量集中挖方,挖方后形成的陡坎进行削坡,以防止坍塌;

(3)明确施工用地范围,禁止施工人员、车辆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施工结束后,施工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将予以拆除,以利于天然状态下植被的恢复;

(4)约束施工人员非法猎捕当地野生动物,禁止施工人员捕食鸟类、兽类;禁止施工人员野外用火,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降至最低程度。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严禁施工人员盗猎野生动物。

(6)施工结束后对渠管网两侧扰动地面采取场地平整措施。

(7)施工结束后对因碾压而坑凹不平的路面进行土地平整的恢复措施。

6、工程占地对项目区的影响

本工程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本项目为防风林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无永久固定建筑物,故视为无新增永久占地。

施工时的土方开挖、回填首先将不可避免地使全长主干管沿线土壤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次施工期间临时堆放弃土也为风蚀提供了物质来源,故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作业面。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需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地进行恢复,通过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平整地表,绿化等措施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

综上所述,本项目临时占地位置基本合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工程临时占地对项目区的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各种材料、设备的运输会使进出车辆短期内有所增加,施工期物料运输过程引发的交通噪声和道路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微的,加强施工管理后,将大大降低影响程度及范围。

8、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中土方明挖、填筑、土方临时堆放会影响土体结构,减弱原有地表的固土保水能力。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将对管道沿线区域自然景观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后期的林草措施可得到恢复或消除,对景观的影响是暂时的。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使用一年的毛管,这部分毛管在使用结束后,直接由生产厂家收集拉运回生产厂房内暂存,并再生利用.

项目正常情况情况,对项目区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的建成,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具体如下:

(1)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减缓水土流失。

(2)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

(3)防止飞沙、积雪以及横向风流等对道路或行驶车辆造成有害影响。

(4)净化空气,减少交通车辆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防风林建成后,形成绿廊景观,提升项目区的生态景观。

(6)根据资料,城市绿化、水体和城市风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因素,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城市水面及引导和促进城市风的形成,都可以改善城市热环境。研究数据表明,当一个地区绿化覆盖度超过30%时,绿地将对热岛效应有明显的削弱作用。本工程防风林建成运营后,新增绿地将积极改善周边区域“热岛效应”。

(7)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城市由于燃料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作用,导致空气中CO2 浓度大于郊区,引起城市局部地区升温,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和形成城市上空逆温层,加剧城市空气的污染。本工程防风林的建设将营造大量乔灌木、草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区域碳氧平衡,缓解局部缺氧,改善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8)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土地价值本工程各湿地和防护林的建设,将营造大体量的乔木和草地植被,对周围办公和居住在周围的人员来说,能起到吸热和隔热的作用,为其营造一个气候适宜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湿地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土地价值。

(9)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变该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景观结构。不仅在平面上形成网状和树枝状的格局,而且在空间上形成高于地面的绿化带的立体层次,在功能上兼顾了人及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丰富了生境的多样性并强化了边界效应,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条件,同时形成了新的景观,提高区域的景观品质,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正效益影响。

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可促进该区域的环境与面貌的改善,生物更加丰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景观和绿地面积,将给周边景观环境建设带来正效益。此外,还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周边生活环境也会大幅提升,将促进周边地块使用价值的提升。

事故风险是指由自然活动或人类活动的叠加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对人类与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事故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事先难以准确预见;危害性是指风险事件对其承受者所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包括人身健康、经济财产、社会福利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损失或危害。

事故风险评价主要是指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根据工程运营期环境风险程度大小,通过对环境安全与风险及其周围敏感因素的识别,分析存在的潜在事故隐患及其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针对这些环境风险应采取的控制策略和卫生防护要求,为完善规划风险防范措施和建立应急体系提供依据。

通过对工程各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析,工程运营期不存在风险物质,存在的主要风险为生态环境风险,如生态系统劣化环境风险、病虫害及生物物种入侵风险等。

1、生态风险影响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本工程防护林工程及人工绿地种植有林木、草甸植被等,林木、草地、湿地植被病虫害具有危害性和损失性。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2个方面。所谓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或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侵害所造成的影响其正常生长的症状,如由真菌、细菌、病毒、质原体等具有寄生和传染性的微生物造成的侵害型病害,或者由于温度湿度变化、土壤盐碱含量过高、旱涝等不良生长环境造成的非传染性病害。所谓虫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害虫的侵蚀、啃咬而造成的营养器官、输送组织破坏的现象,如线虫、松毛虫、大袋娥等,这些虫害具有季节性,而且容易成规模化。

本工程是绿地为主的生态工程,新种植被存在发生病虫害的可能,生态系统危害不能及时进行控制,可能导致植被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由于工程区周边主要为低覆盖度草地和裸土地,植被生物量少,本工程内发生病虫害时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若及时得到控制,则影响不大。

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措施可以分为植物检疫、栽培措施、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五方面。

a、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有些病害是通过被侵染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的调运等途径进行传播,特别是远距离传播。植物检疫的任务是制订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并对有可能携带检疫对象的农副产品、种子、苗木、旅客携带物、邮寄、托运物的进出境进行检查以及就地销毁或进行紧急防治等。

b、改善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通过改善栽培措施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土壤中的残株落叶,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越冬场所。通过轮作、清洁田园、把植物的残株、落叶集中处理销毁,可大量减少病菌的来源,减轻病害发生。同时,通过施肥、排水灌溉、适宜的种植密度等措施,能够保证植株生长旺盛,有助于增强植物对病原菌侵袭的抵抗力,对病害有直接或间接的预防作用。

c、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可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种类,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但如果连年种植抗性单一的品种,病原菌也可能产生新的生理小种,而导致抗病品种退化,不再抗病。为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要做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同时配合采用其它防治措施减少菌源,降低病原菌对品种的压力,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寿命。

d、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益生物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或产品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削弱其致病性或直接杀死病原菌,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它们能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利用噬菌体防治细菌性病害,利用弱毒疫苗防治植物病毒病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成功。

e、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使用对病原物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病原物的萌发、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病原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物质,通称为杀菌剂。按照杀菌剂防治病害的作用方式,可区分为保护性、治疗性和铲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多在病原菌侵入以前施用,可保护植物,阻止病原菌侵入。治疗性杀菌剂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铲除性杀菌剂对病原菌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可通过直接触杀、熏蒸或渗透植物表皮而发挥作用,铲除性杀菌剂容易产生药害,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应在植物休眠期使用。能被植物吸收,并通过植物体内输导而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多种病原有效的药剂,称为广谱性杀菌剂。施药的方法有喷雾、喷粉、种子处理、土壤消毒、熏蒸法等,此外还有涂抹、浸果、蘸根、植物体注射等。绝大多数杀菌剂只能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的侵染为害,所以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在“防”字上下功夫,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

(2)外来物种入侵事故风险

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因此,我们称这些物种是"有害的”,实际上对这些物种而言是不公平的,它们只是呆错了地方,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活动。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是人为问题。引种(Introduction)是指以人类为媒介,将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这种转移可以是国家内的或国家间的。引种可以被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两类。

有意引种(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这类引种可以是授权的或未经授权的)。

有意引种的目的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⑧作为水产养殖品种无意引种:无意引种(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外来物种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被引种到其非原产地。

下面列出了无意引种的主要途径,但有的入侵生物并不是只通过一种途径传入,可能通过两种或多种途径交叉传入,在时间上并非只有一次传入,可能是两次或多次传入。多途径、多次数的传入加大了外来生物定植和扩散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为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

2、生态安全体系的建设

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突发环境事件时,可能威胁敏感目标的生态安全。

2.1、生态安全组织管理系统

建议成立生态安全管理部门,由建设单位负责组建。该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与恢复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协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指导、协调和决策。

2.2、生态安全规划、决策与建设管理系统

制订生态安全规划决策系统是建立工程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综合规划和专门规划。生态安全规划一定要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应重点规划两类地区:

(1)重要生态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形成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关键点,对项目区附近生态安全起着控制点的作用。这些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草场、农田等。

(2)从工程重点生态安全事件多发区,规划需提出生态保护、恢复、重建和治理的方案及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评价与选择,便于科学决策。规划制定后,便要付诸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跟踪和管理,一旦遇到问题或规划决策时的不确定性因素,便要借助于决策管理系统,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调控。

2.3、生态安全政策配套系统

国家已经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如环境保护法、水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城市规划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和行政规章,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建设方应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制订颁布相应的管理政策。

2.4、生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建立生态安全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是一个综合系统,由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库管理和知识库管理等系统;分析子系统包括模型系统、分析系统和监测系统等;决策子系统包括咨询系统和决策系统等。该系统具有信息查询、分析评价、方案设计选择、动态监测和智能咨询决策等功能。构建这一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需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等先进手段,并创造条件开发基于万维网技术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改善信息资源的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和分布访问能力。

2.5、监测、预警、监督和评估系统

加强生态监测站网建设,及时注意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合理布局监测站网,提高站网在空间上和监测对象上的覆盖面。在站网稀疏、监测资料缺乏地区要适当增加布点。利用卫星远传和自动监测系统,建立自动观测、传输的气候、水文等生态环境监测站,逐步完善站网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未雨绸缪,提高对生态安全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以便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加以预防和处理,防患于未然。同时对生态安全建设规划的实施要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实施结果要进行认真评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和执行。

2.6、生态安全资金保证系统

生态安全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投入后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建设单位应设置专项资金,集中管理和使用,重点用于本工程的保护和恢复。

本项目风险潜势为I,进行简单分析,具体如下表。

富蕴县卡山禁牧生态移民定居点防风林项目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

生态病虫害事故和生物入侵事故

(1)严格病虫害监测、防治措施。

(2)严格生物生态安全监测,防止发生生物入侵事故。

(3)建立长期的生态安全体系。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特性,本项目应建立独立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报备地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综上所述,项目的环境风险较小,建设采取相应措施后,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建立工程建设监督组,从施工质量、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意见,跟踪监督,特别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聘请建筑监理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对工程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特别检查、监督环境保护防治设施是否按计划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发挥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情况。

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制定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计划,内容包括扬尘控制、废水处理、噪声控制、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车辆、地面清洁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及采取的相应缓解措施。

各有关部门如政府、环保、环卫等部门应对其进行监督,监督内容主要有:

(1)项目区域内扬尘控制措施是否按照相关环保要求进行;

(2)物料的堆放、装卸、运输及处置是否按环保要求进行;

(3)工地固废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置。

本项目环境监理方案见表17。

富蕴县吐尔洪乡人民政府

富蕴县吐尔洪乡人民政府

弃料、建筑垃圾合理处置

施工场地平整、植物防护

施工期的监测将由两部分组成:定期监测和事故性监测

(1)监测内容与点位设置

①水环境监控计划监测断面的布设:在各施工分区分别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期污水(生产、生活污水)监测点。监测项目:生产、生活废水选取pH、SS、CODcr、氨氮、石油类进行监测。监测频率:施工期应进行一次。

②生态环境监测计划测点布设:渠道沿线野生植被,根据物种不同类型两侧布设6-10个。监测项目:土壤侵蚀类型及侵蚀程度等;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生物产量等;临时占地面积、地表扰动面积、植被损坏面积等;对野生动物的数量、种类、活动范围进行观测等。监测频率:施工期应进行一次。

③空气环境监测计划测点布设:施工期的大气监测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体工程区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TSP监测频率:施工期应进行一次,每次连续7天。

④噪声环境监测计划测点布设:施工期的噪声监测主要针对施工机械、施工场界及沿线附近的环境敏感目标。施工区、施工生活区选取2个代表性的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等效声级;监测频率:施工期应进行一次,每次2天,每天监测4次。

⑤卫生防疫对入场施工人群定期进行疫情监测,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行。

⑥水土流失监测计划应按照项目的水土保持单行本的内容执行。

(2)监测类型、时间、频率与承担单位

①定期监测:施工期按建设进度,依次在正在施工的相应点位进行监测。

②事故性监测:如承包商未落实减缓措施或发生污染事故及接到公众举报与投诉,主管生态环境局将迅速责令所属环境监测站及环境监理单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并向生态环境局提供监测报告,生态环境局依据监测报告结果对责任承包商进行处罚并整改,该监测报告也将通报项目办,并纳入季度年度报告。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390万元,其中用于环保建设的投资为11.5万元,环保投资与工程投资比例为2.95%,见表18。

施工过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在施工区与居民区设置防噪声围挡

植物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施工临时占地恢复其原有功能

生活垃圾和建材废料收集装置和委托处理费

六、“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19。

施工期洒水降尘、临时堆场使用苫盖防护措施,并用编织袋进行压脚,水泥全封闭,运输车辆需全封闭或用苫布遮盖严实,施工道路应及时清扫并定期洒水。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二级标准。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由租用的民居消纳,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管道试压废水用于绿化带灌溉,混凝土养护废水由于产生量极小,自然蒸发

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拉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建筑垃圾可回用部分全部回用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沉淀池底泥干化后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运营期固体废物全部由厂家回收再生利用,不在项目区储存,不外排。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要求

施工过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在施工区与居民区设置防噪声围挡,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座,隔声罩,软管连接,加强设备维养护。

施工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施工场地回填,土地平整,撒播草籽

边坡防护、绿化带周边土地恢复、绿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依法在水土流失重点防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