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峰平台合法吗

随着网购越来越方便,线上购买日常用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奢侈品电商的市场空缺让部分高端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受到了局限。受新冠疫情期间关闭线下店铺的影响,电子商务正在逐渐成为各大奢侈品集团之间激烈竞争的新战场。足不出户选购奢侈品、体验同档次的服务是否即将成为现实?相信这篇文章可以给你答案!

奢侈品集团巨头LVMH和Kering的首席数字官Ian Rogers和Grégory Boutté已于5月11日回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继续忙着维持集团目前主要销售渠道——电商平台的正常运行。

“这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状况,然而,我们不得不关闭所有的门店,”Kering首席客户官、首席数字官Grégory Boutté通过Microsoft Teams的视频通话表示。

在巴黎蒙田大道LVMH总部的Ian Rogers也通过一则Zoom通话表示:“许多问题看似十分复杂,而归根结底就在于:如果我们的物流中心无法运转,我们该如何把商品寄送给顾客?我们又该如何保证物流中心的安全?”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想必越来越多人希望也能通过“不掉价”的方式进行线上奢侈品购买。然而,奢侈品集团在电商领域打了很久的拉锯战,一直在边缘试探。

这次,新冠疫情迫使线下门店“关门大吉”,能否通过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便成了决定奢侈品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LVMH、开云、历峰三大集团的“三国战争”,再次被摆上台面,这次角逐,究竟谁又能分得最大一杯羹呢?


在过去二十年间,无论是LVMH还是Kering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字信息。纵观历史,这两大奢侈品巨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Kering将Gucci之外所有品牌的运营业务外包给了全球奢侈电商领域领跑者Yoox Net-a-Porter(YNAP),以增强自身的电商销售能力;LVMH的战略则更注重各个品牌的自身发展,并于2017年添加了多品牌网站24S(最初的24Sèvres)。

在LVMH与Kering斗得正酣之时,历峰集团也不甘示弱。实际上,在过去两三年间,历峰集团的业务重心一直放在奢侈品电商领域,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在2018年5月全面控股前面提到的全球最大奢侈品电商集团YNAP后,历峰集团还于同年10月促成YNAP与阿里巴巴共同签署全球战略协议。

最直观的便是,去年9月,Net-a-Porter入驻了天猫平台并开设旗舰店,售卖包括卡地亚在内的130余个高级珠宝腕表品牌。

与LVMH较为零散的体系不同,比起Kering的外包方式又少了几分风险——历峰集团一加入奢侈品电商战场就火力全开,直接收购YNAP,还迅速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协议,打开中国奢侈品电商的市场,成为领跑者。


但好景不长,截至2020年3月,近一年的时间中,历峰集团的在线分销商(包括YNAP和Watchfinder)的亏损扩大至2.41亿欧元,成为其业绩最差的部门。

另一头,LVMH和Kering却并没有对盈利情况发表评论。对此,Bernstein的分析师Luca Solca表示:有理由认为LVMH和Kering是盈利的。

尽管与阿里巴巴签署了协议,在布局与战略上险胜的历峰集团却在数据上较另外两巨头逊色许多。这是因为电商经济并不值得?还是因为中国市场不够给力?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高成本、低利润的电商经济是否值得?

不少人认为电商是奢侈品的滑铁卢,多品牌集团的奢侈品电商销售普遍上都难以维持利润。快递与退款都比普通邮件贵上许多,顾客们的要求又是出了名的高。最直接的例子便是:成立于2007年的时尚购物平台Farfetch一直到现在都没能盈利。

然而,尽管电商经济成本很高,对于时尚品牌来说,电子商务仍是大势所趋。而时尚品牌预计在今年扛起销量大旗,占奢侈品销售总额的15-17%——这个数据在五年后甚至有希望飙升至30%。

如果想在这场角逐中胜出,LVMH和Kering都必须“搞明白如何为客户提供出色的、与其他电商竞争者所提供的的截然不同的高质量数字化体验,”法兰西研究所(Institut Franais de la Mode)教授Benjamin Simmenauer这样说。无论三巨头角逐最后鹿死谁手,最好的状况都是达成一个市场平衡,最终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中国市场:更广阔的机会

早早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协议,加入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历峰集团,尽管在过去一年的数据不如LVMH与Kering好看,集团通过投放手机APP并在天猫奢侈品商城上线店铺的方法,仍然很大程度地增加了中国消费者登陆自家平台的流量。

历峰集团主席Johann Rupert表示:“我们在中国投放的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相信与阿里的合作将令我们在线上变得更加重要。”阿里巴巴CEO张勇也表示:“中国消费者正在不断升级自己的生活品质……相信这个长久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可以看出,历峰集团有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并不急于一时的利益与优势。

管理咨询公司Bain&Company表示: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占奢侈品消费市场的50%,抓稳中国电商市场的机遇或将成为各大奢侈品集团的共同挑战,历峰已经来了,LVMH与Kering还会远吗?


然而,尽管中国消费者对这些平台的兴趣显著,LVMH和Kering目前的措施仍在试探阶段。

集团级?品牌级?不同的销售策略对于奢侈品集团入驻中国电商平台的影响

Kering,集团级电商销售策略:自2012年开始与YNAP的合作后,Kering目前已将电子商务纳入集团旗下:YNAP负责了集团电商的开发、维护、后勤和技术平台,而Kering对于品牌的线上门店、产品分类、艺术方向等有着决定权。这种分工合作的方法可以将YNAP的电商资源与Kering的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地融合,起到1+1>2的效果。

首席客户官、首席数字官Grégory Boutté说:“拥有强大的电商部门是我们过去所不具备的战略资产。”


Kering的印钞机与摇钱树Gucci早于2001年便推出电子商务,是微信的早期采用者之一,更是疫情期间采取直播销售的奢侈品牌先行者。仅在2020第一季度,这个超级品牌便通过电子商务创造了约10%的零售销售额,而2019年Kering的电商零售额还不到集团的7%。

面对Kering的进攻, LVMH也有备而来,与Kering的整体外包、分工合作的模式不同,LVMH集团电商的成熟度在不同品牌之间有所悬殊。尽管如此,它依然集中了尖端的技术、客户服务功能和分析功能,例如处理客户关系的Salesforce和用于跟踪物流的Google。

另一方面,历峰也不甘示弱,开启全面收购战略: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历峰集团通过全面收购Yoox Net-a-Porter的方式推进其电商战略。“通过这一步,我们意在加强集团的业务并专注于数字渠道,这对于满足奢侈品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历峰集团董事长Johann Rupert表示。


Gucci模式的成功,体现了Kering集团对电商风向的把握十分到位。除了前段时间热门的“Gucci直播间”外,Kering旗下的另一品牌Bottega Veneta的The Pouch云朵包也成为了全球大热网红级别的单品。

有了Gucci与BV的加持,在这一场战争中, Kering集团似乎略胜一筹。


奢侈品牌入驻天猫、京东等国内平台,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福音。不过,奢侈品牌还需要加大电商平台货源的管控力度,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了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的服务体验。

“我们的实体店为顾客提供了市场上最好的购物体验,”Kering首席客户官、首席数字官Grégory Boutté提到了产品分类、定价和物流,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线上购物也做到同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保证直接服务客户端,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使是在疫情期间,Kering集团的顾客参与度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加州一家Gucci甚至提供了快餐店式的Pickup服务:戴着口罩的店员会将顾客购买的商品打包好送至路边,消费者只需要开车“路过”,顺便提走自己新买的包包,既能避免过多的线下接触,又为消费者提供了必要的服务。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良好的奢侈品线上购物体验,不仅Gucci开始加入直播的行列,LVMH的首席数字官Ian Rogers也表示,微信和WhatsApp等社交软件成为了他们疫情期间真正的销售渠道——因为在社交网络上销售人员与顾客可以进行直接交流:“我们知道,顾客希望坐在家里通过手机联系导购、希望以豪华的方式接收商品、希望在路边取件时得到优质的服务、希望导购能通过视频带领他们浏览新产品。”LVMH还扩大了跨境运输的规模,以使网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尽管LVMH旗下的时尚品牌只有Kenzo新近加入阿里巴巴的天猫奢侈品商城,除了Parfums Christian Dior以外的美妆品牌却是早已入驻。

与LVMH、历峰直接勇闯天涯杀进中国市场的选择不同,Kering旗下仅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和Bottega Veneta入驻了阿里巴巴的天猫奢侈品商城,且并无向京东进军的意思。

正如咨询公司Retail Prophet的创始人Doug Stephens表示:品牌需要做好充分的投资准备,以更好地发掘并利用自己的经验,成为顾客的“终极选择”——目前来看,三巨头在电商销售各自有其优势与劣势,想分出胜负并非易事。

在良性竞争下,三大巨头的电商之争促使品牌与集团不断进行策略、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提升与创新,最终获利的,将是消费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峰集团剥离的品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