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有什么区别?

经常有人问,“派出所拘留了我几天会留下案底吗?”“我进过看守所是不是就算是有案底了?”

百度的解释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通常指的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

我们知道入职、考公、入伍都需要派出所出具一个无违法犯罪证明,违法就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犯罪就是触犯刑法。如果受过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拘留)就有了违法记录,如果受过刑事处罚(生效的法院判决)就有了犯罪记录,也就是所谓的前科、案底。

派出所拘留了几天表明你受过行政处罚,会留下违法记录,但并非通常所说的“案底”。进过看守所,说明你作为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过。但是最终是否会留下“案底”还要看这个案件的走向。在公安阶段如果案件撤销或者终止侦查,在检察院阶段如果做了不起诉决定,或者撤回起诉,那你都属于无犯罪记录人员。如果经过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确定有罪的,哪怕是免于刑事处罚,就有了案底。

留下“案底”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知道它会影响我们考公务员、入党、入伍等政审考察。但是即便没有留下犯罪记录,也可能会影响你公务员政审。根据最新的《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2021年9月17日发布)第九条 考察人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四)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可见检察院做了不起诉决定,法院免于刑事处罚这两种情形属于有犯罪事实,只是犯罪情节轻微做了不起诉决定和免罚决定,仍然会影响到公务员录用。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留下“案底”怎么办?

2021年12月3日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的通知(2021年12月31日起施行)

你可以提交有效身份证明和查询申请表到户籍地派出所或者身份证明、居住证及查询申请表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查询,受理申请的派出所会在当日或者3个工作日内办结。

派出所对“案底”查询结果怎么处理?

对于个人查询,未发现申请人有犯罪记录的,应当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发现申请人有犯罪记录,应当出具《不予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通知书》。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这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一个具体表现,我国虽然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记录封存制度,但是能不能开具无违法犯罪证明一直各地执行起来也不统一,这个规定的出台统一了标准,也是法治的一种进步,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

查询规定具体可参考以下全文: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的通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成年违反治安怎么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