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压迫神经还能继续体育训练吗?

有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惧怕运动的,既有疼痛的原因,也害怕运动会导致病情加重。即便是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的散步和跑步,有些患者也不敢尝试,面对运动极度缺乏安全感。

腰突症患者可以健步走或者跑步吗?我们今天就来解答这个问题,一并回答腰突症该不该运动、该什么时候运动、不该做哪些运动、健步走和跑步如何选择等问题。

在卧床和运动之间,腰突症患者该如何选择?

休息是腰突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在病情急性期患者要多休息少运动,休息以卧床制动为主,但随着症状的缓解,则要逐渐增加运动量,许多患者连续两周甚至两个月卧床休息,即便症状有所缓解还是继续卧床,却不知道长期卧床反而不利于病情。

过度卧床休息对腰突症患者的危害包括:

影响椎间盘营养吸收——椎间盘在压力的变化下吸收和排出水分,完成营养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如果缺乏运动,就不利于椎间盘的新陈代谢,减慢康复过程。

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长时间卧床不运动,肌肉不收缩,肌肉力量就会快速下降,肌肉萎缩也会发生。

软组织和关节挛缩——长期卧床不动,腰部关节、肌肉、韧带和肌腱等组织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少。

导致骨质疏松——骨骼承担一定的压力,有助于骨形成,如果长期卧床,骨骼长期不承受压力,骨密度也会下降,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引起褥疮——长期卧床会使背部、腰骶部等部位皮肤长期受压,导致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和淋巴受损形成缺血性病变,产生褥疮(压力性溃疡)。

静脉血栓和肺炎——长期卧床制动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长时间躺着会使你浑身疼痛,出现这种情况下可以喷点药物—厚 璞 堂 通 舒 抑 菌 液 来缓解。

首先,并不是卧床休息的时间越长,康复效果就越好!有研究指出,患者卧床休息3天和7天,在腰痛症状和身体功能上的改善是相当的。所以,一般建议腰突急性期的患者卧床休息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

其次,即便在卧床休息期间,患者也不能完全不动。腰痛难以活动腰部,但我们还是可以在可承受的疼痛范围内,做点儿动动腿、伸伸手的活动,随着疼痛的缓解,则可以主动或被动翻身、起身、自己上厕所、室内走动等,尽量避免卧床的不良反应。

最后,判断运动的时机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在疼痛可承受的范围内活动或运动,所以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适可而止,一点一点恢复自身的活动能力,这里要注意,患者在止痛药发挥作用期间不能放飞自我,尤其是封闭等快速止痛治疗后,如果冒然加大运动量,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腰突患者要杜绝反复、急速的弯腰或转腰的运动!

我们已经讲了该不该运动,以及什么时候该运动,接下来就要看怎么运动了,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腰突症患者不该做哪些运动。

在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的腰椎活动范围会一定程度减小,在从事弯腰和转腰的运动时,更容易导致疾病发作,引起疼痛等症状,所以要谨慎从事这两种运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能弯腰和转腰!

有些患者行事谨慎,听到弯腰和转腰容易导致病发,就完全杜绝了这两种运动,这样做其实不利于腰突的康复。

患者要杜绝的不是弯腰或转腰,而是急速、突然、频繁的弯腰或转腰动作!

比如频繁的弯腰、弯腰猛地拿起重物、打篮球的转身动作等,一般在日常劳动或剧烈运动中,这些动作会突然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从而引发或加重腰突的症状。不管是急性期还是康复期的腰突症患者,都不建议进行频繁且高强度的弯腰或转腰动作,要对自己的腰温柔一点!

对于稍微弯腰或转腰就会导致症状加重的患者,应及时控制弯腰和转腰动作的幅度和次数,给腰部足够的恢复时间!

01 / 适合腰突症患者的功能锻炼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讲过,腰突症患者功能锻炼主要分为三种:肌肉强化运动(提升腰椎稳定性)、肌肉拉伸运动(增加腰椎柔韧性)、神经伸展运动(降低神经敏感性)。肌肉强化运动可以进行剪刀腿等锻炼,肌肉拉伸运动可以进行腰部屈曲拉伸等锻炼,神经伸展运动包括股神经拉伸和坐骨神经拉伸等,具体的运动方法今天就不细讲,后期专门介绍。

02 / 适合腰突症患者的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除了能起到锻炼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度。慢性病患者因为长期的疼痛折磨,心理压力较大,无论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参与户外运动,还是通过户外运动多认识朋友,都能起到调节身心的作用,这个功能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健步走和跑步之间又该如何选择呢?跑步的危险性比健步走要高:

在奔跑的过程中,身体会跃起一定的高度,双脚交替落地,会给腰部带来冲击,如果腰部的力量不够强,突出物就容易刺激到神经根,从而加重症状。

因为一侧或两侧的腰腿、腿麻等症状,腰突患者容易形成自我保护模式,导致跑步的姿势异常,重心偏向一侧,又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等运动损伤。

总体来讲,无论跑步还是健步走,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对于体质较差、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多走少跑;对于体质较好、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多跑少走。如果跑步后症状加重,那就要改为健步走或跑走结合的方式,降低运动量;如果跑步后感觉轻松,则可以逐渐增加跑的距离,慢慢过渡。无论跑或者走,都要注意姿势正确,而且要做好热身运动和恢复运动。

好吧,每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十岁之前,我觉得自己顺风顺水。
我没生过大病,连小病都很少。我是快乐的,无忧无虑。
三十岁之后,我结婚生子。最痛苦的回忆停留在生产中,虽然走出产房,我发誓再也不要经历这种痛苦,但新成员的到来让我渐渐忘记了那种痛。
我仍然是快乐的,对青春无限渴望,跟朋友游走各地,小朋友渐渐长大,任何喜怒哀乐,于我,都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结果,今天竟然被一个我耳熟能详的名词给打倒。
“腰椎间盘突出”,不久前,在拓展活动中亲眼看到一个同事倒下,还跟别人调侃,这么年轻怎么会突出?结果,三个月之后,我也不得不接受别人的调侃了。。
第一次发作的症状是在一次游完泳后,当时越游越累,早早结束,压根没想到是腰突。那个礼拜,我照样各处跑,带儿子玩。
期间一直腰酸,但我竟然以为周期将至。
一周后,在带儿子上早教的时候,突然发现坐下去都非常困难。回到家已经几乎动不了了。我才隐约感觉是不是腰椎出现问题了。
第二天,稍微恢复了一点,便专门挂了脊柱专科,在告知医生并没有腿麻症状后,医生诊断为筋膜炎。开始休第一周病假。
一周结束后,虽然腰还是痛,但还是回去上班,想着既然是炎症,慢慢也就过去了。同时也出于一直没有好转,以及即将去日本旅游,因此去预约了磁共振。
没想到检查结果竟然是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因为我这一周的忽视,在周日上完厕所后突然感觉腰和腿上的筋完全崩住,动不了了。那一天。是比我生产还要奔溃的一天。我完全动不了,一动就腰部抽筋,像电击一样,我不知道群里有没有相同经历的突友。我当时迅速把老妈接来,开始了长达两周的啃老时间。
第一周,完全没法下床。翻身也比较困难。
第二周,翻身比较容易,我开始下床大小便。这一周,我的日本游彻底泡汤,靠着医生的诊断证明,退了机票,勉强挽回一小部分损失。
今天是第三周,我开始下床吃饭,然后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运动。但起床腰仍然酸,而且不能久立。
我不知道要躺到什么时候,何时能重归职场。
唯一的福利竟然是两周时间瘦了6斤。
那个雀跃少年,何时归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被压迫怎么能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