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立案标准如何规定

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民的权益,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各种类型的法律规范,人民的权益在遭受到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侵犯之后,是可以适用相关法律的规定,向当地司法机关提出救济请求的,但是若期权益是受到来自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不按照案情判决的侵害时,其可以按照客观方面的认定的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救济请求。

一、什么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信;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定”,是指不依据已有的查清、认定案件的事实或者不依据已查清的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作出颠倒、歪曲事实的认定和颠倒是非、歪曲法律的判决、裁定。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在民事、行政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案件的事实或应当适用的法律,而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定或判决。

二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区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与的界限。二者均有徇私的动机和柱法裁判的行为,具有相似之处,主要区别在于:

(1)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民事、行政的审判活动中,而徇私枉法罪则发生在活动中。

(2)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以情节严重为构成要件,而徇私枉法罪则没有这样的条件要求。

2、区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的过程中采取了毁灭、伪造证据的手段,应视为牵连犯,应当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定罪处罚。

3、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枉法裁判又,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的,属于牵连犯的行为,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修正案(四)》第8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客观方面的认定是怎样的

首先是故意违背事实的行为。案件事实发生在诉讼之前,对案件事实是否存在及其发生、变更、消灭,必须由审判人员进行认定,认定的依据就是证据。审判人员审查、判断、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认定事实的过程。民事诉讼证据原则明确要求证据必须确实、充分,因而审判人员违背事实的行为,也是对证据原则的违背。具体包括:对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实不予认定;对证据不充分的事实予以认定;伪造、毁灭证据。

其次是故意违背法律的行为。民事行政审判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故意违背法律是审判人员在审判过程中故意违反、规定的审判人员的职责和在适用法律时故意曲解法律、滥用法律。民事、行政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内容广泛,数量众多,在适用时弹性很大,审判人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当事人及人都会尽量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法规规定,推荐给审判人员。对当事人举荐的法律,审判人员有鉴别和确定的职责和权利。如果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法规明确、具体,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审判人员没有充分、法定的理由而予以拒绝,并做出错误裁判的,应当认定为故意违背法律。

第三,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行为,必然导致枉法裁判。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财产损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财产损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及其他亲属自杀、、精神失常的;

(3)伪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

由于隶属关系,不得不执行上级错误指令,造成错案,如果审判人员不具有枉法裁判的共同故意和行为,则不能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所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客观方面的认定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案情进行判决,而导致一方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此时经当事人举报,相关单位核实,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

  • 民事诉讼参加人和参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判刑标准: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枉法裁判罪是指从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作故意枉法裁判的罪行。民事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 犯民事枉法裁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此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量刑规定: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从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故意枉法裁判的罪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

  •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枉法裁判而使国家、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等情况。

  •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这里的情节严重,参照《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财产损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损失重大的;(2)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

  •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枉法裁判而使国家、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等情况。

  • 民事行政枉法判决罪的立案标准: 一、枉法裁判,造成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精神障碍; 二、枉法裁判,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足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

  • 枉法裁判罪的立案标准有: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即

  •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指的是在在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中,审判人员故意违背案件事实以及法律规定,作出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认定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主要包括下面四个要件: 第一,在主体上,只有从事民事

  •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经营罪的判刑标准为:一般情节的违法者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违法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主要有以下: 1、个人非法经

  •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啥叫枉法追诉裁判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