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存在诈骗可以打110吗?

  17日,一则“B站人气UP主被粉丝骗了25万”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据悉,事情源于一名叫“波桑吃遍世界”(以下简称“波桑”)的B站UP主近日发布的一条视频,视频中,该UP主详细叙述了他被粉丝通过电信诈骗骗了25万的经过。

  B站人气UP主被粉丝骗了25万

  近日,B站人气UP主“波桑吃遍世界”更新了一条视频,讲述了他被粉丝通过电信诈骗骗走25万的全经过。

  该UP主称,当天上午,他接到一名女子电话,对方称其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由于波桑在国外发布视频,有来自国外的汇款,导致其账号存在风险,可能会被冻结,支付宝等也将受到影响。

  对于对方的这个说法,波桑起初并不相信,认为这应该是骗子的套路。

  随即,该女子说出了波桑的真实姓名、职业。该女士对他说:“波桑你好,我很喜欢你的视频。”

  波桑表示,该女子的这句话戳破了他的防备,对他来说是降维打击。他甚至在想:“天啊,这人是我的粉丝,我居然还这么怀疑她。”

  随后女子告诉他,要加油更新视频,小心骗子电话,提高安全意识。随后该女子向波桑的卡上转了2万元现金,称这是担保金。并要求波桑转2万元验证资金。

  波桑在视频中称,当时他想,他(女子)直接愿意牺牲2万给自己,这应该不会有假。

  女子随后给波桑发了一个截图,称该截图所示银行账号为银监会的官方账号。随后,波桑往该账户中转账2万元。

  大约半小时后,波桑接到一名男子电话,该男子询问波桑工作单位。波桑告知后,对方提出质疑,称波桑只靠工资一个月赚不了那么多钱,波桑解释称自己还有UP主的身份。男子表示波桑的情况特殊,需要其在银行卡上存入25万现金以作验证。

  此时,已经坠入骗局的波桑身上仅10万存款,在他从支付宝中提取出来并存入银行卡后。男子表示不够,验资只需要几分钟,建议波桑找朋友借钱周转。于是,波桑又向朋友借了15万元,存入银行卡中。

  随后,此前和他联系的女子又和波桑通话,女生称已经核实到波桑的账户中有25万存款,并表示不需要波桑转账,只需要按其操作提示来进行验证即可。随后,在该女子的操作提示下,波桑下载了某app,随后通过多次将钱转来转去,最终放松警惕。

  直到25万元确认转账后,波桑如梦初醒,知道自己被骗了,并立马进行报警。

  波桑透露,警察称目前查到该骗子电话应该是在缅北或者柬埔寨。波桑自嘲,他曾经拍过一期视频,主要谈了柬埔寨一些电信诈骗的混乱,却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被骗了。

  多家上市公司也曾遭电话诈骗

  事实上,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电信犯罪数量已占犯罪总数的三分之一,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增加,成为我国第一大犯罪类型。

  除了身边的普通人被骗,上市公司也同样中招。

  去年11月5日,上市公司()就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被电信诈骗了205万余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62万)。该金额占公司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的近14%。

  除了斯莱克,2020年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被电话诈骗。

  2020年6月23日,()公告称,公司持股50%、由合作方负责操盘的子公司北京京投银泰置业,其财务人员遭遇犯罪团伙电信诈骗,导致银泰置业银行账户内2670万元于2020年6月22日通过网络被骗取。若按照2019年实现的净利润计算,该公司此次被骗取的2670万元约为其2019年净利润的6倍之多。

  2020年6月15日,()公告称,公司近期因财务主管人员遭遇电信诈骗,导致公司银行账户内的298万元通过网络被盗取。

  此外,2015年,()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遭遇信息诈骗,该名财务管理人员违反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流程,受骗指令下属对外支付投标保证金人民币3505万元。

  ()也曾于2014年遭遇电信诈骗,导致公司账户内的385万元通过网络被盗取。

  如何防骗?这个电话一定要接!这个短信一定要看!

  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启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

  如您收到来自12381的预警短信,表示您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该预警短信不携带任何网址链接、微信、QQ号、电话号码等联络方式,无需任何回复/回拨!

  此外,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已在多地正式启用。如果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请别当做诈骗电话直接挂断。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也可以通过专线向当地反诈中心进行核实或者举报。

  此外,中国互联网协会总结的9大防骗“秘籍”:

  1.短信内链接都别点

  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不少用户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建议用户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

  2.“验证码”谁都别给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要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

  3.手机不显号码,别接

  目前,除极少数特殊部门还拥有“无显示号码”电话之外,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没有“无显示号码”的电话,所以今后再见到“无显示号码”来电,直接挂断就好。

  4.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

  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

  5.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6.陌生证据莫轻信

  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

  7.钓鱼网站要提防

  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房产退税、热播电视节目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如果不明电话中提及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也切莫轻易当真。

  9.拿不准就打110

  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虽然麻烦了警察,但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够预见到欠钱不还的情形,因此我们需要保留借条、欠条等证据进行起诉对方。那么欠钱不给报警可以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欠钱不给报警可以不

  报警是无法给你们处理的。因为你们这属于民事纠纷,发生争议应该由法院去解决,你们之间的欠条是有效的,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据,你之家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立案庭去立案就可以,准备好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欠条复印件,立案后法院会向对方送达开庭传票。建议你最好预约律师详细咨询或者委托律师代理为宜

  (一)只要没有采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应当向法院起诉;

  (二)即使报警,公安也不能受理,更不能介入;

  (三)《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中对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债务等经济纠纷案件有详细规定

  二、欠钱不给可以打110求助联系吗

  欠钱不给可以打110求助联系,但是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欠钱不还的行为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范围。但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只要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是可以立案的。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欠钱不给拉东西犯法吗

  在催讨过程中,应该坚持文明和依法办事。在对方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非法扣押他的车辆是违法行为,属于非法侵占、抢夺他人财物行为。对于他人欠钱不还、久拖不给的事情,要搜集和保留真实的证据材料,如借款借据、欠款欠条等,在多次催讨还是不还钱的情况下,就应该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解决。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欠钱不给报警可以不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借钱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因此警察不能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时间: 13:07:25 来源: 责任编辑: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下面苏苏给大家讲解几种典型的

  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

No.1 助学贷款需要先交手续费

  这一天,大学生小代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小代之前申请的助学金无法转至其银行卡上,让小代联系“财政局”,并留下一个号码。

  小代拨打了这个电话,“财政局工作人员”称:你的银行卡有问题,需把卡上现有的3000元取出并存到指定账户上,我再把4000元助学金和卡上的3000元一起转还给你。

  小代按对方的指引,将卡上的钱全部转到了指定账户,过后却等不到对方返还的钱,才发觉自己被骗。

  不法分子冒充民政、教育部门、学校等单位工作人员,向困难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协助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或者银行卡出现问题,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款,完成诈骗。

  广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都不会要求学生到ATM机或网上进行双向互动操作。如接到类似要求,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No.2 ”回租贷“陷阱

  大四学生刘羽(化名),去年年底陷入了“回租贷”的圈套。“去年年底,刘羽向同学借钱买了手机,刚买完手机不到一周,刘羽的同学要其提前还钱。同学向其推荐了一款‘回租贷’的App。只要同意把手机‘抵押’出去就能换一笔钱,而且可以以‘回租’的方式继续使用手机,只不过每周要付一些‘租金’。” 此后在不断续期、从其他平台借款填“窟窿”、再花钱续期的恶性循环中,短短3个月,当初的2000元借款已经“滚”到了1万元。

  1、“回租贷”平台先引诱学生将手机“抵押”给平台,通过电子合同的签订,暂时把手机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移交给平台,手机不用邮寄给平台;

  2、接着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紧急联系人等借贷数据,但手机所有权和使用权实际未发生转移;

  3、随后平台放款,学生实际获得相应借款中会扣除一部分所谓的“服务费”或“评估费”;

  4、最后手机“回租”,因实际未转让手机所有权,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在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提供手机账户信息,以便于远程掌握手机储存信息。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平台变相向大学生发放高利息“现金贷”,最终可能会使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目前,已有不少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1、要谨慎使用并妥善保存个人身份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要提高自身甄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彻底远离校园贷的陷阱。

  2、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要摒弃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

  3、当遇到危险或者被催债人威胁恐吓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积极寻求司法保护。

  这一天,何某接到短信,自己中了某热播综艺栏目的二等奖。他随即打开中奖信息提供的网页链接,填写了个人资料并提交。这时,系统通知他只有交5000元的保证金才能继续兑奖,何某没有理会。但是在5天后,一个自称“北京法院工作人员”的来电告诉何某,因填写了个人信息却未领奖,占了中奖名额,如果再不领奖将被起诉。

  心生恐惧的何某按照对方的要求把5000元的“保证金”汇到了指定账户,后又在这名“法院工作人员”的威逼利诱下,再次去银行将16万元“奖金”的“个人所得税”3.2万元汇入了对方的指定账户。不过,当对方声称何某因领奖时间过期,须再汇5万元“解冻费”时,何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不法分子首先群发中奖信息,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一旦群众联系领奖,不法分子先以“税费”、“保证金”或者“手续费”为名要求汇款。如果群众拒绝汇款,不法分子会再次发送法院通知短信,以“违约”、“逮捕”为由进行恐吓,胁迫群众进行汇款。

  如收到此类“幸运”信息,千万不要轻信,所谓“运费”、“税费”等只是他们用来骗取钱财而编造的借口,只要你一旦相信并转账汇款,不仅不会得到奖品,更会造成个人的财产损失。

  同时,接到警方、法院电话后,如无法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可以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民警会根据具体情况协助市民进行鉴别。

  小张为某高校大二学生,想找份兼职。他从网上看到一则某公司招聘兼职人员的招聘信息。

  小张打电话询问,一位自称“李经理”的男子说小张可以兼职做公关先生,底薪3000元还有提成。对方让小张到一家宾馆一楼大厅面试。当日上午9时许,小张到了该宾馆一楼大厅,对方让小张站在宾馆一楼大厅的一个角落,单位领导则在三楼的一间房间对小张面试。过了一会儿,对方称小张已经通过面试,交服装押金1000元后便可以上班。小张将钱存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后,对方又以交保证金等名义让小张汇款2000元。交了保证金后,对方又称老总对小张有看法,不同意小张来上班,说要“疏通”关系,索要2000元,小张只得照办。然后对方让小张等电话通知。等了两天,小张没有收到对方的电话,拨打李经理的电话,已关机。小张便向警方报了案。

  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以及涉世未深、容易受花言巧语蒙骗的特点,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所谓“遥控面试”,是不法分子冒充一些单位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应聘后,对方通过电话进行“远程操作面试”,要求面试者向某个银行卡号汇足一定数额的钱款后即失去联系。

  1、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

  2、不轻信招工企业许诺到外地上岗

  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对方的口头许诺,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手续,否则很有可能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或者陷入传销陷阱;

  3、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

  在正式进入单位之前,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了解,以免误入骗子的陷阱。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对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提高警惕;

  4、谨慎签订劳动合同

  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责任等;

  5、发觉被骗迅速报案,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到派出所报案

  ?常见兼职招聘诈骗:收取押金实为骗钱;找借口解雇,克扣工资;黑中介;高回扣诱惑你变传销;娱乐场所高薪,另有企图;声称找家教,专骗女学生。

No.5冒充老师、校方收取费用

  这一天,家长群中突然进来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班主任,准备在群里向学生家长收取学生的班会费,让家长们把“班会费”以红包的形式发在了群里。这个人不仅微信头像和班主任一样,就连名字也一模一样。家长们陆陆续续在群里发了红包。直到第29个家长发了红包后,群里的情况才被真的班主任发现。短短的时间里,家长们已被收走了近2000元钱。

  不法分子假冒学校、老师的名义,与家长进行直接联系

  1、此类诈骗发生时间均为学生在校上课时间。

  2、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并谎称学生在校发生意外,送院后急需用钱进行手术治疗,要求家长在短时间内转帐支付医疗费,否则会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3、诈骗分子盗用学生QQ联系家长,称学校要收取培训费,欺骗家长进行转账汇款。

  4、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含钓鱼链接的“开学通知书和课程”诈骗短信,这些链接暗藏木马病毒,受害人点击后,银行账户密码会被盗取,从而造成财产损失。请点看大图↓↓↓

  接到来历不明的“老师”“学校”来电,家长应该保持冷静,最好马上打电话给孩子学校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核实情况。

  不要轻易把钱汇入陌生账号,缴费最好直接到学校财务室,或在银行缴费时请银行工作人员先查一下帐号的收款人是否是学校的单位帐号,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借条不还钱算诈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