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可以打110么报警需要钱吗?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技术和快捷支付方式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侵犯群众利益最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1月8日上午,郑州警方召开打防电信诈骗犯罪工作通报会,并总结了2019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常用语,提醒大家擦亮双眼,防止受骗。

“我掌握赌博(理财)后台,跟着做能赚钱”

手法:骗子多在婚恋平台随机与异性进行搭讪,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聊天后,主动与受害人建立恋人关系。之后自称有投资理财渠道等诱骗受害人投资赚钱。先是让受害人赚几千元钱尝到甜头,取得完全信任,在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之后失去联系。

“兼职做任务日赚500元”

手法:骗子打着“低收入、高回报”的幌子,通过网上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人员,承诺每刷单成功一次就付佣金和本金,但往往从第二单开始就以各种理由让刷单者继续交钱购物。

“你涉嫌XX犯罪,尽快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接受资金审查”

手法: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受害人身份证被用于“洗钱”“诈骗”等,并给受害人发来伪造的警官证、通缉令等。之后,以帮助受害人洗清罪名、冻结资金为借口,诱使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里进行“资金审查”,从而骗取钱财。

“需要缴纳手续费、工本费、公证费、服务费……”

手法:骗子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声称只要下载某贷款App即可快速放款,受害人下载App并注册后,称需要缴纳服务费、手续费等,或者称贷款需要先转入一些资金制造银行流水,让受害人根据自己的要求扫描二维码转钱。

“恭喜您升级成网商至尊VIP钻石会员,每年缴纳会员费7200元”

手法:骗子先声称由于员工误操作,受害人被设置成VIP等,能享有优惠,但每个月会扣款,若不取消,随时会扣款,以此来恐吓受害人,让受害人在各平台开通贷款,将钱转走。

“您购买的商品有质量瑕疵,需要退款、双倍补偿”

手法:骗子自称淘宝、京东等平台客服,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引导受害人扫二维码等将钱卷走。

“推荐股票,稳赚不赔”

手法:此类诈骗大多让受害人交会费,加QQ、微信群,推荐股票,之后以会员等级太低股票涨幅不稳为由,让受害人继续交会费,最后用虚假涨跌套取受害人大量钱财。

“我是XXX(经理、老板、领导),一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

手法:对方能叫得出你的名字或姓氏,甚至你的基本情况、你在干什么都一清二楚,告诉你遭遇了突发情况,急需给他打款转账,这多半是骗子冒充领导进行诈骗。

“我是XX老师,你的孩子需要报补习班,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手法:嫌疑人先是冒充孩子跟家长联系,自称手机坏了,学校邀请清华(北大)等名校老师开设辅导班,让家长跟“教务处”主任联系,按照对方的要求向对方转钱。

“你给XX公司X总联系一下,需要转一笔款”

手法:嫌疑人利用QQ将被害人拉进一个临时QQ群,将群成员换成公司老板和同事的头像,在群内佯装讨论公司业务,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对其下达指令,让其给XX公司X总联系,X总要求交付合同款或退还保证金,被害人转款后向公司领导求证才意识到被骗。

“我们将组织社区民警到全市餐饮行业摆放这些‘餐桌反诈宣传提醒卡’,最大限度地开展防诈知识安全教育提醒。”通报会上,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会强表示,下一步,郑州警方将通过开展“刑警下社区”以案说法、全民防骗微视频征集、建立四级反诈宣传微信群、评选反诈宣传模范警务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防诈骗知识普法教育。

据郑州警方统计,2019年,全市共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万多起,涉案金额达数亿元。2019年,郑州警方共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170多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4500余人,冻结银行卡3万余张,返还群众损失1000余万元。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奎业分析了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特点。这5类诈骗案件高发:兼职刷单类诈骗,约占26%;贷款办卡类诈骗,约占19%;冒充公检法诈骗,约占13%;网络交友投资赌博类诈骗,约占12%;QQ或者微信冒充领导、冒充熟人诈骗,约占8%。

郑州警方希望广大市民切实做到“陌生电话不接、不明链接不点、中奖信息不信、别人要钱不给、一旦被骗报警”,不让犯罪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

别打电话骗我,我正在打电话骗别人!这样形容当下诈骗电话盛行的情况再恰当不过!

《2014骚扰电话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全国全年骚扰电话数高达270亿通,按中国目前人口14亿算,平均每人接到的骚扰电话达19.3通。骚扰电话发出量最高的是广东省,为35.1亿通,占比13.0%,居第一,其次是上海和北京,有意思的是,骚扰电话呼入量最高的也是广东省。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北京在承受骚扰电话骚扰方面也是遥遥领先的。《报告》称, 北京市承受骚扰电话的数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26.8%,北京承受骚扰的程度在全国稳居第一。其次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陕西、天津。

其实,大部分骚扰电话是推销和诈骗电话。诈骗电话危害极大,甚至一个诈骗电话就可以让你家破人亡。一般来讲电信诈骗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信诈骗分子与受害人不会进行面对面接触;

4)作案地域分散化,甚至国际化;

5)团伙作案,分工明确,有策划地进行诈骗;

6)赃款转移的速度快。

从上述6个特点来看,想拿回被电信诈骗分子骗走的钱比登天还难!从银行汇款转账到对方账户一般15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一般来讲,一旦诈骗成功,骗子会马上通过ATM机把钱取出,并分解到众多银行账户中,然后在组织人员提现。因此,等到受骗人发现自己被骗了,一切都晚了。

我们的手机号又是怎么跑到骗子手上的呢?小M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从号贩子哪里购买手机号,之前有记者报道称,500元就买到了5000多个业主的电话号码;

2)各种注册留下的电话号码信息遭泄露,比如去商场开卡、注册会员等;

3)服务机构违规出售个人信息。

上周,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诈骗电话骗走学费9900元,她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不幸离世,到目前为止6名嫌疑犯已经被抓。那么骗子是从哪里获得了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呢?

在央视财经记者调查过程中,有人称可以提供江苏省10万名高三考生的信息,1万条只需要300元,合一条信息3分钱。另外,业内人士透露,个人乘飞机的记录,通信运营商的数据、银联的数据,大多都可以在黑市上买到。

也许你的个人信息也在黑市上,正被人以几分钱的价格来回倒卖!

也许现在依靠贩卖个人信息获得暴利的人正在逍遥法外,且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骗子有罪!那么把个人信息贩卖给骗子的人又该当何罪呢?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只靠法律规定是不行的,最关键的是相关机构应该自律,加强监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

在德国,通过发短信和打电话进行的低端电信诈骗案例就很少。原因有2个:1)德国数据保护法较为严格,法律严格规定任何服务单位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2)德国人的个人数据保护意识较强。

早在1970年德国黑森州就颁布了德国首部地方性《数据保护法》,从而在全球开辟了一个新的立法领域。之后,《联邦数据保护法》、《州数据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多项法规不断出台。

在德国,商家会采集顾客的部分信息,在宣传促销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通知顾客,但是绝对不允许给顾客打电话或者发短信。

大家都知道谷歌、Facebook等全球互联网巨头没有一家来自欧洲。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在个人隐私和个人数据与互联网经济发生冲突的时候,欧洲人更看重个人隐私的安全。德国人更重视个人隐私。谷歌占了德国95%的市场,但是谷歌却让德国人感到紧张和恐惧。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越来越成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否则互联网将给你带来伤害!

【送福利: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想知道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读者,可以关注MissMoney的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扫描右侧的二维码),然后回复关键字“诈骗”,小M马上告诉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诈骗可以打110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