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网站论坛?

《黄帝内经》是中医思维的肇基

时逢盛世,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养生保健也越发重视。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大健康理念之后,“大健康”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民众对养生保健的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这也促使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然而“养生保健”应如何实现,则是当下亟待探讨的问题。如何使中医药在服务国民健康的产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广大中医从业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强调中医药在健康产业与养生保健中发挥作用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医思维对于该领域具体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相应的思维内核作为理论指导,那么都将难以高效地解决问题,甚至进入瓶颈。因此,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的思维内涵,是我们运用中医思维做好养生保健,助力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前提。

中医思维认识“天人合一”

那么中医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天人合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的《黄帝内经》,正是中医思维的理论源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017年随着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颁布,学术界对于时间医学的认识和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比较前沿、热点的问题。中医的时间医学理论的产生,可谓是历史久远。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人体生命活动时间节律的记载,以及关于人体生理呈节律性、周期性的描述。《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观更是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以“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为基础,要求人们根据时间节律的变化特点进行养生。《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和谐的表现,首先就体现在顺应四时。《伤寒论》记载:“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意思是说,只有在生活中顺乎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达到“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内经》中提到“精神内守”,就是指:只有“恬淡虚无”才能“真气从之”。养生保健的前提应该是“形与神俱”,而非是仅仅肉体层面的养生。当代社会由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愈来愈多,现在疾病谱的改变也充分说明了精神情志致病的广泛性。因此,对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保健必须引起重视。可以这么认为:情绪既可以致病,反过来也可以“治病”。管理好情绪,使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是通过养生保健获得健康的必备条件。

当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摄入不再是不及,反而常常过度。《黄帝内经》中多有关于自然节制、生理节制和心理节制等观点的阐述,辩证统一地体现了中医的健康观。动态地把握好节制理念所蕴含的中道尺度,才能践行形与神俱、阴平阳秘和天人合一的性命观。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面对日益丰富的生活,使民众真正理解节制、学会节制,掌握中医思维中的节制思想,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贪欲无度、减少违法犯罪,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和巩固正确的健康观,收获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的和谐生活。

如何用“天人合一”实现养生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在说明:四时阴阳是养生之根本,生活必须符合自然界万物生长收藏的客观规律。因此,养生保健要遵循四时阴阳的规律,即《内经》所说的“法于阴阳”。

如起居规律,根据《四气调神大论》春季应“夜卧早起”,使阳气生发;夏季宜应“夜卧早起”,但应较春季更早起床,使阳气旺盛;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避免阳气发散过度,以利收藏;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收藏阳气。因为冬令夜愈深,则寒气愈重,以自然界的阳气助长人身阳气。其他生活习惯和养生手段也要顺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如冬季汗蒸,不可出汗太过,以免腠理过分开泄,里阳外散。

2、执两用中,行乎中道

阴阳理论是中医思维的根基,但这一理论并非只是临床医学的思维工具,同时也可以用于日常待人接物和生活中的养生保健。如前文提到的:我们日常应注意情绪的调达和饮食的节制,可以通过阴阳这一中医思维进行调整。情绪失于调达,看似只是表现在心情与举止,但其深层的内在原因,往往是由于看问题的时候,偏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没有考虑到另一方面。因此,才会出现钻牛角尖,以至于“想不开”。凡事皆有“利”与“害”两个方面,只见利而不见害,往往会导致自身陷于困境;同时只见害而不见利,又会让人过于消极,遇事往往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

无论是四时还是阴阳,都是中医思维的重要内核,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医学和养生保健。只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有一番作为。

来源:《养生大世界》杂志  第5期

2018年10月28日,主题为“悟道与践行”的第四届三智生命文化养生论坛在京隆重举行。三智生命文化养生研究院院长于德润老师,药师道人、终南山吕祖剑仙北派第三代掌门弟子、崂山金山派第十七代传人、龙门派第二十七代冠巾弟子、药山清华观道士(乾道)道医堂堂主张熙耕道长,食疗养生专家、香港武当学院导师黄业云老师,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先生等出席了论坛,并做主题演讲及发言。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张熙耕道长在论坛上发表的以《道家医药、道家养生、道家功夫》为题的演讲内容。张道长从道医组成、道医特点及分类、诊脉三部与诊病方法、道医五行、道家养生、道家功夫、太极拳练法等方面,为大家讲解了道家在养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道家医药、道家养生、道家功夫

道家自古有三件法宝,第一是医药,叫作医道;第二是养生,第三是功夫。道家无论有多少门派、多少传承,都离不开这三件法宝。与此相对应,医药主要是济世救人,养生是延年益寿,功夫是防身制敌。

道家医药的主要传承有两大部分:道家医药和道教医药。道教是中华民族本土教,有数千年的发展史。道医是道门医学与药学的总论,是中华民族医学的中流砥柱。道家医学是以黄老为代表的道家医学,这里“黄”有两种解释:第一种“黄”是指黄安(老子的师兄);第二种是指“黄帝”(道家十二大金仙广成子的徒弟)。道教医学是指以张道陵为代表的道教医学。

道医是道家医学的传承人。中国有几万名注册道士,道医不过三五人,请大家要鉴别。道家医学有道家的语言和道家的记载,道医有特殊的语言和文字,和现代文字有所不同,也有用道家文字组成的语言形容一种药,比如说哪种药被认为有特效就记载下来,就是用另外一个代表词把这个医药藏起来。

大家都知道药的特性和普通性,但真正懂得医药特性的人微乎其微。制药的秘密很复杂,一般中医学院和药学院的人研究的只是皮毛,我们中医文化是以道家医药为中流砥柱,以汉医传承为代表,其他少数民族医药为辅助,这就是中华医学。

道家医药主要有三大特点: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效。道家制药主要以食物为代表。比如一个人胃痛,可能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可能是胃穿孔,那用什么药比较好?一般的药学大家都是食疗,拿小米或者糯米用中火或小火炒熟再做成粥喝,这样长期下去就会把胃的许多炎症治疗好,这都是非常简单的实用方法。有很多人只知道治病,却不知道养病。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假如胃在酒、醋、酸中浸泡的时间太长,胃黏膜蠕动不好,残留物时间长了就将胃破坏了。如果饮食适度就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道家医学分门别类共十三科——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耳目、针灸罐科、服食、按摩、癔病、毒疹、制药、祝由 -- 符箓门。道医文字大概一共有十六万字,分明别类的记载着道家医学。比如说内科,唇口的颜色就能证明一个人的心血与脾气的串通情况。比如说舌,现在很多医术记载舌尖代表什么、舌苔两侧代表什么,苔厚、苔薄、舌苔的颜色代表什么。这个还不完全,舌头与肺气的升降、宣泄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很多医学诊断舌头都出现了很大误区,因为他没有学透。比如鼻门、鼻腔、鼻脑腔是连着的。大脑分五个部分,大脑的左右各有两个脑腔,加上小脑;如果你炼丹的话就知道哪部分在旋转,只有真气运行,才能真正地知道人的气血循环状况。

道家医学十三科的第二个是外科。外科又包括毛门、发门、牙齿门、皮肤门、筋骨门、疔疮门、痹症门。毛门——人体的汗毛、眼毛、眉毛、鼻毛、耳毛等,它的功能主要是防范作用。发门——头发、须发等,它的作用是排泄人体一些多余元素。毛与发是什么关系?毛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一旦真气在皮毛运行,很多东西在没有碰到皮毛之前,汗毛就会通知你;发和须主要是宣泄身体的磷和多余元素。牙齿门,牙包括门牙和大牙;齿主要是两个,内齿和外齿之间连接的部分,一半是尖的,一半是圆的。

现代医学都能证明,我们身体有很多筋,比如说手指的伸缩。筋骨是外科比较注重的,筋骨门——筋类、骨类。筋类——束筋(包裹肌肉的筋)、腹腔膜筋、胸腔膜筋、心包膜筋、骨膜筋、球条筋。人老脊椎先老,如果人的脊椎从颈椎、胸椎、尾椎,一旦老化变形了,就会影响盆骨,每一节脊椎对人身体都有重要作用。比如说心脏病人在病发作时,在胸椎第七节、第八节揉几下,很多心绞痛的症状马上就会减缓和消失。

人的经络有很多,主要是指十四正经;但是十四正经之外还有七经八脉,最重要的是人身体的这几条线:后背脊椎两侧一面有三排线,人身体的这七条线的旋转是非常重要的,是竖着旋转。还有横着旋转,每个骨节之间,在胸椎、腰椎都会横转。当你练到气血开合的时候就有所感觉。所以行医的人不懂经络,出手就错;不炼丹的人想去诊病却不懂经络,就会像盲人摸象。

道家的制药主要分丸、散、膏、汤四类。内服的膏药有几种,一是熬成内服膏类,一个是外敷膏药。汤剂包括水剂、酒剂、醋剂、油剂、混合剂,水主要包括河水、井水、泉水;酒剂包括白酒、黄酒、果酒。煎的药效果不同,比如说治腹泻的药,酒剂一定是白酒,治风湿是白酒加黄酒混合;醋剂包括清醋、米醋、陈醋、烤醋;油剂主要是香油,比如说做膏药,滴水成珠的时候,主要用香油,其他可以用橄榄油,但是比较少。丸剂主要是水丸、蜜丸、糊丸。丸的大小有9克、10克、15克的;还有丹,包括小米粒丹、绿豆丹、黄豆丹。散是打成末冲服,或者做膏药用。医药的制法是君、臣、佐、使、和。要符合人的年龄、体能、病情。

道家诊脉分三部:气部、血部和神部。神部是人体植物神经微电波、磁电波的反应;气部包括中气、宗气、真气、废气,体内外侵之气。中气主要是指脾胃和骨道之气,叫中气;宗气主要是指心包络之气;真气是骨内包含之气;废气是消化之后产生没有用的气体,另外一个气血交合产生的二氧化碳。血部包括人体流动之血、脏腑内存之血、皮下淤血、脏腑淤血。

摸脉,从头部太阳穴、颈部两侧、腹股沟和脚面,再加手腕的尺动脉、挠动脉。脉有脉症,有反关脉、正关脉。所以在摸脉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真正知道脉象,他只知道脉的快慢、深浅,不知道脉的走向,为什么?他没有练习炼丹,就是正气不足,身上的磁场不够,摸脉就是盲人摸象,不准。

诊断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感。望、闻、问、切大家都知道,这个“感”主要是感知,心灵、手、脑都能感觉到。脑袋能判断出人的心灵,人的心灵能感受到人体的呼吸。望就是从头望到脚;闻有两种,一是闻声音、身体的气味;切就是切脉。但是如果是不炼丹的人,就找不到这种感觉。医学和修行、炼丹都有直接关系。

道医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相助相毁、相杀相平、相约相和、相辅相成的。

金克木,肺一旦有病情,就会影响到肝脏;木毁金,肝脏一旦得了传染性病症,直接影响到气血交合,就会毁掉一个人的生命;火灭水,心火太盛,会把肾水烧枯竭;反升水,肾水足的时候,膀胱火力太强,肾气太足,水太旺,就会反升水,水升上来,就会把心火灭掉;心火一灭,人的精神就萎缩了。所以任何一个脏器都需要五行平衡。土克一切,脾是大络,如果脾的功能太强大了,喝水都胖,所以脾可以克制一切。反过来,肺在呼吸上,与心血配合;如果吸入的肺气是比较肮脏的空气,比如满屋都是烟味,深呼吸一会就会头疼,这就是肺与心相生相克的关系。

肺与肝、肺与肾、肺与脾、肝与心、肝与脾、肝与肺,心与肺、心与脾,都是相互制约的。当练功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个规律。当经络通的时候,你只要知道一些名称,知道一些路线,就可以做自我医生;自我治好之后就可以治其他人。比如说肝与肺有毛病了,一定会影响到肾脏;肝与心有毛病了,一定会影响到胆。道家医学传承历代都是手抄的,都是经过老师严格把关,自己学习和练功,最后能够掌握一些东西,再加以考试。在实践当中通过与患者交流实践,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实践,这样才能出徒。所以这里的医学五行与网上流传的五行说有很大的差别。

道家养生,第一是环境养生。环境好,也就是水和空气比较好,而且这个地方必须得藏风纳气;第二是心态养生。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平衡,看破了不能放下,心态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五行的平衡。五行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所以五行要永远相约而制,互相平衡;第三是食物养生。食物养生就是各种有利于人类饮用的食物;第四是药物养生。比如说山楂、大枣、核桃,这些东西是道家比较常用的东西。有很多修行的人长年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干果和水果;第五是吐纳养生。也就是丹功。

道家的丹功有很多类别,主要包括八段锦。八段锦分文功八段锦、武功八段锦、立式八段锦和卧式八段锦,我所练的是武功八段锦。武功八段锦的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大雕,身体一凹一凸,产生气血开合,对人体非常有益。还可以按摩胸腔,身体可以伸展,所以叫“似大雕”。最重要的是八段锦可以单段练习,比如说练“背后七颠”可以练一个小时,练“攥拳怒目增气力”,也可以练一个小时,每一段都可以分段练习。老少皆宜,可以用力练、放松练,也可以自由练习,比较适合各类人群。

道家功夫是内外兼修的方法。道家功夫以内修为主,称内家功夫,其内家的含义是内力。道家功夫主要以炼丹为主。三十六息的调息方法,是道家历代传承的一种呼吸法。可以把周身的气血大部分都运行开,瘀血时间长了也能化开。气化万物,真气在运动,病情就减弱了。

三十六息呼吸法的主要阶段有:第一阶段——吸气时默念十个数字,呼气时默念五个数字。第二阶段——吸气时默念十五个数字,呼气时默念五个数字。第三阶段——吸气时默念二十个数字,呼气时默念五个数字。第四阶段——吸气时默念二十五个数字,呼气时默念五个数字。第五阶段——吸气时默念五十五个数字,呼气时默念五个数字。都需反复连续进行三十六个循环,坚持百日。达到这个阶段时,人的体内经络产生非生理性变化。人体的磁场与宇宙磁场开始产生人天共振现象。

三十六息呼吸法中,当你吸气时,鼻息、口息都可以;第一阶段修炼一百天,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走,不能着急。第二阶段,可以呼五个数、吸十五个数。第三个阶段可以随意,吸二十个数、二十五个数都可以,但是每个阶段必须要做到一百天。大概三年以后,体内气血循环,面色就会有很大改观。

修丹就是修炼气的呼吸方法、心的耐受力。炼丹成了心就有了,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很多东西就会看透。所以人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愉快、健康。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是人的精神、意志和贡献应该留下。

很多时候我们说养生、炼丹,到底应该怎么练?第一,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的心态一定要养,心态、人格都为一贯,人就平衡了。如果一个普通员工跟一个董事长,两个人的心态都是不平衡的,那么宇宙波就会产生变化;如果我们都放下了,万事就和了。宇宙波的改变就会造成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就会导致人的扭曲,人体就会得病。道家练功的秘诀就是心态调解、呼吸、耐受力,当你的心有耐力了,呼吸能持久了,心练稳了,气练匀了,身体就好了。正气护体、丹功护体,外面的邪气都侵扰不了你。

道家的内家拳主要有三个代表,包括太极、形意、八卦。这个卦与伏羲卦、文王卦都没有关系,是另外一种卦。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太极,第一是风,疯魔劲;第二是火,火烧身;第三是雷,炸雷声;第四是电,闪电速。太极还有三盘——天盘、地盘、人盘。天盘就是人两脚立地做动作的时候,可以做两到三个动作;地盘就是躺在地上连续做动作,可以自由站立起身;人盘就是站立行走时做各种动作。

太极拳有十三是、式、势。八门五步只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太极拳主要有这三点,第一个“是”,是七情六欲,把心态练出来;第二个“式”是人体躯干的四肢九节,包括头部在内;第三个“势”是八门五步。

太极拳论:“太极者,阴阳之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根基。孤阳可生,独阴可长。无极而生,有极而动。”阴阳永远不能平衡,阴阳平衡了,就不能旋转了,阴一定要大,阳一定要小,阴是血、阳是气,互相包容。“动之则和,静之则分”。什么叫动之则和?比如说水和油装在一个瓶子里,静止的时候它会自动分离,一摇晃就混合在一起了。“虽变化万千而理为一贯,练就千斤力巧使四两功;刚柔至极因敌变化;”刚是非常强硬的,而柔则像水、空气一样;敌顺我顺,敌横我横。“抛物发力,应机立扑”,太极拳必须打出,曲中求直,就是抛物线,走抛物线的速度要比打直角线的速度快,它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变化。“久练不可松懈”,得长年练习,而且“别无他法,多悟舍近求远”,把筋骨、皮肉、气血都练得非常好了,力量就会自然增长。

(本篇文章根据张熙耕道长于2018年10月28日,在第四届三智生命文化养生论坛上演讲的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