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户口在东兴区,要办到内江市市中区人口,医保需要办转移吗?

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

如有轨迹重叠,请立即报备

内江市市中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关于发布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

为方便市民排查风险轨迹,现将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综合整理如下,请市民朋友们对照自查。如与以下活动轨迹有重叠,立即向村、社区和单位(或居住的酒店)报备,主动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如有瞒报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要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村(小区、社区)等报告,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排查。

咨询电话:内江市市中区疾控中心

内江市市中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

如有轨迹重叠,请立即报备

内江市东兴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发布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为方便市民排查风险轨迹,现将东兴区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综合整理如下,请市民朋友们对照自查。如与以下活动轨迹有重叠,立即向村、社区和单位(或居住的酒店)报备,主动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如有瞒报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2月2日11时整理)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要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村(小区、社区)等报告,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排查。

咨询电话:内江市东兴区疾控中心。

内江市东兴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

如有轨迹重叠,请立即报备

资中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关于发布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

因疫情防控需要,请与以下时间和空间有重叠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居住的酒店)等主动报备,做好个人防护,期间不聚会、不聚餐,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13:00-17:00 资中县双河镇宋家场镇“王英茶馆”

07:00-14:30 北京西站乘坐G87次7车厢高铁到达成都东站

20:00-21:54 资中县水南镇城南一号“东苑泽茗”茶楼

09:00-11:30 成都市锦江区琉璃立交桥附近137路公交站乘坐客车川K33527(起始站为:成都茶店子-资中县明心寺镇)到达资中高速路口

11:45-11:55 资中县精神病院泰安巷核酸采集点

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因不履行报告、核酸检测等防控义务导致疫情传播扩散,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感谢您的支持配合,如有疑问,请联系属地社区。

资中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来源:中区融媒、东兴融媒、资中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职专业共建合作方案一

一、合作办学原则与宗旨

合作办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双方遵守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法规,合作办学权益受法律保护。

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进一步优化金融业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快金融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推动金融业与职业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一)设立合作办学机构

某某大学金融学院(系)

合作层次:全日制大专专科,学制三年。

学历教育。联合开展金融类专业的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每年秋季招生,列入某某大学统招(含统一高考招生和自主招生)计划。

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财政学、信用管理、保险等

第一阶段:就金融类专业进行合作,2017年开展招生,金融类专业投入普通专科招生计划500人。

第二阶段:甲乙双方视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分阶段开展税收、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资产评估等专业的开发和合作。

人才培养方案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采用“2+1”培养模式,即前2年在某某大学就读完成大学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技能基础课的教学计划,最后1年在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安排完成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金融系统进行实习就业。学生被金融系统录用后,岗前培训由就业单位组织进行。

合作项目课程分为两大块,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按国家学历教育的要求设置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涵盖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三个部分。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教学:某某大学承担国家要求的大学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能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课酬由某某大学承担;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承担专业技能实习实训课程的教育教学,课酬由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承担。某某大学选拔培养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提供资深师资队伍进行教学、指导和培训,使某某大学教师获得相应的培训资质,保证合作项目顺利开展。

采取“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即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带专业师资、带教学基地、带管理与某某大学合作,成立“院中院”,某某大学以办学资质、教学基础条件和无形资产投入。

1.项目审批。校方负责合作专业在省教育厅的申报。

2.设置二级学院。设置并负责该二级学院的具体运营管理工作;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可根据情况选派人员担任金融学院相应职务,参与二级学院的日常工作。

3.学籍管理。校方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依据学院发展规划和双方的决定,落实国家统招计划(含高考和单招),为合作专业学历教育学生注册学籍,并确保合作专业的学生在某某大学享有与其他各专业学生的同等待遇。

4.师资建设。校方在教学设施、师资、专业人才等教学资源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提供相关政策保证,承担项目基础课程教学,并承担某某大学专业教师异地培训的差旅费和食宿费。

5.后勤工作。某某大学承担合作专业学生在某某大学学习期间的后勤支持工作,包括教学场地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等,确保合作专业的学生在某某大学享有与其他各专业学生的同等待遇。某某大学为国财金融培训集团人员提供必备的办公场地、教师公寓及设备设施。

(二)国财金融培训集团责任:

1.宣传推广。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投入人员与资金开展合作专业的招生宣传推广工作,通过高招会、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所有的宣传推广材料需经双方审核同意。国财金融培训集团保证招满固定学生。

2.招生录取。国财金融培训集团负责合作专业的招生和学生面试选拔(面试人员由双方共同组成)。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派出人员及招生宣传费用由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投入。录取工作由国财金融培训集团配合某某大学完成。

3.师资建设。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在教学基地选派优秀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第三年),并定期安排金融领域专家为某某大学教师集中授课,促进专业建设。国财金融培训集团负责对某某大学自有专业教师(承担前两年基础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考核,使其获得相应资质后方能上岗。如在异地培训,专家、场地由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安排,参训费用由某某大学承担。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将安排优秀教师到国外访学。

4.配套教材。由双方协商确定,可选定公开出版的特色教材或使用国财金融培训集团自编教材、课件,双方亦可在合作后共同编写教材,有效实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用人单位要求无缝对接。

5.技能培训。国财金融培训集团保证学生接受正规、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实践能力,与就业岗位高效对接,并取得上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工本费和报名费由学生本人负担,具体费用按照职业资格鉴定部门公布的标准收取。

6.就业安置。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国财金融培训集团负责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内推荐安置就业(除学生违法违纪的,不能顺利取得毕业证的,学习期间身体条件变化以致不能达到就业要求的,多次不服从就业安置的外)。就业岗位包括银行柜台、理财客户经理、金融后勤、保险代理人、风险管理员等。

7.引入就业单位共建人才储备基地。国财金融培训集团为校方引进合作专业领域的用人单位共建人才储备基地,提升校方相关专业品牌知名度,扩大校方影响力。

8.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国财金融培训集团为校方引进合作专业领域的国外优质院校资源开展联合办学。

9.国财金融培训集团安排学生在教学基地参加金融相关专业自考、远程、网络本科学历教育,以提升学生学历。

10. 国财金融培训集团承担省内中职、职高、高中等院校与校方开展所合作专业中高职衔接工作。

中职专业共建合作方案二

根据永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永州市教育局印发的《永州市中职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适应永州“品质活力城市”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推进永州市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与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结构为主线,结合道县电子信息产业承接转移、优化升级,构建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信息技术类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坚持深度融合、差异发展、资源整合的原则,建设成具有永州特色的永州市中职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以此带动全市中职学校其它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提质,通过推动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形成与产业结构相吻合,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道县地处湘南边陲,毗邻广东、广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誉,是湘南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永州市南六县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9月,“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重点园区;2010年5月,道县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被确认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2011年10月6日,国务院发改委正式批复湖南省发改委,同意设立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道县将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和信息产业的重点承接地。近年来,大批新型工业相继落户道县工业城,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类、加工制造类和轻纺制鞋类等支柱产业,道县工业城电子产业园现有晶辰电子、晶石电子有限公司、深永发电子有限公司等40余家大中型电子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电子行业已成为主导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近两年道县工业城电子信息类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缺口达到10000人以上。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出现,先进技术相互渗透,电子类、计算机类、办公设备等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更高。例如电视、手机、数码产品等智能化电子产品越来越功能化、控制集成化,保养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了新的革命,技术落后、技能老化成为制约电子行业的一大阻力。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建设,为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要求的电子设备和办公设备等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保养、加工、制造、维修等方面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

1. 初步构建了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群专业教师深入道县晶石电子等14家电子、计算机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信息技术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校企双方形成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并根据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确定了本专业群的职业岗位(岗位群):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检修岗位、维修电工岗位、计算机辅助设计岗位、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管理职业岗位、网络及办公设备运行维护岗位、电脑整机装配和硬件销售岗位。在此基础上依托校办企业深永发电子有限公司、永达电子厂和教师领办企业锐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科贸电脑有限公司等公司构建“专业+公司+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计划,执行教学管理、质量考评和专业技能考核。实行订单培养,订单比例达92%。实施“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达99%。学生技能提升较快,近三年参加永州市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60%以上。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30人次,省级三等奖19人次,二等奖14人次,一等奖1人次,国家三等奖1人次。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科学确定文化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顶岗实习的课程比例,结合专业特点,初步构建了基于“双模块”化“岗位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包括《家用电器维修技术》、《办公软件应用》和《网页制作》等课程。以省级精品课程为建设标准,确立了《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电工技能与考证》和《计算机应用案例教程》等8本校本教材,将“smt”技术、“6s”管理等企业最新案例和成果引入实训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和市级精品课程《电子技能与实训》。建立了灵活多样、注重学习过程考核的教学评价方法,采用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2. 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群有设备设施齐全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核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2012年被确定为“省示范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专业群有电子技能考核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电子装配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lc实训室、制冷与空调实训室、电气安装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等22个校内实训室,2个校办企业(即永达电子厂和深永发电子有限公司),2个培训及维修中心(即家电培训及维修中心和通讯设备培训及维修中心),2个教师领办企业(即锐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和科贸电脑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39个。校内实训工位数1200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工位达150个,实训总建筑面积5710平方米,实训设备设施总量1245台(套),总价值1023万元。能满足本专业群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社会培训、顶岗实习以及国家、省、市学生技能大赛需求。

3. 拥有素质较好、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群现有专业课教师70人,兼职教师10人,专业课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8%,高级教师14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14人,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学校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教职工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机制,初步构建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名师引领、骨干支撑、师德高尚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4. 初步构建了适应信息技术类专业群特点的发展机制

本专业群主要采取“校中厂、厂中校”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与校办企业永达电子厂、深永发电子有限公司,教师领办企业锐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和科贸电脑有限公司,合作企业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达6家。企业专家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共同组织实习实训管理、共同组织职业培训,共同组织对实习实训进行考核等。成立了由合作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专业群建设任务分担制度以及成果共享制度等运行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生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前沿趋势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利用道县邻近珠三角粤港澳经济区的地理优势,抓住“省级信息产业园”和“蓝宁道工业走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等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支撑产业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以核心专业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制定专业群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永州市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对接道县工业城及周边市县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全面建设信息技术类专业群。通过三年建设,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改革创新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典范,成为“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和教学团队水平一流、综合实力领先、专业群特色鲜明、就业优势突出”的永州市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以此带动永州市中职学校其它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提质,通过推动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形成与产业结构相吻合,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1)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

实现以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主体专业,与专业建设条件相适应,服务行业发展的专业布局。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信息技术类专业群。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构建加工制造类专业群。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为核心,构建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加强信息技术类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永州市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以此带动学校其它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构建基于“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模式的“专业+公司+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前提,以融通群内专业基础和相关技术为手段,以重点建设核心课程为落脚点,通过更新知识体系,推行现代教学方法,构建基于“双模块”化的“岗位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建成《电子技能实训》、《计算机主板维修》、《办公软件应用》3门群内专业共享的优质核心课程。建成《电动机维修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9门体现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构建以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典型工作任务、课程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整合9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6个专业机房、改造对外承接维修业务5个实训室、新建3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以及新添5个国赛项目竞赛设备、新增6个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群实训室达25个,国赛设备达28台套,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达45个,实习实训工位达1500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工位达180个,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本专业群的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达1200万元以上。

(4)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整体推进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及其它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三年建设,建立“互兼、互派、互聘、互培”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把专业教师培养成“能做教师”、“能做师傅”、“能做研究”、“能做服务”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培养2名核心专业群带头人, 6名群内专业带头人, 3名企业专业带头人、16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3%以上,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5%—30%,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5)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目标

构建决策层、组织协调层和专业实施层的三层次组织机构,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和互利共惠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机制。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信息化的“容企业规章、重过程管理、看个性发展”的专业群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校企之间、群群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为统筹专业群建设协调发展搭好平台。加大核心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构建起专业群统筹发展机制。服务道县工业城及周边市县产业能力明显增强,深度参与区域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技改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种职业培训,每年培训1500人次以上。建设期内,专业群深度合作企业达9家,共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新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和教育教学指导中心,主持市级及以上科技课题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开发3项,推广新技术应用项目3项。

(1)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更加紧密

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面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大批适应电子、计算机行业技能岗位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依托校办企业、教师领办企业和合作企业,创新并实践“专业+公司+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构建基于“双模块”化的“岗位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案例和成果融入课程内容。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实施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双证书”制度,学生双证书获证率达到99%以上,订单式培养比例达93%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初次就业起薪点达2600元以上。

(3)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形成群内共享、资源整合、对应岗位和共建共享、相对稳定、与实践教学体系配套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达到合作企业现场生产先进设备的水平。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60%。实训室项目开出率达100%。能充分满足本专业群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习实训、技能鉴定、产品研发、社会培训、顶岗实习以及国家、省、市学生技能大赛需求,并面向区域内相关企业员工、其它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4)教学团队综合水平得到明显增强

通过创新“互兼、互派、互聘、互培”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把专业教师培养成“能做教师”、“能做师傅”、“能做研究”、“能做服务”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5)办学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各种职业培训、新技术应用创新和推广咨询,专业群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专业群的品牌形象逐步形成,到2018年,我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将建成永州市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新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教育教学指导中心,成为永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领跑者,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职专业共建合作方案三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基础

1.项目名称:电子商务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中、省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校企合作企业、学校配套50万元。

项目组主要成员:汪义、刘颖、孙建文、曹俊义、曹寿先、伍峰、唐秀英、梁英、刘曦、卢莉、刘衍华、谢政、唐海燕、王时雨、张祥彬、余晓萍、贺德沛、朱勤、李江、陈运武

电商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更被业界称为“尚未开垦的新大陆”。电商产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1.四川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体系逐步壮大。2018年,四川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2986.9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网络零售额现4269.21亿元,同比增长28.6%。网络零售结构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2341.11亿元,在网络零售额中占比54.8%,服务型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1928.10亿元,在网络零售额中占比45.2%。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形成。到2022年,四川将力争铁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高铁建成和在建23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内江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及云南桥头堡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省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8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突破16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300万标箱。

(3)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已初步形成内江、川南、川东北三大电商区域。

(4)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西部电商中心建设规划》、《四川省第三方电商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电商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川府发18号》等,为四川省电商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好的发展环境。

2.区域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江把电子商务经济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号工程”,以推进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为目标,促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整合发展,进一步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把内江逐步打造成四川极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心。2018年全市实现网络交易额644.43亿元,同比增长29.6%,总量在全省仅低于内江和绵阳,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三位,实现网络零售额60.87亿元,同比增长40.21%,总量居全省第六位。

(一)重宣传推介,电商发展氛围逐渐浓厚。2014年,内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经济,自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川南电商博览会,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节会品牌,累计签约项目66个,投资总额达84.39亿元。2018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优质绿色农产品迎春展销会、第九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等重大展会活动24次,尤其是举办的“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阿里巴巴、深兰科技、苏宁易购等领军型企业高层及各界人士共1500余人参加峰会,18家主流媒体直播平台全程视频直播,累计播放超过380万次,参与互动人数456.8万。一系列展会、活动的举办,推动了电子商务优势企业和项目落地内江,有力促进了内江电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

(二)抓载体建设,电商全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到2018年,内江逐步建成川南电商中心,内江电商基地,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等7大电商集聚区,运营面积达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49户,实现交易额29.7亿元,同比增长48.5%。培育发展川粮网、环球搜管网、中国禽苗网、全搜索等8大重点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60.4亿元,同比增长13.9%。加快建设传化内江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宁易购内江电商智慧产业园等重点电商物流项目,对接国、省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包装储备川南快递物流园等电商物流类项目13个,总投资达110.4亿元。目前,全市电商全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

(三)融电商扶贫,构建三级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电商进农村项目申报建设,获批国家级、省级电商项目7个,累计争取资金6500万元;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5个,镇、村级服务点1105个,其中贫困村297个。以打造“甜城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契机,培育打造了“资中血橙”等30个网销品牌,通过全搜索、农村淘宝、赶街网等电商平台推动销售血橙3000万斤,柑橘10万斤,助农增收3600万元,“以买代帮”助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82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三级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

(四)促企业发展,投入加大交易活跃。2018年,内江1063户“四上”企业中,有777户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投入,共计投入1.12亿元,比2015年增长15.5%;企业的计算机使用量达到25688台,比2015年增加1945台,增长8.3%。有96户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39.5亿元,是2015年的2.4倍。

据《中国电商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蓝皮书(2018)》提供的数据,我国电商人才总体缺口较大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从总体上看,54%企业急需新媒体、社群方向人才;50%企业急需淘宝、天猫等传统运营人才;32%企业急需客服、电销、地推等方向人才;32%企业急需美工、视频动画片制作等技术型人才;33%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16%企业急需物流、仓储等供应链人才;17%企业急需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

这表明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创建四川省示范专业完全符合四川省电商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区位优势独特,产业优势突出,政策优势明显的特点,承担着重要社会职责。

电子商务专业是教育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创办于2004年,是内江市首个电商市级重点专业。

内江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建设的校内电商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工位充足,设备价值和规模列四川省前茅。

学校所处的内江市紧扣“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定位,围绕“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的各项安排部署,瞄准靶心,找准突破口,全力抓实抓好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双百”集群建设;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壮大电商队伍;四是加快产业融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五是强推“新零售”发展,打通零售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六是加强通道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七是拓展消费空间,挖掘新的消费潜力。内江市区域经济态势,为学校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是内江市首个电商市级重点专业,系内江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领军者和标杆。依托内江川南电商中心、内江电商基地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良好的发展业绩和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省内外中、高职院校120余人次来学校交流学习;多次承办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江市总工会“甜城工匠”技能大赛;先后为内江市第二职业中学、资中水南职业中学、资中双龙职业中学、隆昌城关职业中学进行教师培训50余人次;四川教育电视台、内江电视台、四川新闻网等媒体先后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强化了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夯实了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立德树人,德技共升”的目标。学校针对专业建设,制定了“三个结合,四个创新”的办学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坚持“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架构原则,积极推行岗位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本专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较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专业教师32名(生师比为13:1),其中高级教师16名,占50%;双师型教师15名,占47%;研究生5名。外聘兼职教师10名,其中工程师3名;教师团队40岁以下12人,占34%;40至49岁15人,占50%;50岁以上5人,占16%。

内江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建成的校内电商实训中心,电商软件实训室,智慧教室等,设备先进、工位充足,设备价值和规模列四川省前茅。学校被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电商(网页制作、网络商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网络采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依托川南电商中心、内江电商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专业以教学诊改为契机,正努力构建学校、企业、社会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正力求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质量、学生培养质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学校、企业、行业要求,制订了电子商务专业评价模式改革方案,完善了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及考核标准。从学生思想素质、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培训鉴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全程记载和跟踪服务,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8.专业国际化发展概况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培训认证(iece),项目以国际iece助理工程师为基础,引进国外教学模式和认证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

根据《301号文件》精神,按照“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示范引领”的建设原则,为把电子商务专业建成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省级示范专业,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进行提升性建设。

1.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深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共同育人机制不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滞后;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定位精准度不够;企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的现代学徒制落实不够;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完善。

2.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课程体系需科学精准

产业技术进步驱动的课程教学机制尚不完善,专业教学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标准对接度有一定差距;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改革力度不够;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企业实习实训有效性不足。

3.在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方面,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人员互聘,双向挂职锻炼等方面落实不够;专业带头人产业跟踪发展趋势、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不足;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教学方式较传统。

4.在改善专业教学条件方面,信息化运用较低

校企合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少;校内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滞后。

5.在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价程度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完善。

6.在推进国际化进程方面,国际化输出不足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iece,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国际化输出服务与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面向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全国电子商务专业龙头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理念、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电商技能人才,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学校将在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四川省示范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坚持“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示范引领”的建设原则,全面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

(二)建设目标与具体指标

构建基于国际电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中、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重要文件精神为导向,依托我校在本地电商教育领域探索实践的经验、资源和成果、及博导股份(注: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方)协助分析区域传统产业电商转型情况、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等外部电子商务环境,结合院校发展方向及个性化需求,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强调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适应,为院校建成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带动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助力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双元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构建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的“中高职衔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开发校企合作活页式教材;探索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建成专兼结合,专业化双师型教师团队;建成融入先进产业技术智慧电商实训中心;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元化评价的教学质量考核平台和毕业生跟踪信息管理考核平台,实现考评方式网络化、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建构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iece。全面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省级示范专业。

到2021年,健全专业建设及动态调整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创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双元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开发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校企合作编写5本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专家合作编写且完成《电子商务》相关教材;建设2门在线精品课程和1个电子商务培训包。完善德育目标、非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知识目标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探索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可推广的案例集。

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一流教师团队,完善教学团队管理规章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创新机制,引、聘、训相结合,新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新培养教学名师1名、提升培养7名“双师型”教师、引进2名兼职教师、新培养5名骨干教师,有1名教师考取德国双元制培训师资格证书。建成以1名高水平名师带头人为核心,2名专业带头人引领,10名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具有“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以智慧电商发展为导向,适应产业技术发展需要,打造优质高效实训环境,建成川内有影响力的现代电商智慧实训中心:新建现代智慧电商校内实训中心1个;新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2—3个、新建校内软件实训机房1间;新建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1间;新建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内江市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具备承担省、市技能鉴定任务的能力,建成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考试基地。

创新教学评价制度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完成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平台和考核机制;建成专业建设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建成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平台、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平台、实习实训跟踪平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学生学习全程和毕业跟踪考核评价;完成年度专业服务产业和社会能力的评价报告。

(三)建设思路与预期成效

以“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示范引领”为建设原则,系统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围绕建设目标、抓准建设起点、瞄准产业前沿、落实产教融合、带领专业集群做引领示范。

基于学校筹建的内江市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基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和业态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借助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iece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双元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开发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并编写系列教材。学校和博导股份深度合作,利用双方资源,校企共同组织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及相关专家联合进行专业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在对社会经济环境和院校自身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博导股份对电子商务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析和归纳的成果,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实践教学环境、打造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突出专业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院校其他各专业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基于人才培养成长路径与培养目标,立足电商产业技术进步,借助四川省商贸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借助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基于德国双元制的中德合作课程体系;借助典型合作企业,完善“工学结合”现代学制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三维五层”教师发展战略,坚持“三引三送”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以高水平名师为核心,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双师”型骨干教师为支撑,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兼结合、梯度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以信息化教学为抓手,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全面实现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基于电商产业技术进步的驱动,以电商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提供支撑为目标,以智慧电商教学环境打造为抓手,科学规划,认真实施,改善、新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共建电商信息资源,搭建区域电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教学时空限制,为电商专业教学提供软、硬结合的教学资源。

基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理念,以教育教学诊改为突破口,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体系,实现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人成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基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国际合作项目,以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引进为抓手,以德国电商课程标准为指南,以领域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ceca)开展iece为评价,以师资队伍培训与提升为目标,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的本土化,力争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双向输出。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2年建设,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更加清晰,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课程体系构建、共同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度高,工学结合度好,知行合一效果好的校企双元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支撑学生就业与中高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改革见成效。经过2年课程改革,凝练出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路径,创新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开发模式和技术,总结出中德合作开发的课程体系的逻辑路线和技术;建成高效的“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机制;编写5本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合作编写《电子商务》相关教材;完善德育目标、非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知识目标相融合的教学设计;实现并普及移动学习,推广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形成案例集。

(3)师资队伍能力强。经过2年建设,构建的德高技强,职教理念先进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具有较强的专业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产业实践经验丰富、能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的学生专业竞技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社会适应能力强。

(4)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智慧电商发展为导向,适应产业技术发展需要,建成优质高效实训环境,川内有影响力的现代电商智慧实训中心。

(5)创新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搭建信息化考核质量平台,提升办学社会效益突出。

(6)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国际化职业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国际化电商专业人才支撑。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电商专业建设及动态调整机制

贯彻执行学校3年一周期编制专业建设及动态调整机制管理办法,完善本专业动态调整内容,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1)专业定位调整机制:学校牵头成立由企业代表、职教专家、电商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为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2)专业建设质量调整机制:学校联合合作企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通过资料搜集、信息整理、实地调研等方式,每年完成1份区域内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变动、产业发展变化发展报告,指导学校专业建设。

(3)课程建设质量动态调整机制:学校根据毕业生跟踪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反馈,结合合作企业反馈,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报告,为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提供参考。

2.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为专业建设发展搭建平台

由市人社局牵头,联合高新区管委、经开区管委等部门,邀请知名电商企业,电商行业专家、专业技术骨干等组建内江智慧电商产教联盟,由学校牵头建立健全内江智慧电商产教联盟运行章程和管理机制,每年至少召开1次联盟会议,实现政行企校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

由市级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内江智慧电商产教联盟管理机构,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秘书长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联盟的日常工作。

内江智慧电商产教联盟为本专业建设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意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落实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把企业从校企合作的配角地位,提升到主体地位,真正凸显了企业的作用。企业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与学校一起探讨人才市场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各方全程参与,通力合作。学校建章立制,编制《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产教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探索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建设。

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基于我校电商专业通过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3+2,五年一贯制)和四川省商贸学校(3+3,就业升学双通道)人才培养基础,借助内江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的支持,聘请高职院校专家、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我校教师共同,进一步研究新时期五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开发技术路径、电子商务专业“3+双通道”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与技术、比较研究传统学徒制、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学徒制,结合 “京东”订单班的实际,由学校牵头,建立合作企业工作联系制度,每年至少召开2—3次工作联系会议,交流合作中的得失,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合作效果。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过程中,采取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入校就与学校和企业分别签订协议,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让学生能够员工化,能够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订单班学生发展过程跟踪调查。订单班学生在校学习,企业实践,包括学生个人行为规范等,从入学之初,就利用学校建立的在校学生培养评价信息平台,进行全学段的跟踪调查,最终通过大数据分析,以数据的方式对学生成长进行评价。积极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经费预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计投入13万元,为中、省专项投入。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1.建成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教学改革机制

学校牵头成立由企业代表、职教专家、电商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托全国知名电商教育咨询公司、知名电商企业,明确产业最新技术,最新动态,以此构筑产业技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机制。

(1)在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基础上,组织电商企业专家、高职院校专家、学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课程改革团队,研究并凝练出可推广的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技术。

(2)组织由重点校企合作电商企业、职教专家、高职院校专家和专业团队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既能就业也能升学,形成可以推广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3)学习借鉴德国先进职教理念和技术,本土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并小班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凝练出适应国情的、普适性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与技术。

3.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建设

(1)在学校成立的专业团队与重点校企合作电商企业、职教专家、高职院校专家的合作下,按照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基础,根据岗位变化需求,以及德国先进职教理念和技术,结合国家中高职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

(2)学校成立的专业团队积极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并听取电商企业专家、高职院校专家建议,根据课程标准编制2本适合五年一贯制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与重点校企合作电商企业、职教专家、高职院校专家合作,编制3本适用于“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教材,学生既可以从此课程中学到升学必备知识,又可以增加就业资本与机会;借鉴德国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结合国情编制1本本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教材——《电子商务》相关教材。

(1)将德育目标、非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知识目标相融合,完善教学设计,实现学生“会做人、会做事”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习德国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国情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采用关键词法、海报法等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3)利用多元化信息评价平台,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过关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4)学校每年请专家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讲座不少于2次,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践行“工学结合”实践机制;

(5)利用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平台中的网络课程资源,学生可自行下载平台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移动式学习;

(6)利用vr/ar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经费预算: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总计投入15万元,为中、省专项投入。

(三)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1.创新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

采取有力措施创新机制,通过“三维五层”教师发展战略,“三引三送”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与办法,建立“双师”素质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模型,创新适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引进与培养的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建成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1)根据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选拔2名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管理水平高、教育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

(2)通过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国际、国内电子商务专业培训、企业锻炼实践、学历提升、电子商务专业论坛等举措,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规划能力、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丰富职业实践和职教经验,提高专业理论电商产业发展动态把控能力,拓展专业视野,提升职业教育理念。

(3)通过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家、省、市电商专业课程建设研讨培训,积极参与各级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专业带头人课程体系架构能力。

(4)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专业技能大赛、教学科研课题申报,提升专业带头人的教学业绩和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能力。

(5)通过各种项目申报、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各种专业竞技活动的承办参与、师徒结队等培养专业带头人的团队管理能力。

(1)根据学校教学名师培养制度。选拔2名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管理水平高、教育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

(2)通过组织教学名师参加国际、国内电子商务专业培训、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教学设计大赛等,进一步丰富教学名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3)通过参加、点评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教学竞技活动,提升教学名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学校为教学名师为教学名师开展教学研究、课题申报、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5)通过教学名师实训室建设,构建电商教学研究梯队,提升教学研究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6)根据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每年对教学名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树立师德高尚的示范。

(1)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管理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业务技术骨干加强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班级管理培养,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2)通过组织骨干教师每年参加不同类型电商企业的顶岗实习活动,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3)通过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引领和示范,带领骨干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申报、教学技能大赛、学生技能大赛指导,逐步培养提升骨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4)根据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培养高尚的师德。

5.“双师型”教师培养

(1)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兼职业务骨干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国,增强校内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导师、兼职业务骨干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通过组织教师每年参加不同类型电商企业的顶岗实习活动,观摩体验活动,社会专业技能服务活动等,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3)鼓励教师通过行业、协会、技能鉴定所等电商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鉴定,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考取各种电商专业技能证书。

(1)根据学校兼职教师选聘制度,从行业、企业选择业务骨干至少1名,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从事专业业务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

(2)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师徒结队活动,培养兼职教师必要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提升兼职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根据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评聘制度,加强兼职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确保兼职教师师德规范。

7.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应用

(1)通过各种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

(2)通过教学多媒体、vr/ar、虚拟仿真教学软件、互联网学习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资源的培训、使用,提升教师信息化设备、资源的使用能力。

(3)通过参加各种信息化设计大赛活动、各种公开课、示范课的展示活动、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活动等,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和竞赛活动

(1)通过省、市、区教研教改活动的参与、承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科研意识、教学成果交流意识。

(2)通过国家、省、市、区科研课题申报、参与,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3)通过参与全国、省、市电商专业学生技能大赛,提升专业教练团队比赛指导水平。

(4)通过承办四川省中职电商综合作业大赛,市、区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提升专业地区影响力。

经费预算:教师队伍建设总计投入56万元,均为中、省专项投入。

(四)改善专业教学条件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省、市技能鉴定标准和省、市电子商务大赛承办要求编制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2)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改进完善现有现代电商实训中心。升级改造o2o综合体验馆、美工实训室、摄影实训室、运营实训室、客服服务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移动电商实训室、综合培训实训室,进一步优化调整实训室功能布局。

(3)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新建虚拟仿真实训o2o综合体验馆,实现交易双方需求的实验。

(4)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新建融入vr/ar技术的建站、营销、电子支付、物流、客服等为主体的虚拟实验体验中心。

(5)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新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商生态园。

选择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保障短期实践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岗位,实现教师轮岗实践,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3.远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优质电商教学资源公司,结合自身专业教师特长,建设2门在线精品课程和1个电子商务培训包,并在区域内实现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共享,实现交互授课、移动授课、实时互动、即时测评、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推动一体化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及个性化教学。

经费预算:改善专业教学条件总计投入210万元,为中、省专项投入90万元,地方政府资金100万元、学校自筹20万元。

条条君从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与东兴融媒获悉,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含高新区)2022年秋季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通告出炉啦,详情如下:

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2022年秋季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的

根据教育部制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按照内江市教育局招生工作要求,为方便广大家长及时了解招生政策,现就2022年秋季市中区公办幼儿园招生相关问题通告如下。

1.内江市第一幼儿园北街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北街46号

2.内江市第一幼儿园桂湖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桂湖街108号

3.内江市第一幼儿园文英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文英街劳动巷44号

4.内江市第二幼儿园中央路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中央路18号

5.内江市第二幼儿园南山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卷子路52号

6.内江市实验幼儿园本部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环城路405号

7.内江市实验幼儿园城南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康健街55号

8.内江市实验幼儿园碧桂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新光路中段

9.内江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翔龙路一巷1号

(二)建成区幼儿园及镇中心幼儿园

1.内江市第一幼儿园城南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乐贤大道777号

2.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园艺路432号

3.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幼儿园高新分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智茂路1000号

4.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中心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铁门路62号

5.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中心幼儿园

地址:凌家镇高洞村3社

6.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中心幼儿园

7.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中心幼儿园

(内江市第二幼儿园永安园)

地址:永安镇尚新村7组

8.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中心幼儿园

地址:龙门镇龙门村一社

部分主城区小学及各镇所在小学附设幼儿班

1.户籍在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高新区、经开区主城区(以下简称四区主城区)适龄儿童(以公安机关户籍信息为准)。

2.四区主城区有房无户、公租房适龄儿童(房产所有人、公租房合同签订人须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

3.四区主城区持有居住证明且符合其他条件的随迁子女进城(务工 经商等)(居住证明以公安机关登记信息为准)。

4.户籍或实际居住在四区主城区,符合照顾政策的。

1.户籍在该镇辖区内及周边区域的适龄儿童。

2.该镇辖区内的有房无户适龄儿童(房产所有人须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

户籍在该校招生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适龄儿童。

4.小学附设幼儿班: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出生。

1.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预防接种查验报告》,且须完成全程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所有的针次。

2.身体健康且提交幼儿体检表。

(一)主城区采用网络预登记报名网络资格审查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招生。

(二)建成区幼儿园及镇中心幼儿园及小学附设幼儿班采取现场登记报名方式进行招生。

招生时间由内江市教育局统筹安排,未尽事宜以及招生计划、实施方案请关注各招生幼儿园公告。

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2022年秋季东兴区

公办幼儿园招生相关问题的通告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方便广大家长及时了解招生政策,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按照内江市教育局关于城区招生工作的统一安排,现就2022年秋季东兴区(含高新区)主城区公办幼儿园招生相关问题通告如下。

(一)内江市东兴区阳光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兴盛路东段709号

(二)内江市东兴区机关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高桥西路南段222号

2.机关幼儿园长江大道分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长江大道安置还房小区

3.机关幼儿园高铁分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红牌路高铁还房小区

4.机关幼儿园锦巷府分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兆信集团锦巷府小区

5.机关幼儿园国宾上院分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邦泰国宾上院小区

(三)内江彩色鱼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晨望路379号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段436号3幢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大千路888号金科公园A26号楼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兰桂大道北段268号53幢8号

5.彩色鱼七彩汇幼儿园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北环路西段1328号4栋

(四)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中心幼儿园

1.第一分园(高新一幼)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西林大道北延线动迁安置还房小区

2.第二分园(高新三幼)

地址:内江高新区胜利街道东城路桂花街高铁派出所旁

(五)内江市东兴区高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分园(高新二幼)

地址:内江高新区321国道旁御庭学府小区

(一)内江市东兴区、高新区、市中区、经开区主城区(以下简称四区主城区)户籍适龄儿童。

(二)四区主城区有房无户、公租房适龄儿童(房产所有人、公租房合同签订人须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或法院判定的监护人)。

(三)四区主城区持有居住证且符合其他条件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居住证以公安机关登记信息为准)。

(四)户籍或实际居住在四区主城区,符合照顾政策的。

1.入园前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预防接种查验报告》,并完成全程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所有的针次。

2.身体健康应提交幼儿体检表,如患有不宜入园病患的幼儿,应根据实际延缓入园。

采用网络预登记报名、网络资格审查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一次性招生。

招生时间由内江市教育局统筹安排,未尽事宜以及招生计划、实施方案请关注各招生幼儿园公告。

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丨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东兴融媒

转发收藏!点个赞+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江市市中区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