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死刑是枪毙时为什么要说请你把嘴巴张开还是注射?

2021-08-09 07:00
来源:
奔波儿灞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法律并不是生来就有,它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出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法律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机制。
死刑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法,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它都是最严厉的一种处罚,作为剥夺人生命的极刑,只有极少数,极为严重的刑事案件会判决死刑。
最高刑罚属于死刑,同时又规定了死缓,在刑事判决当中,司法机构在审理时,往往都会从几方面来考虑被判死刑者是否符合死缓。
1、是否存在“疑罪”。
2、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节。
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
4、是否可能是“活证据”。
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了死刑标准,但犯罪嫌疑人又是破获重大犯罪案件的关键人,这种情况下,法庭执行死缓,也属于一种上上之策。
判决死缓两年执行之后,法律规定在服刑期间2年内没有故意犯罪,可依法改判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经监狱核准提交给人民法院,审核之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基于人道主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不适用死刑,年满75周岁以上的人、审判期间怀孕的妇女等都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致人死亡的人除外。
死刑分为两种,最早的是枪毙死刑,通常由武装警察负责执行,枪决也是最省时省力的一种执行方式,只需要一颗子弹就可以完成刑事处罚,而且枪决具有很强的震慑作用,可以警醒犯罪分子。
1997年重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我国首次出现了注射死刑的相关规定。
注射死刑也是基于人道主义,基于减轻犯人承受的痛苦以及减少亲属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同样也能减轻行刑者心理压力。
注射死刑通常使用三种药品:硫喷妥钠、巴夫龙、氯化钾,第一种药物可以快速使人丧失意识,它也是最常见的麻醉剂,不过执行死刑中,用量不同,巴夫龙是一种肌肉松弛剂,最后一种氯化钾人们也比较耳熟。
三种药物相辅相成,能够快速完成死刑执行。
两种死刑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死亡,区别在于方法以及费用。
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一种极刑,人民法院宣判死刑之后,都需要提交给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批之后,死刑才能执行。
枪决死刑在于方便快捷,只要死刑文件下达,一颗子弹就解决了问题,但是注射死刑则不同。
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批之后,注射死刑所用的药物会有相应的机构发放,并且由专人进行护送,这期间也会产生运输费,根据历年来注射死刑费用估算,一个死刑犯的费用在6000元左右。
法律上规定,不论是枪决死刑还是注射死刑,国家都会承担相应的费用,不需要犯罪者和犯罪者亲属支付死刑费用,考虑到注射死刑高昂的费用,我国现在并没有大面积的普及注射死刑。
云南昆明最先实行注射死刑,成为首个告别“枪决”的城市。
文明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了死刑,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废除死刑的言论,西方认为死刑不人道,理当废除,自从提议废除死刑,全球197个国家中,已有139个国家实质上废除了死刑,其中94个完全废除死刑,10个国家废除普通死刑。
日本和韩国虽然没有明确废除死刑,但现在基本上不在执行死刑,引发中日两国轰动的“江歌案”,凶手只是判了20年有期徒刑,日本“福田孝行案”一审判决死刑,但是一支律师团队,为废除死刑,恶意扭曲事实,直到现在他还活着,又比如韩国的“素媛案”犯罪者已经刑满释放。
所以无论如何,都应当保留死刑,它永远都能给犯罪者画上一道束缚线,让他们知道,法律不可触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枪毙时为什么要说请你把嘴巴张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