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污染日本核废水倒入太平洋影响大吗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下雨会怎么样?

回答给青岛带来什么影响之前,先来说说「核灾难」的源头、核污水的产生、排入大海会有哪些影响。灾难源头将时针拨回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触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最高等级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冷却融毁受损的堆芯,核电站引入海水给反应堆降温,再加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具有放射性的核污水持续不断产生。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迄今为止,仍有337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指定为「疏散区」,约有3.6万名原居民尚未返回家园。有研究显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放射性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锶90,放射性氚,碳14以及其它放射性物质,如碘129和钴16。2011年3月14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爆炸后冒起浓烟。图片来源:新华/法新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资深核能专家肖恩·伯尼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设备水处理技术(ALPA)不能去除放射性氚或碳14,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16。这些物质会在海洋食物链中长期积累,并且有可能已经通过食物链回到陆地上的人类社区,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核污水的产生说完源头,再说说核污水的产生。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发生辐射泄漏后,为控制反应堆温度,需要持续注水进行冷却降温,虽然核废水可以用来循环冷却,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临海、地势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渗入,这样核废水就变得越来越多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图片来源:美联社为了储存核污水,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读卖新闻》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现在每天新增140吨「处理水」。估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这么多的核废水,让日本已「无力承受」。排入大海会带来怎样影响?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德国海洋科学研究对核污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从图中可见,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持续扩散,进而蔓延至全球海域。来源:GEOMAR根据2020年8月份卫星影像,有分析称,最早一批废水罐已经锈蚀斑斑,更换是早晚的事,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不是因为空间不够,而是不愿承担维护成本。对于如何处置核污水,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认为,日本政府应采用去污因子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装置,对超标核素进一步净化处理,尽可能降低处理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处理技术,并及时公开研究进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术应立即用于废水中氚的处理。青岛可能会有哪些影响?有日本学者指出,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这次日本选择的是排放入海,作为西太平洋国家,日本的核废料直接排入了太平洋。而太平洋上存在着海水大规模的水平流动,也就是「洋流」。而北太平洋两岸,除了日本,还有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等。可以说,日本这次核污染排放,就是「以邻为壑」。尽管洋流主要是在日本以东的太平洋,但是我国和日本一衣带水,自然无法避免。研究人员预测,在核废料排放入大海140天后,含核废料的洋流将进入到我国南海和东海领域,并在2年内污染我国的大部分沿海区域。图片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5目前可以预计到的,青岛不仅渔业、旅游业、养殖业将可能遭受重创,海水浴场、海鲜产业也会一落千丈。更要命的是,山东的西王、鲁花、龙大等农产企业可能会蒙受重大损失——人们看到山东离日本近,就有可能会觉得山东受污染最严重,因而就会不自觉地排斥山东地区的农产品,产生衍生的负面效应。根据德国科研机构的电脑模拟,一两年之后中国沿海很可能将没有人向往沙滩海浪,其中青岛实为拥有旅游城市外衣的工业、外贸城市,真正支撑城市发展的要素当中还有轻工业重工业。其实不管是哪里,核污染面前,没有人能够真正得以幸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核废水倒入太平洋影响大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