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菌灵治白菜软腐病吗灵和多·福能一起用吗?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白菜软腐病在我国长期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该病已在许多大白菜种植区发生,每年减产无数。黄河以北的发病率最严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下降20%左右,严重时产量下降50%以上。田间大白菜软腐病症状【大白菜软腐病症状】苗期、团棵期、包膜期均可发生。主症为莲座期至心包期,病变部位软烂,有臭味。发病初期,外层叶片萎蔫,随后叶柄基部腐烂,病叶塌陷,露出叶球。有的茎基部腐烂延伸到心髓,充满黄色粘稠物质。还有少数蔬菜植物,其外层叶子潮湿腐烂。干的时候,烂叶是干的,紧紧包裹在叶球周围,或者叶球内外叶都好,中间叶从边缘向内烂。损坏严重的时候,整个田地都会腐烂。【病原及发生规律】欧文氏菌简称欧文氏菌,是胡萝卜的一种病害,属于细菌。在中国北方,病原菌在患病的遗体、土壤和未完成的农家肥中越冬,并成为重要的初侵染源:它们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土壤、昆虫等传播。通过伤口或天然裂缝侵入,不断再感染。南方暖菜区,十字花科蔬菜全年以交替侵染为主,无明显休眠期。有时病菌在生长期从根部侵入,进入导管后再潜伏。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大白菜生长时,病菌开始迅速侵染,导致大量植株枯萎死亡。一般来说,早播期病害较重。施用不腐熟的肥料,高温多雨的天气,地势低,排水不畅,土壤重,病后漫灌,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弱,地下害虫多,都会加重病情。【防治方法】病田应避免连作,可与豆类、小麦、水稻等作物轮作。清理田间病残体,精心翻耕整地,将土壤暴晒,促进病残体分解。适时播种,适时定苗;及时施基肥和追肥。采用高垄栽培,这样不易积水,土壤中氧气充足,有利于根部和叶柄基部愈伤组织的形成,可以减少病菌的侵染。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后及时清理,病斑上撒石灰消毒。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一般百邦型早熟品种易感病害,青冈型品种抗病性强;直形品种的抗病性强于椭圆形和平头品种。种子处理:播种前,可按种子重量的1%用3%中生霉素可湿性粉剂拌种。大白菜软腐病是菜田常见病害,应加强预防。发病前应选用以下杀菌剂进行防治:20%喹唑酮水溶液800-1000倍;8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溶液;20%噻菌灵悬浮剂600-800倍;40%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溶液;3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200-400倍的14%铜氨水溶液;喷水均匀,视病情间隔7-15天喷l次。最好在病株基部和表面喷洒,使药液流入大白菜。田间发现病害时,应及时使用以下杀菌剂防治:3%中生霉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噻虫胺铜悬浮剂1000-1500倍溶液;3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600-800倍的12%松脂酸铜乳油;40%铜的700倍溶液最好在病株基部和表面喷洒,使药液流入大白菜。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白菜软腐病症状
白菜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常发生在近地面的叶柄基部或根部。初期症状表现为出现水渍状病斑,严重时感病部位呈现油浸状、软烂并散发恶臭。这样就使白菜失去商品价值,因此有效防治软腐病对确保白菜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引发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虫害、农事操作在植株上形成伤口有关,而且较高的环境湿度是软腐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白菜软腐病用什么药最好
在生产中应对白菜软腐病危害,应以杀灭菜青虫、蚜虫等害虫。同时,减少中耕、追肥等机械损伤,加强田间排水通风等预防措施为主。通常,用于防治白菜软腐病农药主要有植物抗生素、植物刺激素和铜制剂这3类。
植物抗生素
成分:这类农药包括3%中生菌素(稀释800倍)、72%农用链霉素(稀释2000倍)、18.6%新植霉素(稀释3500倍)。
喷施方法:用药频率为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用药时间要避开光照较强的时间段,以防止阳光照射使药剂分解降低药效。下午4点以后或多云天气喷施较为适宜,同时,要注意这类药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植物刺激素
成分:植物刺激素主要包括氨基寡糖素(稀释600-800倍液)、甲壳素(稀释600-800倍液)等。这类农药是源自于虾蟹等海产品的外壳提取物。
防治原理:与常见农药不同的是,这类药物并不能直接杀灭病菌。但是它可以刺激并提高白菜自身免疫力,从而增强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抑制病害的发生。
优势:这类农药分解后主要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和环境均不造成危害,比较适宜于对安全标准要求比较高的白菜
铜制剂
成分:这类药剂包括可杀得三千( 46%氢氧化铜,稀释1500倍)、20%噻菌铜(稀释600倍)、33.5%喹啉铜悬浮剂(稀释1000倍)。
喷施方法:这类农药对病菌起到杀灭作用的是铜离子(Cu2+),铜制剂呈碱性,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
用药频率为每7-10天喷施一次,每个生产季最多用三次,以免过多的铜离子残留对叶片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1、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等,是蔬菜苗期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在冬春季育苗棚内发生较多,尤其是露地式苗床最常见,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甚至全部毁苗,导致重新播种,延误农时。此病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莴笋、芹菜、白菜、甘蓝、萝卜等幼苗。
(1)、主要症状
此病典型症状是病苗青绿猝倒,农民称“?起死”。苗期发病,细茎多在近地表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发展绕茎一周,似水烫状,并很快变成淡褐色,逐渐湿软缢缩成线状,表皮脱落,幼苗依然青绿而折倒,故称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湿度大时,病苗临近土表长出一层白霉。
2、发病规律
猝倒病主要是由瓜果腐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的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内或病残体上长期存活。当条件适宜时,病菌孢子萌发成芽管侵入幼茎。病菌随水流传播,也可由带菌的厩肥、种子或农具传播。苗床内低温高湿有利发病,当土温10℃左右,病菌即可侵染幼苗;土温达16℃左右,病菌繁殖很快。最初常在棚顶滴水处出现发病中心,几天后向四周扩散蔓延,引起成片死苗。幼苗子叶期或真叶尚未展开前为感病阶段。此间若遇阴雨或寒流天气,光照不足或棚顶雨水滴入苗床土中或播种过密而分苗、间苗不及时;放风、浇水不当,造成苗床闷湿或温差较大,均易发生猝倒病。
(3)、防治方法
在采用快速育苗、做好苗床土壤消毒、种子药剂处理、加强苗床管理的基础上,在发病前用45%的百菌清烟剂薰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量200-250克,密闭苗床大棚6小时杀菌。发病初期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甲霜灵加65%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2)6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一般防治2-3次。棚内温度大时,取上述任一药剂拌适量干细土在苗床内撒施。用药量是每平方米10克左右,撒后用鸡毛扫帚拂去叶上药土。
2、立枯病
立枯病俗死苗、霉根,在四季苗床都可发生,老苗床最常见,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是蔬菜苗期重要病害之一。此病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及莴笋、芹菜、筒蒿、甘蓝等160余种蔬菜。
(1)、主要症状
其典型症状是病苗至死而不倒,农民称“站起死”。此病多发生于幼苗中后期,茎基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初期病苗白天中午萎蔫,夜晚和清晨可恢复正常。病斑逐渐凹陷,并向两侧扩展,最后绕茎基部一周,茎基部干缩,地上茎叶枯死。潮湿时病斑出现褐纹或长有稀疏的蜘蛛网状菌丝。由于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为立枯病。
(2)、发病规律
立枯病由立枯丝核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中腐生存活2-3年。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菌丝直接侵入幼苗。病菌主要通过水流、带菌肥料、农具传播。病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13 -41℃均可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 - 24℃。因此,亩床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床温忽高忽低,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通风不良,引起幼苗徒长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参照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但甲霜灵对立枯病防治效果不好。
3、灰霉病
菜苗灰霉病是近几年随着保护设施栽培发展而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早春苗床,轻者局部死亡,重者大片毁苗。此病可为害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莴笋、甘蓝、花菜、芹菜、菠菜等20余种菜苗。
(1)、主要症状
其典型症状是,自叶缘向内呈半圆式的“V”字形病斑,病斑上生有一灰色霉堆。病菌多从幼苗子叶、下部真叶或结露的叶缘及衰老叶片开始浸染。子叶感病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至腐烂,表面生有灰霉。真叶病斑多呈“V”字形,有轮纹,后期产生灰霉。茎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被害,先从有水滴的部位发病,呈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易倒折。潮湿时,病部有灰霉堆。为害番茄果实,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侵染,然后向幼果或青果扩展,被害部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继而软腐,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层。
(2)、发病规律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35℃,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幼苗即可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叶茎表面有水膜时最易发病。湿度是发病的关键因素。塑料大棚内湿度大,温底低有利灰霉病发生。早春如遇连绵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不利通风,造成低温高湿环境,更加重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3)、防治方法
①搞好卫生和表面消毒:彻底清除前作病残落时,育苗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均匀喷雾;对苗床土壤、棚内四周表面进行灭菌消毒。
②清除病苗和控制温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细心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处理,并喷药保护。注意提高苗棚内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低温炼苗时应注意降低湿度。
③选用高效药剂防治:发病初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 -10天1次,连续喷2-3次。大棚内用45%速克灵烟剂薰烟(45%百菌清烟剂也可),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中、小棚则按体积每立方米用药0.2克。药剂在棚内分放4-5点,用暗火点燃后,幼苗密闭薰6-7小时,成株结果期密闭薰12小时,第二天早晨通风换气。隔7天后再薰1次。
灰霉病易产生抗药性,使用药剂防病时,应注意不同农药交替使用。
4、早疫病
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茄果类大棚冬春育苗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成株期发病引起落果和断枝。本病主要为害番茄、马铃薯、辣椒、茄子等茄科蔬菜。
(1)、主要症状
主要侵害茎、叶、果实,以叶和茎叶分枝处发生水渍状圆形凹陷同心轮纹斑为典型症状。一般下部叶片首先发病,病斑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有同心条纹,外围有黄色晕环。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果实病斑一般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带褐色,有同心轮纹,其上长有黑色霉,病果常早落。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戏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在适宜条件下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可大量形成或萌发,不断侵害,常引起该病流行。该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25℃,在昼夜温差大,白天达20 --25℃,夜间温度很低,棚膜上常易结成的露水落在叶片上,加上植物本身吐水,容易形成一层水膜,有利病害发生。一般老叶先发病,当田间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植株生长纤弱时,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采取种子消毒、苗床灭菌、加强苗期管理等措施,开始发病时要用45%百菌清烟剂薰烟,667平方米每次用量250克,薰烟密闭6-7小时后通风。以后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药防治。湿度大时,可选取上述任一药剂每平方米10克拌适量干细土在苗床内撒毒土。撒后用鸡毛扫帚去叶上药土。
5、沤根
沤根是蔬菜育苗地常见的一种病害,几乎所有蔬菜幼苗均可受害。轻者零星发病,重者成片死亡。
(1)、主要要症状
其典型症状是幼苗似缺水萎蔫、黄化。幼苗出土后,长时间不发新根,不定根少或完全无,根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菜苗白天萎蔫,叶缘枯焦,逐渐整株死亡,病苗容易从土中拔起。子叶期沤根,子叶似缺水变黄,最后枯焦。真叶期沤根出现叶缘发黄,似缺水状,逐渐枯萎,最后枯焦。
(2)、发病原因
菜苗沤根是生理病害,主要是苗床土壤湿度过高,土壤温度长时间低于12℃引起的。苗床浇水过量或遇连续阴雨天气,使土壤过湿缺氧,根系不能吸收足够氧气,加上低温不利影响,妨碍根系正常发育。上述不良条件的持续影响,超过了根系耐受的限度,根系逐渐变褐死亡。
(3)、防治方法
①采用快速育苗法:用地热线、营养盘、营养钵、营养块等新法培育壮苗。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方便,前季未栽过茄果类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深耕烤土,施足基肥。
②做好苗床土壤消毒:如用连作地或旧苗床,须用药剂处理苗床土。可用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用30毫升兑水70倍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床土盖严,闷4-5天揭去膜,耙松土壤放气两星期后播种。也可选用绿享一号4000倍液于菌床消毒。还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甲代合剂)按1:1比例混合,每平方米用药量10克。将混合药剂与适量细土混拌均匀撒在床土上,疏松表床土5-8厘米深,然后播种。
③加强苗床管理;防止播种过密,做好保温、防冻,勤通风换气,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还应根据天气情况充分利用设施育苗,增加光照,湿度大时撒施一些干草灰或于细土以降湿。在幼苗二叶一心时,喷洒1000倍植物动力2003或800倍活力素,提高抗性,促进根系发育。
6、霜霉病
霜霉病俗称瘟病、痧斑等,是瓜类、十字花科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在适宜条件下,1-2周内叶片枯黄;一般流行年份减产30%左右,严重时达60%,甚至失收。此病为害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西葫芦、大白菜、青菜、甘蓝、萝卜、芥菜等多种蔬菜,尤以黄瓜、大白菜、甘蓝受害最重。
(1)、主要症状
植株各部均能受害,但以叶片受害最重,其典型症状是病斑叶背生有一层白色霜状霉。严重时,叶片、幼茎变黄枯死。成株期一般先从老叶开始发病,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展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有时病斑相互连接呈不规则形大斑。潮湿时,叶背病部长有一层白色霜霉状物或黑色霜霉状物(丝瓜),如果连续遇到高温干燥天气,则霉层消失。环境条件适合时,叶片逐渐变黄干枯。瓜类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先发病,最后除顶部叶片外,其余均枯死。
(2)、发病规律
此病由寄生霜霉活体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也以菌丝体在病或留种株越冬,开春后直接为害。卵孢子萌发形成芽管侵染植株,并形成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孢子囊形成要求有高湿环境,气温在15-24℃之间波动,多雨、大雾潮湿或田间积水,大棚内有水膜、水滴的条件下有利病害发生。因此,保护设施栽培的水湿环境管理对霜霉病流行程度影响很大。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少而小,且很少扩大,叶背病部很少长霉。
(3)、防治措施
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早春大棚注意通风排湿,防止清晨叶面结露。
②高温闷棚:大棚黄瓜在发病初期,选择晴天中午密闭大棚,使黄瓜秧顶端附近温度升高至45-46℃(以瓜秧顶端吊温度计为准),维持2小时,然后逐步放风缓慢降温,处理时要求土壤较潮湿,若士壤干燥,应在处理前一天浇一次水。隔7-10天处理1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要严格掌握温度范围,过高(48℃以上),植株易受损伤,过低(43℃以下),杀菌效果不显著。
③营养防治:黄瓜生长中后期,如果肥力差,长势弱,就会出现营养不良。可用尿素200克加糖(红糖、白糖均可)500克兑水50千克,在生长盛期早上喷施叶背面;隔5天喷1次,连喷4-5次。
④药剂防治: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用45 %百菌清烟雾剂薰烟,大棚667平方米每次用量250克,中、小棚每立方米空间0.2克,薰烟时闭棚8- 12小时,用暗火分散点烟可有效控制霜霉病。还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氰霜唑2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1次;涟续3-4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7、枯萎病
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瓜类、豆类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此病以黄瓜、冬瓜、豇豆发病最重,西瓜、苦瓜、菜豆次之,南瓜甚少。
(1)、主要症状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剖视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常长有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感病,而以结瓜结荚期为盛。成株期发病,一般距地面较近叶片表现症状,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似缺水状,随后由下向上发展遍及全株,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最后全株枯死。检视病茎基部,病部粗糙多纵裂,常有树脂状琥珀色胶质溢出,有时病部由地上第二、三节处形成条形褐色凹陷区向上发展,而根及根颈外表完好,病株易拔起。
(2)、发病规律
本病由真菌尖镰孢子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随同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生活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经畜禽消化道后仍可存活。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根部伤口、裂口或根冠侵入,也可从茎基部的裂口侵入,先在作物薄壁细胞中蔓延,然后进入维管束,并通过导管向上转移毒系,阻塞导管,影响水和养分传输,导致植株萎蔫和枯死。种子、肥料、灌溉水、农具、地下害虫及土壤线虫均可传播病菌。较高的温度有利本病发生,在土温15℃以上开始发病,24-28℃为发病盛期,超过30℃不利病菌发育。多年连作,土中病菌积累多,病情严重。老菜区比新菜区严重。酸性土壤中发病重。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植株生长嫩弱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5年轮作制;培育无病苗;加强栽培管理。
②嫁接防病:嫁接是防治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如黄瓜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抗病黄瓜为接穗。可提高其抗病性。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和嫁接后3-5天保温保湿,定植深度应在接口以下,防止病菌从伤(接)口侵入。嫁接苗不仅高抗枯萎病、疫病,还比较耐低温和抗白粉病等。
③无土栽培:逐步推广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基本可杜绝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为害。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雾或用70%的进口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绿亨一号4000-5000倍液,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
8、疫病
疫病俗称卡脖子、死藤、瘟病。常造成作物成片死苗和烂果,对生产威胁很大。此病为害黄瓜、丝瓜、苦瓜、西瓜、南瓜、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以为害黄瓜和辣椒最常见。
(1)、主要症状
以茎基部和嫩茎分叉处发生成段水渍状暗绿色病斑为典型症状。茎部多在近地面节处发生,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缢缩变细,有时几节同时发病,以后病部变成黑褐色,并引起病部以上茎叶枯萎死亡。被害叶片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发生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条斑。天气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常造成全叶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易破碎。果实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凹陷斑块,后软腐霉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2)、发病规律
此病由疫霉侵染引起。发生的特点是只要条件适宜,病害流行速度极快。疫病对温度适应范围广,15-37℃均能发病,最适温度是23-32℃,相对湿度高于80%,田间发病严重。如果连续3天下雨或暴雨淹没菜土或夏季时晴时雨,病势发展迅速。一般连作地发病早,蔓延快,病情严重。平畦比高畦栽培发病重。浇水过多的地块发病亦重。
(3)、防治方法
一是作物三叶一心时喷洒1000倍植物动力2003,或植物免疫激活蛋白提高植株抗性;二是连作地喷施重茬剂或土壤消毒,减少病害发生;三是发病初期大棚可用45 %百菌清烟剂薰烟防治,667平方米每次用量250克,薰烟密闭大棚8-12小时再通风;四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同时施放二氧化碳气肥使浓度达700-1000毫克/千克,持续十几天,增加抗病力;五是发现中心病株即喷药防治,可选用72%霜疫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80%蓝宝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性粉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冬瓜疫病还可选用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喷淋2-3次。
9、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这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病害,重病病叶率可达70%,对黄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此病除为害黄瓜外,尚可侵染甜瓜、西葫芦和丝瓜等。
l、主要症状
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瓜条,也可侵染叶柄、卷须、茎蔓。苗期子叶初为水渍状稍凹陷的小圆斑,后变黄褐色。成株叶片初生水渍状浅绿色小斑点,扩大后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空气潮湿时,病部叶背溢出乳白色菌脓(黄瓜霜霉病叶背有白色霜状物),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易开裂穿孔。果实病斑中央常产生裂纹,分秘出乳白色菌脓。该病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是:病斑较小、色泽浅、发病后期易穿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乳白色菌脓,而不形成白色霜状物。
(2)、发病规律
此病由细菌侵染所致,病菌可随病残体、种子越冬和传播。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1-2年,种子发芽时侵入子叶产生病斑,并形成菌脓。病菌借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进一步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离地面的叶片和果实易受害。这种病原细菌适宜温度为20-26℃,并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水环境。昼夜温差大时发病重,雨水过多、雨量大、棚内叶面结露时间长,病害易流行。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浇水过多、排水差、管理粗放、磷钾肥不足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2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15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5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②搞好棚内卫生:及时摘除病残叶片和病瓜,细心携出棚外销毁。
③加强栽培管理:用新苗床或无病土育苗,高畦地膜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加抗性。大棚栽培早春少浇水,多中耕,提高棚温,在气温允许条件下早晚尽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和缩短结露时间。棚内有露水时不宜操作,以防人为传播。露地栽培遇雨季时加强排水,降低土壤水分。
④药剂防治:初发病时,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 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或新赤霉素兑水50千克喷雾,每隔5-7天1次,连续3-4次。
10、瓜类白粉病滞
作物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中后期为害较重。大棚一旦出现此病,病情发展迅速,对产量威胁很大。此病主要为害黄瓜、苦瓜、甜瓜、西瓜、西葫芦等瓜类。
(1)、主要症状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病部位布满白粉,后期还可能产生黄褐色到黑色小粒点。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茎及叶柄。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粉斑,好似散上一层白粉一样。白粉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后期有的病斑上散生小黑点。目前该病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多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更增加了防治难度。
2、发病规律
此病由瓜类单丝壳菌侵染所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随气流传播到作物叶片上,从表皮直接侵入,然后病菌在病株上迅速繁殖,并引起多次重复侵染。病菌萌发适温16-25℃,14℃以下即不再萌发,高于30℃时容易失去活性。对湿度适应范围广,在干旱条件下病害亦能流行。春季大棚黄瓜、西葫芦最易发病,棚内气温达6-25℃,且空气高湿就会大发生。光线不足,通风不良,闷热或温度忽高忽低时,病情发展快。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薰烟(方法参照霜霉病),也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福星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每7天1次,连续喷2- 3次。
11、病毒病
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瓜类、豆类、茄果类和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常见的有花叶、条斑、蕨叶病毒病三种,其中以花叶病毒病发生最普遍。
(1)、主要症状
①花叶型:主要在叶片上表现花叶症状,严重时顶叶变小,叶脉变色,扭曲畸形,植株矮小,病果呈凹凸瘤状或花脸状。
②条斑型:植株茎秆或叶脉初现暗绿色的短条斑状,后变成褐色油渍状坏死条斑,严重时全株枯死。果实受害形成凹陷斑块,果面着色不匀,果呈畸形。
③蕨叶型:病株表现不同程度的全株性皱缩矮化症状,心叶叶肉组织退化,叶片变小或出现蕨叶,病株后期扭曲畸形。果实小而出现花斑或瘤状物。
(2)、发病规律
病毒病毒源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等。病毒在瓜类、番茄、辣椒、秋冬芹菜、菠菜、荠菜等作物上越冬,第二年通过蚜虫传播,田间作业整枝、摘叶、打杈、摘果等通过手可造成汁液接触传播。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有利病害发生。施用过量氮肥,植株组织柔嫩,较易感病。土壤瘠薄板结、粘重及排水不良,发病也较重。
(3)、防治方法
①栽培防病:高温干早时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育苗或栽培,减少蚜虫及高温为害;调整播期,避开蚜虫及高温等发病盛期,减轻病毒病发生;合理间作,如每厢辣椒或番茄套种一行菜玉米,能明显减少蚜虫数量,因而减轻病毒病发生;加强肥水管理,春季苗期少浇水,勤中耕,促进早发根早缓苗;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此外,在进行整枝、打杈等操作时,接触过病株的手要用肥皂水洗净,防止病毒传染。整枝打杈应在植株露水已干时进行。
②彻底防治蚜虫:要在发病盛期前抓紧早期防治蚜虫工作,以防蚜虫传播病毒。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可选用83增坑剂100倍液,病毒K1000倍液,病毒净400~600倍液,病毒灵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l000倍液,20%病毒A500倍液,抗毒剂l号4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1次,连续喷3-4次。
12、青枯病
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以番茄受害最严重,马铃薯、茄子次之,辣椒受害较轻。该病可为害33科100多种植物。
(1)、主要征状
植株受害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症状,数天后突然顶部叶片萎蔫,以后下部叶片凋萎。病株最初白天萎蔫,傍晚后可恢复正常,以后病株不再恢复而全株枯萎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病茎下端表皮粗糙不平,常有不定根长出。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病茎,有乳白色的粘液渗出,据此重要特征,可以与真菌性枯萎病区分。
(2)、发病规律
此病由青枯假单孢细菌侵染引起。病原细菌主要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细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的导管内繁殖扩展,以致堵塞维管束,破坏了植株输导功能,茎、叶得不到水分和养分,因而引起植株枯萎。此病在田间通过雨水、农具传播。高温高湿、土壤连作、偏施氮肥、排水不良,均有利青枯病发生。尤其在久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常严重。
(3)、防治方法
(1)轮作:一般发病地实行3年轮作,重病地实行4-5年轮作。茄科蔬菜可与瓜类或十字花科类作物轮作。
(2)调节土壤酸度:青枯病菌适宜于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可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撒施石灰80-100千克,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病菌生长,减少发病。
(3)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如番茄选用抗青19号,湘番茄1号等品种。
(4)改进栽培技术:选择高燥无病地块作为苗床,适当提早播种,培育壮苗,早定植,避开发病盛期。采用深沟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根据配方施肥,注意氨、磷、钾三种肥料合理配合,适当增施钾肥。喷洒1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或植保素1000倍液和爱多收6000倍液,植物免疫激活蛋白1000倍液以提高植株抗性。
(5)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烧毁或深埋,病穴撒石灰粉,防止病菌扩散。发病初期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兑水50千克浇施,每隔7天1次,连续喷3次。也可选用抗菌剂“402”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新植霉素30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7-10天灌1次,连续2-3次。
13、白绢病
白绢病俗称霉蔸,在高温潮湿前年份发病严重,为害茎基部,引起全株死亡。白绢病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茄科蔬菜外,还能为害瓜类、豆类等蔬菜,尤以为害番茄、辣椒、茄子、南瓜等为常见。
(1)、主要症状
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以茎基部产生放射状白色绢丝霉层(即霉蔸)为典型症状。病茎基部初呈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稍凹陷,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霉层,呈放射状。待病斑向左右扩展,环绕茎基一周后,地上部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最后全株枯死。后期在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根部被害,皮层腐烂并产生稀疏的白色菌丝体。有时近地面果实也会被害,被害部呈软腐状,表面密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菜籽状的菌核。
(2)、发病规律
此病由齐整小核菌侵害引起。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菌核抗逆力很强,在田间能存活5-6年,即使通过牲畜消化道仍然存活。病菌适应温度8-40℃,最适温度30-33℃。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菌核萌发菌丝从作物根部或近地面茎基部直接侵入。如果根茎部有伤口,更有利于病菌侵入。田间出现病株后。病株周围土壤中的菌丝则沿着土隙裂缝或地面蔓延到邻近植株。此外,病菌还可通过雨水、肥料及农事操作而传播。在酸性土壤、前作为易感病作物,常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轮作:最好水旱轮作或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
②消灭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病穴及其周围植株茎基部灌施5%井岗霉素1500-2000倍液,撒施石灰粉。
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的田块,每667平方米施石灰100-150千克,把土壤酸碱度调到中性。
④做好发病前预防:一是深耕烤土,可以促使病菌死亡,此菌在嫌气条件下不利生长;二是苗床土和定植地用辣椒连作剂绿亨一号进行土壤消毒;三是在5-6月用5%井岗霉素2000倍液浇施两次,可有效防止辣椒白绢病的发生。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采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l份,兑细土100-200份,撒在病株根茎处。也可用5%井岗霉素1500-2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蔸或淋施1-2次,隔半个月1次。
14、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此病分布广泛,轻病田损失20%左右,重病田达50%以上。随着设施栽培的应用,该病有发生越来越早的趋势,损失也相应加重。本病除为害茄子外,还为害辣椒、番茄、马铃薯、白菜、瓜类和豆科蔬菜。
(1)、主要症状
黄萎病的典型症状是现蕾期植株一边或一部分枝叶黄化、萎蔫。先从植株一边下部叶片开始,边缘和叶脉间褪绿黄化,逐步发展到半叶或整张叶片黄化斑驳,叶缘稍上卷,有时只半叶发病。病株初期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可恢复,后期萎蔫后不再恢复,叶片枯萎脱落,植株只剩光秆或心叶。有时只部分枝条发病,另一侧正常。患病植株不舒展,较正常植株矮小。剖开病株的根、茎、叶、柄等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病株结果少而小,质硬干瘪皱缩。
(2)、发病规律
由黄萎轮枝孢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和微型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第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从茄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浸入,病菌在组织内扩展,进入导管后大量繁殖,并随植株液流向地上部扩展,直至茎、叶和果实内部。病菌可随种越冬,随种子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风及农具传播。一般土温在22-26℃,湿度较高条件下发病重,高温干旱发病轻。若肥力不足、定植过早、栽苗过深、起苗伤根多,均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湘早杂系列、湘茄3号、长茄1号较抗病。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福美双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浸种的可催芽后播,拌种最好直播。
③轮作:与葱蒜类或水生蔬菜轮作。
④培育壮苗:苗床注意通风,夜间控制苗床温度在15-17℃;在2叶l心时分苗,并喷施1000倍植物动力2003,植物免疫激活蛋白,或活力素800倍液,于苗期喷2次,提高抗病力,培育壮苗。
⑤药剂防治:苗期或定植前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也可定植时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撒于定植地表,翻耙15厘米,将药粉拌于土中;定植时和缓苗后,选用绿亨一号4000倍液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蔸;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 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所有植株浇根,每株灌药水300克,每7-10次,连用3-4次。
15、炭疽病
此病分布广泛,是辣椒、豆类、瓜类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导致商品性低劣,在贮运过程中可继续为害。
(1)、主要症状
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果实上发生中心凹陷的近圆形病斑,病斑上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初期出现褐色水渍状,后扩展呈长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中心凹陷,有隆起的同心环纹,其上密生初为橙红色,后为黑色呈轮状排列的小黑点,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常生大量粉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瓜、豆类可从幼苗期开始发病,子叶上出现红褐色或黄褐色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长出许多小黑点。叶和茎被害,发生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片上沿叶脉扩展成三角形,红褐色到黑褐色。干燥时,病斑中部常破裂。
(2)、发病规律
此病由刺盘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在种皮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作物的表皮或伤口侵入,在叶片上可从叶脉侵入,并能进入种皮使种子带菌。种子带菌,可侵染子叶,引起幼苗发病,在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后,进行多次侵染。高温多雨天气,田间排水不良,种植过密而通风不良,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过多,果实受日灼伤后,都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如果是外购种子,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晾干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的药量拌种后播种。
②栽培防病: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注意田间排水,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罢园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薰烟,667平方米每次250克。也可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液,50%炭疽福美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16、辣椒疮痂病
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落叶病,是辣椒重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时,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影响产量。
(1)、主要症状
其典型症状是病部隆起疮痂状的小黑点,引起落叶。幼苗子叶初生水浸状银白色小斑点,后变为暗色凹陷的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落叶,导致死亡。成株叶片染病,呈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后呈不规则形,病部边缘暗绿色稍隆起,呈疮痴状。受害重的叶片边缘和叶尖变黄,最后干枯脱落。茎部病斑呈不规则形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隆起,纵裂成疮痂状。果被害,开始有黑色隆起的小黑点,后扩大为长圆形或圆形的黑色疮痂斑。潮湿时,疮痂中间有菌脓溢出。
(2)、发病规律
此病由辣檄斑点黄单孢细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初侵染源。该菌与寄主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隙繁殖,致使表皮组织增厚成疮痂状,病痂上溢出的菌脓借雨水反溅或昆虫传播蔓延。此病易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尤其是大风大雨后暴晴易诱发病害的严重发生与流行。病菌发育适温为27-30℃,如果长期高温高湿,叶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疮痂而迅速扩展为叶缘桔焦或叶片上形成很多小斑点,从而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在连作地、低洼地、排水不良、缺肥生长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湘研3号、6号、11号、12号、19号、新皖椒1号、洛椒4号等品种比较抗病。
②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浸种10分钟,之后移人常温水中浸种催芽后播种或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③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17、豇豆锈病
豇豆锈病是豇豆上常见的病害,分布普遍,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早落,影响产量。此病还为害菜豆、蚕豆、蕹菜、苋菜、白菜及葱蒜类、茭白等。
(1)、主要症状
此病典型症状是病部发生红褐色小疱斑。主要侵害叶片,也可发生在茎和荚果上。病初叶背产生针头大小的黄白色小斑点,后变为黄褐色小疱斑,扩大成近圆形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夏孢子)似铁锈。后期变为黑褐包的枯斑(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茎和荚染病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果荚染病,造成不能食用。
(2)、发病规律
此病由豇豆单孢锈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表面越冬,次年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到豇豆叶片上,产生芽管侵入为害,先后在受害部位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出去,造成重复侵染为害。在气温23-27℃,连续阴雨湿度大时,锈病会严重发生。如遇干旱,温度过高,则发病轻。
(3)、防治方法
雨后天晴或发病初期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福星10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18、软腐病
白菜类软腐病在田间和贮运中均可发病,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失收,损失极大。此病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能为害番茄、马铃薯、辣椒、胡萝卜、黄瓜、莴笋、生菜等多种蔬菜。
(l)、主要症状
白菜类软腐病一般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常见症状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菜株外围叶片的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灰褐色腐烂,叶片在阳光下萎垂,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2―3天后不能再恢复而贴地腐烂,这种菜株用脚一踢,菜头极易脱落。
第二种:从叶球顶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若遇天气晴朗干燥,经日晒后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在叶球上。
第三种:从菜心基部开始腐烂,心叶呈萎蔫状,渐向外发展,使外部叶片及叶柄腐烂。
本病的最大特点是病部腐烂后发出恶臭,并溢出灰黄色粘液。
(2)、发病规律
此病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细菌侵染引起。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从春到秋在各种蔬菜上为害。条件适宜时,病菌大量繁殖,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跳甲、小菜蛾)传播。病菌从生长期中的幼根侵入,后进入导管繁殖,破坏维管束细胞壁,然后进入薄壁细胞扩展为害。病菌还可通过植株伤口或自然裂口、病痕和虫咬伤口侵入为害。
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前季作物种类、栽培管理措施有关。一般多雨有利病菌繁殖传播,不利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抗性下降,易引起病害流行。前作为软腐病易感染作物,发病也重。田间积水、肥水不足、病虫害严重、偏施氮肥均易诱发软腐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又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杂交良种。
②轮作:避免与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连作。
③加强栽培管理:连作地应在播种前深耕晒白,促使病残体分解和病菌死亡。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实行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土壤干湿不均和病菌的扩散。
④及时防治害虫: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造成伤口,会加重软腐病的发生,应及时防治,防虫方法详见虫害部分。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液浇蔸或喷淋,药剂可选用“菜丰灵”400倍液,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或新赤霉素4000倍液,高锰酸钾3000-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用2-3次。
19、根肿病
根肿病又名根瘤病。此病分布广,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萎蔫和死亡。本病主要为害大白菜、小白菜、红菜苔、甘蓝、花椰菜、雪里蕻、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1)、主要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根部,以根部被害后形成肿瘤为主要特征。叶菜类受害后一般在主根上形成肿瘤,侧根上较小,而萝卜等根菜类大多在侧根上结瘤,主根上较少。肿瘤一般纺缍形、手指形或不规则形,大的如鸡蛋,小的如谷粒大小。主根上发病时肿瘤大而量少,侧根上发病时肿瘤小而量多。肿瘤初期光滑,继而龟裂,表面十分粗糙。地上部症状在发病初期不明显,后期表现为生长迟缓、矮化的缺水缺肥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株自基部叶片开始,逐渐萎垂。开始时白天萎蔫,晚间可恢复。后期萎垂更甚,不能恢复。
(2)、发病规律
此病由芸苔根肿菌侵染所致。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厩肥中越冬越夏,其在土中存活力
很强,可存活5-6年,靠流水、雨水、灌溉水、地下昆虫、线虫活动及农事操作而在田间巡回传播。在适宜条件下,休眠强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根毛表皮细胞内,形成变形体。变形体通过寄主细胞分裂蔓延到新的细胞。受害细胞由于受病菌的刺激而大量分裂、膨大,导致根部形成肿瘤。维管束细胞受增生细胞挤压,发育不正常,输导系统不能连贯,致使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困难,因此病株表现生长迟缓和叶片萎垂,直至整株死亡。在土壤呈酸性,土温18-25℃,湿度达60%时,最适于病菌萌发和侵入。当土壤呈微碱性,土温低于l0℃或高于34℃,湿度低于45%或高于98%时则不发病。在作物生长季节雨水多,雨天移植,有利病害发生。大白菜以苗期最易感病,发病最重。水改旱第1年肥水条件差时,在十字花科作物上发生普遍。
(3)、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实行水旱轮作和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4-5年,可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②施用石灰: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能显著减轻病害。石灰施用量视土壤性质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施100-150千克左右,于定植前6-10天均匀撒施土面,然后翻耕。定植时穴施,每穴施30克左右,施于穴中菜苗的一侧,避免根系接触石灰而伤根。
③培育无病苗:选择未受污染的地块做苗床,对带菌苗床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石灰按667平方米100千克均匀撒于床面翻耙。
④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必须选用无病苗,基肥应用腐熟的堆肥,并做好排水工作。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周屋撒施石灰,防止病菌蔓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荆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300-500克,7-10天1次,连续用2-3次。
20、菌核病
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尤以甘蓝、大白菜受害最严重。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广,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能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莴笋、芹菜、韭菜等多种蔬菜。
(1)、主要症状
菌核病的典型症状是病部生有黑色鼠粪状菌核。此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匀可发生,而以植株生长后期发生较多。幼苗受害,在茎基部出现水溃状病斑,后腐烂或猝倒。甘蓝、大白菜包心期发病,在茎、叶柄或叶球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呈湿腐状,并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体或黑色鼠粪状菌核。留种株多在谢花末期发病,先从植株基部叶片边缘或叶柄开始发病,并从叶柄向茎秆蔓延,茎秆上病斑稍凹陷,初呈浅褐色,后转为灰白色,最后组织腐烂:破裂成乱麻状,茎秆中空,生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种荚受害,荚内也有黑色油菜籽似的菌核。
(2)、发病规律
此病由黑盘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越夏。当温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孢子,成熟后弹射散发,通过气流传播。首先侵染衰老叶片和凋零的花瓣,通过菌丝生长,再逐渐向健康的茎秆和邻近植株蔓延。菌核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以上,在潮湿土壤中能存活1年以上。排水不良,株间通风透光性差,偏施氮肥,促使枝叶徒长,田间郁闷高湿,会加重病害发生。春季留种株开花后若遇多雨、寒流,常会造成病害严重发生。
3、防治方法
①轮作及深耕:有条件的可与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隔年轮作。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耕,使菌核埋人深层土壤中腐烂分解。
②选用无病种子及盐水选种:从无病株上采收种子,对混有菌核的种子,在播前用10 %的盐水洗种,除去上浮秕种或菌核,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干净后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做好开沟排水的工作,避免田间积水。不偏施氮肥。以防徒长而加重病害。对留种植株应及时清除植株下部黄叶集中处理,以防止病菌向茎秆蔓延和增加通透性。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5%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21、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是冬春大棚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叶柄染病腐烂,常可减产10-20%,严重的甚至绝收。
(l)、主要症状
此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产生灰白色病斑,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也可为害叶柄。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发展,初生浅褐色油渍状小斑点,
边缘明显,扩大后成不规则形灰白色病斑,边缘聚生许多小黑点(分生袍子器)。多个小病斑连合成直径3毫米以上大病斑,病斑周围常有一圈黄色晕环。叶柄上病斑为长椭圆形,色稍深,微凹陷,斑面密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造成枯叶和叶腐烂。
(2)、发病规律
此病由壳针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皮或病残体上越冬。病残体上病菌可存活8 -11个月,而种子表面的可存活2年以上。越冬的病菌,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植株表面。孢子萌发后以芽管从气孔侵入。病部新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浸染。在气温较低、多雨或潮湿的条件下有利病害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选用贮放1年的陈种,避免种子带菌。对新种子一定要消毒,可用48-49℃温水浸种30分钟,不断搅拌,到时间后立即捞出移入冷水中降温。经温水浸种的种子播种时,须增加10%的播种量。
②栽培防病:实行2年以上轮作,夏季育苗要遮荫。合理密植,施足有机肥并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早清除病株,提前分次采收,适时通风,调节好温湿度。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蓝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刺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一般7天喷1次,连续2-3次。保护地芹菜苗高3厘米后有可能发病时,用45%百菌清烟剂薰烟,用量是667平方米每次200-250克或喷撤5%百菌清粉尘剂。
菜藕无公害栽培技术
1、选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耕作层较深的粘壤土为宜。
2、整地:准备栽藕的田块,最好在冬前深耕,经过冬凛,可以减少病、虫、杂草的危害。开春后,再耕翻一次,然后灌水耖平。稻田种藕,在保证深耕25厘米的同时结合耕田,将残留谷蔸清理出田,整地要求:二耕二耙,泥活田平。
3、施底肥:莲藕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生长期间施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底肥要施足。底肥用量要占整个施肥量的70%。可以用人畜粪、堆厩肥,饼肥、青草肥等。堆厩肥要充分腐熟,每亩5000公斤左右,或用100公斤饼肥,70公斤磷肥;也可每亩用紫云英4000公斤压青。底肥最后结合整地在栽前7-10天施入。为了防治腐败病,必须提前20-30天施肥。
4选种:根据栽培的目的,选择不同熟性、不同水深栽种的品种。如果要早上市,收藕后栽种晚稻或其它秋冬作物,需选择早熟品种,如鄂连一号、鄂莲三号、武连四号等;如在地势较低的田块种植,可选择华容雪藕、9217、鄂莲二号、3735、鄂莲四号等品种。选择纯度高,即藕的大小、形状、颜色一致、芽头完整、无病无伤的品种作种。
5、定植
露地栽种,日气温升到15℃时即可定植。大约在3月底4月初为定植适期。定植密度:早熟种1.0×2.5米,每亩666.7平方米,需藕种200-250公斤。中晚熟种,株行距l.5×2.5米,每亩666.7平方米需藕种150-200公斤左右。定植深度:种藕顶芽向上.藕头斜插泥中10厘米,田埂四周的藕头一律朝向田内,且距田埂1米,中间对行宽3米左右。
6、追肥:早熟种一般追1至2次,晚熟种追肥2至3次。追肥多为化肥,每次用量根据莲藕长势而定。第一次追肥,在立叶长出l至2片时进行,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4至5片立叶时,即封行前亩施复合肥2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地下茎将近膨大时(后栋叶出现时),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追肥需氮、磷、钾配合有利于抗病、增产、提高品质。
7、灌水:要遵循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的原则。栽后至立 叶长出,要浅水灌溉(3-5厘米),以利提高泥水温度,促进早发,立叶长出后水位随气温升高逐渐加深至20厘米左右,以缓解高温对藕生长造成的影响。后期水位再降至5厘米左右,有利莲藕养份的积累,地下茎的膨大。
8、补苗:田间长势不均匀时,可行移栽补苗,即当植株长出l至2片立叶时,对生长密集分枝连根带叶补栽到稀疏的地方,使田内莲藕生长分布均匀,保证齐苗。
9、转藕头:在莲藕生长的过程中,如发现叶朝向田埂且距田埂0.5米时,要将莲鞭连根带叶挖取,然后将生长方向转向田内。
10、疏花疏果:莲藕生长5至6叶以后,就开始现蕾开花,进行生殖生长。有些晚熟品种,开花着果数很多,使养份转入花果之中,影响地下茎的膨大。所以适时适量的疏花疏果,对增产是有帮助的。具体方法是在晴天中午以后,将花蕾和幼嫩的莲蓬留下花蒂或果蒂,将其余部分摘除。
11、病、虫防治:
(1)病害:莲藕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又叫枯萎病、腐败病,是好气性镰刀菌侵染所致。植株感病后,叶片先是边缘脱水失绿,后逐渐向中间扩展叶片死后向上卷起。地下茎维管束发生褐变(俗语称“菊花心”)腐烂。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综合防治。①实行轮作,发病田块需隔5-6年后才能种藕。②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③进行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是将种藕洗净泥土用1000倍多菌灵浸泡10分钟,然后取出沥干水作种。土壤消毒:是在栽藕前20-30天,在田间全面撒石灰氮肥,每亩150公斤左右,然后均匀地翻入土层中,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合理施用磷酸二氢钾、硼、锌等肥,增强作物的抵抗能力。④生长期间,以及留种的冬季都不要断水。⑤药剂预防:在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每亩用1至2斤,拌干细土20斤,混匀堆放2小时后,撒入植株周围。同时用上述药1000倍喷雾,隔6-7天进行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
(2)莲藕的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潜叶摇蚊。
①蚜虫主要发生在莲藕生长前期,主要危害幼嫩的箭叶,使其叶片皱缩难以展开生长,失去应有的弹性,最后枯死。同时还传播病毒。防治方法:在苗期发现蚜虫及时用蚍虫啉或吡蚜酮喷杀,隔星期再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②斜纹夜蛾,又叫莲纹夜蛾,主要在莲藕生长中后期为害。防治方法:用灯光诱杀成虫;利用其集中产卵群居危害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杀。药剂防治:可用24%的万灵800倍、5%氯氰菊酯2000倍、BT乳剂500倍或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喷杀。
③潜叶摇蚊,主要以幼虫为害浮水叶片。发虫时用、敌敌畏等药喷施叶面防治。
早熟菜藕保护地栽培技术
莲藕选择早熟品种,利用塑膜覆盖等保温措施栽培,可以提早上市,增加早期产量,满足市场周年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项增产增收的好技术。
l、选择早熟、抗病、高产的品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鄂莲一号、鄂莲兰号、武莲四号早熟品种作为早熟覆盖栽培效果较好。
2、选择适当大小的塑料棚栽,大棚保温效果好,但成本高,小棚虽投资少,但保温效果差,可盖时间短(因莲叶高大)所以最好是选择竹架中棚栽培。棚宽一般3至4米,棚高1. 5米,棚间距离2米。和旱地大栅相比,在水田搭棚,要求要牢固些,覆膜后要拉压膜线防风。
3、定植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定植为宜。最好是先盖棚后定植。2月下旬整地施肥,3月上旬盖膜定植,5月下旬即可收获青荷藕上市。
4、定植方法:一棚栽二行,芽头朝向棚中间,藕梢靠近棚辟,行距2.5米,株距0.8米,每亩用300株左右。用种量:用整藕作种需300公斤,子藕作种需用150公斤。
5、栽培管理:
(1)浅水灌溉(3-5厘米):有利提高棚内泥水温度,促进早发。
(2)叶片长出后,防止蚜虫危害。
(3)做好温度调控:定植到出叶要密闭保温,出叶后如果棚内温度超过30℃要打开南边的棚门通风降温。白天通过棚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开启,夜晚封闭棚门来调节棚内温度。随着植株长大,气温的升高,棚内温度仅靠开门通风还不能降低时,可以将棚两边的塑膜,由小到大的开启透光,到夜晚再关闭。其间如遇低温寒潮,需灌深水保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以揭除塑膜。揭膜前要注意炼苗。方法是:白天通风口逐渐增大,夜晚也不关闭,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揭膜最好在晴天傍晚进行。
(4)收获:正常情况下,3月中旬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亩产400-500公斤。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收获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采收后栽其它作物,可以一次性全面挖取,选大藕上市,留小藕移栽他处;如果要原田留种,可采用看荷取藕,挖大留小。大藕上市,小藕不挖留田作种。第二次还可亩产2000公斤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菌灵治白菜软腐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