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台酱酒喝完会难受吗?

酱酒工艺12987,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七次取酒!
七轮次的基酒风味各不相同,基酒需要窖藏后再进行七轮次基酒勾调出合适的风味,再进行入窖封藏!
好的酱香酒简单的可以拉酒线、看挂杯等等方式,酒线越长说明年份越久!! 但因为每个人的口感不同,品评也不一样!
一、 先确定中国白酒口感好坏的标准。
1.大长圆厚勾。大是几滴酒一入口,就像个小炸弹炸开一样,把口腔撑得很丰满;长是喝一口酒,酒会顺着喉咙、食道、胃,直达丹田,酒线的感觉要长;圆是指酒过喉时,要圆润没有针刺感;厚是指酒的味道醇厚不寡淡;勾是指一大口酒到丹田后,要慢慢勾回来,在腹部形成热热的回勾感。
2.酸辣苦涩甜。好的白酒这五种味道都有,但又都很平衡,谁都不突出。端一杯白酒,用舌尖舔一下,它得是甜的;喝四五滴,让酒顺着舌头一侧往下流,它得是酸的;酒到舌头底下,它得是涩和苦的;酒到舌头根部,它得是苦的。这个苦最难把握,既要让人能承受,又要让人感觉很高级。名贵的咖啡、茶、巧克力,都是那种高贵的苦味。
3.一个肥字境界全出。沈从文对好酒的评价最特别,也最传神,好酒要肥,肥腻丰满像吃五花肉的感觉。所以真正的好酒喝时是可以不吃菜的,就是吃菜也是越清淡越好。反而是不好的酒,才需要烧鸡、肥肠来就着下咽。
二、 喝时判断酒好坏的三个指标。
1. 醺得快。纯粮好酒,喝一口15秒之后就上头,这叫醺得快。为什么,因为好酒是纯粮酿造,纯天然的东西容易吸收。第一口酒,口腔粘膜最多到食道就把它全部吸收了,随着血液循环快速进入大脑,让人晕晕的,上头。这叫醺得快。我们原来对此多有误解,认为这个酒好,喝半斤了还不上头。但是一上头你就醉倒了。其实那是酒精酒,口腔、食道不吸收,肠胃吸收反应慢导致的。
纯粮好酒你抿了一小口、四分之一杯就上头醺了,但是你接着又喝了20杯,会发现越喝越清醒。这叫酣得时间长。李白也好,王羲之也罢,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喝酒,目的不是醺,那太浅太薄了,不尽兴;也不是为了醉,那太难受伤身体,就是为了酣。他们在酣畅淋漓的状态下,才能写出那么优美的诗歌,那么鬼斧神工的书法。
但是我们现在喝的多是酒精酒,很难找到酣的感觉,因为它不容易醺,刚一醺就醉,酣的感觉特别短。
为什么好酒会让人变得酒量大,一是酒分子与水分子抱得比较紧密,酒分子释放得比较缓慢,让人不容易醉;二是在酒长期存放的过程中,部分乙醇会换转化成酯类物质,这样酒更香了,乙醇更少了,也让人不易醉。

创作立场声明:茅台酒基酒干货知识

提到贵州茅台酒,相信酒友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国酒、贵、喝不起等等,再对茅台酒有多一点点了解的话可能还可以说出“12987”这一串阿拉伯数字,如果了解再深一点的话,可能还可以说出12987相应代表的意思。当然这是对茅台酒酿造工艺最简化的描述,其真正酿造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超你的现象,一般的酒友爱好者当然对其了解知之甚少。什么是茅台基酒,茅台基酒有什么门道?什么是轮次酒,各轮次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茅台酒又是怎么弄出来的等等都是很多酒友平时非常关心想弄明白又稀里糊涂的地方。没关系,今天阿文把复杂问题整理简单化,带你了解一下我们神秘的茅台酒。

酱香酒里的轮次酒相信酒友都听过,里面的轮次到底怎么理解、什么又是轮次酒?咱们就从轮次轮次酒说起。可打一比喻,循环比赛的一个循环叫一轮。而轮次,就是指某一轮在比赛中排列的次序,简单说就是轮流的次序。而这个月的26日,2020年茅台酒第7轮次酒正式开烤了。当然,当天茅台集团重要的领导包括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等人直接奔赴一线生产车间调研了解七轮次酒的生产情况。

这就是茅台酒7次取酒工艺中的最后1个取酒轮次,第七轮次酒,传统酱酒“12987”工艺中的7,说的就是共7次取酒中的第7次取酒,也是最后一次。那么,这个轮次有什么门道吗?直接不好说,咱们拆解开来看你一定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那么,到底是哪七次取酒,各轮次酒都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一轮次、二轮次、三轮次、四轮次、五轮次、六轮次、七轮次。是的没错,酿酒工人们就是这样称呼的。一粒几乎整粒的多支链淀粉的皮厚肉实的高粱,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周期里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被反复”折磨“,才有这七次绽放。

下面简单来了解一下7个轮次酒的特点和风格: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

参照香味:杨桃、、芹菜味、香蕉、柠檬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

酒精度数:≥54.5%

参照香味:黄瓜清香,草香,蒸饭味道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酒精度数:≥53.5%

参照香味:熟梨子,,蔷薇花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味、曲子味、熟透的香蕉味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烤面包味,苦咖啡香,糠的清香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

参照香味:松果、烤饼干气味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

参照香味:烤糊饼干香气(焦香)、炒板栗香、杏仁味

众所周知,传统酱酒所谓的12987工艺,即:一年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第一次投料是下沙(高粱),下沙一个月后第二次投料,称为耖沙。两次都各投总投料量的50%。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而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略等于1年,这就是一年生产周期的由来。

九次蒸煮,其实是下沙清蒸一次,耖沙混蒸一次,前两次蒸煮酿成而未过滤的酒,再进行第三次蒸煮,得到熟糟,熟糟再经历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次蒸煮。那为什么是7次取酒呢?第一次的蒸煮是纯粮食,没有酒的,第二次蒸煮时因为第一次投料的那部分已经发酵,但出来的酒酒质差,酒量少,所以一般是不采用的。直到第三次蒸煮,才开始第一次取酒。

这还没完,得到7个轮次酒后还不能简单地存放起来,还要根据每个轮次出酒的特性,分为三种典型酒体,分别是:

然后酒师再根据品质进行一等、二等、三等评级(比如王子酒的酒体中就用了部分三等酱香酒和醇)。就这样分轮次、分酒体、分等级,分别装在酒坛里贮存3年以上(当然其间还会有盘勾工艺)。相信细心的酒友都发现了,每轮次酒的酒精度数和风格特点都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传统酱酒每一轮次的酒,粮食淀粉含量的不同、发酵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各个轮次酒的酒精度数、出酒量、香味、口感风味各有千秋。

比如酒精度,由于原料内淀粉在每轮次发酵程度的不同,酒精数也不尽相同。7轮次酒中,一轮次酒的酒精度最高,达到了57度。而到了六、七轮次,酒精度却直线下降到了52度左右。但酒友们都知道传统酱酒成品酒的酒精度数是≥53度的,原因就在于:传统酱香成品酒采用以酒勾酒的勾兑技术,是世界上极少数不加浆(不加水)降度、不加香料调味不用橡木桶(红酒用到)增香不用硫化物防氧化的酒品之一。简单说就是通过将不同轮次的酒按照比例调和在一起,这样一来平衡了酒体,使酸甜苦辣中的某种味不出头;二来还达到了降低酒体度数的效果——7个轮次的酒综合在一起,平均酒精度是≥53度。所以你也不难想象得到茅台酒为什么一直骄傲地说,不添加其他香味香气物质,同时旗帜鲜明的宣扬“以酒勾酒”的勾兑艺术。

说到勾兑,早在1965年,季克良先生在全国第一次白酒大会上介绍《我们是如何勾酒的》,首次归纳总结了茅台酒厂技术厂长李兴发的重大发现,区分了茅台酒的酱香、醇甜、窖底三种典型体,并将其命名为酱香型白酒。其实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有数百年历史的了,而酒友们害怕的酒精勾兑酒,实际上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了。说到这里,酒友们大概能够明白,为什么说传统酱酒没有原浆酒了吧非传统酱酒,比如酒友们痛恨的食用酒精酒——以食用酒精窜蒸传统酱酒丢弃的酒糟、带点酱香味的窜酒,自然是可以有原浆的。所以酒友们别再去追求什么“原浆酒”,反正茅台酒没有原浆一说,千万别望文生义先入为主地认为“原浆”就代表好了。毕竟几乎所有的优质白酒,为了统一的标准口感、酒度品质,都经过了勾兑这个复杂又必要的环节。所以既然成品酒都是经过勾兑而成的了,那又何来原浆一说?这个逻辑看得明白没?

那么相信说到这里你肯定又想问了,7个轮次酒中究竟第几轮次的酒更好喝呢?哎说到好喝二字,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见仁见智的问题了。那么从我们品评的角度来说的话,一般会认为第3、4、5轮次的酱酒相对绵甜纯和也最好入口第1、2轮次酒后味偏酸苦涩,而第6、7轮次酒因烤到了最后,会有一股淡淡的焦糊焦香味,后味长 ,但尾味略微发苦。而说到茅台酒最近7轮次中的最后这次烤的酒,即第七次轮次酒是不是就不好了呢?当然不是了,7轮次酒虽然有焦糊味,产量低(约占7个轮次酒总量的≤5%。),但是,若果离开了7轮次酒,就不是完美的传统酱酒了。由于7轮次酒带有较好的焦香(可以提香增香),在勾兑成品酒的时候,专业调酒师傅都会适量加入定量的7轮次酒,这样有利于提高酒体的典型酱香风格,可以说是勾兑中不可缺少的酒体,特别对于高端酱香酒更是如此。

所以可以相对不客气地说,如果不懂轮次酒,还说你爱茅台懂酱酒都是耍流氓自我忽悠感觉良好的表现。为什么呢?如果你去到仁怀或茅台镇,会发现发现很多茅台镇酒厂都会在自家的门店里陈列7个轮次的基酒,让游客或顾客自己去品尝、勾兑,品味其中的酸涩苦焦味,让你感受7个轮次酒完全组以后香气香味的完美呈现。

也许有酒友又会问了,既然是最后一次取酒,那么第7轮次取完酒之后的糟醅哪里去了呢?是不是直接当垃圾丢弃了呢?其实并不会,一般有两个用处,一是丢糟——别当真,并不会被真的扔掉。即使经过7次蒸煮取酒后,这样的酒糟还会有足够的淀粉含量。既可以用着饲料、,还可以继续酿酒——这就是翻沙酒。二是循环,这些糟醅会被送到毗邻仁怀的播州区鸭溪镇茅台生态循环经济园区,转化为有机饲料有机肥,实现茅台糟醅“吃干榨尽、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理念。

那么,再回答很多初级酒友的一个关心问题,说既然茅台酒是一年生产、七次精酿、三年贮存、五年出厂。那么我买10年、20年、30年窖藏的“年份酒”酱香酒可以媲美茅台酒了吧?当然不是了,虽说酒是老的好,但是酒体基酒品质等级是前提是基础呀,一定是酒体基酒好的酒才有所谓的年份和时间价值。的确,“酒还是陈的香”,但是年份酒并不等于老酒,目前并没有相关行业标准约束着,没标准相关法规约束,而又在市场需求“酒是陈的香”这种“共识”下,其水份之大可想而知。且正如“10年王子也难以赛飞天”一样,酱香酒也并非年份越久酒质就越好,其本身的酒质也决定了其存放后酒体质量的提升空间。所以还是那句话,酒友们在选择酱香酒时,不应该盲目以“年份”为标准。应该注重口感口质为追求和落脚点,也就是要注意基酒的酒质,而非是其标注的所谓年份。对于动辄10年、20年、30年的老酒,需谨防夸大宣传。对于发霉老酒,则需谨防虚假宣传了。

最后再提醒一下:如果你曾有机会品尝到单轮次、未盘勾的7个轮次酒,入口是不是甜中带苦?甚至有一点类似于咖啡的味道?是的,这就是仁怀人平时所说的焦糊味焦香味了。如果你还能够从中品出酸味来,或者焦糖气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入门了,这时如果你说你懂酱香酒爱茅台酒,我是信你的。好了,整理了这么一大堆干货希望对你认识了解酱香酒有点帮助,而且确实有点累,这时我一般会来一杯品质6号酱香酒解解乏放松一下,这非常的安逸,你呢?别忘了点赞关注,谢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喝酱香型白酒胃就恶心难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