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殊院 门口可不可以写个“警惕乞讨和算命诈骗” 的牌子?

在携程网上找的旅馆,特意挑在了个附近的,步行5分钟。这就是做功课的好处,省心省力。

文殊院位于市文殊院街,地铁可以直达,居于闹市之中,交通十分发达。
但或许也是在商业圈的包围中浸泡太久,使得在整个西南都享有盛誉的古刹,多了几许世外之地不该有的浮夸。

这是文殊院的外围,已经变成当地有名的商业街,在这里除了有可供购物,住宿,美食的商铺之外,还多了许多玄奇的色彩,古董店里大量的山寨文物,以及贯穿整条街的丧葬服务机构,让我这个外乡人在饱览圣地时,不禁还有些毛骨悚然。当你刚刚买上一碗芝麻糊准备细细品尝的时候,转眼看到对面的商铺广告牌上写着斗大的“出售精品骨灰盒”,那种腻味的感觉,无法形容。还有许多的伪大师,伪高僧,打着国学的巨幌,干着算命相面的买卖,肆意敛财时,我更连吐的心情都没有了,无视他们,走!

手工艺人,算是比较靠谱的,软泥塑,可以现场给你塑像,有个5分像吧。

路边的自饮水池到是颇有新意。

中餐,在一家当地知名的餐饮连锁店吃的(味道一般,就不推荐了,你一到文殊院自然看的见,最热闹的那家)将当地几乎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做成套餐,迎合那些像我这种外地的游客,价格还好,什么都尝点,也算物有所值(夫妻肺片、钟水饺、韩包子、伤心凉粉,担担面等)

告别这些恣意的浮夸,打着饱嗝正式进入寺院,阿弥陀佛!刚刚的牛肉有点咸。

比较靠谱的是,这是座不收门票的寺院,里面还有收费项目的骨灰供奉业务,在深红的外墙上可以看到许多烟熏火燎的痕迹,应该是那些将亲人安放于此的祭拜者们留下的。

文殊院重建了许多次,几经沧桑,只有那些古树旧瓦还记得它原来的模样。

摇曳的火苗告诉你,这里的香火之盛。

特意营造的宁静却被络绎不绝的游客扰乱(包括我)

新铸的铜狮变成许多到这的孩子们的玩具。

墙角的银杏,默默的生长。

刻满经文的石碑上,不乏到此一游的足迹。

无聊,无趣时,转头看到一乐事。

一僧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带一个同样是僧人打扮的孩童,形色匆匆,似乎欲从院脚的长廊上迅速离开,大人疾步快行,孩童蹒跚其后,大概还不到2岁的样子,连话都说不清楚,嘴里只有好似哀求的呐呐声。

孩子终于了急行之下跌倒,看看周边游客们奇怪的眼神,自己瑟瑟的爬起。

中年僧人似乎也有几分无奈,他只想快速逃开,并没有去扶起孩童,或许是因为周遭游客的目光,让他觉得这样是否过于招摇了,比他的手拉箱还要招摇。

孩子终于艰难的站了起来,却再也不愿移动半步,游客们也纷纷乘机拿出相机,记录这似师徒、似父子的一对‘世外“之人。中年人发现不对,抢上两步,拉起孩童,嘴里说着我这外乡人听不懂的俚语,好似训教一样,显的高深而又莫测。但袖口大块的油渍出卖了他的凡心,让我断定他便是水浒传里的第十三位好汉(都知道是谁吧

最后时刻,耐不住孩子的消磨,抱起,闪人。我多想在后追上,对他喊道:大师,你的节操掉了。

有了刚刚的小插曲,很难再让我对这座古刹产生敬仰之情了,剩下的都是走马观花。

偏殿,那座拱门或许更吸引我。每位香客在上香之前都能从此门而过,像极了现代婚礼的排场,善哉善哉。

一座古塔,值得一提的是,吴承恩笔下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在圆寂之后留有舍利,也成了佛家圣物,有部分的舍利在经过辗转之后,就留在了文殊院之中,但本人并没看到。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应该不会轻易示人的吧。

坐落在寺院里的书画院。

供奉先人之地。有点阴生生的。

院里的图书馆,现在变成佛家的殡仪馆了。

偷咔的。这是什么?和尚用飘柔?是要考我的歇后语吗

此园景到是有几分味道,四龙盘旋,上面的植物也刻意的弄成了凉亭的模样。只是龙游浅水,似乎并不吉利。

号称成都十景的文殊院,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座以佛教为主题的公园,摆龙门阵的好去处。

即将离开时,发现这个不起眼的石头物件,里面似乎已经掏空,接上了音箱设备,反复播放着佛乐,上面散布了许多稻谷,以供寺院中的鸟儿可以饱食。或许是那些供奉者们,觉得安息于此的亲人是化为此地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在将近黄昏时离开了此地返回旅馆,晚餐是在旅馆旁不远的地方解决的,一种被当地唤作”冒菜“的食物

明码标价,丰俭由人,点了一份荤的,一份素的

端上之后才知道,原来就是改良之后的麻辣烫,只不过没有串串的形式,到像北方大碗菜般的有”内涵“。

冒菜这个词也非常的形象,虽不能亲眼去感受那麻辣火锅的兹兹热意,鲜红的油,滚烫的汤,时不时冒起翻滚的小泡,一个个炸开,让你不得不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小心那些飞溅而来的油渍;但是制成冒菜之后,就能在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聪明的四川人啊!
个人比较喜欢这份素的冒菜,基本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素菜这一碗都囊括了,海带、香菇、黄瓜、冬瓜、南瓜、芦笋、花菜、藕片、萝卜、土豆、粉条等等等等。让你更为亲切的感受到那份属于平民大众的饕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殊院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