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惠保投保有户籍限制吗?不是上海户籍可以投保吗?

上海火了个沪惠保,上线31个小时,参保人数就破了200万。

很多朋友来问,大白开门见山说下优缺点及购买建议。

1.上海市政府背书,惠民工程,不限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户籍、不限职业,只要有上海医保,一口价,115块/人/年,撬动230万保额,关键,刷医保卡就能买,自己不用出钱;

2.九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都是大牌子;

3.不限健康状况,有癌症、心梗依然能买,对于大病家庭来说,基本等于保险公司主动送钱。

投保门槛这么低,几百万人抢着买,一点不稀奇。

那,沪惠保有没有缺点?

世界上哪会有完美的保险产品呢。

沪惠保,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4个:

1.住院只报3类费用,还有2万免赔

根据医保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这三块费用确实占了住院费的大头:

住院费用中,药品费、检查治疗费、服务设施费、其他费用分别为2183亿元、3252亿元、755亿元、114亿元,分别占住院费用的34.6%、51.6%、12.0%、1.8%。

不过,沪惠保在报销时,打了个折,只报自费的,不报自付的;

关于自付和自费的区别,请看图和文章。

此外,实际报销时,因为有2万免赔,还会再打个“折”。

最后,自费超出2万的部分,再让保险公司报销,非既往症人群报70%,既往症人群报50%,最多报100万

那问题来了,自费2万是个啥概念呢?

还看医保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里面提到:

2018年,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1181元,比上年增长1.6%;

次均住院费用个人支付3153元,比上年增长2.4%。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为15.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次均住院天数9.3天,与上年持平;次均住院费用6577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在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1369元、5877元、314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6.1%、0.9%。

上班族住一次院,平均花费是11811块,因为有医保,最后自费平均就3153块。

图片来源:《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而没上班的人(比如老人、小孩、自由职业者),住一次院,平均花费是6577块,按医保全国平均65.6%的报销比例,自己出的钱大概是2262块。

这意味着,除非大病或严重意外,只是普通的疾病或小意外住院,大概率赔不到沪惠保。

因为达不到自费2万的标准。

2.癌症特药太少,只有13种

21种指定药,0免赔,非既往症人群报70%,既往症人群报30%,一年最多报100万。

其中癌症药13种,罕见病3种,其他疾病5种。

癌症特药、罕见病药(70万一支)都不便宜,光靠沪惠保,不够,最好单独补充一个特药险。

3.质子重离子的美中不足

质子重离子,一种尖端癌症放疗技术,

能精准打击癌细胞,副作用是传统放疗的1/10,

就是贵,一个疗程就得30万,全部需要自费。

全国最好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就是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

沪惠保能报,值得点赞,其他城市的惠民保只有羡慕的份。

沪惠保只管质子重离子的放疗费,床位费、检查费等不管。

保额也就30万,只够一个疗程。

4.只保1年,不保证续保

连上海市政府都说了,沪惠保到期了,第二年要重新买。

而能不能买上,要看到时的政策。

惠民工程,停售概率比较小,但依然有这种可能,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夸也夸了,不足的地方也提醒了,那沪惠保,大白究竟推不推荐买?

1.因健康/年龄/职业问题,买不了医疗险

比如有肺结节、得过癌症;

是货车司机、刑警等高危职业,

买个沪惠保,万一得大病,可以放心用好药。

2.觉得百万医疗险贵的人

5岁以下小孩、55岁以上老人,百万医疗险普遍要1000块/年。

收入实在不多,买沪惠保做替代,完全可以。

3.医疗险被除外承保的

比如有乳腺结节,被除外了,将来得乳腺癌,百万医疗险不赔,

但乳腺癌位列女性癌症前三,你要是觉得没保上,心里不踏实,那可以补一个沪惠保。

其他朋友,是选百万医疗险,还是沪惠保?

理性选择,优先百万医疗。

1.百万医疗免赔额更低、报销比例更高

如果是癌症、尿毒症这些个大病,还能做到0免赔,

用医保挂号了,那医保报完后的剩余费用,百万医疗险100%全报,一分钱不用自己出。

2.百万医疗险报销范围更广

3.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

现在有好几款可以实现超长待机:

  • 泰康泰享年年,保20年

  • 人保铁甲小保,保到孩子17岁

十几二十几年,只要你按时交保费,就能一直享受保障,不管是住院理赔了、还是身体变差了,都不会影响你的续保。

55岁的人买,能把保障锁定到75岁,安全感更强。

当然了,你要是不差钱,沪惠保、百万医疗险,都买上也行。

就一点,大白得提醒下:

沪惠保、百万医疗险都是凭发票报销,一份的报销额度没用完,另一份就用不上;

不过沪惠保一年也就115块,白交钱倒也不心疼。

6月30日前都可以买。

提醒,保障从7月1日才开始生效。

沪惠保参保条件是什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沪惠保参保的条件,一起来看看吧。

 沪惠保没有年龄、职业、户籍的限制,参加了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且为在保状态的人群就可以参保,沪惠保参保可以带病投保,还能赔既往症的费用。 沪惠保是根据当地的医疗和生活水平,为上海开设的紧密衔接社会医疗保险,为参保网站提供更加便民化健康服务,沪惠保的作用是可以让人们看得起病,减轻费用负担。

 这款产品投保门槛低,而且价格适中,对于健康异常人群、高龄人群等作用还是很大的,但如果买了百万医疗险后再买沪惠保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因为百万医疗险的保障范围大一些,而且二者不能重复报销。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沪惠保参保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2 E-MAIL:

转眼间,“沪惠宝”从去年4月上线已经一年了,新年的投保窗口也快到了。

5月6日,导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2022版上海定制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上海包惠”产品方案正在报批中,将根据去年的数据对责任和价格进行微调。由于疫情原因,投保时间会有所延迟。一些与会者表示,“上海包惠”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2021年4月27日,2021版《上海包惠》正式上映。“上海包惠”115元/年,不分年龄、户籍、健康状况、职业。所有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包括上海市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均可购买。承保生效日为2021年7月1日,保障期为1年。第二年需要重新投保。

据“慧惠保”官方披露,2021版“慧惠保”总参保人数超过739万,创下“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第一年的最高参保人数,第一年参保率为38.49%。按此计算,2021版“呼惠宝”产品的保费约为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沪惠宝”的投保窗口为4月27日至6月30日。时间上,今年的产品首发时间有所延迟。上海会不会出现之前浙江等地出现的补缴现象?

一位深度参与“上海包惠”产品设计过程的人士对本报直言,应该不会,但在上海存在潜在的超付风险。

此前,浙江很多地方的“惠民保险”产品保障期为一个完整的自然年,但投保时间晚于保障开始时间,导致出现了补缴现象。

据官方披露,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上海包惠”共支付5.24亿元,为9万上海市民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

近年来,惠民保险业务已遍布全国,是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民生的新探索。在产品定价上,这类新业务也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机构调整相关产品的保障责任和价格,也是正常的商业运作逻辑。

对于“上海包惠”这样的惠民保险业务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是项目的可持续性。正因如此,很多保险行业人士已经预料到了这类产品可能的后续涨价。即使风险率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考虑到医疗通胀等问题,在保证最低利润的原则下,保费也会根据通胀情况进行调整。

上海银保监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3-4月,“上海包惠”理赔、咨询等服务平稳有序。平均理赔时间保持在2.7天,理赔率保持在99.8%的优秀服务水平。“胡惠宝”的电话热线已接到1万多个电话,接通率达98%以上。各种咨询件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作者:胡志挺 选稿:李婉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沪惠保今年不买明年可以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