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日是哪一天呀?

天气转冷,火锅开始大热。记者从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获悉,从上周开始,该市场里的牛羊肉日销量已达40吨。而寒冷的天气对合肥周边蔬菜生长不利,叶类菜上市量减少,包括火锅里的烫菜菠菜、香菜等蔬菜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菜篮子”里七成菜是“外来户”

“降温天气对合肥周边蔬菜生长不利,上市量减少,特别是叶菜的价格小幅上涨。”周谷堆信息中心主任李涛告诉市场记者。

上周,安徽的生菜(批发2.2元/斤)、香菜(批发2.2元/斤)、菠菜(2元/斤)、花菜(1.2元/斤)周环比分别上涨了32.2%、22.2%、11.1%和35%。

与此同时,长途调运菜产地价格上扬,带动茄果类蔬菜价格小幅上涨。“进入12月份以后,随着地产菜上市量逐步减少,长途调运菜所占份额明显增加,占了近七成左右”。李涛分析称,预计后市长途调运菜的交易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另外,随着元旦节日临近,水果市场交易红火。其中,柑桔类水果交易仍占水果市场交易的“头把交易”,特别是广东的砂糖桔、赣南的脐橙,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距离元旦越来越近,香梨、龙眼、火龙果等各种小包装精品水果及进口水果储备量明显增大。”李涛称。

合肥人一天要吃掉40吨牛羊肉

牛肉火锅、羊肉汤……这是很多合肥人喜欢的过冬食物。在周谷堆畜禽肉类交易市场,牛羊肉交易非常红火,日均销售量接近40吨。具体看来,羊肉的批发价在24.5-25元/斤、牛肉的批发价则在25-26元/斤。“由于目前场内牛肉仍以淮南供应为主,本地牛肉品质好、口感佳,加上气温下降,牛羊肉能抵御风寒又能滋补身体,需求旺盛。”李涛表示,如果不遇到极端雨雪天气,牛羊肉的批发价格将保持目前价位。

鸡蛋方面,上周,合肥的洋鸡蛋批发价格在5.03元/斤,日均成交量60吨左右。

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已经迎来了2017年的春节,在即将进入到年关的时节,大家也马上要迎来二十四中的。那么大家对于冬至节气都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大家就与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吧,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完下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对于冬至的习俗、饮食以及相关的注意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那么具体都是怎样的呢?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

2016年冬至即将来临,也就是在21日迎来了冬至的节气,冬至一到天气变得异常寒冷,气温骤降需要注意添衣保暖。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吃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也叫“夜长至”“昼短至”。这时天气寒冷,人们躲在屋里教孩子唱数九歌,用九九消寒图记载阴晴,以占卜来年丰歉。当然,最主要的习俗还是跟吃有关,不过可不要光记着吃饺子。还有、、赤豆糯、九层糕等等。各地依照地方习俗,不少人家从一早就开始为冬至食俗的制作繁忙起来了呢。


1.包心菜: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2.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 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100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两倍。

3.芹菜: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多饮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与香干、肉丝等炒食,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4.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5.豆芽菜:黄豆、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磷、铁、钙等人体必需的饮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质,而且增加了维生素的含量,有利于消除疲劳。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

原料:水发、鲜等量,植物油、、白糖、水、、盐、、末、鲜汤、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原料:1只(约750g),25g,、白各10g,姜片5g,10g,精盐适量,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原料:牛膝10g,猪蹄筋10g,鸡肉50g,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绍酒30g,生姜10g,葱10g,食盐5g,清汤适量。

做法:将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适量,上笼蒸约4小时,待蹄筋酥软时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洗净后,切成丝;蘑菇水发后,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cm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面上,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合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人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节,调味后即成。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1.防寒措施: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2O℃。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凡是有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病、胃酸过多者、胃肠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体质虚弱而常感冒者,都应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50岁以上的人也不宜从事这方面工作。

2.强身健心:在冬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又能增热保暖防寒。对中老年人来说,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天气晴好时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也可跳舞娱乐。但遇到天气不好,如大风、大寒、大雾时则应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练。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量力而行。同时,还要保持乐观、安定的情绪,不做无谓的精力消耗,做到养精蓄锐,这有益于防治疾病。

3.御寒饮食:冬天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机体热量较多。医学研究还发现,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人体缺铁可以 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对于冬至有了一定了解了呢?因为进入到冬至以后,天气相比之前变得寒冷。同时在这个时节,尤其是体质较差,或者是年老的人群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保暖,尽量在饮食上多以高热量食物为主,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注意,不要过于寒凉,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1夏至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

  导读:夏至是24节气之一,也是最能代表夏天的一个节气,夏至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白昼变长,夜晚变短,每年夏至时间都不同,那么你知道2021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2021夏至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呢?想知道2021夏至具体时间,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2021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2021年夏至节气时间是公历2021年6月21日11点18分,农历辛丑年五月十二号,星期一。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一半左右。

  夏至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着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干旱的现象。

  夏至有什么习俗活动

  民谣说:“春牛鞭,舔牛汉(公牛),麦仁汤,舔牛饭,舔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江苏的地上三鲜为觅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鱼时鱼和咸鸭蛋。

  据传说乌饭是为纪念战国庞涓而来的。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所以就有了吃乌饭的习俗。

  夏至来临的时候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清心明目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多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多用。

  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一些体质较弱或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感到肚子冰凉,不易消化摄入的食物。夜间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会引起腹胀、吐泻等情况。空腹饮茶,易伤人体阳气,咸味引茶入肾,易伤肾阳,容易引起腹泻、痛经等症状。

  夏至天气炎热,人的汗腺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容易引起手足发冷、小腿抽筋等症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尤其是小孩子更要注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日是哪一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