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毒几克死刑

   原标题:中年毒贩钓上小20岁女友 让情人帮其带毒(图)

   昨天上午,市中院在即墨普东刑事审判法庭集中对3起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作出一审宣判,17名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受到严惩。其中,方某等7名被告人依法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苏某等3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中一起毒品案涉及毒品15公斤,数量巨大,五名被告人全部被判处死刑,这在我市毒品案件中尚属首次。

   被判死刑人数在我市毒品案件中创下了最多

  昨共宣判三起重大毒品犯罪案件 17人受到严惩

   广州毒贩结识青岛“伙伴”

方某今年44岁,广东人,有毒瘾,在一次吸毒时认识了青岛80后男子张某,方某称广州的毒品便宜,自己可以运一些到青岛给张某贩卖。张某回到青岛后,联系了自己的两名“毒友”黄某和孙某,其中孙某曾在2010年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两人都想买些便宜的毒品。去年5月初,方某乘飞机从深圳来到青岛,在张某的介绍下认识了黄某和孙某,当天四人商定,方某卖给黄某、孙某冰毒14公斤,送给张某冰毒1.1公斤。

   情人坐长途汽车帮带毒品

   之前方某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比自己小20岁的女子苏某,两人从2012年开始同居。方某在青岛与张某等人谈妥“合作”之后,便通知苏某带着15公斤冰毒从深圳来青。苏某将冰毒放在行李箱中,乘坐长途汽车赶到了青岛。第二天中午,想买毒品的黄某和孙某将75万元毒资交给张某,并由张某交给了方某。收到钱后,方某和情人将15公斤毒品交给了张某,随后两人搭乘出租车前往机场准备离开青岛。

   张某拿到毒品后带回了暂住处,和黄某、孙某一起分了行李箱中的毒品,其中孙某分得2938.5克,黄某分得冰毒10795克,张某则将方某送的942克冰毒留下,又从方某送的另外100克冰毒中取出少量与黄某、孙某一起吸。当日18时许,三人携毒品准备离开房间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公安人员又在机场将方某和苏某抓获,并缴获现金75万元。

   经查实,方某贩卖、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14798.4克;苏某运输毒品甲基苯丙胺14798.4克;黄某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10918.1克;孙某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2973.3克;张某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13753.5克,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1044.9克。

   有的被告人家属哭成泪人

   庭审之前,涉案被告人的家属们等候在法庭门外,待办妥手续后经由法警安排旁听案件。 10时10分,5名被告人被带上法庭时,家属们早已泣不成声。两名女家属焦急地从旁听席上站起来,边哭边朝被告人招手。但被告人的神情大多比较淡定,一边被法警带到指定位置,一边不停地在旁听席上搜寻熟悉的身影。其中一名被告人说,“哭什么,别哭,没事。”宣读判决过程中,有的家属已经哭成泪人,只好将身体俯在椅背上。

   听到判决结果当场晕倒

法官在宣读判决时说,方某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苏某构成运输毒品罪,黄某、孙某构成贩卖毒品罪,张某构成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方某的辩护人提出方某自愿认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无前科的辩护意见,但经查,方某到案后在最初公安人员两次对其讯问时均编造谎言,拒不供认犯罪事实,而且一次贩卖冰毒达十多公斤,罪行特别严重,虽自愿认罪也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法院认为,方某、苏某、张某属于主犯,五人贩卖毒品数量大,纯度高,罪行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必须严惩。但苏某是受方某指使运输毒品,作用相对较轻,依法判处其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法院一审判决,方某被判死刑;苏某被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黄某、孙某被判死刑;张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元,决定执行死刑。另外,五人全部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所有财产。在五人中,苏某是名90后,年仅23岁。

   在宣读判决结果时,黄某已经有些支撑不住,身后的两名法警架着她听完了整个宣判过程,当听到自己被判处死刑之后,黄某再也按捺不住,在法庭上嚎啕大哭起来,在被带离法庭时,一度瘫倒在地上。

   判决结果宣读完毕后,有的被告人家属已经站不住了,靠在他人身上不停地哭,不愿面对家人因为贩毒走向死亡。虽然只是简单地宣读判决书,但因为涉案人员较多,案情复杂,三起案件宣判从9时30分一直持续至11时许。

  高速休息区内完成毒品交易

  谌某是江西宜春人,2013年春节前,谌某与许某预谋贩卖冰毒,由谌某联系购买冰毒,许某将冰毒卖出。 2月20日,谌某从他人处购买5公斤冰毒后,从汕头市与其雇佣的司机轮流驾车驶往青岛,并在同三高速公路某服务区与许某交易860余克冰毒,之后两人分别驾车一同到达青岛市区。当日13时许,许某将上述冰毒分装后,到市北区多处进行销售,正当他准备“转移”到其他区域继续兜售时,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公安机关也将谌某抓获归案。除了谌某和许某外,公安机关还根据线索将另外两名毒贩抓获归案。

  经法院一审判决,谌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许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另外两人因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12年和有期徒刑14年,同时处罚金10万元。

  音箱内藏毒品贩毒2000多克

  倪某是山东高密人,今年33岁,2013年的一天他从青岛乘飞机至成都市购买冰毒。3月18日,倪某以17万元的价格从李某处购买冰毒1062.5克、麻古93克,付给李某部分毒资9万元。 3月22日,倪某将上述毒品藏匿于一旧音箱内,并把旧音箱放入一黄色纸箱内,通过长途客车将该纸箱托运至济南市长途汽车站;当晚,倪某乘飞机从成都出发第二天凌晨到达青岛,为了不引人注意,当天下午他又驾车从青岛至济南将毒品运回青岛,并在市区内开始贩卖。

  经市中院一审判决,倪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伙李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六人别被处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至一年四个月不等。

  上半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400余起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邵光寿介绍,近几年全市毒品案件多发,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400余起,虽然大批犯罪分子得到严惩,但打击毒品的形势仍然严峻。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盛瑞策也给出了一组数字,今年1-5月,全市检察机关受理批准逮捕和批捕案件上升率超过100%,移送审查起诉和起诉案件上升率为100%,上升最多的能达到170%。市中院刑一庭庭长刘世明也提到,从2009年至今,全市毒品案件就已经呈多发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审理涉及毒品的案件已经同去年全年数量相持平。

  市海关缉私局机场分局副局长张军介绍,毒品走私在青岛也处于严峻形势中。 “这与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张军介绍,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周边开放口岸多,距离朝鲜、韩国、日本较近,是走私的主要通道。 “目前从青岛走私毒品大多数流向韩国和日本,毒贩走私手法花样百出,主要以藏匿和夹藏为主,而且他们自己大多数都是瘾君子。 ”张军介绍,另外,现在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走私毒品呈高发态势,还有的毒贩采用感情诱骗的方式,以联系业务为借口,欺骗女性帮其代收快递包裹。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重大毒品犯罪数量连年攀升;二是涉案毒品类型集中,主要毒品是冰毒,海洛因及其他毒品较少;三是毒品数量大,纯度高;四是毒品来源地集中,四川、广东及东北地区成为青岛市贩卖毒品的主要来源;五是涉案人员多,成分复杂,女性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且涉案人员有年轻化趋势,重大毒品犯罪中不时出现90后身影。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杭州特大贩毒案5人死刑 有女毒贩称为减肥而吸毒

绝大多数贩毒人员都是从吸毒开始,而吸毒的原因和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因为好奇、别人怂恿,更有甚者,说是为了“减肥”而吸毒……

  浙江在线杭州6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宇翔 通讯员 钟法)5人被判处死刑,4人被判处死缓,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今天上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召开禁毒公判大会,对被告人张曙贩卖、运输毒品等3案28人进行公开宣判。

  法院查实,以张曙为首的贩毒集团,在2012年5月至11月间,以每公斤17-18万元左右的价格向上家购进冰毒10余公斤后,伙同被告人陆彦、舒梦婕等人在杭州、丽水等地贩卖牟利。

  被告人曹召平起先通过杨军(已判刑)从张曙处以每克230元至270元的价格购进大量毒品用于贩卖,在杨军被抓获后,其直接与张曙的上家取得联系以更低的价格(每克180元左右)购买毒品进行贩卖。

  被告人许涛、刘建等人有些通过张曙、曹召平直接或间接购进毒品再以每克250元至320元不等的价格予以贩卖,有些在其中穿针引线,积极联系上、下家,从而形成一个有一定组织和规模的贩毒网络。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曙、曹召平贩卖毒品次数多、数量大,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予严惩。该二人均系主犯,且张曙系累犯、毒品再犯。故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曙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曹召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案因贩卖毒品罪,还有2名被告人被判处死缓刑,1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另有10名被告人被判处15年到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据悉,该案是近几年中杭州中院办理的毒品数量较大的案件之一。

  宣判后,杭州中院还对另一贩卖毒品犯张耀宣读了布告,并在会后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女性贩毒直线上升  有人为了“减肥”吸毒

  杭州中院刑一庭法官张琦介绍,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整体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近几年,杭州中院审理的贩卖、运输毒品案呈持续增长态势。2012年,杭州中院受理贩卖、运输毒品案40余件,2013年增长到了60余件,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到达了40余件。

  同时,涉案毒品的数量从几年前的以“克”为单位到目前的以“公斤”为单位,犯案人数也在直线上升。

  另外,贩毒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贩毒人员呈增长状态。在本次宣判的28名被告人中,有18名被告人系“80后”,其中有8人为“85后”,还有7名被告人是女性,贩毒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

  张琦告诉记者,绝大多数贩毒人员都是从吸毒开始,而吸毒的原因和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因为好奇、别人怂恿,更有甚者,说是为了“减肥”而吸毒……

  很多人吸上毒后,就慢慢走上了贩毒之路,让自己越陷越深。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贩毒1公斤初犯一般判多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