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百分之几法学毕业了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科教兴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我们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可靠保证,所以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本调查旨在通过对沈阳市内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的了解,探究我国城镇居住的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现状,及时发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上的漏洞和缺陷,进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为未成年人维权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6日

调查地点:xx市白塔小学

调查对象:小学五年级2个班的同学(年龄9-12岁)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普遍调查法;

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81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故78份问卷参与统计

1.您觉得法律重要吗?

70.5%认为非常重要,28.2%认为一般重要,0%认为不太重要,1.2%认为不重要

2.下列哪些法律是您所知晓的?(多选)

3.您觉得“违法”和“犯罪”有区别吗?

21.8%没有区别,是一样的概念 78.2%有区别,二者不一样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在城镇居住的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强的,这跟学校的法制教育及家长的普遍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各门法律的知晓度调查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占的比重最大为73.1%,说明在小学生心中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思想根深蒂固,学生普遍具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比重第二大的《刑法》为46.2%,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调整作用的《民法通则》,学生们仅有11.1%人表示知道该法律,这是受我国固有的重刑轻民的法律历史传统的影响。因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一提起法律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抓人”跟“判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再者是与我们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的重点有关。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日益严重,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对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最多的是《刑法》知识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注重的是义务与责任教育,强调的是守法观念,忽视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了解法律的基本程序的教育,这种法制教育的偏差,不利于健全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其中令人可喜的是,在其他知晓

关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6月。

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

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xx年春节期间,对大通县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通过调查大通县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轻工业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农民工认为在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这一问题上,有48%的人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44%的人选择了法律服务所,33%的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还有13.5%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项目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已有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有8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很方便或比较方便。此外还有89.84%的农民工认为他们能够或有时能在社区获得法律帮助。

二、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法律类毕业设计(专科)

课题名称 关于 城管执法状况的调查报告

年级名称 12 春 专业名称 法 学 学生姓名

关于 县城管执法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当前 县城管执法状况,以便更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调查对象: 县姑孰镇各社区居民和相关资料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

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发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20xx年x月x日至3月x日对当涂县整体城管执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我县城管执法状况的总体评价

(一)调查问卷中的评价。

外部对本县城管执法的总体评价:满意32.35%,比较满意44.12%,不满意23.53%。其中,对城管执法实施前、后效果比较,认为明显好的20.53%,较好54%,不明显25.45%;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处理的满意度,满意32.44%,基本满意41.34%,不满意26.17%。参加调查的人大代表的评价:比较满意。城管大队内部的自我评价:满意56%,比较满意44%,不满意没有。从调研情况看,调查问卷中的评价与座谈和访谈中的评价基本一致,外部与城管内部对综合执法的总体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于满城县离婚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0日至3月15日

调查地点:满城县人民法院

调查目的: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婚姻家庭。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离婚的增多就意味着家庭的不稳定,家庭的不稳定则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由此可见,离婚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笔者分别从满城县法院近十年的离婚案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从审结的离婚案件中随机抽取了100件(判决和调解的案件)进行了分析。

(一)十年来离婚案件的数量分析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离婚案件的比例总体上是有所上升,并且占据民事案件较大的比例。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离婚率直线上升。据美国统计,在过去100年间离婚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率的13倍,有1/3的初婚者以离婚告终。我国20xx年离婚率为13%,而到了20xx年离婚率竟增加到25%,有的大城市甚至达到了30%。

(二)离婚案件在实体上的新特点

1、结婚时间比较短,离婚率却比较高。结婚不到一年的有5件,占5%;结婚1—3年的15件,占15%;结婚3—5年的16件,占16%;结婚5—10 年 的30件,占30%;结婚10—20年的25件,占25%;结婚20年以上的9件,占9%。

2、年龄比较小,离婚率较高。30岁以下离婚的占46.5%,30—40岁的离婚的占34.5%,40—50岁离婚的占13.5%,50岁以上离婚的占5%。

3、女性提起诉讼的比例高于男性。女方起诉为58件,占58%;男方起诉为42件,占42%。男方提出离婚的主要原因有:性格不和或无感情基础,女方有婚外情,经济纠纷及对性生活不满;而女性提出的离婚理由主要是:丈夫虐待妻子,性格不合,丈夫有外遇,经济纠纷,男方被判处刑罚。

4、离婚的原因比较集中。从分析表明,离婚的原因主要有:(1)因一方存在婚外情而导致离婚的25件,占25%;(2)因不能正确对待家庭生活矛盾而导致离婚的23件,占23% ;(3)因一方在外打工,夫妻长期分居而导致离婚的17件,占17%;(4)因双方感情不合分居而离婚的11件,占11% ;(5)因一方患有严重的疾病的8件,占8%;(6)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4件,占4%;(7)因一方被判处刑罚而离婚的3件,占3%;(8)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离婚的2件,占2%;

“离婚”这一字眼在过去几乎是中国人提也不敢提的话题,因为人们始终认为离婚给家庭带来的是灾难。更有一种激烈的观点认为:好人不离婚,离婚非好人。离婚在观念陈旧的人眼里是"十恶不赦"的事情,封建"从一而终"思想根深蒂固,身边一但有人离婚他们就指三道四。过去受传统道德、经济条件或其它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于离婚存在着一定的顾虑和胆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的社会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日益开放的生活观念和宽松的婚姻观使得离婚这一正常社会现象在中国不再受排斥。中国婚姻法就规定离婚是自由的,受法律保护。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可以判决其离婚。另一方面,我国直线上升的离婚率,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离婚”这个社会现象。

离婚案件已经在各法院民事案件中占到很大比例。以本人进行调查的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为例:20xx年该院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31%,20xx年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36%,20xx年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42%,到20xx年上半年,离婚案件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8%。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以点带面地看出中国离婚现象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历史数据:一九八零年中国内地结婚七百一十六万六千对,离婚为三十四万一千对,离婚率百分之零点七。至一九九五年,结婚为九百二十九万七千对,离婚则达到一百零五万五千对,离婚率为百分之一点八。十五年间,离婚率上升了近三倍。一九九七年,中国内地离、结婚比率为十三比一百左右,而一九八零年这一比例仅为百分之四点七五。

一九七九年,中国的离婚率仅为百分之三,而现在是百分之十三左右,从纵向看,中国离婚率上升非常快,但从全世界范围内看,中国尚属低离婚率的国家之一,所以说中国是婚姻家庭关系比较稳定的国家。

<一>.女方起诉离婚案件多。在重庆合川市人民法院20xx年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女方提出的,占整个离婚案件的70%。这说明妇女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地位的上升,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女性反对封建婚姻的束缚,为追求幸福的婚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求离婚,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从这点来看,离婚率升高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关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法学专业因其就业面狭窄,已经成为低就业率的一个专业。调查表明,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理性,明显感到就业的压力。调查同时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将报考公务员列为就业首选目标,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就业首选地,对就业后收入期望值偏高。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招。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xx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xx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大跃进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

一、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公检法、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等部门的一线工作岗位,培养能从事法律服务、司法文秘以及司法行政辅助管理等实际工作,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职业操守等职业素质,掌握基本的法律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管理知识,具有法律事务咨询、法律文书代书、民间纠纷调解、诉讼业务代理、公司法务和房地产法务处理等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基层法律事务一线工作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主要任务。

司法助理专业主要面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助理岗位,培养具有从事司法助理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律师助理、企业法律服务人员等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热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法律文秘专业主要面向法院书记员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文秘岗位,培养具有法律基础知识和现代文秘工作基础知识,具备从事法院书记员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文秘工作所需的庭审记录、法律文书写作、应用文书写作、中英文录入等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法律事务专业设置条件

河北省现有1064个乡、910个镇、229个街道办事处,仅在社区、乡镇司法助理岗位上,人才需求应在1-2万人。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就业前景良好。几年来拥有该专业的职业院校,就业率一直都保持在85%以上,专业和层次对口率也达80%以上。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法律事务专业的申报和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专业必将为张家口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我院20xx年欲设立法律事务专业,该专业以培养适应法律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小企业法务职业类、法律职业助理类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就业岗位群确定为企业法务人员、乡镇和社区司法助理、书记员及律师助理、法官助理和检察官助理、党政机关法律工作人员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成为河北省、特别是张家口市基层法律事务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安全和谐河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

调查时间:12月x日到12月x日

调查地点:重庆理工大学

调查主题: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

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是在我访谈过20位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后得出来的。其中女生10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各占10位,男女各占50%。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正在谈恋爱的占40%,大一的居多,占到了恋爱人数中的50%,大二占30%,大三的占15%,而大四的占5%,其主要原因是大一、二相对而言学习比较轻松,而且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恋爱比较向往,希望在大学里能遇到一个自己心仪的的对象,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希望自己的喜悦有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哀愁有人一起分担。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关怀他人与被他人关怀,希望彼此拥有的梦想,一起奋斗,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则比较现实,通过调查他们,知道大三大四的学长不多考虑恋爱的事情是觉得大学谈恋爱几乎不会有结果,面对自己的紧张的学习也没有多少时间去考虑感情的事。特别是大四的学生有一部分要到公司、工厂去实习,很少时间在学校,而且觉得毕业后,特别是如果对方彼此的志向不同,很可能不能在一起,所以会觉得没有结果,到时候面对分离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暂不考虑感情的事情,待自己工作稳定了之后再谈恋爱。

关于男女生的恋爱心理也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男生对校园恋情比较积极乐观,而女生则欠乐观,即使目前感觉很幸福,也会有悲观的情绪,会觉得有可能这段感情在面对以后异地工作,感情会破裂。有时候就会患得患失,顾虑太多。

2019届JD学生毕业至今已接近一年,各大法学院官网已经公布了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包括就业率、就业领域和薪资。今天我们就通过最新鲜的就业数据来看看T14法学院的就业情况。

2019届T14法学院毕业生就业报告

作为美国的顶级法学院,T14院校的就业情况也是所有法学院中最出众的。笼统的来说,这些院校的毕业生拥有非常高的进大所比例,获得联邦法庭书记员这类high-profile职位的人数也较多,他们的毕业后起薪中位数通常能达到19万美元,他们的工作地区比较集中在纽约州、加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这几个美国最重要的法律市场。

以下是T14法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薪资数据一览:

注:以上数据来自各校官网及ABA就业报告,其中耶鲁法学院的薪资数据为2018届学生数据;哥大、密歇根、康奈尔及乔治城这几所法学院的官网尚未公布最新薪资数据,表中数字为根据其进大所比例推算所得。

接下来我们来看各校的详情。

耶鲁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非常广泛,作为全美第一法学院的毕业生,无论在法律行业内外都非常受到追捧。他们的工作领域包括律所、州政府/地方政府/国会、美国总统办公室、司法系统、法律教育和管理、私有公司/商业组织以及非盈利组织等。

在217位2019届耶鲁法学院JD毕业生中,有172位在毕业后的10个月内找到了需要通过Bar的全职长期工作;9位进入JD学位优势领域(JD Advantage)工作;另有19位进入了由法学院或是大学提供的职位(Law School/University Funded)中。

在T14乃至所有法学院中,耶鲁学生一直以喜好非律所工作著称:根据耶鲁官网的数据,截止至今年3月16日,共有56位2019届耶鲁毕业生进入联邦法院担任书记员,同时耶鲁指出,自那以后又有30名毕业生报告自己担任了法庭书记员的工作。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上,最受耶鲁毕业生欢迎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纽约州(65人)、哥伦比亚特区(36人)和加州(23人)。

薪资方面,耶鲁尚未公布最新的2019届数据。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2018届毕业生的情况:进入律所(private practice)的2018届耶鲁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为18万美元,平均值为$184,516。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商业领域(business)的耶鲁毕业生薪资中位数也达到了18万美元,平均数甚至超过进入律所的毕业生,达到了$197,857。

在2019年毕业的182位斯坦福法学院JD学生中,有156位获得了需要通过Bar的工作;9位获得了JD学位优势职位;另有11位进入了由法学院或是大学提供的职位中。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斯坦福法学院毕业生选择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加州(74人)、纽约(25人)以及哥伦比亚特区(15人)。

薪资方面,进入大型律所(拥有律师500人以上)和中大型律所(拥有律师251-500人)的斯坦福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19万美元;进入商业领域的斯坦福毕业生起薪范围在10万至20万美元之间。

哈佛法学院的规模比耶鲁和斯坦福要大得多。在599名哈佛法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530名获得了需要通过Bar的工作,29人获得了JD Advantage职位,另有26人进入了由法学院或是大学提供的职位中。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中,纽约、哥伦比亚特区和加州是最受哈佛法学院毕业生欢迎的工作地点,分别有196、81以及80人前往这些地区工作。

在进入律所工作的361名毕业生中,有306位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有24位进入了工商业领域;在竞争同样激烈的法庭书记员职位中,哈佛也有125位毕业生成功获得这类职位。

薪资方面,不仅是进入律所的毕业生——所有2019届哈佛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都达到了19万美金。其中进入律所的哈佛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186,021。

2019年共有431名JD学生从哥大法学院毕业,其中416名毕业生就职于需要通过Bar的法律职位,这个比例高于任何一所T3法学院。

工作地点的选择方面,本身就身处纽约的哥大法学院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有307位哥大毕业生都留在了纽约工作。相比之下,即便是就业人数排在第二的加州(37人)和哥伦比亚特区(31)都是比较“冷门”的。

在法律界,哥大法学院一直以培养大所律师著称,2019届哥大毕业生就业报告再次从数据上佐证了这一点。在进入律所工作的352位哥大毕业生中,进入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的毕业生有304位,占比86.36%,占到全体毕业生总数的70.53%。

薪资方面,哥大官网暂时未公布毕业生薪资信息。但是从远超半数的进大所比例来看,哥大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19万美元基本是可以肯定的。以下是哥大法学院2018及2017届毕业生的薪资数据,供参考。

和耶鲁、斯坦福相似,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走的也是“小而精”的路线。在202名2019届毕业生中,有196人就职于需要通过Bar的职位,这个比例甚至比哥大的还要高。

芝大法学院毕业生在工作地点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本地属性——有31.7%选择留在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工作,纽约(18.1%)、加州(12.6%)、哥伦比亚特区(8.0%)和得克萨斯州(6.5%)分别是其他几个较为受欢迎的工作地点。

去年的芝大法学院毕业生中有62.3%的人进入律所执业,在这个群体中,有80.6%的毕业生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所,这也使得芝大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19万美元,比2018届毕业生增加了1万美元。如果只统计进入律所的毕业生,那么即便是薪资的25百分位数也可以达到19万美元。

纽大法学院在2019年共有484位JD毕业生,其中452位获得了需要通过Bar的职位,15位获得JD Advantage职位。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纽约毫无悬念的成为NYU Law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有75.48%的毕业生留在纽约就业,前往加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仅占到4.69%和4.90%。

和哥大一样,NYU法学院也是培养大所律师的“大户”。2019年有75.91%的毕业生进入了律所工作,在这个群体中有84.27%的人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所,这个比例仅比哥大低了2.09%。得益于非常高的进大所比例,2019届NYU法学院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也妥妥地达到了19万美元,如果仅统计进入律所的毕业生,那么即便是25百分位数也达到了19万美元。

在250名2019届Penn Law JD毕业生中,共有229人获得需要通过Bar的职位。8位进入JD学位优势领域工作;7位获得了由法学院或是大学提供的职位。

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纽约是最受宾大法学院毕业生青睐的地区(114人),其次是宾夕法尼亚州(39人)和哥伦比亚特区(22人)。

在进入律所的188位毕业生中,有151人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所,占比80.31%。非常高的进大所比例也使得2019届JD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19万美元。宾大还提供了进入各种规模律所的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拥有251-500名律师的中大型律所执业的17名2019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达到了$190,882,这甚至要高于进入拥有500名律师以上大型律所的毕业生的平均薪资。

UVA Law在毕业生就业的表现方面一直非常强势,在2019年时曾位列Above the Law网站法学院排名的榜首。在该校2019年的286位毕业生中,有277位获得了需要通过bar的法律职位,这个比例甚至要高于T3法学院,也高于哥大法学院。

就业目的地方面,纽约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7名和60名学生前往这两个地区工作。有30名学生留在弗吉尼亚州就业,其他则分布在美国各州。与其他T14法学院不同的一点是,UVA的所有毕业生都是在美国本土就业的。

在进入律所的196位UVA Law毕业生中,进入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所的人数为161,占比82.14%。此外,在竞争激烈的法庭书记员职位中,共有58位UVA毕业生脱颖而出,其中45人获得的是联邦法庭的书记员职位。

得益于非常高的进大所比例,2019届UVA法学院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也稳稳的达到了19万美元。

在240位西北2019届毕业生中,有210位获得了必须通过Bar的职位,22位获得了JD学位优势职位。相比于其他T14法学院,西北法学院的毕业生似乎有比较高的在非法律职业发展的倾向,JD Advantage比例是T14中最高的。

就业地点方面,超过40%的西北JD毕业生(104位)选择了留在西北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另有42位和21位西北毕业生分别去到了纽约州和加州工作。

在167位进入律所工作的西北毕业生中,135位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所,占比80.84%。西北目前没有提供所有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但是报告称有144位毕业生的薪资超过了18万美元。至于进入律所的西北毕业生,则无论是25百分位数、中位数还是75百分位数,都达到了19万美元。

再次来到西海岸,UC Berkeley在2019年共有328名法学生从JD项目毕业,其中有313位获得了必须通过bar的法律职位,8位获得JD preferred职位。

工作地点的选择上,身处加州的UC Berkeley表现出了较强的本地属性——共有214位毕业生留在加州执业;选择到纽约和哥伦比亚特区工作的Berkeley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7人和23人;另有4名Berkeley毕业生在海外工作。

在进入律所工作的211名毕业生中,进入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的有170人,占比80.57%。这也使得2019届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19万美元。若只统计在律所工作的毕业生薪资,则他们的25百分位数、中位数以及75百分位数,都达到了19万美元。

在位于五大湖区的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共有307位JD学生于2019年从这里毕业,根据Michigan Law的ABA就业报告,有285位毕业生进入了需要通过Bar的法律职位,6位获得JD Advantage职位。

纽约是最吸引密大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目的地——共有74位毕业生在毕业后的第一年来到了纽约工作;哥伦比亚特区排在第二,有40位毕业生选择将此地作为法律职业生涯起点;有36位毕业生留在了密歇根州本地执业;另外有9位毕业生在海外工作。

在进入律所的197位毕业生中,有72.59%——即143人所在的律所为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有30人进入了拥有律师数在251-500之间的中大型律所。虽然密歇根官网目前暂未公布2019届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但是根据进入中大型律所和大型律所的人数总和(173人)已超过毕业生总数一半的情况来看,薪资中位数很可能也能达到19万美元。以下是密大法学院届毕业生的薪资数据概况,供参考。

位于北卡的杜克大学法学院在2019年共有221位JD毕业生,他们中的208人获得了需要通过bar的法律职位,获得JD Advantage职位的仅有3人,和其他T14法学院相比是比较少的。

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和许多其他T14法学院一样,杜克的毕业生最偏好的也是纽约州——有31.2%的毕业生选择它作为开启法律生涯的地方;有14.4%的毕业生选择了哥伦比亚特区;选择留在北卡罗来纳州和前往得克萨斯州的毕业生各占到10.7%。

在进入律所的149位毕业生中,有124人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占比83.22%。因此薪资数据方面,就进入律所的毕业生而言,无论是25百分位数、中位数还是75百分位数都达到了19万美元。由于进大所人数超过毕业生总数的一半,所有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很可能也达到了19万美元。

我们再次回到纽约州。去年共有194名JD学生从康奈尔法学院毕业,其中170人进入需要通过bar的职位。

有115位毕业生留在纽约州工作,占全部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63%;相比之下去往哥伦比亚特区和加利福尼亚州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比较少,分别为12人和10人;另有8位康奈尔毕业生在海外工作。

在140位进入律所的毕业生中,进入拥有500位以上律师大所的毕业生有105人,占比75%。这部分毕业生占到所有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57.7%,因此虽然康奈尔法学院网站目前尚未提供薪资数据,但是根据进大所学生比例推算,中位数达到19万美元也应该不在话下。以下是康奈尔2019届毕业生的ABA就业报告摘要,供参考。

最后让我们来到美国法律诞生的地方——哥伦比亚特区。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是传统T14中规模最大的一所法学院,2019年共有667位JD学生从这里毕业,在这些毕业生中有547人获得了必须通过Bar的法律职位,有30人获得JD Advantage职位。

就业地区的选择上,由于乔治城本来就位于美国法律的诞生之地,因此选择留在D.C.的毕业生很多,达到了252人,占所有毕业生的37.78%;就业人数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纽约州(147人)和加州(36人);另外,有13位乔治城毕业生在海外工作。

在进入律所工作的378位乔治城毕业生中,有281位进入了拥有超过500名律师的大型律所,占比74.33%。因为较大的招生规模,乔治城也是每年向大所输送律师最多的法学院之一。但是其进大所毕业生占全体毕业生的比例相对其他T14法学院会略低一些。由于身处美国首都,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政府及公益领域工作,这两个领域的就业人数(分别为74人和68人)相加,占到了毕业生总人数的21.3%。乔治城目前尚未公布2019届毕业生的薪资数据,考虑到进入中大型以及大型律所的乔治城毕业生人数(共计318人)已经超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一半,因此毕业生薪资中位数应该在18至19万美元之间。如果仅统计进入律所的毕业生,他们的薪资中位数大概率可以达到19万美元。

以下是2019届乔治城JD毕业生ABA就业报告,供参考。





















2022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录取分数线也随之出炉。

家长们都以为学生只要参加完高考,就能松一口气了,但只有经历过的家长才知道,高考结束,还有更难的在等着。

学生要想上大学,参加高考只只是第一步,成绩出来后,还需要填报志愿,不然的话再高的分数也没有用。

很多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对于报考志愿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这几年还实行了新高考,对于家长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分数充分发挥优势,也不知道该为学生选择什么专业,才会让学生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尤其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环境并不景气,家长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专业才能让大学生在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

往往都是参考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报考了什么专业,但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学生自己,而且时代变化得非常快,前一年还蓬勃发展的专业,这一年可能就会出现严重饱和的情况。

2022本科“红牌”专业公布,有可能毕业即失业

首先是绘画、音乐表演以及法学专业,这三个专业已经连续五年成为红牌专业了,毕业率也是亮起了红灯,名校毕业生找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

绘画和音乐表演都属于艺术生,被很多学生当成是高考的“捷径”。但毕业后的发展前景是比较有限的。

需要一定的家庭背景作为支撑,而且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这领域内有所成就,很多毕业生都面临着转行的窘境。

在这3个专业中,法学其实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不过法学专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司法考试的难度也非常的大。

本科学历也没有优势,但如果学生能考研读博,或者是拥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将来也是比较有发展的

其次还是有应用心理学,连续4年成为本科红牌专业,如今大家的生活压力,工作以及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

也有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也确实是这样。

不过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也需要考研读博,而且心理学专业要想有所发展,就一定要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是没有什么发展机会的。

除此之外,还有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化学以及美术学等,都是近5年的红牌专业,学生报考还是要三思。

2022本科“绿牌”专业,值得考生重点考虑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自然和信息相关的专业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比如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信息工程、数字媒体等。

这都是这几年就业率比较好的专业,毕业后大学生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而且薪资待遇方面也都非常的不错。

除此之外,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等也都还比较不错,大学生们可以考虑一下。

2022高职“红牌”“绿牌”专业有这些

每年都有三分制的学生只能进入专科院校,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和教育相关的,比如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等专业还是要慎重选择。

虽然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但是专科学历是没有优势的,找工作也非常的困难,法律专业也是一样的。

而和铁路有关的专业,比如铁道机车,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供电技术等都是比较吃香的专业,毕业后有机会端起铁饭碗,大学生可以考虑一下。

 但学生在报考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

红牌专业不意味着百分百不会就业,绿牌专业也不代表能百分百就业,学生还是要辩证去看待这些问题。

像有些红牌专业,如果学生能拥有高学历,将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比如法学等。

但考研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学生还是要看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职业规划,如果本科毕业后打算直接工作,这种对学历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是不太建议选择的。

另外学生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学生对某个专业很感兴趣,希望在这个领域中能有所成绩,并能持之以恒,那即便是冷门专业也是可以考虑的。

总而言之,学生在报考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虑,不要盲目报,也不要跟风报考。

得看待“冷门”和“热门”专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每年有多少人毕不了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