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度穿短裤短袖跑步冷吗?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更多人吧

五月在许多人眼里是美好的季节,不冷不热,20多度,非常适合旅行和户外活动。但这个温度对于很多马拉松跑者来说,说实话是有点偏高了。上月末举行的扬马、上海半马、伦敦马拉松等精彩赛事吸引了广大跑友的参与和关注,但它们都贴上了“高温”标签。

扬马一位跑友晕倒后的急救视频在网上刷屏;因为湿热天气影响,上海半马共有20多名跑者送医救治。群星云集的伦敦马拉松也遭遇了高温天气,成为了史上最热的一届伦马,有数十名参赛者因炎热导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被志愿者和担架撤离赛道。

对于一些志在刷新PB的跑友来说,天气的好坏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那跑者应该如何应战高温跑马呢?如何才能避免中暑、虚脱、晕厥等情况发生呢?

为什么说20多度的温度,对跑马来说很热?

17~25度的温度从身体感觉来说,是相当舒适的,春暖花开的季节无疑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但这指的是人体在处于安静状态下的舒适体温,对于跑马这样的长时间大强度剧烈运动来说,20多度的温度其实是明显偏热了。


因为跑步时,身体产热量是安静时的8~12倍,甚至更高,所以只要你跑起来,就会感觉到相当热,而在5~10度的温度下,你静止不动穿得又少,你当然会感觉到冷,但如果跑起来,就丝毫不会感到冷,并且产热与散热平衡,这个温度下你跑步会感觉很舒服。

扬马、上海半马等多场比赛都有跑友被热晕,这两场比赛的特点都是绝对温度达到20多度,看似温度不高,但空气湿度很大,从而导致部分跑友不适应,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发生了轻症中暑?


根据澳大利亚运动医学会的中暑风险分级,温度达到20-25度,其实就会有低到中度的中暑风险。也就是说:高温不一定是中暑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疲劳、体质弱、穿着服装过紧也是引发中暑的常见原因。

高温天气跑马,为什么最容易出事?

在酷暑下跑一趟马拉松,想想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如果有跑友留意过马拉松中的一些事故,会发现一个规律——大部分意外出现在高温的比赛环境下。

高温天气为什么最容易出事呢?这主要源于高温下,人的身体会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内分泌紊乱将会影响人的自我认识和判断。导致出现意识模糊,身体失衡等危险状况。


同时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最佳的比赛温度大约在10—15摄氏度。曾有一项针对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群体的调查发现,在32摄氏度的环境下跑步,相对于最佳的比赛温度来说,每公里配速将会慢17秒以上。

因此许多跑友,在不顾高温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目标配速,很可能会透支自己的体能,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跑友该如何预防自己中暑、虚脱或晕厥?

我们看一下比赛当天的天气预报最低温度往往都只有10度左右,很多跑友甚至觉得早上很冷,多穿点,殊不知春秋季昼夜温度大,出太阳后,很快就会升温到20多度。如果穿太多跑马,比赛开始后你会感觉闷热不堪。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早上冷,你可以多穿点,但比赛开始前,你应该及时脱掉多余的衣裤,装进赛包寄存。


2.跑步装备越清凉越好

压缩装备的流行让很多跑友觉得压缩衣裤穿上去有如神助,其实压缩装备没那么神奇,如果真有什么提高能力,预防疲劳的神奇功效,为什么黑人选手不穿压缩装备呢?这个季节跑马时,穿太多压缩衣和压缩裤,最大问题就是影响散热,短裤、短袖、背心就够了,如果一定要穿压缩装备,最多也就是压缩袜或者压缩腿套。

如果当天出太阳,一定要重视太阳光过于强烈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体温更容易升高,也容易使得视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时,一顶帽子和一副墨镜可以有效遮阳,对于预防前述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日射病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艳阳高照,一件浅色衣服也会比深色衣服更有利,这都属于常识范畴。


很多跑者经过补给站时只知道补水,通常补给站还会提供降温海绵,沾满水的海绵是天热跑马时的重要降温工具,你不能不知道如何使用。拿起一块海绵,用海绵涂抹面部、颈部、肩膀和腋下,这些部位是血流量很大的部位,用降温海绵涂抹这些部位可以发挥水蒸发所带来的显著降温效果,改善身体不适。


5.逢站必进、及时补水

对于多数大众选手而言,遇到补给站点应当逢站必进,但每次不应当喝太多,每次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200-300ml,大约2/3纸杯或者1纸杯,少量多次。在跑马第一个小时,可以只喝白水。比赛开始1小时后,这时出汗量大,盐分也产生明显丢失,这时为了维持电解质平衡,必须补充电解质,首选运动饮料。当然,盐丸、能量胶、食物也含有盐分,它们也是补盐的重要渠道。可以每隔8~10公里补充一包能量胶和1~2粒盐丸。


6.加强训练,提高耐热能力

事实上,人是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对于热的适应能力我们称为热习服,跑者如果已经报名参加了5月份以后的马拉松赛,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可以尝试在中午最热的时候跑步,而非一定是早上或者傍晚跑步。此外,加强跑步训练,提高体能储备,也是预防中暑的根本所在。

在高温情况下跑马,比赛心态也很重要。高温环境下,为了强行跟上配速,许多跑友往往在前期就透支了体力。对于马拉松这项长距离、高消耗的运动,这种举动是不理性的。

保持理智,在高温下降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长跑策略。同时马拉松切忌逞强,身体情况不佳时应选择及时退赛。就连专业运动员都曾“栽”在高温下,更何况咱们是普通的跑步爱好者呢~

你有什么应对高温跑马的小秘诀吗?

快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参与互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我们知道,要想跑好一场马拉松,需要准备很多,比如持续训练,比如补给,比如装备,而跑步装备,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

说到跑马的装备,我们在夏季的时候测试过跑步背心(测评|巨资购买 13 件跑步背心 跑野心选),受到很多跑者的关注,并留言说想看短裤测评。

现在,随着上海马拉松抽签结果公布,很多人开始进入到紧张的备战当中,所以是时候出一期跑马短裤的测评了,为跑者们选购比赛短裤做一个参考。

就跑马装备来说,有一项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跑步短裤。你可以不穿鞋跑,不穿袜子跑,甚至不穿背心或者T恤跑,但你必须要穿一条短裤跑。

关于跑步装备,这里要提一点。不管是T恤,还是短裤,或者袜子,都要穿具有速干排汗性能的。在路上跑步时,总是会看到有很多人穿着棉质服装跑步,真的很为他们揪心。这类衣服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湿气不能及时排出,还容易擦伤,而且跑完后还会让体温快速下降,大大丧失跑步的乐趣,还有可能着凉。

和跑步背心不同,同一个品牌的跑步短裤都有很多分类,有些适合日常训练穿,有些适合比赛。跑野斥巨资买了16条在市面上可以买得到的比赛/竞赛短裤,其中有几件因为处于缺货状态,最后通过品牌商拿到。

一条跑马短裤该怎么选?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所以选择也会不同。比如精英运动员,他们追求的是轻量、舒适,能装一些能量胶和盐丸即可,而对于速度相对较慢的跑者来说,能装更多的补给,甚至能装手机是最好的。

那经过测评,哪一条短裤是最舒适的呢?哪一条短裤是速干性能最好的呢?哪一条短裤是最适合精英跑者的呢?哪一条短裤又是最能装的呢?如果想看结果,请直接拉到最后。

本次测评的所有跑步短裤几乎都是聚酯纤维和氨纶面料制成,只是比例稍有不同,但编织及缝合工艺不一样,手感及上身差别就很大。

大部分跑步短裤的面料分为两部分:主面料和内衬面料。Compressport有点特殊,它是分为前后面料。

还要提到的一点是,Lululemon 这条短裤的面料名字叫 Swift,是一种质地轻盈,排汗干爽,带有四面弹力的面料。

从设计上看,绝大部分短裤都是黑色的,比起背心的五颜六色,短裤的颜色选择略显单一。

本次测评的16条短裤中,价格最贵的是 Salomon的S/Lab Sense Short,898 元的售价要高出其他品牌一大截,甚至可以买9条迪卡侬的了。

测评人日常穿 M 码短裤,身高 175cm 体重68kg。所以本次测评的所有短裤尺码都是 M 码。经过试穿,除了优极、UA 和 Gearlab会稍微有一些紧之外,其他都是合身的。

评估排汗性能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吸水实验。因为吸水越多,说明排汗越好,但是吸水越多,裤子也会越重,穿着舒适度也会降低,而且对速干性也有影响。

我们的测试方法是将裤子全部浸湿,室内和室外环境下自然滴水 15 分钟后称重。然后用吸满水的重量减去裤子重量,再除以裤子重量,得出一个百分比数值。

为了减少误差,我们进行了两次测试,最终以两次的平均值来计算。

最后数据显示,吸水量最惊人的是 Compressport,吸水率高达 151%,其次是 UA 和耐克,分别为 137% 和 126%。

吸水性表现最差的分别是 Bodywit、特步和昂跑,只有 83%、90% 和 93%。不过因为吸水性没那么好,所以在速干性方面的表现,反而会有优势。

关于速干性能的测试方法,我们采取的是晾晒,吸满水后自然滴水15分钟,然后每隔 15 分钟称重量。

关于测试的环境,地点在上海永嘉路某居民小区,时间是下午 2 点,天气为多云,东北风 4 级,气温 29 摄氏度,湿度 69%。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经过 2 小时的晾晒,居然没有一条短裤完全干透,这也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

我们可以看到,速干性最好的 Compressport,其次是特步和安踏,但两者差距非常小。如果单纯通过手摸来感受的话,干的最快的是 Bodywit 和索康尼。Bodywit 这条短裤之所以干的快,跟其没有内衬有关。而索康尼干的快,是因为其有防泼水的设计,在浸水环节,它是最后才完全被浸湿的。

速干性能表现最差的是 Lululemon,这跟手摸的感受是一样的,之后是 New Balance 和优极。

总的来说,短裤的速干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跑完比赛,第一时间换上干净裤子才是最好选择。

除了功能性上的比拼之外,跑者更为关注的是其舒适性。毕竟谁也不想穿着一条磨大腿的短裤跑全马。

关于舒适性的测评,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体重的人穿同一条短裤,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毕竟腿粗腿细,臀围大小都不同。

尽管绝大部分的短裤使用的面料材料都差不多,但因为裁剪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导致面料柔软不同,进而影响其舒适度。

以上测试的 16 条短裤中,15 条带内衬,1条(Bodywit)不带。经过试穿,总体感受是并没有一条短裤在舒适度方面出类拔萃。如果说舒适度相对还不错的话,On、Compressport、索康尼、Lululemon 和轻功这5条短裤略胜一筹。

尽管 Lululemon 这条短裤重量最重,但由于其面料的特殊性,呈现出一种棉质的舒适感。

Compressport 这条短裤可以说非常惊艳,在有内衬的情况下还能做到仅重 49g,穿上后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真正做到了轻若无物。

短裤舒适不舒适,其实跟磨不磨大腿以及隐私部分有很大关系,但磨与不磨,又跟体重有关。如果大腿较粗的话,就很容易被磨,而解决磨不磨最好的办法是涂凡士林。

很多跑友选择跑步短裤的时候,对重量、排汗性和速干性,都没有那么在意,更注重的能装多少补给?跑动的时候会不会晃?拿补给方不方便?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做了测试。

因为这次测试的大部分短裤都是竞速短裤,所以能够装手机的非常少,只有 6条,分别是萨洛蒙、优极、轻功、New Balance、Lululemon 和 Bodywit。

很多人跑马拉松手机是必须要带的,所以如果短裤能够装手机就非常方便了。这六条短裤中,萨洛蒙、轻功和优极能够完美装下 6.39 英寸的 Mate 20 Pro手机,而且几乎不怎么晃动,New Balance 勉强可以装下,但晃动较大。

Lululemon 装手机的设计有两处,一处是后腰口袋,一处是在内层紧身短裤右侧外,都很贴合不晃动。如果你将手机装在内层紧身短裤那里,跑完去买饮料,付款时的动作可能会要吓到收银员。

对于精英选手来说,比赛时能少带就少带,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不带手机。如果不带手机比赛,那这些短裤能装多少支能量胶呢?(注:以 GU 能量胶的大小为基准)

由于自带腰包设计,萨洛蒙的 S/Lab Sense Short 是所有16条短裤中最能装的,可以装 8 支,而且贴合度非常好,跑起来一点也不晃动。

如果抛开萨洛蒙的话,最能装的是 Bodywit,最多可以装 5 支,不过跑起来晃动很大,减少数量后晃动会小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 3 条短裤可以装下4支能量胶,分别是李宁、轻功和优极。如果每 10 公里补给一支的话,那就非常适合了。

虽然李宁这条短裤可以装 4 支能量胶,但其口袋在左边外侧,装满4支后会影响重心,跑起来很不舒服。轻功和优极这两个新晋国产跑步品牌研发的马拉松竞速短裤,很能满足跑者需求,不仅能装4支胶,还不晃动。

关于能量胶的携带,很多精英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有些人会装在袖套里面。

Lululemon 的这款短裤并不是其竞速款,重量也是最重的,但其在舒适度、实用性等方面更适合大多数跑者,而且其经常会有特价,所以性价比也很高。其天猫旗舰店 1000+ 销量很能说明问题。

99.9 元的竞速短裤,性价比的王者。但迪卡侬并非只是低价这么简单,其速干性、排汗性和舒适度也都处于中上水平,而且设计也并不差。

越是跑得快的选手,对装备的要求越简单,那就是轻。Compressport 这条短裤极致的轻,加上足够好速干性、排汗性以及舒适性。对精英选手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背心测试篇中, On 的背心是舒适度最高的,在短裤的测试中, On 的舒适度仍是最值得称道的。采用轻量外层通风孔眼网布与内层排汗内衬设计,抗磨接缝减少摩擦,在实际穿着过程中,确实感受到这种设计带来的舒适感。

最后,想问一下各位跑友,你们在购买短裤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价格?设计?性能?还是颜值?

1、气温21度算是比较高的温度了,这个温度一般都是春天才有的。这样的温度下穿的衣服可以薄一点,一般薄款的长袖和长裤都能穿。长袖的连衣裙或者是各种打底裤也都能穿了。平时可以准备一件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2、21度这个温度不是太低了,如果一天中温度非常均衡的话那穿衣服就更好穿了。

3、基本上所有的长袖衬衣、卫衣、长裤、薄款的外套就都能穿了。

4、中午外出的话还可以直接穿长袖T恤,不会热也不会冷。但如果早晚外出的话还是加一件薄外套比较好,因为早晚的话温度可能会稍微低一些。

5、如果想穿的时尚一些,那可以采取长袖连衣裙配打底裤的样式,长袖连衣裙在21度的时候穿基本上就不冷了。

6、可以配打底裤,也可以配长筒袜。腿部不能过早的露出来,还是得稍微保护一下。

7、再有就是薄款的风衣以及各种形式的外套都能准备着,天气忽然有变化的时候可以穿一下,防止受冻感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天跑步穿短袖短裤可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