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糖和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关系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1、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几分子ATP,若彻底氧化生成几分子ATP?

A、CO2和H2O B、丙酮 C、丙酮酸 D、乳酸 E、草酰乙酸 3、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是: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C、己糖激酶 D、6-磷酸果糖激酶 E、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4、作为供氢体和辅酶,最常用于合成反应的是:

A、乳酸 B、丙酮酸 C、氨基酸 D、甘油 E、脂肪酸 6、与糖酵解无关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丙酮酸激酶 D、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丙酮酸羧化酶 7、糖原合成时“活性”葡萄糖的供体是:

A、糖酵解 B、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β-氧化 E 糖原合成

9、已知乳酸循环(Cori循环)有利于乳酸再利用,节约能源,它是在哪两个组织间的循环反应?

A、肌肉与肾脏 B、肌肉与肝脏 C、肌肉与心脏 D、肌肉与脑 E、肌肉与肺脏 10、正常空腹血糖的来源有:

A、肌糖原分解 B、肝糖原分解 C、进食后消化道内吸收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异生作用 11、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皮质激素 E、甲状腺激素 12、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NADP13、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14、每经一周三羧酸循环生成多少NADH+H和FADH2?

15、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葡萄糖-6-磷酸酶 D、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丙酮酸羧化酶 16、乳酸异生为糖是在:

A、胞浆内 B、线粒体内 C、微粒体内 D、线粒体及微粒体内 E、胞浆内及线粒体内 17、糖异生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 B、果糖-1,6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8、关于对NADH+H 的解释, 下列哪项除外?

A、它是辅酶I (还原型的写法) B、它的学名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C、它是很多脱氢酶的辅酶 D、它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彻底氧化脱去一对氢(2H)并生成水和ATP E、它与酶分子以共价键相连接

19、已知蛋白质、脂肪、糖是体内的供能物质,它们通常是先转化成以下哪个物质而进入

A、丙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 C、丁酰辅酶A D、乙酰乙酰辅酶A E、琥珀酸单酰辅酶A

20、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的ATP分子数是:A、1 B、2 C、3 D、4 E、36 21、磷酸戊糖途径生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是:

A、NADH与6-磷酸葡萄糖 B、 NADPH与5-磷酸核糖 C、FADH2与5-磷酸核糖 D、NADH与5-磷酸核糖 E、NADPH与6-磷酸葡萄糖 22、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酵解途径 C、糖异生 D、 糖原合成 E、脂肪合成 23、对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它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 B、反应不可逆 C、催化反应的酶都在线粒体内 D、一分子乙酰CoA进入该循环可产生12分子ATP

E、四次脱氢的受氢体均为NAD

24、生理条件下完全依靠糖酵解获能的组织是:

A、小肠粘膜 B、视网膜 C、皮肤 D、肾 E、成熟红细胞 25、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是:

A、葡萄糖 B、核糖 C、磷酸丙糖 D、蔗糖 E、糖原 26、体内葡萄糖主要用于:

A、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B、合成糖原 C、氧化供能 D、合成脂肪 E、组成机体的成分 27、乙酰辅酶A经一次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多少分子ATP?

A、糖酵解抑制糖彻底氧化分解 B、糖酵解抑制磷酸戊糖途径 C、糖酵解抑制糖异生 D、糖彻底氧化分解抑制糖酵解 E、糖彻底氧化分解抑制磷酸戊糖途径 30、红细胞中能量来源是:

A、糖有氧氧化 B、糖酵解 C、磷酸戊糖途D、糖异生 E、三羧酸循环 31、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

A、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B、提供大量的NADPH+HC、供能

D、提供大量的NADP E、缺氧时供能 3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

A、指在无氧条件下,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 B、糖酵解在人类仍然是主要的供能途径 C、糖酵解过程基本上是可逆的 D、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所需氢原子由NADPH+H+ 提供 E、剧烈运动糖酵解速度减慢

34、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分子CO2和ATP?

A、分支酶 B、脱支酶 C、糖原磷酸化酶 D、磷酸化酶b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37、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后通路是:

A、糖的有氧氧化 B、氧化磷酸化 C、三羧酸循环 D、β-氧化 E、糖原合成 38、能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

A、小肠 B、肝脏 C、脑 D、肌肉 E、肾脏 39、有关糖原结构的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有α-1,4糖苷键(2)有α-1,6糖苷键 (3)糖原由α-D-葡萄糖组成(4)糖原是没有分支的分子

41、三羧酸循环中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42、NADPH+H的生理意义不包括:

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氢 B、参与加单氧酶的反应 C、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D、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ATP E、为胆固醇的合成提供氢 43、糖酵解的特点是:

A、不需氧 B、终产物是乳酸 C、反应在线粒体内 D、可经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E、全部反应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 1、糖酵解代谢可通过 酶、 酶和 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 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

2、糖酵解反应存在于 中,而三羧酸循环存在于 中。 3、肌肉内因为没有 酶,所以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

4、红细胞只能通过__________提供能量,糖原合成时,活性葡萄糖供体是 5、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后通路是 。

6、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 、转变为其他物质和随尿排出。

7、三羧酸循环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它们是由 , 和 酶催化的反应。

8、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

9、糖分解代谢的途径有 、 、 , 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过程称 。

10、TAC的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 、 。 11、磷酸戊糖途径的起始物是 ,目的是

12、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一是由葡萄糖分解成 的过程,称为糖

酵解途径;第二阶段是 转变为 的过程。 13、乳酸转变为糖称为 。 14、血糖含量正常范围为 。

16、三羧酸循环使两分子碳原子的乙酰CoA最后生成 分子CO2,

共有 次脱氢反应和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三、名词解释

1、糖异生 2、糖酵解 3、血糖 4、糖的有氧氧化 5、巴斯德效应 6、Cori循环 7、糖原分解 8、三羧酸循环(TCA循环)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2、写出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促反应。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4、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5、何为糖异生?说明肌肉不能提供血糖的道理? 6、三羧酸循环的部位?产能?意义?

7、计算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个数。 8、试述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9、请写出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区别。 10、请写出糖原合成的特点。

1、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A 、LPL B、甘油二酯脂肪酶 C、甘油一酯脂肪酶 D、甘油三酯脂肪酶 E、胰脂肪酶 2、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A、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B、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C、肉碱脂酰肉碱转位酶 D、脂酰CoA合成酶 E、甘油激酶 3、脂肪酸β-氧化在下列哪种细胞器中进行:

A、线粒体 B、胞液 C、微粒体 D、溶酶体 E、高尔基体 4、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B、乙酰CoA羧化酶 C、β酮脂酰还原酶 D、β酮脂酰合成酶 5、密度最高的脂蛋白是:

A、CM B、HDL C、VLDL D、LDL E、以上都不是 6、血氨升高与下列哪一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关?

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脑 E、肌肉 7、下列哪种物质是外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运输形式? A、CM B、LDL C、HDL D、VLDL E、IDL

8、组织学上证实肝实质细胞脂肪化超过( )以上即为脂肪肝? A、30% B、3% C、10% D、2% E 50%

9、一分子硬脂酸脂酸(C18)彻底氧化净生成的ATP数是: A、131 B、129 C、148 D、122 E、120 10、密度最低的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α-脂蛋白 C、β-脂蛋白 D、前β-脂蛋白 E、以上都不是 11、脂酰CoA由胞液转移入线粒体内需要下列哪种物质协助?

A、胆碱 B、肉碱 C、载脂蛋白 D、谷氨酸 E、葡萄糖 12、下列哪种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西藏2017年上半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高级资格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精液检查,精子前向运动缓慢,应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定为

2、下列哪种物质先天性缺乏可导致血栓性疾病

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4、甲地调查11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6厘米,乙地调查10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8厘米,说明

A.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度高于乙地

B.甲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1.8厘米

C.甲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为1.8厘米D.甲地测量身高的最小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最小误差为1.8厘米E.甲地测量身高的样本均数的变异度比乙地大

5、牙槽龈组纤维()。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

C.自牙槽嵴向冠方展开,止于牙龈的固有层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

6、常规细胞培养较难分离的病毒是

7、下列不是熊胆药材特征的是

A.长扁卵形,下部膨大呈囊状

  • 【名词&注释】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慢性型ITP患者骨髓象的主要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糖和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