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至少摄入多少大卡会长胖一斤才不至于发胖?

工作于:北京和睦家医院康复医学科,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澳洲DAA认证执业营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擅长:婴幼儿及儿童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孕产妇营养指导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內营养支持。

参与第35版《马丁代尔大药典》、《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手册》、《Krause营养治疗学》中重要章节的译校编审等。多家媒体营养专栏签约专家顾问,并担任过数本母婴类图书主编。

文章来源:遂谦的营养小屋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1. 虽说饮食对便秘会有改善,但如果症状严重,还请及时就诊消化内科,以确定没有其它诱因;

2. 便秘腹泻交替的朋友,请暂时不要考虑下述建议,还是先去消化内科就诊更对路;

3. 进食下文提到的食物后肠胀气+/-腹痛明显的朋友,请先停止“试验”,及时就诊消化内科(不排除接下来还会要求你们随诊临床营养科);

4. 产后女性的便秘,不排除与脊椎或骨盆的生理曲度有关,建议同时就诊康复医学专科;

5. 社交媒体及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各种“偏方”乃至所谓的“特效药”或“特效茶”,请勿盲信盲入,避免对消化道产生严重的甚至难以逆转的伤害!(别说没有提醒你们哦~而且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提醒警告!)

说到便秘,大多数人耳边最先响起的建议往往是:“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

于是,很多朋友特别认真地啃玉米+/-喝小米粥+/-嚼土豆红薯+/-香蕉黄瓜西红柿……结果,要说一点儿帮助没有吧,有点冤枉了大家的努力,但肚子和马桶最清楚改变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视厕所如战场、长期遭受马桶PUA的朋友们,希望今天的这篇对你能有些许的帮助。

在说到具体食物或液体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一点:

均衡一日三餐及饮食结构,是一切的基础,无论你是排不出便便来,还是能排出但便便太干硬。动不动就跳过某顿饭不吃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除非是因为太胖而被营养科医生或营养师要求你轻断食。

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如果你总是被你的便便搞得焦头烂额汗如雨下,极有可能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可能性:

辜负了大好晨光——不吃早餐,错过最佳排便时机

忽视了生命之源——生命之水,不喝哪来松软便便

误解了膳食纤维——努力嚼蜡,其实没有吃对食物

过度爱惜了自己——久坐不动,糟糕的岂止是便便

接下来,我们逐一了解因果关系及具体操作技巧。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均衡饮食,不可忽略早餐

早餐之所以重要,因为:

吃东西,能够触发胃结肠反射。这个反射会增加结肠(也就是大肠)的运动,想象一下仓库发了一大堆货,快递员不得不开工的场景……

同时,我们从躺着到下床站立的过程,发生了一个从仰卧位向直立位的体位转变。别小看了这个转变过程,它会诱发直结肠反射。这个直结肠反射跟胃结肠反射会产生一个协同效应,导致高振幅结肠蠕动波的传播,形成排便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如厕冲动。

但是,如果你因为赶着上班、或者不吃早饭、或者因为化妆啊吼娃上学啊之类的事情,刻意推迟蹲厕所的时间,身体原始的对排便刺激的感知能力就会被动减弱,让本来可以一泻千里的快乐被抹杀。

男友/老公们一天无数次(并非晨起,也不是饭后)久居陋厕的行为,比较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长期遭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多喝水是你们首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每天8杯水(毫升液体)是便便通畅的基本保障。否则,就算是你膳食纤维摄入充足,也不能充分发挥纤维的通便效果。

水对通便的帮助是多方面的:H2O本身,以及水里的离子及无机盐如镁离子、钙离子、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它们在胃肠道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一部分可以从肠壁吸收水分,帮助便便充盈水分并软化;一部分可能会刺激结肠反射;还有一部分可能具有益生元作用……虽然一部分机制仍处于假设阶段,但至少是有效的,何乐而不为呢?

正常的大便约含74%的水;

软软的大便含≥76%的水.

也就是说,含水量只需要相差2%,就能决定你在厕所努力2分钟还是20分钟……

硬结的大便主要靠高振幅波推动排出(还记得前面我们说过的早晨从床上爬起来后,随着体位变成直立会发生什么吗);

低振幅波主要发生在白天,比高振幅波要频繁,主要与结肠内气体或软便的移动相关。而粪便含水量的微小变化就能促进低振幅波的推进活动,从而促进排便便……

还在等什么,现在立刻马上:起立,去打一大大大大杯水!

爱心提示:没有便便困扰的童鞋们,虽然你们不怎么喝水也不会发生便秘的意外(感恩你们身体的出厂设置),但水分是身体代谢的重要组成,不能因为便便松软就随意上干岭哈~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正如开篇所说,医生们都会建议便秘病人“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

多少算“充足“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14岁以下儿童按照10克/1000大卡能量计算

成年人这个需求量,通过每天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以及全天谷物中不少于1/3是全谷类,一般是可以达标的。不过,大多数人的摄入量都不足,平均只达到了推荐量的一半左右。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而膳食纤维,其实是“肉眼不可见的”,就好比蛋白质一样,虽然是构成肉蛋奶的主要营养素,但只有我们的肠道知道它长成啥样儿。如果还不明白,看看下面膳食纤维的定义就知道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0年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共性特点是指10个和10个以上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且该物质不能被人体小肠内的酶水解,并对人体有健康效益。

膳食纤维是一个大家族,根据溶解度(可溶于水的程度)、粘度(流动阻力程度)、发酵能力(在结肠内被肠道细菌利用发酵的能力),这个家族又被分成很细化的六类,这里咱们就不一一详说了。它们帮助我们通畅愉快嗯嗯的功能,主要来自2个方面:

在结肠内被细菌部分或全部发酵,通过增加菌群数量来增加粪便重量,和/或留住水分、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让便便更松软更容易排出——这个功能主要由可能被适度发酵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完成,比如;果胶、菊粉等;

通过刺激肠道黏膜来增加水分和黏液分泌,从而促进便便在肠道内的运输——这个功能主要由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来完成,比如颗粒大而粗的麦麸。

对于蹲坑费力、排便疼痛、便便干结,以及因为这些原因不能每天排便的朋友们,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确实可以有效减轻你们的痛苦。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哪些食物能提供这些膳食纤维呢?

就像开篇说过的那样,大多数朋友都听说粗杂粮和蔬菜水果里有膳食纤维,也会多吃自认为符合条件的这些食物来帮助自己酣畅淋漓。

但事实上,食物在便秘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与纤维有关,还与其它成分(比如多酚、山梨醇等)的协同作用相关。所以,你会发现:尽管你刻意多吃了些玉米小米芹菜等你认为够“粗糙”的食物,你的便便依旧差强人意。

研究证实能够更有效帮助我们松软便便的食物包括了下面这些,快拿出小本本重点记录吧!

水果组:猕猴桃(尤其是金果)、李子、西梅、百香果、梨、苹果

蔬菜组:菠菜、绿豆、茄子、茴香、洋蓟、西兰花、花椰菜、苦瓜、其它豆科植物;

其它:亚麻籽、发酵酸牛乳、木耳、麸皮;

上述被研究证实格外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会因人而异,且不意味着就要吃很多很多。毕竟,我们的胃口有限,且我们需要均衡的多样化的食物结构来满足身体的多种代谢需求。不能为了软化便便就顾此失彼,也不意味着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越好!当膳食纤维摄入量>50克/天,反而有可能制造腹胀、肠胃胀气等麻烦,尤其是对于有IBS问题的朋友们。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食用四到五份水果和/或蔬菜(差不多500克以上),并选择富含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全谷物(建议全谷物至少占一天谷物摄入量的1/3)。在这个大前提下,根据你自己身体的反馈,适量选择上面罗列的重点品种。至于全谷物都包括哪些,复习旧文可知:

全谷物是什么?包括哪些?我们应该吃多少?

加工不会破坏膳食纤维,无论是加热还是粉碎;

相比于煮熟的蔬菜,生食蔬菜或者蒸的蔬菜,对松软便便更有帮助。因为不论是热炒还是烤制,都会改变蔬菜里的某些有益成分(例如维生素、多酚),从而减弱它们与纤维的协同作用。

无论通过天然食物还是膳食纤维补充剂来调整便便,都请“缓慢渐进”,以避免/减少不良反应如腹胀、肠胃胀气和肠痉挛等;

对于神经肌肉失调、运动障碍综合症、慢性阿片类药物使用和盆底功能紊乱的患者,大量增加了膳食纤维摄入量却没有喝够液体时,容易有梗阻和排便障碍,要特别注意!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减少久坐,适度运动 

久坐会加重便秘困扰,而运动有促进肠蠕动和排便的作用,请勿忽视。每天不少于累积6000步的身体活动,也是保障如厕快乐的“特效药”哦~最后,你可以复习一下这篇文章

排便是个技术活儿:给困难户支几招

里的“物理疗法”,比如上图所示,如厕的时候脚底下踩个小板凳。

解决了排便问题,你还会捎带手变瘦哦~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 2013)》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入多少大卡会长胖一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