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用于做家具过去木匠用的刨子都是什么木料子

年代: 元 尺寸: 长24厘米 宽8厘米 最厚处6厘米 最薄处3厘米 横柄长28厘米 

2010年,在菏泽元代沉船发掘过程中,出土的一件木工平木工具——刨子。这件刨子发现于元代沉船的第二舱(生活舱),由于尚未进行脱水、除锈处理,表面多数地方覆盖着厚薄不一的淡黄色钙化泥沙层,刨铲和横木的一端带有明显的铁锈,没有被钙化泥沙层和铁锈腐蚀的器物由于长年水的浸泡而呈棕色;长24厘米,宽8厘米,最厚处6厘米,最薄处3厘米,横柄长28厘米。

刨子,用来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种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组成。刨子按其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平木用的平推刨,包含各种长短刨,它的基本特征是其刨底横向面是平的。第二类是用于刨出各种线脚的线刨,包含开槽用的槽刨等等,它的基本特征是其刨底大多有特定的造型。第三类是磨工专用的蜈蚣刨,北方叫耪(拼音:pǎng)刨,它的基本特征是有许多钢片夹入,形似蜈蚣。

从作用上来看,这件刨子应该属于平推刨;从刨刀的放置角度来看,又属于净刨(44°为粗刨,50°为二刨,50°为净刨),主要用来家具等木制器具成器后的最后修整。形态与今天木工用的刨子无异,刨身线条流畅,造型饱满,衔接圆润,宛如一只展翅翱翔、姿态飘逸的天鹅,观之给人一种稳重、质朴之感。刨子的发明年代:明代说与唐代说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刨子是由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发明的。鲁班在长期的木工实践中,经过反复多次试验,鲁班给“斧头”加块铁片,装上木座,从而发明了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的木工工具——刨子。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头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创光滑了,对提高木工技艺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无实据可考。

地址:菏泽市 牡丹区 华英路537号 电话:

    法老时代的埃及从公元前3000年的王国初期第一代君主的曼尼士开始到公元前1310年的第十八王朝延续一千多年。古埃及的壁画和雕刻中有大量的家具场面的描写,这是我们获得古埃及家具信息的来源之一。由于埃及干燥的气候以及盛行的厚葬之风等原因,后世出土了许多家具,这都为研究埃及及家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当时家具的主要材料是当地的刺槐、无花果树、河柳等,同时还从叙利亚进口了西洋杉、杜松,并从南方国家进口了黑檀。古埃及时期已出现了斧、弓钻、凿子、木槌、拉锯、刀等工具。由于没有刨子,家具的抛光是用一种沙石做的磨光器。当时盛行的工艺是一种嵌板,即用木针将小片联合成大型的平板来制作家具,最薄的镶板只有四分之一英寸厚。图坦哈蒙中出土的一个柜子便是用大约三万三千块小木块镶制而成的。家具的细构已经出现复杂的榫接、辅助以皮带条的綳制技术和兽皮的蒙面技术。当时已经有油漆类的涂料出现,同时还有一种在石膏的表面用填泊拉(tempera,一种用蛋黄混合油漆的作画方法)做装饰的画法,经常描写有关地王征战和宫廷生活的大型场面。表面装饰中最常见的是雕刻和镶嵌。雕刻的除了狮兽和兽足之外还有太阳神、鹰神、河马神的,这反映出埃及及社会的多神崇拜和人神同形的社会意识。

    埃及旧王朝时期现存的家具有从著名的基萨金字塔出土的赫特菲尔斯女王的随葬床和椅。这些家具大约于公元前2686年之后。床的造型非常别致,靠头的一端要稍稍高出,整个床用铜制的零件加以连接,必要时可以拆卸。埃及的家具几乎都带有兽腿,而且前后腿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这是古埃及家具和古希腊、罗马家具的一个重要区别。1922年在得于底比斯附近的国王峡谷中,卡纳文探险队发现了著名的图坦卡蒙墓,从中发掘出二十多件家具。这些大约距今三千多年的产品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著名的是法老王座。该座靠背上的贴金浮雕是表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王后正在给坐在王座上的国王涂抹圣油,天空中太阳神光芒四射;人物的服饰都是用彩色陶片和翠石镶成,结构严整,制作技术表现了高度的精密性。古埃及的家具种类很多,像床、椅、柜、桌、凳等样样俱全。其中有不少是折叠式或可卸式的,这说明埃及的室内布置是经常更换的。早起的家具造型线条大都僵挺,包括靠椅的靠背板都是直立的平板。后期的家具背部加有支撑从而变弯曲而倾斜的形状,这说明埃及的设计师开始注意到了家具的舒适性,这种认识在世界家具设计史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千年以来家具设计的基本形式都未能完全超越埃及设计师的想象能力。尤其是跟随拿破仑参加埃及战争的艺术家们,记录下了这些家具的图样并且将它们带回欧洲,对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家具设计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埃及的家具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可称得上是西方古代家具最优秀的楷模,并为后人研究埃及艺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从埃及家具的研究中我们仍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是西方古代的又一高峰。但早期的近东家具是像方匣子一样的凳子,在下面有木头或桅杆的连接支撑。公元前2500年就出现了具有不完备的靠背椅。在公园前2370年萨岗一世时期出现了带曲线的椅背,这种式样后来形成了典型的东方风格。从公元前2600年的象牙雕刻上便可以看到类似欧洲十八世纪的兽爪形弯腿。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由于亚述大帝国的建立,两河流域达到了高峰。这个时代的家具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青铜制品,而且大都是些部件。在一块表现阿瑟芭比帕尔国王和王后进餐的石刻中真实地描写了古代亚述家具的式样。这件石刻证明一古代的亚述人有斜躺着用餐的习惯。所有的家具都特别高大,因此在皇后的椅子下面垫有脚蹬。当时的椅子已经有扶手、靠背,但靠背是直立的。亚述家具的主要装饰方法乃是浮雕和镶嵌,另外涡形图案装饰纹较为普遍。这种图案在古埃及家具中是难得见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具腿部底端出现的倒松子形装饰。不少专家认为这足以证明当时已经有镟木出现。在家具的垫物上经常装饰丝穗,各种装饰图案显现出华丽的风采,这说明古代亚述人比埃及人更追求物质的享受。

    波斯在公元前六世纪继亚述之后统治了两河流域,在艺术上直接接受了亚述的传统,家具的风格也不例外。从石刻浮雕所描述的图形上,可以看到当时在帕波利斯的王座和长榻。其兽足和飞鹰的装饰使人联想其古代埃及的家具。在椅座的框架之间有数组人物的,他们比埃及家具上出现的人物更图案化合规范化。椅腿的镟木装饰说明了当时镟木地位的重要。随着波斯王国的势力扩张至小亚细亚的地中海进行了交流。因此,波斯家具的某些特点也被希腊以至后来的古罗马所吸收,从而使其开始了明显的东方色彩。

    希腊古典是欧洲的两大主流之一。由于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和民主的社会结构,古希腊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诸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从古代诗人荷马的史诗中就能看待许多有关家具的描写,他曾经提到了镀金、雕刻、上漆、抛光、镶接等工艺技术,并且列举了桌、长椅、箱子、床等不同品种的家具。可惜的是早期希腊家具除了石制品外几乎没有幸存至今的实物。公元前七世纪至五世纪的古典时期和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雅典时期留给我们为数不多的家具实物。这时代的希腊家具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古代埃及家具的风格。线条挺直,装饰有狮首和斯芬克斯的。同时在陶瓶上所描写的一种躺床具有亚述的风格,这说明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与亚述人有明显相同之处。从床腿的粗细程度看,金属的部件与木质部件是分别制作后组装的。

   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成就是一种叫作Klisomos的靠椅。该靠椅线条极其优美,这种线条从力学角度看时很科学的,同时从舒适的角度看也是非常优秀的,它和早期的希腊几句以及埃及家具的那种僵直的线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论在任何地方只要一件受希腊风格影响的家具存在,那么它一定是这种优美线条的再现。这种式样的椅腿很可能是用加热的弯木,结构十分脆弱。而这种加热的弯木则要结实得多。在等级制度的社会中,座椅是最具有等级性的家具。希腊的座椅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优美和单纯的形式,大概与他们在精神上追求解放的民主倾向有关。希腊家具也有兽腿的装饰,但他们放弃了埃及人那种四足一致的做法,而改变为四足均向外或是身内的形式。希腊家具上的螺旋形状肯定是从波斯传入的。根据希腊传记家满路塔克的记载:波斯王阿塔塞克西斯在送给希腊的特码格罗斯一张床是,还特意派了一位使者跟随礼物来到希腊,同时向希腊人解说制作躺床的优良技术。

    我们现代生活中杂乱无章的家具,在希腊的家庭中是找不到的。他们所拥有的家具就是椅子、凳子、躺椅、桌子和柜子等。希腊人的住房中稀少的家具显示出一种朴素、高雅的气氛。整个古希腊从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有三个主要的座具形式,即:宝座、椅子和凳子。希腊的桌子,大部分是低矮而活动的,供桌和餐桌多为铜质,由立条腿构成。主要的贮藏家具为箱柜。在克里米亚发现的木椁属于一种特殊形式。形似珍宝箱,呈长形,屋顶形盖,置放在长方形架上。框架结合的方法与埃及柜子相同,采用连背和槽的形式。这种属于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柜子和珍宝箱等,多数均有精美的油漆。最普遍的装饰,是在蓝底上漆画着代表希腊装饰特色的棕榈带式和类似中国的“万“字纹。很明显,这种装饰图案,在比例、细部结构与技巧上,都具有生动的特征。在希腊富裕的社会中,大量的金钱被浪费在家具商,尤其是桌一类的家具已经成为陈列品。枫、榉等木材是最普通的材料,同时珍贵木材的粘板、象牙、龟甲等也被使用。在奢华的家具上海包有金、银、铜等贵重金属。从罗马输入的大理石等硬质材料也很流行。希腊家具虽然是古埃及家具的继续,然而在形式上却有极大的飞跃,难怪文艺复兴时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将希腊家具奉为典范。同时,希腊家具几乎是完全直接影响了古罗马家具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罗马家具只不过是希腊家具的翻版。

    古罗马家具是从希腊家具发展而来的,但它也具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青铜家具的大量涌现。在罗马、佛罗伦萨、庞贝、那不勒斯等地的博物馆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精美的罗马家具。古罗马人不但比古希腊人使用更珍贵的材料来制作家具,而且追求更加豪华的装饰。从国外进口的珍贵木材中最为昂贵的要数柑橘树的木头。这种树木只能供少数高官显贵们使用。当时的政治家西塞罗曾花了相当于两万元的金币去买一张柑橘木的圆桌。除此之外,各种珍贵金属用于家具也是常事。罗马人喜爱壮丽的场面,所以罗马的建筑艺术比希腊建筑更加雄伟和壮观。这种爱好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家具的设计。从罗马石质王座和桌子就能看出这一点。罗马的家具已失去希腊座椅的那种优美的曲线,虽然在主要的装饰手法上还依旧保持了涡形和兽形的纹样。尤其是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座椅,已经渗透了教会的庄严和神秘。从庞贝遗址挖掘出来的铜质家具是罗马最杰出的代表。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没有脱离希腊家具的影响,尤其是三脚的鼎和桌还保持着明显的希腊风格。但在装饰纹样上显示出了一种潜在的威严之感。罗马家具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使人惊叹的地步。在许多家具的弯腿部分的背面都被铸成空心的,这不但减轻了家具的重量而且增加了强度。罗马的床是非常重要且值钱的家具。据说一张新婚之夜放置在室内中央的床被看作是夫妇坚贞爱情的象征。当时的床都有挡头板而且具有罗马式奢华的雕饰。腿部用青铜铸成仿镟木的形式。床的枕靠是非常重要的部件,这说明罗马人和亚述人以及希腊人有相同的生活习惯。罗马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他们将各种珍玩放置于类似橱柜的陈列架上,因此可以说这一种类的家具似乎是从这时才得到广泛发展的。早期基督教家具擅长用马赛克来镶嵌各种图案,这种装饰方法也被广泛用于建筑上。罗马家具在中世纪及其后仍长期存在,尤其是十九世纪初的法国帝政时期,以模仿罗马家具的风格为能事,在许多设计中是将罗马铜质和大理石的家具转变为木质。

    公元四五世纪,罗马帝国日趋衰落。东北方的野蛮民族的入侵使罗马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推翻,使欧洲历史进入漫长而黑暗的封建时代,家具的设计风格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罗马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由于东罗马帝国和后来的拜占庭帝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幸免于北方野蛮民族的蹂躏。因此使得古代艺术在其后数百年间得到保存。拜占庭家具风格基本上还是因袭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式样,同时也受波斯等东方国家风格的影响。现存的最著名的拜占庭家具是公元六世纪制作的马克西米那斯主教座椅。该座椅的造型是典型的僵直的中世纪风格。人物表现得时基督和圣徒的,而植物的纹样显然是东方式的。这件家具反应了象牙雕刻术在拜占庭手工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除了象牙雕刻,镟木技术在拜占庭家具中也十分重要。公元六世纪,丝织业开始兴盛,对于家具的软装饰及室内的壁挂等陈设,都有显著地影响。其中部分的丝织品所采用的动物装饰图案,明显是属于波斯王朝的风格,可见拜占庭艺术亦深受近东艺术的影响。

主题美学【唯吾院】创始人;

2015年度中国百强讲师,

顶级软装认知思维培训专家,

中国高智商协会终身会员,

中国互联网装饰季外联主任,连续创业者.......

可关注知乎:查看所有软装智库专栏文章

可关注公众号【唯吾院】查看主题美学的空间及物品展示

可关注百度百家查看软装行业数据及未来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者和制作者往往是同一人,设计和制造没有明确且细致的分工,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家具的制作完全凭经验和记忆,基本上没有设计图纸,所用的制作材料也基本上是自然材料,如:天然木材、竹、藤、石料等。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在民间往往被统称为“木工”,在我国已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行业。木工以木头为材料,伸展绳墨,竹笔划线,然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对中国古代家具工匠的研究,在此主要探讨木工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的经济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基础,各类工匠中以手工业工匠居多。《考工记》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其中将手工业工匠分为:木工、金工、皮革工、设色工、刮磨工、陶工共6个工种,从中可以看出木工为首。《法仪》曰:“百工以矩为方,以规为圆,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木工还使用“绳墨”作为画线的规矩准则,并通过使用规矩准绳进行取圆、定平、校直。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制造和广泛使用,木工的工具有了铁制的斧、锯、钻、凿、铲、锛等。

        唐代的木器业作坊的劳动状况在《太平广记》有所记载,其八十四卷中讲述了工匠们做木制车轮的情况:“上都通化门长店,多是车工之所居也,广备其财(同材),募人集车,轮、辕、辐、縠皆有定价,每治片辋,通凿三窍,悬钱百文,虽敏手健力器用利锐者,日止一二而已。有奚乐山者,携持斧凿诣门自售,视操度绳墨颇精……”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家具制作的工艺主要有剖木、锯材、刨凿、钻孔、雕刻、磨光、漆饰或蜡饰等。然而,当时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发展缓慢,从科学形态上看,仍然停留在实用科学的形态上,家具工匠的生产劳作仍以手工工具进行加工,生产效率低,并要求工匠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从清代光绪版的《钦定书经图说》中《垂典百工图》和《有备无患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木工从事劳动时的情形。

        众所周知,工匠的地位低下,一方面是由于匠籍身份低贱,另一方面是因为受传统儒家文化中重道轻器观念的影响,在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眼中,包括家具工匠在内的手工业工匠都是属于贱工的地位,而像鲁班那样被尊为行业祖师的极少,绝大多数工匠都是默默无闻。

    从明代开始,家具工匠慢慢进入文人士大夫的视野。生活闲适无忧的文人阶层开始真正参与到家具设计的实践中,对家具的赏玩、收藏和参与设计在文人阶层中也蔚然成风,这为古老的家具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力。至此,文人和良匠在精神上有了互通,许多著名的工匠均极具修养,在审美和品味上具有相当的水准,同时备有文人气质,所制的家具工艺精湛、品地清雅,与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暗合,也极易在文化层面引起共鸣,因而备受推崇。文人对良匠的认同以及对家具行业的参与,本质上也是一种对清玩文化的肯定。在晚明时期,这种文人和工匠间的互动达到高峰,许多传世经典也随之产生。“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至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一些技艺精湛的家具工匠甚至上升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士大夫公卿平等对话,这种文化的延伸和统一,使得家具工匠的地位得以提升。

    《梓人传》中有云:“梓人之道类于相”。在中国历史上,文人为帝王将相作传是常有的事,而为工匠百姓作传则十分罕见。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就曾为木匠(梓人)杨潜作传,谓之《梓人传》,对“木工”最著名的论述自古当属《梓人传》。传记中的梓人并非普通的木匠,而是一位设计师,柳宗元的目的是阐述“梓人之道类于相”的道理。他将梓人比作丞相,认为他们间有着内在的、共通的关系。“知其术之工大矣”,梓人“舍其手艺,专其心智,知体要”而能把握建造的全局,其“劳心”之功“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即梓人是要放弃一般的手艺,将自己的智慧达到能把握建造全局和要领的程度,对工程的整体设计和把握能为宰相治理所效法,并提出了“相”要治理好一个,须从梓人之道中汲取教益。

        事实上,家具的制作完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艺,整个家具的设计制作过程必须遵循“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要遵守规矩绳墨,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法,要全面构思、统筹规划、系统布局、缜密计算,以及协调各种关系。因此,一件经典的家具作品应该集造型、色彩、材料、舒适度、审美等为一体,是一件协调平衡的艺术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去木匠用的刨子都是什么木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