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国资委下属单位待遇员工是什么编制的

周德昌,男,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四级调研员。

一、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高压线

作为朝阳区国资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人,周德昌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始终把做好安全工作当做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多年来在多个岗位的历练,培养了他相对完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他看来,想要做好一件事,无非四个步骤:看清事、站对位、用好载体、带好团队。

看清事就是要看清国资委安全生产监管注重全面性而非专业性、侧重协调、督促而非事必躬亲,强化抓重点、抓薄弱环节、抓末端落实。站对位就是本着职责法定、责权对等的原则,区别于应急部门的综合监管、行业部门的直接监管和属地监管模式,探索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出资人监管模式”,保证安全生产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失位。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招,制度先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先后两次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牵头拟定了朝阳区国资委系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20项制度规定,确保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第二招,重点推进。几年来,他先后推行有奖举报机制、绘制企业安全点位分布图、下发年度安全工作要点、举办“安全月”演讲比赛、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讲安全课,利用全国消防宣传日在不同的单位进行消防演练等活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双预防机制和二级标准化建设,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

第三招,片组管理。2016年朝阳区国资委在21家监管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片组工作制度,以商业、建筑开发、租赁行业为类别进行划分,组成3个管理片组,组长由牵头单位的主管领导担任。坚持同行业企业自治的思路,解决了国资监管职能上的缺失。每年组织系统安全管理人员线上学习安全法规,先后有11人通过中级安全注册工程师考核,为做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

第四招,隐患治理。“不治已乱治未乱”。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他始终认为“发现是能力、判定是水平、整改是本事”,要“起始于隐患排查、发力于隐患判定、成就于隐患治理”。2017年,朝阳区国资委投资120万元,在全系统创新推广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通过信息系统及实地检查处置各类隐患18项2700余条,均已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确保隐患归零。

周德昌(右一)接待市社区防控组指导工作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好铺路人

在信访维稳工作中,周德昌严格“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坚持以企业员工为中心,落实信访联席会、领导包案、下访接案制度,重点解决了上世纪企业改制后遗留的康家园小区21户拆迁户安置用房产权问题、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工资拖欠问题,妥善化解百姓与企业产生的纠纷。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对那些按规定本不属于信访事项、无法进入信访程序的百姓诉求,运用矛盾调解程序,最大限度化解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促进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和谐稳定。2016年以来,区国资委共受理信访案件57起,结案率100%。同时,他高标准落实“接诉即办”、政民互动、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坚持定期培训、每月通报、个别约谈制度,有效解决了百姓的合理诉求。

三、顾大局、识大体,敢当排头兵

2020年3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周德昌临危受命,担任朝阳区国资委阳光丽城隔离点执行指挥,奔赴一线完成抗“疫”任务。这是史无前例的战斗,没有硝烟的战场,为全面展示朝阳胸怀和国企担当,他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小组一道防线、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示范作用和“一个员工一个岗、一个岗位一道墙、墙墙联防筑屏障”的能动作用,通过现场开通接诉即办和心理服务热线,主动与隔离观察人员点对点沟通,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需求,做到未诉先办。始终秉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持续做”的理念,日复一日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周德昌准备接收隔离人员

周德昌舍小家为大家,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家庭的关系,始终坚守抗疫一线。特别是在接收和解除隔离的重要环节,能够身先士卒、冲在一线,坚持微笑服务、无畏感染风险。时刻用“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标准严格要求团队,确保每批次任务圆满完成,共参与17批次集中观察任务,接收在观人员3010人,累计隔离时间424天。由于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担当负责,注重团队建设,他的个人事迹被市社区防控督导组工作周报第55期报道。隔离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尽心尽情尽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预防交叉感染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分别被北京市社区防控督导组80、81、83、84、89期转发,为朝阳区乃至全市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发挥着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2020年7月,他被评为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其负责的国资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连续7年被北京市评为先进单位。

大锅饭的单位通常指国企,都是混日子的“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怀,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这种制度严重的压抑的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了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做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大锅饭的口号,必须认识的。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政府体制与产权问题1.彻底改革政府干部任免制度和用人制度。首先要真正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企业经营者的干部待遇,培育企业家市场,完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其次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公务员的竞争上岗,建立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其素质;再次,要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2.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否则其他任何改革措施都将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成熟完善的产权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权明晰,即明确财产所有权主体及其与法人主体间的责权利;第二,产权流动,即产权可以交易;第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即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1)积极推动股份制的健全和完善。首先,要正确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彻底转变在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应绝对控股的认识,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所有者有其“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其基础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关键就是所有者有其“位”,即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能够明确代表所有者有效行使其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机构。(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已经纳入了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健全法规,规范产权交易机构的运作。鉴于目前在产权交易中政出多门、政府直接干预及场外交易普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完善产权转让的法规,促使公有产权的合法、规范和有序地流动;其次要加强产权变动的监管和产权登记检查力度;再次要完善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能,强化产权交易机构的中介作用,积极促进产权的自由交易和国家政策性目标的实现。二是,结合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制定相应的政策调整国有资产的投资方向和结构,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调整目标。三是要壮大和完善资本市场。第一,要有步骤地逐年推进股市扩容,为有条件的企业创造向市场直接融资的机会,同时促使企业按资本机制的内在要求进行资本运营;第二,要进一步探索国有股流动方式和方法,尽快消除国有股、法人股和市场流通股之间的障碍,增强国有股的流动性,实现同股同利,规范国有股权运作,有效地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经济利益问题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细胞,必然关注和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企和国企职工的经济利益长期被漠视,“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严重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应该成为国企改革中一个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企的经济利益被漠视的问题只是国企长期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那种以解决国企的经济利益问题作为改革主线的做法很值得商榷。我们必须注意到,国企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其经济利益的诉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概括起来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国企的所有权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企业自身。这就决定了国企获取的经济利益的受体应该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国有企业本身。其二,国企承担着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因此,国企经营的目标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而不是单一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诉求。其三,对国企经济利益的构成要加以界定。在国企所实现的经济利益中,有些是凭借资源的“垄断”地位获取的,这些经济利益应该完全归于社会所有。首先,关于国企中工作人员经济利益的问题。国企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企中的工作人员还不能直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谋求经济利益,他们的经济利益主要是通过报酬的形式体现出来。国企中的工作人员报酬的数量是历史的、社会的企业效益等各种因素的集合,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从改革旧体制的角度,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讲,最终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在旧体制下,我们的劳动、工资制度带有“终身制”和“供给制”的色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中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则必须通过劳务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一个合理的框架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是荒谬的:从保值的问题来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必然造成企业资产的“无形损耗”,同时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会替代原有的产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单纯以“保值”作为国企的一项经营业绩考核标准是行不通的;从增值问题来看,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与需求的增长相适应,盲目的发展并不是社会的福音,而是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比例的失调。那种不看社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不看社会经济发展的取向,不看多种经济形式所蕴涵的能力,仅仅受利益的驱动而发展国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企的发展取决于所有者的意志而不是国企本身。我们可以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管理国企,但不能给予国企“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果我们不适当地强调国企的经济利益,势必淡化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国企与国家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上进行博奕的现象。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1.许多国有企业经过重组改制后竞争实力明显提升,但是员工素质和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甚至出现新的人才断层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认识上,一些企业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没有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员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体制上,前些年的下岗分流也使得一部分人才流失,即使引进人才也因为待遇政策等问题而存在障碍。在文化上,对企业文化的构建重视程度不够,既不继承传统文化也没有建立创新机制,更没有完善的以人为本的先进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对员工的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在培训工作方面,投入较少,培训的实效性不强,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2.一些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造成新的浪费和污染。还有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国有老企业由于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给保护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这种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透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老企业形成多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相互之间的攀比使维护稳定的难度加大。从企业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在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定具体操作程序当中不够周密严谨,从个人角度来看,职工如何自强在市场经济的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适应竞争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年龄老化,他们的思想、技能、文化水平都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与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有较大距离。另外贫富差距社会失衡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扩大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能力不强,就业压力较大,还不能保障充分就业。一些员工的心态不平衡就演变成了情绪的波动,直到聚集上访,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群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资委下属单位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