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腰椎间盘突出和驼背有关系吗是类似的吗?

从运动医学角度讲解腰突一、腰突病因二、腰椎病正确康复训练原理
腰椎病病因在临床医学《外科》中并没有明确讲解清楚,所以临床医生不知道腰椎病病因以及病理,临床医生也不学运动训练学,所以不知道运动训练分竞技运动训练、健身运动训练、康复训练,往往会把健身运动训练当康复训练用于腰椎病治疗,结果导致腰椎病加重,疼痛加重,脊柱侧弯加重,高低肩、骨盆倾斜、长短腿加重。一、腰椎病病因病理
腰椎病病因主要见于长期久坐导致,在腰椎病发病中占比95%以上。外伤、衰老占比较少,本人接诊4百多人中只见过两例外伤导致,一例是高处落地导致腰1/2椎间盘损伤,一例是健身房负重深蹲导致1/2椎间盘突出。其他均是久坐导致,其中95%以上是久坐导致骨盆后倾带动腰椎曲度向后变直短缩挤压腰4/5/1椎间盘膨出、突出、变性。极少数是久坐导致骨盆前倾引发腰椎曲度向前增大短缩挤压腰4/5/1椎间盘突出、膨出、变性。
1)肌肉力量失衡: 以骨盆后倾带动腰椎曲度向后变直短缩挤压椎间盘突出为例,病因就是久坐导致骨盆前倾和后倾相关肌肉力量失衡,久坐导致腰椎前曲和后伸相关肌肉力量失衡,也就是骨盆脊柱前后相关肌肉力量失衡,使骨盆后倾带动腰椎曲度向后变直短缩挤压椎间盘膨出、突出、变性坏死。这种情况是久坐使骨盆后倾肌肉紧张短缩,比如久坐导致腹直肌紧张短缩提拉骨盆耻骨联合向上,使骨盆以骨骼大转子为轴向后旋转,带动腰椎曲度向后变直短缩。2)久坐导致的病理变化:久坐除了导致脊柱骨盆某些肌肉紧张短缩启动骨盆脊柱肌肉力量失衡外,还会导致筋膜形态紊乱,正常筋膜形态是双向网格状形态3D立体包裹在每个细胞周围,也就是说人体的细胞、器官、骨骼、肌肉是悬吊在人形的3D立体的筋膜网中的,这个筋膜网是人体的支架组分。久坐就会导致筋膜形态紊乱,使筋膜分子从螺旋卷曲状变成直线型分子结构。
当筋膜形态紊乱就会出现腰肌劳损,此时如果患者做核磁影像,会发现虽然腰椎间盘没有突出或者膨出,但会有腰椎曲度向后变直短缩,但临床医生并没有发现骨盆脊柱位置发生异常,临床医生只看椎间盘是否突出,只要不膨出就人为没有异常,其实这已经发生腰椎疾病了,属于腰突早期。3)
腰椎病特点:这个疾病一旦有肌肉紧张,不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就会进行性加重,由早期的腰肌劳损逐渐发展成为腰突,最终椎间盘黑盘坏死,纤维环破裂髓核流进椎管,手术发生,一旦椎间盘黑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流进椎管,脊柱永无康复可能。
这个疾病进行性加重的机理:关节拮抗肌存在神经交互抑制的生理现象,当关节拮抗肌中有一方紧张就会通过神经交互抑制使对方松弛,当久坐时,会导致脊柱骨盆前方肌肉损伤出现紧张短缩,就会启动神经交互抑制这种生理机理,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使紧张肌肉越发紧张,与之拮抗肌越发松弛,于是骨盆会越来越向后倾带动腰椎曲度逐渐向后变直短缩,腰椎越来越短,椎骨距离越来越近,对椎间盘挤压逐渐加重,最终使椎间盘黑盘坏死,纤维环破裂髓核流进椎管,脊柱永无康复可能。二、腰椎病正确康复训练原理
1)
腰突康复必须从筋膜形态修复入手:由于临床医生不懂《运动筋膜学》不知道人体还有筋膜,筋膜形态正常是关节拮抗肌正确、精准发力的结果基础,筋膜包裹在每一个肌细胞周围,当筋膜形态正常时,肌肉与筋膜发力方向精准匹配,但筋膜形态紊乱时,筋膜是自己的发力方向,肌肉也只管自己发力方向,筋膜与肌肉发力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人体活动,就会导致筋膜损伤,会在人体背部皮肤看到筋膜损伤纹理,如果活动状态下训练三周,比如游泳、跑步、倒走、死虫式、慢跑、猫狗式、鸟狗式、sps训练、爬行、跳绳,就会看到脊柱侧弯、高低肩、脊柱旋转、骨盆倾斜、长短腿加重体态。2)腰突康复必须小力量负荷修复筋膜形态:筋膜形态修复必须小力量负荷修复,力量负荷过大就会导致筋膜损伤,出现疼痛,这就是为什么小燕飞、麦吉尔、麦肯基、平板支撑、臀桥、五点着地产生疼痛的原因,就是力量负荷过大,其中小燕飞、臀桥、五点支撑、麦肯基是严重错误训练,因为脊柱不在中立位,脊柱不在中立位下训练容易导致脊柱损伤,这是运动训练学基本常识。3)如何判断康复训练是否正确?
判断腰突康复训练是否正确其实很简单,但凡产生疼痛的训练都是错误的,不会以周为时间单位看到好转迹象,只会看到病情加重。正确康复训练不会产生疼痛,会以周为时间单位逐渐好转,每三周观察患者背后全身照,会发现脊柱侧弯、高低肩、骨盆倾斜、两手臂到腰之间距离逐渐好转。
身体放松自然站立的时候,正常体态,耳朵垂线和肩峰在同一平面。如果耳朵垂线已经明显超过肩峰位置,那就说明有明显的颈部前伸问题。颈部前伸一般伴随含胸驼背同时出现。长时间含胸驼背的体态,也会导致颈部前伸,体态这样的变化也是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实现相关功能。颈部前伸时颈部后侧容易酸痛,也会引起肩部疼痛,头痛头晕,严重的还会出现手臂麻木的问题。如果你有含胸驼背和颈部前伸的问题,建议尝试以下3个动作,可以同时矫正颈部前伸和含胸驼背1. 颈部支撑站立,这个动作可以加强颈部后伸功能,让颈椎回到正常位置。身体靠墙站立,脑后垫一块毛巾。然后挺胸手臂和肩部向后夹紧,同时回收下巴到最大位置。保持耳朵,肩峰,股骨大转子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向前迈出一小步,此时身体斜着,只有头部支撑墙面,固定身体位置不变,保持1分钟,做3组。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会感觉到颈部后侧以及斜方肌都在用力,做完以后会有轻微的酸痛,但是感觉会很舒服。2. 俯身抬臂下压,这个动作可以加强肩胛骨后伸和下压功能,同时改善胸椎和颈椎的过分前倾。身体俯身趴在床上或者地上,手臂伸直放在身体两侧,挺直胸椎回收下巴,让脖子回到中立位置,继续抬起手臂尽力后缩并靠拢肩胛骨,然后手掌朝双脚移动,并尽力下压肩胛骨,在这个位置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身体休息3秒,继续重复动作,一组做6次,做3组。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会感觉到脖子在用力,后背也在用力,同时需要伸直胸椎。3. 仰卧胸椎伸展,这动作主要是放松胸椎紧张的韧带和肌肉筋膜,然后胸椎回到正常位置,减少胸椎前凸引起的颈椎前倾。身体仰卧,找一个毛巾卷或者一卷纸,放在肩胛骨的位置,然后放松身体,打开胸廓,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肩部后侧尽力靠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这个状态保持5分钟,每天做3组。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尽力放松身体,多感受胸椎的伸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间盘突出和驼背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