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下班在租房死亡,工厂给丧葬费了,家属还可以起诉工厂员工疲劳过度引起死亡?

大家对五险一金的印象是什么

“是每个月工资发下来,总是瘦一大圈。”——职场中人说。
“是养老金和农村合作医疗,养老治病全靠它。”——普通居民说。

所以,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应该正在心疼毛爷爷。

而且,“只要能拿到足够的money,五险一金缴不缴都无所谓”,

有这种心态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而且乐见其成。

你问我怎么想?请问几个脑瓜嘣能敲醒你!!!

社保管你能不能喝上粥,是生存问题,

公积金能拿到最低住房贷款,是生活问题,

挣钱挣少是你的能力,才是发展问题,

当然如果有单位(公司)不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那么五险一金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会要求用人单位强制缴纳,

读完这一篇,相信你都会懂了,如果不懂,那就多读几遍!

这篇文章会很长,需要花费至少个半小时,准备好茶水瓜子,咱们马上开始。

2.五险一金的覆盖人群
三、社保断缴、转移问题
1.解读“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保公积金”
2.“打工一族”的养老金

五险一金分为两个部分

“五险”为一个部分,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社保,它是5个保险的总称

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医疗费用

养老保险:不再“靠儿养老”,有退休金(养老金)

生育保险:生孩子的补贴

工伤保险:因公受伤的补偿

失业保险:被辞后可以领取补助

注:我国的社保体系分为城镇职工社保体系和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这里只谈五险。

“一金”为一个部分,即“住房公积金”。

这是一笔和房子挂钩的钱,可用来贷款买房、租房、装修等,其中公积金贷款可以说是你能享受到的利息最低的贷款

到目前为止,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依然有一些公司没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这些既违法又影响征信的行为,投诉吧,让他坐不了高铁、飞机,更出不了国。

五险一金是给有工作的人缴纳的,上班族当然必须有,自由职业者有没有?

自由职业也是从业者,他可以自己选择缴费基数,只是公司那一部分也要承担。

没有工作的人,比如家庭主妇(煮夫)和孩子,智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在家务农的农民可以参加新农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其他城镇居民则参加城居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医保,大学生参加就读当地的城乡医保。

五险一金缴费数额=缴费基础×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是你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上限不能超过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不能低于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

缴费比率各地规定都有不同,大体如下:

就算按照图表里的最低比例,个人缴纳的部分也要占到工资的16%以上,公司缴纳的也要占到你工资的25%左右。

以月平均工资10000元,按上海2019年的缴纳比例算:

10000元的工资,个人五险一金扣掉1750元,公司需要缴纳3426元,也就是你实际工资应该是13426元,不过到手只有8250元,瞬间觉得不能爱了有木有。

如果你这么想,再敲你一个脑瓜嘣!

“五险一金”的好处绝对超出这个价值,超出你的想象!

五险一金,治病生育养老买房是它的基本功能;它还关系地区落户和购房购车,是各大城市限制人口户籍的共有政策。

以上海为例,拿到上海户口,需要“双7”:

a.持有上海居住证满7年;
b.持证期间缴纳上海城镇社保满7年。

在上海买房子,则要求已婚且在买房前连续缴纳五年社保。

甭管穷人富人,在连续缴纳社保面前人人平等

那么五险一金具体都有哪些福利?我们一个个来看。

医疗保险是五险一金中价值最大的部分,人人可投保,大病小病都能报销一部分。

因为具有国家强制性,所以它可以带病投保,具有其他保险都不具备的普惠性和互助性。

一般来说,本月缴医保,次月就可以用统筹账户报销,

半年或一年后可以用个人账户刷卡报销。

男性交满25年,女性交满20年,退休之后就能享受终身医保;

如果退休时缴费年限不够,可以一次性补缴剩余费用,然后才可以免费享受。

1)那么医保究竟能报销多少钱?

具体来说,医保报销限定在“两定点,三目录”内——定点医院、定点药费和国家规定的医保可以报销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服务设施目录

还设置有起付线和封顶线,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人群,报销比例也各不相同:

在职报销低,退休报销高;

门诊报销少,住院报销多;

一级医院报销最高,二级中档,三级最低。

上海在职人员走医保门急诊,刷完医保卡当年计入账户部分后,自掏1500元便可开始报销,几万块的门诊费用医保能报销50%-65%。(注意门诊报销上限)

如果是住院报销,先用医保卡刷掉1500元以后,在53万元以下的住院费用都可以报销85%,超过53万元的附加基金再报销80%。

2)哪些情况不能享受医保?

a.应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比如尘肺病;
c.应该由第三人(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如车祸;
d.应该由公共卫生负担的,比如新冠肺炎。

3)异地就医如何报销?

你在外地的医保不能拿回家乡报销,因为各省各地区的政策不一样,如果跨统筹地就医,就涉及异地就医医保如何报销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无论本地异地,医保卡都必须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才能使用。

由于门诊政策不统一,普通门诊的统筹直接结算仅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西南五省区试行,异地定点药店的购药(个人账户)刷卡也仅有部分地区(西南五省区)在试行。

a.医保可以异地统筹结算的情形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的退休人员,并迁户异地,例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或投靠子女落户的退休职工;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的人员,但未迁户,例如到大城市随子女居住的老年人、或外出务工农民、外地就业创业人员;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长期派驻、出差;

异地转诊人员——在本地就医,经医院判定需要转院到异地医院治疗,并开具转诊手续。(此必须看转诊地和医院的政策

向参保地(本地)医保部门办理备案(并选择就医地区)→ 带上社保卡(电子/实体)前往异地的定点医院就诊 → 可享受出院直接结算。

b.需要先垫付再报销的情形

异地临时就医人员,也就是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的:

不符合转诊条件(未开具转诊证明)而自行前往异地住院,或短期差旅异地时,突发状况临时急诊或住院。

这些情况暂时只有急诊住院才可报销,而且不支持异地直接统筹结算,

只能先持社保卡就医,垫付全部费用后,再凭病历和票据资料回本地医保经办部门报销

a.医保卡异地报销只限住院,门急诊部分城市才有;

b. 医保卡异地报销能报销的范围取决于就诊地医保政策,但能报销多少钱取决于你的参保地政策

也就是说,报销范围——哪些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可以报,按就医地(异地)标准来。

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报销限额——多少钱起报、报多少,都按参保地(本地)标准执行。

c.如果你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回到原参保地之后,医保报销资格可能被取消,也可能还能用,也有可能取消备案之后才能用,这需要你咨询参保地医保局。

当然,受限于各地政策不同,有问题拿捏不定,可以请拨打12333咨询。

养老保险就是我们的退休工资,工作的时候每个月每个月存钱,退休后每个月每个月的取钱,

而且养老保险的利息非常高,能达年利率8%以上,“躺着”等它保值增值。

1)我们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遵循“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养老金能拿到的跟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有关。

公司缴纳的进去基础账户,个人交的进入个人账户,超过缴费年限,退休后两个账户的钱都是你的。

个人账户简单,就是每个月你存起来的钱,按照8%左右的年利增长(当年缴入按单利,历年累计按复利)。最后假设你60岁退休就将累积的这笔钱分成139个月发给你。

基础账户能拿到的钱由一个复杂的公式确定,计算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你退休前的工资越高,当地工资越高,交的年限越久,你能从统筹账户拿到的退休工资就越多。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额÷计发月数(139个月)

可以看出,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多

要领取养老金,要满足三个条件:

退休还没有满15年的必须补满15年才能领,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一次性缴满:

1. 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
2. 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
3.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

但如果只缴满15年就不再缴纳,按照基础养老金公式,最后只能拿到社会平均工资的15%,可以说非常至少。

如果工伤导致退休,这笔钱由企业补满,自然退休则是自己补满。

关于养老金断缴的问题,会在下一节论述。

无论男女,企业都要为其缴纳

虽然生育保险为企业缴纳,个人不需要缴纳,但它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医疗险和养老险,在女性生育期间,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有三项:产假、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参保的女职工不仅能修超长产假(98天),在休假期间还有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生孩子的医疗费也可以报销一部分。

对男性来说,如果老婆自己有生育保险,那么他也可以休15天的产假。而老婆没有生育保险的情况下,除了产假之外,可以通过老公的生育保险来报销手术费产检费什么的,也能省个好几千。

a.产假:分为基本产假、产前检查、产前工间休息、授乳时间。

其他与产假相关的假期各地规定不一,具体参考当地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

另外,女职工还可以因为生育而请的假如下:

生育津贴就是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可以自己去社保网点领取,也可以拨给公司,由公司代付。

发放生育津贴的时间主要是产假期间和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计算如下:

产假规定98天,剖腹产属于难产又多15天,如果该女性上年度月均工资是6500,则她可以领到(6500/30)*(98+15)=24483元。

报销项目包括因怀孕、生育而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计划生育医疗费用

全国各地政策不一,报销额度也各有不同,以上海为例:

正常生育可报销3600元;

自然流程(大于四个月)可报销600元;

自然流产(小于四个月)可报销400元;

由于各地政策不一,还是以上海为例:

单一公司为职工连续缴纳至少9个月,或不同公司为职工累积缴纳至少12个月。

生育期间不要断交,否则报不了。

还有生娃前一定要先领证,未婚先孕的情况不能享受生育险待遇。

不申请、不认定、不赔偿

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亦称职业伤害,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工伤保险是为这类职工提供医疗和补偿的,保障其后续的生活,职工无须缴纳,由企业统一办理。

1)工伤保险待遇有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给钱+报销。

a.造成一般伤害: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资、交通食宿费;

b.造成伤残,除了a项,还有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c.造成死亡:丧葬补助金、伤亡补助金、抚恤金;

d.职工下落不明:抚恤金、工亡补助金、丧葬费(宣布死亡)。

其中最重要的是医疗费、停工留薪、伤残待遇工亡待遇

医疗费:工伤(或职业病)所需治疗费用全部报销;

停工留薪:工伤(或职业病)在不能工作期间的工资和福利按正常标准给付;

伤残待遇:工伤(或职业病)造成的身体残疾,按照不同等级(1-10级)给付;

工亡待遇:工伤(或职业病)造成的死亡,会赔偿给家人一笔资金,还有丧葬补贴等。

工伤认定属于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

所以在伤残后,一定要督促单位或者自己主动申请,主动维权,

切记,超过1年,不予认定

a.发生工伤事故或确诊职业病,紧急就医。
b.提出申请,分两种情况:
第一是单位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是单位未提交,本人/近亲属/工会一年内提出申请。
c.递交材料,一般包括:
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合同或其他证明),医疗机构、鉴定部门出具的证明,其他身份证明。
d.材料齐全,15日内出具受理申请决定书。
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出具认定或不认得决定书。

主要是指职业病因工受伤。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现行我国法定职业病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分为10类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具体如下:

a.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等);
b.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c.职业性眼病(如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d.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聋、铬鼻病);
e.职业性化学中毒(如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f.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等);
g.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如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等);
h.职业性传染病(如炭疽、森林脑炎等);
i.职业性肿瘤(如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j.其他职业病(如金属烟热等)。

注:详情请查看《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以上可以看出,职业病主要跟有毒有害物资相关,大家在意的996加班、积劳成疾、空调病、肥胖等等问题,都不算职业病。

受伤,字面意思就是身体受到伤害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则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是基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目的制定的条款。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三种: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上班途中见义勇为)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上班期间救火等行为也算工伤,老兵旧伤(服役时期)复发也算工伤;
b.上海期间受到暴力伤害算工伤。

工伤认定工伤等级鉴定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只有在工伤认定后,医治一段时间没好,或者留下后影响影响工作和生活自理,才会需要申请工伤等级鉴定。

也就是在工伤等级鉴定前,要申请工伤认定,而且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医疗期规定:

单位、本人(近亲属)提出申请——审核手里——专家鉴定——二次专家鉴定——结论送达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连续的病历材料。

5)“上下班途中”的工伤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上下班途中遇到自己非主责的交通意外可以认定工伤

怎么看这个定义?即路线、时间、目的地的边界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a.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b.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c.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d.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又如何定义的?

这两个概念比较宽泛,只要具有正当性,都应当予以支持。

a.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

b.上下班期间顺道买菜、接送孩子均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情况,若发生交通事故,应认定为工伤!

6)工伤险待遇的领取标准

只要企业按规定缴纳,就可以申请报销;

如果发现企业故意不缴或断缴,可以走仲裁,或者直接走司法程序。

主动辞职并不触发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是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的制度。

失业保险金只能拿到当地最低工资的一部分,缴纳时间越长,可领时间也越长。

领取时长一般为12-24个月,具体时限看当地省级政府规定。

2)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标准

如果连续两次失业,第二次领取失业金时,之前的缴费年限清零计算,所以两次失业必须间隔一年以上才能领取。

但你之前如果没领满12个月,可以累加到下一次,两次累加不能超过24个月。

3)2020年《关于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的通知》

a.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

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

应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自2019年12月起,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

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

b.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

2020年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

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不超过当地失业保险金的80%。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间不享受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失业人员年领取失业补助金期满、被用人单位招用并参保、死亡、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的,

注: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不核减参保缴费年限。失业补助金按月发放,从失业保险基金“其他支出”科目列支。

c.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

对《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参保单位招用、个人不缴费且连续工作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

及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2020年5月至12月,对2019年1月1日后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

参照参保地城市低保标准,按月发放不超过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

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的失业农民工,

按参保地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

d.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

2020年3月至6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人员发放的价格临时补贴

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

e.畅通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渠道

各地:要优化经办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取消附加条件,让参保失业人员方便快捷得到保障。

参保失业人员:可凭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件申领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一次性生活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可不提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失业登记证明等材料

经办机构:应通过核验参保信息库中的参保缴费信息,确认申领人员是否符合领取条件对应的失业状态,不得增加其他义务、条件或时限要求

失业保险只是国家给予的一项强制保障措施,做人要有危机感,不能只想着依靠国家。当然,就比如新冠肺炎的影响,这种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导致的失业现象,也应该大胆去领取自己应得的补助。

与买房、租房、装修最密切的就是住房公积金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全国最低,没有之一。它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份“基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与商业银行不同,住房公积金存贷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全国都一样,都比商业贷款利率低。

公积金贷款利率为贷款期限五年以下(含)2.75%,贷款期限五年以上 3.25%。通过与商贷利率做对比,相同的贷款年限,公积金在贷款利率上要低于商贷利率。因此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减少还款压力,节省贷款利息

2)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限

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且男性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不超过60周岁,贷款期限可按职工和配偶期限较长的一方确定。

购买二手房贷款的,贷款期限加房龄最长不超过50年。

与楼龄也有关系,砖混结构的楼龄加上贷款年限不能超过47,钢混结构的楼龄加上贷款年限不能超过57。

3)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要根据还贷能力、房价成数、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和贷款最高限额四个条件来确定,四个条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贷数额。

贷款额度={(月工资+单位和个人所缴公积金)×还款能力系数-现有贷款月还款额}×贷款月数

注:如果是夫妻双方,贷款额度可以翻倍。

贷款额度=房屋价格×可贷比例

贷款额度=公积金额度×n(一般为15)

各地政策不同,上海最高个人为50万元,夫妻双方最高100万元。

四种算法有些复杂,直接说结论:

地区限额算法<还款能力算法<房价比例算法<余额倍数算法

余额算法超出了地区限额,看地区规定吧。

4)住房公积金该不该取出来?

如果不差钱,存着也是一份积蓄,

取的前提看乘以15倍的系数是否达到地区最高限额

以确保自己将来买房公积金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5)住房公积金和商贷的比例控制

只有一个,就是用尽公积金贷款,不够再用商贷

6)住房公积金该不该取出来?

公积金最长可贷30年,相信大多数人都选择这个期限,可贷款时间越长,还款利息就越多,有没有一个最合理的年限呢?

上图可以看出,前期月供压力很大,但是到15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7000左右,夫妻二人承担压力就小很多了,时间再长一点月供下降不多,但是还款总额就要增加几十万了。

所以,贷款时间控制在15年最合适

能15贷款年搞定的房子,不是三四五线,就是不差钱。

三、社保断缴、转移问题

五险一金的重要,能看到这里的你想必已经知道了,所以大家都会不自觉冒出一个问题:

在现在换工作是常态,断缴了怎么办,有什么影响?

断缴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分开来说:

最大的是对买房落户、买车拍牌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了,很多大城市都实行社保积分落户的政策,

社保缴满7年才能落户,连续缴纳5年才可买房,
有居住证的情况下连续缴满3年才能买车
中间断缴补缴的都不算。

所以,社保断缴后的第一大影响就是落户买房资格会受到影响

一般是当月断缴,次月就不能报销了

对于其他的影响,各地规定不一样,

上海医保断缴后,有三个月缓冲期。
在缓冲期内交上,等6个月以后才能用,
超过缓冲期还没交,以前的医保缴费年限就会清零,重新交时,算是重新参加医保。
注意:是累积的缴费年限清零,不是个人账户里面的钱清零!

上海的职工医保缴满15年就可以终生免费享受了,但很多城市都是男要交满25年,女要交满20年才能免费享受。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断缴,因为一旦断缴超过3个月,之前的年限就浪费了。

生育险报销有三个条件:

生育险连续缴纳9个月或累积缴纳12个月;
生产当月在交纳生育险;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所以,如果生产当月没交社保,就不能报销,
第二个月也不能报销,还会影响连续缴纳9个月的条件。

国家规定至少缴满15年,退休之后才能领取养老金。

如果中间有断缴的,断缴时间不能计入缴费年限,只有员工足额补齐所欠保费和利息之后,才开始继续计算缴费年限。

并且,存在中断养老金缴费情况的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数额要比没有断缴的人一个月少几十块。

公积金是公司和你对半分,一起交,公司给你交100,你就交100,他交700,你就交700。
如果辞职了,自然公积金就处于停缴状态,
但对于短时间内不着急买房的人来说,公积金断缴影响不大,你断缴了之前缴的依然还在账户里涨利息。

a.对城乡养老保险的影响

基本没影响。城乡养老保险要求缴满15年,达到60岁才能领取,
在60岁前断缴的,可以补齐之前断缴的部分,继续剩下的继续缴就行,但补缴的时间不享受政府补贴。
在60岁以后还没缴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到15年,同样不享受政府补贴。

城乡医保实行的是一年一交,不交不用,如果当年断缴了,当年发生的医疗费用就不能报销,第二年可以继续缴纳城乡医保,报销第二年的费用。

当然,要强调的一点是全国各地的政策规定不一样,尤其是职工社保,所以一定要记得打社保局电话12333问清楚再行动。

断缴容易,续保就比较麻烦了。一般的办法有三种:

一家公司一般都是在每月15号给员工缴纳社保。
所以,如果我们要辞职,也要等到当月15号以后,等公司交完这个月的社保,
然后在下个月的15号前找到工作。

这样下家公司就会把下个月的社保也给你缴上,

当然有这类实力的人,通常都很抢手,也不怎么担心这种情况,

这里只是给那些打算换工作的人提个醒,辞职别任性。


对于辞完职还想思考几个月或者一年人生的人,也有办法:

2)以“自由职业者”自己缴纳

既然不打算立即工作,那就要有自己缴纳社保的意识。

很多地方都允许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继续缴纳职工社保

但只限职工养老和职工医保。

而且参与的职工养老企业负担部分要自己出,
参与的职工医保缴费基数只能按照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缴费比率也只能是在职职工的70%。

当然,如果不满足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保的人,也有闲钱,可以往下看。

如果我们不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去社保局缴纳,还可以在网上找一家靠谱的社保代缴机构进行缴纳。
这种机构可以给你全部都缴纳,但得花手续费,每个月平均50左右。
当然,所有公司要负担的钱都是你自己出。

一定要尽量闪电辞职闪电入职

出来工作,多数人最后都会选择回家,

而我们国家的社保并非全国统筹,而是省级市级统筹,

这时候必然要进行“转移社保”。

社保转移分“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

一般社保都是省级统筹,所以省内转移很方便,基本不需要什么操作。


只需要记住自己的公积金账号和保管好社保卡,
到新公司后提供这两个给相关经办人员,其他的我们就不用管了。

如果不同省级单位之间,就是真正的社保转移了

首先,五险一金中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以转移。

首先带上身份证和复印件到原社保局办理两个证明: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等到新工作地缴纳了一个月的社保以后,带着这两个社保证明去当地社保局办理社保关系转入。
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接入了公积金接续平台,
带着身份证和复印件,找到最近的公积金服务网点,填写《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申请表》之后,就不用操心了。

一个月不到,你就会收到办理完成的通知了。

1.解读“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保公积金”

公司按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缴纳,我不敢说死,80%以上的中小型公司都会这么做。

凭什么自己一两万的工资,比别人七八千的缴得还少。

五险一金缴费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缴费基数和缴费比率

在国家和地区已经把费率定死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投机?

决定不了比例,还不能改变基数了?

真正导致缴费差别大的就是缴费基数——有的公司会偷偷给你把缴费基数降低

一是公司用几张银行卡发工资,或者发现金;

二是工资分为底薪和绩效,底薪都与当地最低工资挂钩。

看似合情合理,但如果你想去告,一告一个准。

你敢告吗?你的同事怪你怎么办?

被整个公司区别对待,甚至有无霸凌风险?

这不单纯是个人对公司的矛盾,是社会问题。

希望随着法治的健全和法制意识的觉醒,

能够从社会层面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2.“打工一族”的养老金

大家都知道,在北上广深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明显高出其他地区一大截!

因为国家养老金的领取,遵循“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的原则。

所以在外“打工”后回家,社保等迁回后,影响较大的就是养老金待遇问题。

这里有个10年的限制问题,举个例子:

王华户籍在湖南老家,在湖南交的养老保险,最后也在湖南退休,退休后养老保险肯定在湖南老家按照湖南老家的标准领取。

王华户籍在湖南,但在上海缴了至少10年的社保,最后在上海退休,退休后养老金按照上海标准发放。

王华户籍在湖南,在上海缴满了10年的养老保险,然后他转到北京工作,缴纳五年社保后退休(退休地不满十年),那王华的养老保险关系将会被转回上海,然后按照上海的标准领取养老保险金。

王华户籍在湖南,在上海干了5年,在北京干了7年,在深圳干了6年,然后退休(退休前每个地方都没有缴满十年),那王华的养老保险账户将被转到湖南老家,按照湖南的标准领取养老金。

王华户籍在湖南,全国各地转来转去,最后退休了,但是养老保险还没缴满15年,可以按照规定确定一个补缴地,在补缴地缴满并领取养老金

以上可知,只要在某地缴满社保10年以上,退休后养老金就按某地算。

但是又有几人能在北上广深待满十年?还要面对企业不足额缴纳的问题!

更可悲的是,那么企业正常缴纳,没有10年,你也享受不到!

买不起房,拿不了户口,也娶不起新娘。

不如回家,有山有水有田更有好看的姑娘。

地区不平等是社保最大的问题,也是未来社保可能改革的方向!

啰哩吧嗦说了很多,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启发;

感谢国家的强大,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强大的红利。

关注 ,教你买保险省一半的钱。

咨询时间: 10:20:52河北-石家庄海事海商

当前在线律师5,506位,如遇类似法律问题,立马咨询!

  • 先向劳动部门要求进行认定,如认定为工伤,可按照工伤的标准要求。

  • 应该不构成,因此不存在量刑问题.

  • 地区:河北-石家庄咨询电话:

5,506位律师在线立即咨询律师,3~15分钟获得解答!

负主要以上责任造成受害人重伤以上的涉嫌犯罪。 如果事故中有人受伤,建议受害人住院治疗;如果有财产损失,建议做财产损失评估。住院治疗终结和定损后,才可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赔偿数额的确定基于几个方面,一、是被害人的年龄及其家庭成员年龄结构;二是受害者伤残等级;三是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四、是否继续治疗和康复;五、对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等等,法律问题确实很复杂,而且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相当复杂,是以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来区分的。也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律师的分析不可以作为依据,只有起诉后向法院申请鉴定才能够作为有效法律赔偿依据。涉及人身损害的不要超过一年的诉讼时效。如果起诉,建议及时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如果有交强险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交强险不足以赔偿的部分,再按照事故认定书确定的责任大小承担。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损失和精神赔偿等。交通事故死亡死亡赔偿金=该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X20;年丧葬费=该省在岗职工月工资 X 6;被抚养人生活费=孩子计算到18岁成年、70岁老人计算5年、每年标准为该省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老人要看在那里生活,如果是农村生活,那就参照农村消费性支出);精神抚慰金=5-8w。交通费、住宿费等等其他项目,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索赔。

如何量刑要结合肇事人的责任大小(参照交警事故认定书)、事故后果等因素确定。能否争取到缓刑一般要考虑是否对受害人或其家属进行了赔偿并取得谅解等因素。至于受害人的赔偿数额,需要结合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计算,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等项目,构成残疾的还有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项目,构成死亡要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职员工在家突然死亡赔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