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往我车上扔鸡蛋,我把人家车砸了,算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吗?还是民事纠纷?

人在路上走,祸从天上来

高空抛物伤人事件频频发生,

甚至走在路上也会心惊胆战,

就怕突遇“飞来横祸”!

11月16日晚,西山区润城11期却发生一起高空坠物事件。两块玻璃从天而降,险些砸中了在楼底散步的田先生及其妻子,但因夜色已晚,无从知晓何人所为。

小区频繁出现高空抛物现象,究竟该如何监管呢?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出16条具体措施。根据《意见》,故意高空抛物最高将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故意高空抛物为何会有如此“待遇”?

先来看看高空抛物的杀伤力有多大

图源: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

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损

从18楼高甩下来就可以砸破人的头骨

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

高空抛物、坠物的危害性

再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几个真实案例↓↓↓

一袋瓷砖从天降砸倒潘大妈

今年8月1日,家住昆明市幸福邻里小区的潘大妈中午买完菜回家,刚走到单元楼下就遭遇“飞来横祸”,一塑料袋的瓷砖突然从天而降,正好砸在她的头,致其当场倒地,头部血流不止。

梁源小区4组团一住户窗台上种植有各种花草,还摆放有杂物。

17楼窗台上檐水泥块突然脱落

9月19日早上,昆明万科魅力之城一期8栋发生了惊魂一幕,17楼一户人家窗台上檐的水泥块突然脱落,把单元门口的玻璃雨棚砸了个大窟窿,当时正值居民出门高峰期,万幸的是没有伤到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7楼一户人家的窗檐脱落 住户供图

公寓外墙雨水管脱落砸中楼下3辆车

10月10日,昆明市创意英国国际公寓D座4楼以上外墙50多米长的PVC雨水管突然脱落,砸中停放在楼下的3辆小轿车,其中一辆车的挡风玻璃被两根1米左右的雨水管道直接戳穿。幸运的是,当时3辆车中都没有人。

玻璃飘落摔得像放鞭炮一样响

11月15日晚,家住昆明市润城11期的住户田先生遛弯时险遭“飞来横祸”。

田先生介绍,当时有人看到有东西突然从上方飘落,他的妻子和另一住户便跑开了。“我本来蹲着,立马闪开,突然就有玻璃掉下来,摔碎的声音像放鞭炮一样响。如躲闪不及时的话,估计就要危及生命了!”事后,田先生立马报了警。民警也赶到小区进行调查。

田先生说,最让他气愤的是,类似高空坠物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住户曾多次向物业反映,但情况并没有好转。

实力五星彩园小区里,各种花草悬挂在阳台上。

类似这样的高空坠物、高空抛物事件,在昆明已发生过多次。

此前,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多停留在道德谴责、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上,肇事者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往往无法形成足够的威慑力。这或许也是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高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吴兆祥介绍,2016年至2018年的3年间,全国法院审结高空抛物坠物民事案件有1200多件,其中有近三成因高空抛物坠物导致人身损害;受理刑事案件31件,其中超五成造成被害人死亡。

随着《意见》的颁布实施,一道高空安全网在昆明上空筑了起来。

《意见》明确,刑事审判中对故意高空抛物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针对侵害人难确定的老问题,最高法强调,法院要最大限度查找确定直接侵权人。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春光:

《意见》进一步强调和明晰了与高空抛物、坠物相关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问题,为公检法机关处理相关案件指明了方向,对统一裁判规则,避免“同案不同判”意义重大;强调了行政相对方和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的责任,为受害人维护权利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强调预防,注重对性质恶劣行为的严惩,为相关行政执法机关敲响警钟,也为高层住户发出警示,对提高相关机关和人群的责任意识有积极意义。

云南曲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段彪永律师:

《意见》的出台,对高空抛物、高空坠物的各类情况的裁决都有了更加细化的标准。

高空抛物行为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矛盾纠纷。《意见》从源头治理和预防,依法惩处高空抛物、坠物犯罪行为,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民事案件,推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4个层面,提出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司法解决方案;还明确了通过依法判处侵权纠纷案件和惩处犯罪案件,实现惩戒违法犯罪个案的目的,同时起到以案释法,加强法治宣传的效果。此外,《意见》对以往症结的突破可圈可点:

区分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两种情形,定性更加准确,裁判更加合理。

“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依法从重惩治高空抛物犯罪”“准确认定高空坠物犯罪”3条规定,强化了刑事责任,彰显了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的决心。

要求人民法院综合运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最大限度查找确定直接侵权人并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对“多次实施”“经劝阻仍继续实施”“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等5种情形从重处罚,有利于发挥法律震慑功能。

物业服务企业如未尽到义务致人受到损害的,也要追究其侵权责任等,有利于更好地平衡高空抛物、坠物的法律关系。

所以,家住高层的住户,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安全,都需要更加注意了!

凯苑小区高楼上摆放着各种花草和杂物。

停在楼下的车子被从天而降的花盆砸了个坑,

想讨说法却不知道该找谁……

这是不少高空坠物受害者面临的困境;

直接侵权人查找难、影响面广、处理难度大……

《意见》的落实更多的是需要一些落到实处的措施,如物业服务企业应积极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巡查和维护等义务,必要时应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可直接锁定侵权人;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积极主动向物业服务企业、周边群众、技术专家等询问查证,加强与公安部门、基层组织等沟通协调,最大限度查找确定直接侵权人。

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当落实责任意识,减少建筑物坠物的可能性;司法机关应当对于故意抛物等性质恶劣行为加大惩处,起到一般预防的作用;借助《意见》出台契机,应当加强对高空抛物、坠物的危害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住户的责任意识。

参照《意见》,在昆明常见的这几种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分别可能会受到怎样处罚?对此,李春光进行了深入阐释。

这几种高空抛物、坠物行为都要处罚↓↓↓

高层建筑外部构筑物落下

需要看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责任人是否存在过错,如存在过错,导致他人损害的,需承担侵权责任;如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责任人存在刑法意义上的过失,且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损害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及附带民事责任。

未成年人失手将玩具、鞋子等生活类物品从高层抛下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如造成他人损害的,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没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减轻其侵权责任。但应当注意,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法律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自己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从刑事责任角度看,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仅对部分故意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失手抛下不构成故意,不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若其失手抛下物品构成过失,构成过失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多次将玩具、文具等从高层扔下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与上一情形相同。

从刑事责任角度看,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若多次抛下物品构成故意,且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若满足故意伤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罪的其他条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高层住户家中衣架、花盆等落下砸中车辆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从刑事责任角度看,住户故意用衣架、花盆等砸车辆,且造成损失达到入罪标准的,应当按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责任。如衣架、花盆等是过失或意外坠落,不承担刑事责任。

这5种情形高空抛物从重处罚

对于高空抛物犯罪过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经劝阻仍继续实施的;

●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的;

●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力五星彩园小区里,水管裸露在高空中。

查证、取证难,是高空坠物、高空抛物难管理的一大关键环节。一旦自身生命健康、财产受到高层抛物、坠物的危害,面对取证难,有何解决建议?又该如何维权?

维权、取证可以这样做↓↓↓

受到侵害后,应及时保存和固定证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

若证据存于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行政机关的,可自己申请或请求司法机关予以调取。

第一,应当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第二,如果侵权人构成刑事犯罪的,司法机关已提起刑事诉讼的,被害人可以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程序,并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第三,若过程是刑事犯罪,而公安机关未立案的,被害人可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兴隆花园小区楼沿上种植有花草。

高空坠物致害事件重在预防!

最后谈谈如何减少高空坠物致害事件的发生,

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小区物业或高层建筑管理方

◎应对高层楼房的隐患定期巡检排查,放置警示标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隐患。

◎在小区安装监控,利用技术手段防止举证困难。但是,这种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只能是建筑物外围,不得侵犯居民隐私。

◎要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时刻认识到随意抛物不仅触犯道德底线,还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危害,甚至触犯法律底线。

◎对自家设施要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如墙皮、窗户、空调支架等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

◎要留意自家阳台、窗台上的花盆等容易被风吹掉的物品,避免因大风、暴雨等天气原因造成高空坠物。

◎提高警惕,注意高楼墙面装饰物、窗户玻璃碎片等坠落物和其他丢弃物,留意警示标识和安全围挡设施,雷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或户外活动。

才知道高空坠物的危险?

头顶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珍爱生命,杜绝高空抛物!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双双 图片:刘凯达

部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都市时报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吵架把别人的车砸了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