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只自行车坐垫的减震性能高低?

  • 进货单中暂未添加任何货品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PAGE PAGE 100 山地车轮胎图文全解 好吧 还是全文转载 虽然本文中的大部分是竞赛用产品 但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各种品牌尤其是胎纹还是有好处的 山地骑行本身就讲究安全性和抓地性。一条深胎纹的轮胎基本上可以满足紧急刹车、碎石跳跃的骑行需求。山地车胎宽从1.5到2.3 不等。骑行阻力也是随着胎宽度加大而递增的。不过真正的比赛中,胎纹的选择学问从雨天到沙土路面各不相同,这里我们不用多想,只须选择宽大深厚的外胎即可。北京单车市场非常的不科学,买giant atx 740 的车辆居然配2.1的宽大外胎,使每个骑它的人都发出嗡嗡的风车声,骑着它费力百倍。 影响骑行阻力的因素还包括轮胎外表的花纹结构。花纹越浅、中间部位棱角越少的外胎骑起来阻力越小(这里可以理解为外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骑行者压力下的大小变化,面积越大阻力越大)。同理,外胎两侧的花纹越高,下坡中拐弯感觉越好、平路快行越累。所以,知秋在这里建议只要你不经常玩耍跳跃、落山的游戏。一条1.95以下(含)的外胎足以应付北京周边的各种环境。 另外补充一点,轮胎骑行阻力的大小还与胎面弧度息息相关。试想一下,一个瘪球肯定没有一个充足气的皮球滚得远,说明了凸面与地接触小自然阻力小。换作自行车轮胎,道理同样:优秀的外胎(例如:maxxis系列)可以将气压打得很足,而且中凸边陷,行进轻快;国产的劣质外胎(受橡胶提炼技术影响)厚边笨重、两边突兀、骑起来嗡嗡作响,只能用作需求摩擦的DH。故此,我们在选择外胎时,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经验试购。 市面上有一种平头胎,价格大概80、90元一条,轮胎中间部分平滑顺直,两边的部分突兀而强厚。直线骑行时纵向阻力不大,变向转弯时横向阻力加大,兼顾越野和公路的要求,很适合山地车骑手长期使用。 山地车小贴士:前胎装平头(光头)轮外胎 + 后胎装突纹外胎 = 平路省力兼顾越野。 三、轮胎的简易保养 除了每次骑行之后都要仔细地为轮胎去除杂物,如石子、玻璃……之外,再说说之后如何办:清理轮胎之后,用水清洗轮胎,再用干净抹布擦干净,要避免油脂、碳氢化合物、腐蚀性物质粘到车胎上致使轮胎变质,也要防止阳光直晒。如果长时间不是用自行车,应该轮胎充气到70-90psi(5-6bar)指公路车,平衡放置. 另外一个原因:轮胎打气不足的话不但容易爆胎速度也上不去,还有就是法式气嘴的结构所致,气越足越不容易跑气。我现在要两周才少量打一次气。正规来说当然是每次骑完都要放掉一部分下次骑之前再打满,但我懒得这么做了。正新的内外胎配合的很好,如果打气很足就会封得很严实。我只有打不足气的时候才会发现进沙。 四、到底选择一次性买贵还是随时换新? 轮胎不像钢架,始终敌不过尖利的物品 。200元一条的轮胎和70元一条的外胎遇到非常锋利石子结果都差不多,内胎更是如此,别指望它能避过爆胎的风险。高价的内外胎肯定比较抗老化,但是用起来始终没有新的顺手。如果你偏是觉得非那500元一对的公路车胎才像你用的,你真的把它们买回来了,也许有一天你会感到更失落...其实就用那些类似于正新不超过70元一条的外胎,15元一条的内胎。那500元就足够你买上5条外胎10条内胎还能再加一盒补胎工具。一出问题就把旧的不要换新的上阵多爽啊。买米其林的胎我就也不相信其一条能让你骑5000公里都安稳。特殊说明:在15天以上长距离骑行中,一副高品质内、外胎还是可以减少你不少载荷 顺便说下用KENDA(建大)K1047后的感受。从马吉斯TT2.0换成K1047。马吉斯TT这胎抓地力好,摩擦力也好,所以导致滚阻比较大,声音也大。这胎在马路上骑的时候稍有点吃力。公路上以40KM路程来说,一般巡航平均速度为23-26,体力稍好可以达到26+。第一次换上K1047时,内心第一反映就是:我了个去!这TM是传说中的光头胎么?(稍夸张-.-)这胎明显更适合公路,越野还是换K1010或TT之类的吧。否则可能会悲剧的。公路上以40KM路程来说,巡航平均25-30无压力,体力稍好可以达到30左右。上坡下坡明显给力,但要注意一点:20+时速刹车时请不要暴死后刹,容易漂移(下山时尤其要注意!) 山地车补胎流程图文全解 首先介绍车胎损坏的四大情况1.蛇咬(车胎磕直角,轮圈的两行导轨击穿内胎,形成两个破洞,故名蛇咬)2.扎胎(人品不好,荆棘居多,另外也有铁钉,吧友阿西曾经碰到图钉)3.爆胎(气压太大了,或者重口味落地导致爆裂)4.橡胶劣化(时间长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本教程针对普通山地车胎 真空胎神马的暂无。。。 先倒放车子 拆后轮然后摆开你的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坐垫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