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人社局对副高职称女干部延迟退休相关规定?

导语: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所谓退休年龄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后就能退休,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使得国家不得不调整退休养老制度,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已经决定延迟,养老金并轨制度也已经实行。那么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怎么规定的呢?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女职工退休龄,厅级干部退休年龄等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职工现行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延迟退休的最新规定

人社部部长在署名文章时再次提及: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

一时间,这项关乎所有职工就业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风口浪尖。

其实,更早之前,人社部曾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四类人将受延迟退休影响,其中70后影响最大。

按照改革方案:从开始,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知道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担任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书记、省政府省长、副省长,以及省、市、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检察院主要负责干部的,正职一般不超过65岁,副职一般不超过60岁。担任司局长一级的干部,一般不超过60岁。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满十年的;

2、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也称延迟退休者的,简称延退,是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和地区正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从开始,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对于居民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1) 公务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

(2)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

(3)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在提高,国家就适时对做了许多的调整,那么退休工资调整的政策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西青律师在下文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退休工资调整的政策有哪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0〕22号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生产建设兵团:

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三、调整办法。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在提高,国家就适时对退休工资做了许多的调整,那么退休工资调整的政策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西青律师在下文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确定职工。普通职工是女性满50岁可退休,机关企事业单位女干部要满55岁。男性则为60周岁。所以要想正常退休,必须要达到规定的年龄。

2.准备人社局材料。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例,如果职工达到规定的退休条件,则要将一些材料准备好。首先在人社局系统操作退休申请,待申请通过后,从系统里打出退休人员审批表以及报批表,一式三份。并准备好3张一寸照片.

3.盖好相关的章。如果职工有证,也要拿着这个证去人社局办理领取独生子女费的审批表。先盖好单位的公章,再去人社局,财政局相关部门盖章。

4.准备好去局的材料。人社系统做好退休操作后,那么还要去社保局机关养老科办理保险手续。现在的发放已经由财政局转为社保局发放了,所以要根据社保局提供的相关表格,按要求填写好,并复印好退休审批表、报批表,以及独生子女表的复印件,盖好单位的公章,交于社保局机关养老科。

一般机关养老科的表填写会在15号后去办理。人社局在手续办完后,会给予职工一个,把照片贴上去即可。但是除了机关养老科的手续办完后,待下个月15号之前,要去征缴科申报当月保险。

6.完成当月保险减员手续。

月初去申报当月保险时,要填写职工在职转退休表, 一式两份,即减员表。交于社保局工作人员,进行当月的保险人员变动,完成医保手续的办理。最后,整个退休手续算是办完了。

退休年龄延迟时间表确定

公务员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三中全会中央已敲定,1、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1966年出生的推迟 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2、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 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1、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 吉林省委组织转发中组部 人社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吉组通字[2015]3号),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有副高资格证书还是聘任到副高岗位上(兑现副高工资)?

2、女性高级职称的女性,在退休之前报名评副高职称,等待答辩,但在退休之日还没取得副高职称的,这种人员是在年满55周岁退休还是答辩后是否评上副高再办理退休

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好,第一个问题如果您已持有副高资格证书就可以在60周岁退休,第二个问题,由于津南疫情特殊情况,答辩时间无法确定,详情可咨询靖宇职称科,联系电话:。

我想了解一下,事业单位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那有没有哪个文件规定53岁就要转非领导职务呢?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想了解一下,事业单位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那有没有哪个文件规定53岁就要转非领导职务呢?

事业单位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没有文件规定53岁就要转非领导职务。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016年领导干部退休年龄规定文件,领导干部退休年龄规定多少岁

您好!2016年女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谢谢阅读!

有没有文件规定事业单位高空作业的职工退休年龄呢?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领导干部到达一定年龄后(还没退休),离开领导岗位,担任“非领导职务”,这个年龄如何定义?

这个文件中有明确的年龄界定,供参考:

关于接近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的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国办发[2000]64号)和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号)的通知精神,为加快集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战略,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对接近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实行退出领导岗位。

1、集团管理的集团直属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集团外派主要领导干部)凡距法定退休年龄三年的(男年满五十七周岁,女年满五十二周岁);
2、集团管理的集团直属单位副职以下领导干部、集团机关正副职部门长和集团外派非主要领导干部凡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的(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 
第二条、工资等待遇 
1、距法定退休年龄三年(或五年)内的领导干部:每月发放工资标准按照本人退出领导岗位前职务基本工资、一定比例奖金(不含承包奖)和各类补贴之和。
基本工资:已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为本单位在职对应领导干部基本保障工资;未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为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没有岗位工资的单位有职务补贴可参照),待所在单位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时改为对应基本保障工资;
一定比例奖金:已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为本单位在职对应领导干部薪点工资的50%;未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为本单位在职对应领导干部奖金的50%,待所在单位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时改为对应薪点工资的50%。
各类补贴:已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为年功工资;未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的单位按在岗办理,待所在单位实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度时改为年功工资。 
外派人员参照岗位薪点工资制度方案执行。
2、通讯包干费用正职领导(指集团直属单位正职领导、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和集团外派主要领导)每月100元、副职领导每月70元;医疗待遇按各单位现行规定办理,遇国家医改政策调整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它福利待遇按在岗办理。
第三条、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1、各类社会保险按退出领导岗位后实际享受的待遇缴纳,住房公积金按原规定办理。
2、各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按规定办理;个人部分由企业从其工资中代扣并负责办理。
1、退下来的这些领导干部,他们长期在领导岗位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了继续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使他们能够继续为企业献计献策,根据集团的工作需要,集团拟成立政策咨询临时机构,组织退出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对口开展调研、咨询和有关政策研究等工作。
2、日常管理按原渠道进行。
3、原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即条款内容(工作岗位)变更,其他相关事宜按本规定办理。
4、退出领导岗位后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1、厅和省交通运输控股公司管理的领导干部按厅和省交通运输控股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2、本暂行规定今后若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本企业改制工作等有相抵触,按国家规定和改制工作等所采用的规定办理。
3、本暂行规定从下文之日起开始实施。

强烈要求事业单位的女职工和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不一样55岁。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还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吗?

1、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年龄进行了初步规定,国家级领导干部一般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五年,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职务累计达到十五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规定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该文件同时还规定,党政领导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达到退休年龄、健康原因、辞职或罢免等情况者,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2、员工达到退休年龄,便依法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原劳动合同因为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自动终止。单位返聘员工的,这时员工与单位之间关系的性质便从原来的劳动关系转变成了民事劳务关系。单位聘用达到退休年龄的普通工人也可以称之为返聘。

事业单位 为什么不设非领导职务

1993年8月14日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类。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从法律层面上,再次明确了这一职务分类。
从上面可以得出非领导职务只是适用于国家公务员,不适用于事业单位,故事业单位不设非领导职务。
领导干部由于各种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享受相应级别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

副厅局级女领导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是55岁。

国家规定的干部退休年龄男60女55,正省部级65。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另外1978年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女干部离休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工作,年满五十五周岁的处(县)级女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一时尚无适当接替人选,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根据本人自愿,经所在单位审查同意,报任免机关批准,其离休、退休年龄可适当推迟到6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象正部级以下女干部都是55岁退休,处级以上特殊情况需要,可以延长到60岁。

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地十四章对公务员退休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注:2015年4月1日期,中组部、人社部发文,规定初级以上干部女性年满55岁可以延迟到60岁退休)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除公务员法规定外,对确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殊技能的正厅级干部,经过组织批准,可以延迟退休,但一般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五年。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厅级干部一般提前三年退居二线。

公务员由领导职务转任非领导职务有何规定

领导干部由于各种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享受相应级别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高以上职称延退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