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兑酒中可能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对吗?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白酒的了解越来越多,即便是一般消费者,也知道长期喝勾兑酒对身体不好。很多人更是谈酒精色变,也有很多酒厂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酒是勾兑酒。

我国现在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70%的白酒归于非纯粮酿制的酒精勾兑酒。虽然国家标准对食用酒精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酒精酒也有相应的生产标准,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用酒精酒是安全的。但是增加食用酒精勾兑与纯粮酿制酒本钱悬殊至少在2倍以上,可是白酒企业却会集“用而不标”。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下食用酒精勾兑的酒精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酒精酒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酿酒消耗的粮食供应不足。

然而吃喝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甚至于有些人饭可以不吃,酒是不能不喝的。酒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怎么能让它就此断了传承呢?

如何解决粮食和酒之间的矛盾呢?

经过多年研究,轻工业部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等主要的粮食,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酒精酒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答案是能喝,只是在口味上无法和固态法制成的白酒相媲美,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食用酒精勾兑酒对人体健康伤害比粮食酒大。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其酒质比较差,喝起来上头,口感粗糙,喝醉头痛。

如今白酒市场上大多都是食用酒精勾兑酒,因为这样的酒成本低,价格便宜,生产周期短。同时也成市场假冒伪劣高档白酒产品的重灾区,稍不留心就会买到这类酒。

而之所以很多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喝了会头疼,是因为厂家在勾调过程中添加了各种脂类、酸类、醛类等不符合科学的比例。因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固态法白酒,如果各种脂类等物质的比例和含量控制不好杂醇油多的话,同样会导致酒后头疼。

所以更严格的来说: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还不够。

答案肯定是一些无良的商家(从某一方面来说消费者也有一部分责任)。因为有良心的商家他必定在酒标上诚实的标明酒的成分,让消费者自主的去选择,介意的可以不买,不介意的可以购买。而偏偏有些厂家(不只是小厂),明明是液态法白酒或者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非要自欺欺人说是固态法白酒(或者标注为陈酿),以虚假宣传的方式欺骗消费者而谋取暴利,这种行为其实已经上升到违法的层面,需要严厉抵制。

食用酒精其实也是粮食做的,它的原料或是薯类,也可以是玉米和谷类。生产工艺是液态发酵法,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只不过,生产食用酒精走的是机械化生产道路,几天时间,原料就变成了高纯度的酒精,这样制成的又叫液体发酵法普通白酒。

那说食用酒精可怕,倒不如说,可怕的是工业酒精制成的、可要人命的假酒,更可怕的是为了香气和口感不惜在食用酒精中添加大量香精香料添加勾兑出来的酒。

低仿酒中的工业酒精含有的甲醇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一般来讲,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 总之,这些酒长期饮用,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多喝。

再者,喝酒伤身,也是一样的道理,少喝或许还有治疗的效果,多喝则无益。

很多人一谈到“酒精酒”就不自觉的想起了“假酒”、劣质酒、掺假等等,不可否认,促成这些不好印象的原因当然是白酒市场的不规范造成的。也因此,食用酒精一词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原罪的……

在很多人看来,酒界里有些词是生而带有“原罪”的,然而,事实是否真是如此?那些在我们眼中十恶不赦的“罪词”也可能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真相。


工业酒精勾兑酒致人亡 提醒消费者严防甲醇中毒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近日发布2004年第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公告要求,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白酒;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以防甲醇中毒。

  今年以来,我国发生多起甲醇中毒事件,造成31人中毒,其中11人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湖南安化县村民因饮用工业酒精勾兑成的“米酒”致使13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湖北省

枝江市村民因误饮工业酒精致使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根据1996年9月卫生部会同质检、工商等7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甲醇及非食用酒精产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工业酒精和其他非食用酒精必须按标准和要求在包装容器上注有“不得食用”的警示标志。

  甲醇又称木醇、木酒精,为无色、透明、略有乙醇味的液体,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谵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勾兑酒对身体有害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