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冷知识哪项运动的冰鞋在设计上更向拖鞋

冬奥会“冷”知识来了:花滑为啥转不晕?花滑场地是真的冰吗?花滑都有哪些重要赛事?

【冬奥会“冷”知识来了:花滑为啥转不晕?花滑场地是真的冰吗?花滑都有哪些重要赛事?】

在“双奥之城”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冬奥元素为年味增添了运动“风味”。盛会举世瞩目,世界翘首以待。因有冰雪为伴,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相比更多了一份魅力。

冬奥会历史上,也有许多或有趣、或奇妙、或让人吃惊的事情。一起了解下关于冬奥会的那些冷知识吧!

【资料图】【图文无关】冰雪运动爱好者体验滑雪登山。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花样滑冰的裁判会按照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高为6分。

花样滑冰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相继在德国、北美地区国家迅速开展。 1892年,国际滑冰联盟在瑞士正式成立,并制定了该项目的比赛规则。1872年奥地利首次举办花样滑冰比赛。1882年,奥地利花样滑冰选手弗列依和他的妻子在维也纳冰场手拉手跳起了双人舞后,诞生了双人滑。1896年在俄国彼得堡举行首次世界男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1990年,亚洲滑冰联合会成立。

【资料图】【图文无关】王福林老人在新疆塔城市快活林冰场向一名滑冰爱好者指导滑冰技巧。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冷”知识:花滑场地是真的冰吗?

花滑场地用的都是真冰。

花样滑冰比赛是在长6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冰场上进行,非国际滑联举办的比赛其场地最小不得小于56米×26米,冰的厚度不少于3-5厘米。

冰面要平滑并保持无线痕,大型竞赛应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场地,以便安排训练,其中一个可安排图形比赛,其他项目可在另一场地进行。规定图形竞赛,应有适当图形。

【资料图】【图文无关】王福林老人在新疆塔城市快活林冰场。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此外,花滑运动员的鞋子也有讲究。

花样滑冰的冰刀与普通冰刀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前端有着“刀齿”。

刀齿主要用在跳跃中,不应用在滑行和旋转中。冰刀以螺丝固定在冰鞋的鞋底。高水平的花样滑冰选手通常都会定制冰鞋和冰刀。冰上舞蹈的冰刀后部比其他项目的要短1英寸,这是为了满足舞蹈对双人近距合作和精细步法的要求。选手穿着冰鞋在冰场外行走时,要在冰刀外套上硬塑料的保护套,这是为了避免冰刀被地面磨钝或沾上灰尘杂质。选手不穿冰鞋时,则用软套保护冰刀,它可以吸收残留的融水,防止冰刀生锈。

【资料图】【图文无关】王福林老人在新疆塔城市快活林冰场小坐,回忆年轻时光。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冷”知识:花滑为啥转不晕?

直立旋转、燕式旋转、躬身旋转……赛场上的花滑运动员,不断重复着旋转、跳跃动作。无论动作多复杂,总能在完成高难度旋转后,保持优美滑行。花滑运动员们为什么转不晕?

事实上这与前庭系统的感知有很大关系。当人体快速旋转,眼睛需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而基于本能反应,人体会尽力维持正常视野。

中国冰舞运动员王诗玥、柳鑫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转圈后的两秒内是什么也看不见的,要去找参照物,然后在肌肉记忆帮助下快速恢复,全情投入继续花滑,成年累月的扎实训练很重要。

●“冷”知识:花样滑冰都有哪些重要赛事?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由国际滑冰总会(ISU)主办,各成员国(或地区)的业余运动员参加的花样滑冰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常在三月)。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包含四个单项: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冰舞。各单项的第一名享有该年度“世界冠军”的头衔。本赛事与冬奥滑冰比赛、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为国际滑冰总会主办的四大世界顶级花样滑冰赛事。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简称花滑欧锦赛,是国际滑冰联盟(ISU)主办的四大世界级花样滑冰赛事之一,每年一月份举行。1891年第一届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在德国汉堡举行,

亚洲冬季运动会简称亚冬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lympic Council of Asia)主办。是亚洲冬季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国。

·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

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是国际滑冰联盟(ISU)主办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六个分站赛中的第三站,中国滑冰协会(CKA)参与合办,每年11月中上旬举行,举办城市并不固定。

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花样滑冰比赛,分为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四个比赛项目,每年举办一届。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百度百科

奥运冷知识哪项运动的冰鞋像拖鞋

您好!在冬奥会中,速度滑冰运动的冰鞋长得很像是拖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编者的话: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在大年初四(2月4日)正式开幕,全球热爱冰雪运动的人将共享这场体育盛宴。相对夏季奥运会,很多人对滑雪、滑冰、冰球、冰壶等冬奥项目了解较少,其中的一些冷知识可能更无从知晓。本期,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读者们在观看赛事时不妨也有些谈资。

1.冬奥会举办地是越冷越好吗?

冬奥会举办地肯定不能太暖和,但也不是越冷越好。因为温度太低既不利于运动员水平发挥,也容易导致冻伤,所以大多数冬奥会举办地都是在有雪但不是特别寒冷的地方。国际奥组委要求,冬奥会举办地的极限温度不能低于零下17℃。

2.为什么滑雪比赛反而怕下雪?

雪上项目在室外,受天气影响较大。首先,下雪会对赛道造成影响。一是下雪时伴随升温会影响赛道的雪温和雪质;二是降雪带来的新增积雪会使赛道表面松软、摩擦力增大,不利于选手发挥。其次,降雪天气能见度低,会影响运动员和裁判视线。

3.滑雪场上的雪是天然雪吗?

一座5S级的滑雪场至少需要1.8万立方米的雪才能堆满一条1000米的初级滑雪道,我国只有北方地区少数滑雪场有可能使用天然雪,其余大多数滑雪场都需要人造雪,雪温要求低于0℃。人造雪主要利用的是压缩空气型造雪机,工作原理是将过冷水和压缩空气混合、喷出,让水雾化成无数小水滴,形成晶核,喷出的空气会将这些晶核散播开,进一步与水汽接触,让晶体“生长”,模拟自然雪的形成。

4.滑冰场的冰为什么是乳白色?

过去滑冰赛场的冰面呈奶白色,因为其中掺入了牛奶,可使冰面变得“柔软”,在受到锋利物切割时,有效降低冰面划痕。现代冰场则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添加物替代了牛奶,制冰师通过喷洒,等到8~10毫米厚的底冰出现后,使用冰车把冰面的杂质除尽,再用环保白漆混合纯净水,形成雾状水,用喷枪喷到冰面上,将白漆冰封住,形成我们所看到的乳白色冰面。

5.哪项冰上比赛最“烧脑”?

冬奥赛场上最烧脑的运动是冰壶,较量的是技巧和智慧。冰壶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展现的是静动之美和取舍智慧。冰壶比赛双方各有四人登场,按顺序交叉投壶,每局结束时,营内壶更接近圆心的一方得分。

冰壶中虽带有“冰”字,却是由一种不含云母的花岗岩制成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优质冰壶的制造石材出自苏格兰近海一个名为艾尔萨克雷格小岛上的天然花岗岩,其吸水性弱,能防止水在凝固和融化时对石头造成侵蚀。

7.冰壶比赛时为啥要一直擦地?

冰壶比赛冰道最上面一层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冰壶前面擦扫冰面,可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融化,形成一层水膜,从而减小摩擦力,使冰壶滑行得更远或微调前行轨迹。

8.冰壶运动员的两只鞋为啥不一样?

为保证冰壶运动员能在赛场上随意滑行,他们会穿着两只鞋底完全不同的冰壶鞋:一只为滑行鞋,一只为蹬冰鞋。其中,滑行鞋的鞋底是由专业塑料制成的滑面,穿在支撑脚上;蹬冰鞋底是橡胶制成的防滑面,穿在蹬冰脚上。运动员滑行时,蹬冰鞋的鞋底是不与冰面接触的,而当运动员需要停下时,只要将蹬冰鞋的鞋底与冰面接触,就能随时停住且不摔倒。

9.冰壶运动员投完壶后为何会“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一是给予刷冰员指令,因为冰壶场地长约44.5米,不喊其他队员听不见;二是增强气势。运动员一般会喊“Hurry”,意思是投壶力量不够,让刷冰员快速刷冰;“Whoa”,类似“我我我”的声音,意思是冰壶力量较大,让冰壶前方刷冰员停止刷冰。

10.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头盔为什么不能有任何突起?

速滑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为防止运动员受伤,头盔必须是规则形状,不能有任何突起,运动员同时可选择佩戴护目镜、防切割手套、防切割服等。

11.花样滑冰比赛完,观众为何会往冰场扔毛绒玩具?

花样滑冰比赛中,为表达支持和喜欢某位选手,观众会在赛后向冰面抛礼物,一般毛绒玩具是首选。收到的礼物越多,说明运动员人气越高,冰场旁的冰童也是为了在选手比完后收集毛绒玩具特意选拔的。

12.为什么花样滑冰运动员转N圈都不晕?

内耳深处有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一组装置——前庭系统,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半规管内存在淋巴液和传感器,当我们进行点头、摇头等轻微动作时,半规管内的传感器可正常工作。但当进行幅度较大的旋转时,传感器就会紊乱,失去对方向的感知。但人体有适应能力,通过不断练习能克服不适感。花样滑冰运动员从小就练习旋转,会使得原本受旋转刺激产生的反应不断减轻,甚至消失。

13.冰球赛场旁为何有牙科诊室?

比赛时,硬质橡胶材质的冰球最高飞行时速可超过180公里,运动员滑行时速也会超过50公里,是冬奥会场上场面最激烈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在顶级赛事中,一些男子冰球运动员为了追求视野开阔和对球路更好的判断,会选择暴露嘴部的半面头盔,增加了口腔和牙齿受伤概率。如今几乎所有国际级、国家级冰球比赛,都要求配备牙科治疗室作为赛事医疗保障。

14.冬奥哪项比赛最消耗热量?

答案是越野滑雪赛。之所以说它是最消耗热量的项目,是因为比赛路线有上坡、下坡和平地,运动员需要足蹬滑雪板,手持滑雪杖滑行于旷野雪原。比如,一个体重100公斤的选手以至少13千米/时的速度滑行,短短10分钟便要燃烧约260千卡热量,而跑10分钟马拉松才消耗约100千卡。

15.高山滑雪运动员比赛时为啥都碰旗子?

高山滑雪以速度取胜,运动员在滑行时要连续通过不同类型的旗门。旗门由旗门杆和旗门布组成,是高山滑雪场的专用设备,用来标出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经过的路线。虽然比赛并未要求运动员必须触碰旗门杆,但为了选择最短行进路线,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擦着旗子边儿过去的。

16.越野滑雪过程中为何前面的人要让路?

越野滑雪中,下坡和平地雪道是超越对手的黄金赛段,在超越前面运动员时,可跳出雪槽改道滑行。为了保障后方运动员的权益,越野滑雪规则规定:后面运动员想要超越,可踩前面运动员的雪板提醒对手,前面的运动员得到提醒后必须让出雪道,否则算犯规。

17.滑雪比赛前,为什么要往雪板上打蜡?

滑雪比赛前打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对技术水平相当的选手来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滑雪蜡分为滑蜡、防滑蜡、硬蜡、软蜡、底蜡、液体蜡和粉状蜡等,要根据天气温度、湿度、雪地温度、雪质变化、比赛时间距离等因素来选择蜡的品种和打蜡方式。

18.雪车、雪橇项目,为何有人趴着有人躺着?

雪橇、雪车、钢架雪车三个项目非常相似,让很多人分不清楚,是趴是躺取决于运动员出发时的动作姿势。雪橇比赛开始时,运动员要坐在雪橇上,两臂用力向后推撑,完成出发起跑后,运动员则采用脚在前、头在后的躺姿在雪橇上完成滑行,其间可通过腿和身体力量控制滑行方向。钢架雪车运动员则以站姿开始比赛,通过奔跑获得启动速度,之后运动员要趴在钢架雪车上,用头朝下的姿势从赛道中滑下。雪车比赛开始后,运动员要通过奔跑获取启动速度,然后依次跃入舱内,比赛中运动员采用坐姿。这三项都是高速运动,精准控制自己的身体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19.为什么滑雪运动员基本不露脸?

一个原因是雪场上寒风吹袭,柔嫩的面部皮肤容易冻伤,另一个原因是防晒伤。雪地紫外线照射强度是海边的3倍,而且雪会将光线从四面八方反射到全身,这种状态更加剧了紫外线的威力。所以大家会发现,滑雪运动员的脸都捂得很严实,戴护目镜是为了防止紫外线直射眼睛,引起雪盲症,同时减少冷风刺激双眼。围面巾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起到防晒和防冻伤的双重作用。▲(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冕采访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及冬奥会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