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第一顿火锅,去吃小龙坎火锅怎么样?

  针对小龙坎火锅多家门店曝出卫生问题,15日下午,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小龙坎”)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立刻停业整顿。

来源: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

  小龙坎表示,针对媒体报道的小龙坎南京玄武店以及个别门店出现的问题,公司深表歉意并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立刻停业整顿,全力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

  声明提到,小龙坎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零容忍,报道中所涉及的门店其违规行为严重违背小龙坎的加盟运营要求,与企业宗旨严重背离,公司对此绝不姑息,坚决严肃处理。

  同时,声明称小龙坎餐佽管理有限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仍需加强改进。小龙坎将继对全国门店展开长期性的严格自查,全力保障消费者食品卫生安全。再次向消费者、合作伙伴、社会各界真致歉,并感谢媒体和社会备界的监督。

  3月15日,新浪微博上一则爆料视频显示,知情人卧底小龙坎火锅南京、苏州多家门店发现,小龙坎火锅用扫帚捣制冰机后用来盛黄喉毛肚,并提到,后厨应聘不看健康证;许多菜品不清洗,上桌前喷水“加工”;发芽土豆削削接着用;碗筷清洗仅30秒,在消毒机里“走过场”等多种乱象。

2014年,被称为餐饮业寒冬,然而就在这个寒冬里,有一家火锅店开业了 ,用自己的一把火融化了寒冬,并且成为时下人们最爱去的巴渝火锅店。

小龙坎火锅吴东在创建小龙坎火锅店之前已经在餐饮业浮沉了将近20年。串串香、冷锅鱼、火锅店..没有他没做过的。但是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2013年底,他发现重庆老火锅有了抬头之势,为了抓住这次机会他马上邀上合伙人一起踏上了“吃遍重庆老火锅店”之旅。


“小龙坎”一词其实是清末明初时期,重庆沙坪坝的一个地名。最早叫“小门坎”,民国时修建成渝公路,它就变成了其中的一个丁字路口,由于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条小龙盘踞山间,因而改名为“小龙坎”。公路的连通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由于地处山间、气候寒凉,热乎乎的火锅烫菜很快便在那里流传开来。

当地的店家在选材方面十分讲究:牛的内脏要选肚、肝、腰,牛肉则只用背柳肉、红包肉(即牛腿上的净瘦肉)、和尚头肉(即牛霖肉)三种;鱼必须是鲜活的,现点现杀,以鲫鱼为上选;素菜大多选择豌豆苗、白菜心、蒜苗等,清润适口……

说小龙坎是巴渝火锅的代名词一点也不为过,用它做名字也代表着吴东想要将以前商家在用料选材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发扬下去。


在短短几个月内,吴东和合伙人一直在重庆的各个县区寻找老火锅店试吃,有时一天要吃上四五顿,好几次因为频繁过辣饮食而引起不适。他们的脚印留在了重庆每一家他们认可的重庆老火锅店。

终于敲定好锅底配方和涮菜菜品后,吴东和合伙人在成都市中心偏东德水碾河旁德居民社区里开了一家只有19张桌子的小店,正式开启了小龙坎火锅的征程。

小龙坎刚开业的时候营收并不理想,生意冷清的让吴东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因为创业初期条件艰苦,每一位合伙人都要轮流负责炒料,由于条件有限,只能在店里操作。为了不耽误营业时间,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得起来干活。


炒底料的环境也不够通风,屋子里烟雾缭绕,连对面的人都难看清。

像毛肚鸭肠等这样对新鲜度要求极高的食材也要自己处理。从禽畜肚中抠出来后必须立刻浸入冰水里才能保持脆嫩,清洗时也要保持低温,往往处理完,我们的一双手已被冻得通红。

地道的好辣椒才能做出真正巴渝火锅的味道,为了找到合意的辣椒,吴东和合伙人一行屡次去到满天星、新一代、二荆条、子弹头等辣椒的原产寻找,还不惜飞去韩国泰国寻来新的辣椒品种调味。


天道酬勤,如此严苛的管控调料原料和食材的小龙坎在短短两年内杀出火锅行业的种种重围,创下多个令人侧目,令行业震惊的优异成绩,小龙坎火锅目前已经承包成都人流量最高的街道之一的春熙路,垄断宽窄巷,新店一家接一家的开,为了吃上一顿小龙坎火锅,客人心甘情愿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龙坎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