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第二天找人可以处理吗?

酒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家里有喜事或者自己有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喝点酒。但是现在的交通法规对酒文化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喝了酒之后不能立马开车上路,如果被测出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每100毫升,将被视为酒驾,车主会被吊销驾照。


酒驾是交通违章中最为严重的一类交通违法行为,而且处罚也相当严厉,所以大家都不敢以身试法。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自己又免不了要喝酒。那如果前一天晚上喝了酒,隔多长时间开车上路才能不被测出酒驾呢?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成年人分解酒精的能力大约是10到15毫升每小时。常见的瓶装啤酒大约在600毫升,罐装啤酒大约是330毫升,酒精度在5度左右。喝一瓶啤酒的话,大约要代谢3~5个小时,两瓶啤酒大约要代谢10个小时左右。如果喝的是白酒,可能需要代谢一天。

大部分聚会时间都比较长,哪怕只喝两瓶啤酒,可能也得持续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聚会结束已经是半夜。第2天早上醒来还要开车去上班,很多人就会担心自己前一夜喝的酒还没有代谢完,路上遇到交警会不会被测出酒驾,导致驾照被吊销?


交警表示,喝完酒之后最好过12个小时再开车。经过这段时间的代谢,身体内的酒精基本已经排出,剩余的酒精含量基本也达不到酒驾的标准了。只要酒精检测的结果低于20毫克每100毫升,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也不会被算作酒驾。

如果第2天自己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情,建议大家再休息一天,让身体进行一次完整的新陈代谢,这样体内的酒精代谢会更加完全,再开车上路时,呼气检测仪也测不出身体内有酒精残留。


不过这只是一个建议,也不是唯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也不一样。而且喝的酒酒精浓度不一样,代谢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那酒精代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一,酒精浓度。白酒和啤酒的酒精浓度是不一样的,啤酒的酒精度基本在5度到10度左右,白酒的酒精度比较高,最低也得30多度。喝半斤白酒的人可能需要一天的代谢时间,而喝一箱啤酒的人可能半天就代谢完了。


第二、体质。有些人的体质比较差,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也很差,喝一瓶啤酒就醉了,睡一天才能缓过来。这种人如果想让自己的酒醒得快一些,可以喝一些牛奶或蜂蜜水解酒。而有些人号称千杯不醉,怎么喝都很清醒。而且喝了酒之后,第2天一早起床身上就没有什么酒味了。


喝了酒之后人的大脑会受到酒精麻痹,开车时容易做出错误的操作,所以大家喝了酒之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自己开车回家。喝了酒之后最好找代驾把自己送回家,或者把车停在酒店直接打车回家,这样更安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郑州交警正在夜间对司机进行酒精检测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文图

  近日,河南正在开展夏季酒驾醉驾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几天时间,共查处各类酒驾醉驾3101起。其中,不少“酒司机”被查后表示:主观上没有想要酒驾,抱有“交警不一定查住我”的幻想等。

  酒后挪车算不算酒驾?开放性小区内的道路上醉驾,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梳理最近几年我省交管部门查处的案件以及法院的裁判案例,为您寻找答案。

  酒后路对面挪车,涉嫌醉驾

  2020年11月30日晚,确山县一辆沿铁北路行驶的小轿车慌慌张张地停到了街边路沿石上,被确山县巡逻民警发现并上前盘查,司机慌张的表情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你喝酒了吗?”民警问道。“我喝了,但是我就是想挪动一下车子,我的车原本停在斜对面洗浴中心门口,怕影响交通,我这是挪车,不算是酒驾。”司机连忙解释道。

  随即,民警对其进行呼吸式酒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已远远超过醉驾的标准,系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

  醉酒后在道路上挪车的行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记者注意到,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发布的一起指导案例,其中指出,当事人只要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具有法律拟制的危险性,符合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条件;明知自己饮酒仍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具有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故意。

  不过,对于为挪车而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且行驶距离较短、速度较慢、未发生严重后果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果发生致人轻伤以上的交通事故,一般不宜认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但结合具体案情,行为人的认罪、悔罪表现和赔偿情况,为体现从宽处罚精神,可以对被告人适用缓刑。

  酒后撞上小区车库挡杆,因醉驾获刑

  郑州市一小区中,金某与朋友吃饭,席间大量饮酒,先返回了家中,又准备开车送朋友回家。谁知道与地下车库的保安发生了冲突,保安表示,金某的车不能离开,他却强行开车出车库,撞上了车库门口的挡杆。保安报警,金某被抓获,半年后,他坐在了郑州市惠济区法院法庭的被告人座位上。原来,当天警察赶到,一测血液酒精含量,显示为176.75mg/100ml。

  法院认为,金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应予以惩罚。鉴于其初犯、偶犯,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判处其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开放性小区内的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法院认为,小区居住的人数众多,小区内车辆通行的路段往往也是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在小区内醉驾对公共安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另以“是否作为公共路段穿行”作为认定道路的标准,将不利于保障小区内生活的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对小区道路的认定应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的规定精神保持一致,以是否“允许社会车辆通行”作为判断标准。

  无论单位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采取的管理方式是收费还是免费、车辆进出是否需要登记,只要允许不特定的社会车辆自由通行,就属于道路。

  醉酒后骑电动车,被刑拘

  2020年9月12日凌晨,内乡人胡某酒后驾驶电动车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半挂货车追尾。车祸导致其鼻梁骨、脊椎骨骨折,面部、身体多处擦伤。经抽血检测,胡某达到醉酒驾驶标准,经鉴定,其驾驶的二轮电动车达到机动车标准。

  胡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酒后不敢开车,骑个电动车或者共享单车回家中不?会被交警抓到当酒驾处理吗?

  对此,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符合国标的电动车或者共享单车均为非机动车,但醉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同样违法。根据《道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不得醉酒驾驶,违反的处50元罚款。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醉酒后骑行的是超标电动车,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被交警查到,也会按照醉驾处理。因为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动车都符合轻便摩托车的条件,已达到机动车范畴。市民酒后驾驶这些车辆,被交警查处的话,也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醉驾找人“顶包”,三人均获刑

  2019年8月12日晚,孙某参加婚宴并饮酒后,仍然驾驶机动车回家,在行驶中与孟某某驾驶的小汽车相撞。事故发生后,孟某某报警,孙某为逃避责任没有等待交警处理,而是选择离开现场。交警随后找到孙某,经鉴定案发时其已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孙某为了摆脱自己的醉酒驾车责任,在公安机关问询时,却声称自己并没有酒后开车,还让同车人刘某杰作伪证,证明案发时孙某并无驾驶车辆。又让其亲戚苏某刚主动到交警队,谎称事故发生时是苏某刚在开车。三人的描述引起警方的怀疑,经过立案侦查,三人如实交代了事情原委,并对顶包作伪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法院审理后认为,孙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并指使被告人苏某刚、刘某杰为其作伪证,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妨害作证罪;苏某刚向公安机关作假证明包庇孙某,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刘某杰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隐匿罪证,其行为已构成伪证罪。最终三人均获刑。

  醉驾逃逸后找人“顶包”,并指使他人提供虚假证言,导致无法及时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案件,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指导案例显示,行为人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因逃逸而无法及时检验其驾驶时的血液酒精含量,但根据其他间接证据能够认定其驾车时已处于醉酒状态的,可以认定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同时,对其在肇事后实施的妨害作证行为可以单独评价为妨害作证罪,以危险驾驶罪、妨害作证罪数罪并罚。

  这些酒驾误区要避免

  ●酒后骑摩托车不属于酒驾

  有人认为酒后驾驶摩托车不算酒后驾驶,只有驾驶汽车才算,实际上,二轮、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和汽车一样,酒后驾驶摩托车一样要受到相应处罚。

  ●搭酒驾车出事不用担责

  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搭乘“酒驾”车辆,否则,自己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多喝水能稀释酒精含量

  民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其实是来自肺部的气体。司机喝水不但无法冲淡酒精含量,反而会使酒精含量上升。

  ●隔夜酒不属于酒驾

  很多人中午过量饮酒后夜间开车,或是晚上饮酒,次日早上开车,不能就此认为平安无事。因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还是有可能构成饮酒驾驶或醉驾。

  酒驾是违法行为,一般的酒驾会被给予交通处罚。那么,如果酒驾被查找人顶包怎么处罚呢?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酒驾被查找人顶包的处罚标准,希望对你有用。

  酒驾被查找人顶包的处罚规定

  酒驾者,顶包者都要受罚。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酒后驾驶行为将被处以1000元罚款,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而发生顶包行为,如果驾驶员没有逃逸,除了对酒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驾驶员当场逃逸,则将被处以1000至2000元罚款,记12分,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另外,帮助顶包或有其他隐瞒交通事故真相的行为,也将被处以1000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酒驾顶包的法律后果

  1、顶包者根据被顶包者的酒驾程度,承担的法律后果也不同,如一般的酒后驾驶,顶包者面临行政拘留、罚款及扣留驾驶证的处罚;如果被顶包者已经达到醉驾的标准,顶包者则涉嫌包庇罪,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条款中明确酒驾发生的事故属于责任免除范围,如果侥幸理赔成功,被保险公司发现并报警的话,当事人会以“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根据诈骗数额大小及情节严重程度,诈骗公私财物行为人将可能被处以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单处犯禁、没收财产等刑罚。”“顶包”者可是为诈骗的共犯,事情形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顶包”者可是为诈骗的共犯,事情形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顶包”行为不仅有违社会公德,而且妨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件调查和司法公正。公安部门对“顶包”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处罚,移交治安部门处理。对情节严重的“顶包”行为,将对交通肇事当事人以交通肇事罪和妨害作证罪数罪并罚、顶包者以包庇罪定罪量刑。酒驾顶包,你根本帮不了别人,反而会害了自己。

  酒驾者,顶包者都要受罚。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酒后驾驶行为将被处以1000元罚款,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顶包者根据被顶包者的酒驾程度,承担的法律后果也不同。

  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

  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为酒后驾驶

  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为醉酒驾驶

  (一)饮酒驾驶处罚标准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处5000元罚款;15日拘留,吊销驾照,并5年内禁驾。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记12分,驾照暂扣6个月。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对于饮酒的评定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几乎可以视同于只要喝下了酒精制品驾车上路,当被检测时,就不可能出现漏网之鱼。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以下简称“国标”)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驶。

  (二)醉酒驾驶处罚标准

  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处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10年内禁驾,且终身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处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5年内禁驾。

  醉酒是一种在饮酒后已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再进行驾驶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行为。根据“国标”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驶。

  为从严惩处醉驾行为,遏制酒后肇事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入刑,由此,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从行政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为了配合“醉驾入刑”的实施,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从严掌握立案标准,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对当事人被查获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提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应当立案侦查。当事人经呼气酒精测试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在提取血样前脱逃的,以呼气酒精含量为依据立案侦查。

  还有一类人,死不悔改的。酒驾被抓了,还继续开车,就这样一错再错,酿成大错。当然,对这类人,法律肯定是重重的惩罚啦!

  (三)酒驾后再次酒驾处罚标准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0日以下拘留,吊销驾照。

  饮酒驾驶被处罚后再次饮酒驾驶的处罚规定是重于饮酒后驾驶的,这就类似于刑法中对于“累犯”的处理意见,从严惩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驾开罚单后找人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