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哪里的鱼最好吃又便宜?

——看石城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通村进组、一排排金色稻浪翻滚、一栋栋新房宽敞明亮……行走在石城县的乡村田野,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石城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培育特色生态农业,通过“种植基地+农户”“致富带头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持续推动白莲、蔬菜、翻秋花生、薏仁、脐橙、贡米、山地鸡、中草药等产业规模化发展。2020年该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850万元,先后荣获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农村综合工作先进县等荣誉。

  种“花”蹚开致富路

  “这七叶一枝花可是我的‘摇钱树’啊,今年种了1530亩,收入预计超过100万元。”在高田镇遥岭村的崇山峻岭间,吴南昌欣喜地向记者介绍他与七叶一枝花的结缘经过。原来,早在2016年,吴南昌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10多万元,种下3万多株七叶一枝花。后来,他扎实学习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从720亩扩大到了1500多亩,收入逐年上升。

  “吴老板自己富了也没忘了乡亲们!在这务工能学习栽种技术,每天还有130元工资,加上土地流转收入、年底分红,一年的收入有2万多元!”一名在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表示,有20多名村民和他一样,通过七叶一枝花增收致富。

  近年来,石城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特色林果、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用好上级配套的6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12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已落实脐橙种植530亩、建设标准厂房200平方米、建设种养示范基地5处。

  养鱼育出好“钱”景

  在距遥岭村10公里的岩岭村,记者看到金灿灿的稻穗底下,几百条鲤鱼穿梭其中,溅起阵阵水花。“酒香也怕巷子深哩!我们村从唐朝末年就开始养‘稻花鱼’,品质虽好,但无人问津。”村民何英善告诉记者,在县里政策的帮扶下,村里有了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社,稻花鱼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解决了销路与技术问题,助民增收。

  据岩岭村党支部书记何平介绍,该村发展“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同,通过参与生产经营、土地流转、年底分红等方式获得酬劳。今年“稻鱼共生”项目共280亩,预计总收入35万余元。

  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石城县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实施“万人培育计划”,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融入一二三全产业链,鼓励和扶持致富带头人发展白莲、脐橙、油茶、食用菌、百香果及鸡鸭鱼牛等种养殖产业,带领群众增收,促进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有机融合。目前,全县129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成功带动7300余名群众共同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贡米”带富一方人

  绵延如带的梯田里黄澄澄的稻谷映入眼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金色稻浪,美不胜收。这是记者在礼地村的“石城贡米”种植基地看到的场景。

  在田间劳作的农户罗贵春向记者介绍道:“这是绿色无公害的‘石城贡米’,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价格比普通水稻高出几十倍哩!吴老板免费发放种子,还保价收购。”

  据同行的基地负责人吴金文介绍,该县发挥礼地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优势,成立了生态养殖基地,重点打造“石城贡米”品牌。以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周边近300余户农户发展种稻产业,今年种植“石城贡米”4000余亩,预计产量将达1500万公斤,带动群众人均增收约1.5万元。

  近年来,石城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精准发力,大力发展白莲、脐橙、贡米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本地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培育出“石城贡米”“山地鸡”“稻花鱼”“茶薪菇”“翻秋花生”和“野生红菇”等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罗龙英 特约记者李方圆)

钓鱼指数是根据气象因素对垂钓的影响程度,提取出影响垂钓的主要气象因素:温度、风速、天气现象、温度日变化等,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得出,利用钓鱼指数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水域,在有利于钓鱼的气象条件下垂钓,不仅能取得较大的收获,还可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长虹飞度赣闽,兴泉山海相连

刚刚!9月30日8时26分

随着“呜”的一声汽笛鸣响

赣州至龙岩k8754/1次列车

标志着兴泉铁路兴国至清流段

就此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赣南日报全媒体三名记者有幸作为首趟列车的乘客,去见证这条服务于赣、闽两省苏区老区为主的区域客货共线铁路的开通。

兴泉铁路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正线全长464.1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是客货共线的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线路由京九铁路兴国站引出,经于都、宁都、石城,再进入福建境内,途经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大田、德化、永春等县,终至泉州,共设33座车站。此次通车的兴国至清流段正线长174.21公里,清流至泉州段尚在紧张施工当中,据悉明年兴泉铁路就将实现全线建成通车。

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抒发激动的心情,我市的兴国、于都、宁都、石城四县,各地筹备了文艺节目。车厢虽小,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特殊的舞台,演员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艺,歌声、掌声、欢笑声交汇在一起,随着奔驰向前的列车一路播洒。

兴泉铁路开始对外售票!

已有市民买到了心仪的车票

旅客在兴国站买到一张车票。

宁都站一旅客买到两张车票。

石城东站售出的第一张车票。

●全线跨度最长大桥——梅江特大桥

梅江特大桥位于宁都县竹笮乡,全长1900米,共有52个桥墩,该桥跨越梅江干流,为全线跨度最长连续梁,其中6个80米桥墩需在水流湍急的深水区施工。因技术工艺复杂、施工组织难、安全风险高、工期紧张等因素,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梅江特大桥创新1项省部级工艺和两项局级工艺,发明7项专利,它如一条美丽的白丝带,一头连接着广袤田野,一头托起繁华城市,成为梅江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兴清段第一长隧道——固厚隧道

宁都固厚隧道为Ⅰ级铁路单线隧道,全长3711米,是兴泉铁路兴清段第一长隧道,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历经690个日日夜夜,提前半年完成贯通工作。

●施工注重保护珍贵斑鳢鱼——琴江特大桥

琴江特大桥设计全长786.2米,其中跨越琴江河主跨采用双跨88米连续梁结构,属于兴泉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琴江特大桥位于石城县,所在水域为赣江源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水中生活着国家保护水生动物斑鳢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减少水下施工对斑鳢的影响,建设人员主动避开斑鳢繁殖期及育肥期,在大桥跨江桥面封闭采用集中排水措施,将桥面排水引至桥下蓄水池内,水中墩施工时采用钢栈桥和钢板桩围堰,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梁。

●一座小城一座站——石城东站名从何来

石城东站。听到这个站名,熟悉的人都会问:奇怪,石城作为赣州管辖的一座边陲小城,只有一座火车站,为何要取名石城东站。原来,沈阳铁路局已有一座车站叫石城站。为避免重名,石城这座因兴泉铁路而新建的唯一火车站,就只好取名为石城东站了。

话不多说! 一起来回顾

赣州境内的4座漂亮车站

明天就是国庆“黄金周”了

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兴泉铁路兴国至清流段开通运营

原赣南苏区人民翘首期盼的铁路

正拉着响亮的汽笛,驶向远方

作者:罗敏 全媒体记者余书福 彭梦琴 文/图/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城周边哪里有鱼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