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500g的铅吸收3.9乘十的四次焦热量后能升高多少?40度,原来是300℃,吸

全文共计4721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初中物理重要知识大全 2019中考必看知识点整理

初三网小编整理了,希望对于初三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1.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4.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4.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5.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放大镜、平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4.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满分是没问题的。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先猜后解的策略,即使不会解也要把答案蒙上。对于电学比例题因为求R比例的题,比例都不大不会给什么3:

1.4这样的比例,给的比例都是比较简单的数。

所以可以先猜后解,反正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半分钟就知道,猜不出来在规规矩矩的解,力学大题,也可以这么干,只是需要你观察的更好些。

物理关于“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

物理是靠积累的,知识点是成功路上的路基。既然如此,如何积累才是关键所在。那么,该怎么学好物理呢?学好物理有什么窍门呢?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要点归纳

电功率的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瓦(kW),其换算关系为1kW=1000W。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整理

1.电能(W):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俗称度,1度=1kW·h=

2.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是千瓦(kW)。

3.电热(Q):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J)。

(2)一个定理,三个公式,两个比例

内容:电流通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P=W/t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P=U^2/R=I^2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P=I^2R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P=n/Nt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1.家庭电路的电压: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火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①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②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①安全事故:人体触电是人直接接触火线,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用电器功率过大或者电路中发生短路而使电流过大,线路过热引起火灾。

电能单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时(KWh)。

电能表测耗电能,用电等于计数差。

每耗一度电。转盘转600圈。

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

P等电能除时间P=u/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

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

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

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

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

焦耳定律说热量,三个因素有关联。

电流平方是关键,乘上电阻和时间。

热量单位是焦耳,损耗能量常用此。

铅锑合金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低。

过粗烧线不保险,过细电路常断电。

选择合适保险丝,千万别用铁铜丝。

6.火线L零线N,金属外壳接地E.

零线接地火有电,氖气发光是火线,氖管电阻一百万。

手按笔卡尖接线,注意手指不碰尖。

触电事故先断电,绝缘棒来挑起线。

高中物理功和能知识点总结

⒌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⒍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⒎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⒏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⒐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⒓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⒔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⒕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⒗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W动-W阻=ΔE(W不包括弹力、重力做功)

注:⑴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⑶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⑷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⑸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⑹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⑺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以上就是网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功和能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高三物理怎么制定学习计划?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技巧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能守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重点有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肤对铅的吸收量是最高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