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量刑?

1. 下列解释,属于扩大解释的有:()

A. 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解释为包括家庭成员之外的人。

B. 组织卖淫罪中的“卖淫”,解释为包含男性向不特定女性提供性服务。

C. 破坏军婚罪中的“同居”,解释为包含通奸。

D. 侮辱尸体罪中的“尸体”,解释为包含骨灰。

2. 关于类推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A. 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所以法官解释条文时应朝有利于被告人的方向解释

B. 类推解释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是因为违反了民主主义

C. 行贿罪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该款可类推适用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D. 一般累犯中“不满十八周岁人不构成一般累犯”的规定,可类推适用于特别累犯。

3.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B.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体现了权力制约,主要是对司法权的制约,而不包括对立法权的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D.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4.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禁止习惯法,是因为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成文法

B. 禁止不均衡的刑罚,是基于自由主义(尊重人权主义)的要求

C. 民法与刑法是对立排斥关系,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与刑法上的财产犯罪也是对立排斥关系,成立前者便不可能成立后者

D. 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是刑法的机能。罪刑法定原则主要贯彻了刑法的保护法益机能

5. 关于刑法的效力,说法正确的有()

A. 保护管辖原则要求实行双重犯罪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不实行双重犯罪原则

B. 我国公民甲在日本与13周岁的日本女孩自愿发生性行为。该行为在日本无罪(日本奸淫幼女犯罪中的幼女是指不满13周岁的女孩),但在我国有罪。我国管辖此案时,可类推适用保护管辖的双重犯罪原则,对甲作无罪处理

C. 普遍管辖针对的是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即使我国刑法对此没有规定为犯罪,我国也可行使管辖权

D. 我国公民在外国犯罪,我国在行使属人管辖时,即使其经过外国审判,我国仍可以判决并追究刑事责任

6. 关于时间效力,说法正确的有()

A.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B. 甲犯窝藏罪,并跨越新旧刑法,适用新刑法

C. 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处理

D. 甲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时不满18周岁,刑满释放后的第二年又犯诈骗罪(应被判

犯罪引诱指侦查机关引诱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掌握其犯罪证据,并对其起诉的行为。对于绝大多数一般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及其证据规则,在这些案件的侦查中是不允许使用“警察圈套”的。但是针对一些危害严重的有组织的犯罪,毒品犯罪、行贿、组织卖淫、伪造货币等犯罪许多国家都允许采取不同于一般犯罪的侦查方法与手段,例如使用窃听、诱惑侦查等密侦手段,使用这种手段获得的证据不以非法证据予以排除考虑。

诱惑侦查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诱惑者促使...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多次引诱他人吸毒或者引诱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毒瘾的等,加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诱导他人犯罪构成教唆犯,该犯罪情形的判刑是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量刑的,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